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林场现有各种混交林面积16749亩,其中松、杉混交林9486亩,针、阔混交6258亩,其他1005亩。(一)已成林的混交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比纯林高。如:1.六里分场4林班100亩的13龄松、荷混交林的标准地调查,平均每亩有松树57株,倚木71株;每亩立木蓄积量为8.3851立  相似文献   

2.
先进单位兰门江林场大青山实验局七坡林场广西林校融安贮木场贵港贮木场锥容林业化工厂柳州林机厂 先进集体区林科所营林研究室区林业设计院第一道桥室派阳山林场派阳分场博白林场三育分场南宁木材厂卫生筷车间武鸣拷胶厂拷胶车间林业厅科教处六万林场高岭分场西江木材水运局船舶修造厂柳州林机厂机二车间广西林业基建工程公司机关柳州木材厂喷塑车间大桂山林场六排分场高峰林场界牌分场高峰林场平厂分场三门江林场马步分场维都林场平塘分场钦廉林场文利分场雅长林场雅长分场七坡林场汽车队黄冕林场波寨分场桂林贮木场经营部大青山实验局伏…  相似文献   

3.
西坑林场从1965年冬开始进行杉松混交试验,现已营造2,500余亩。为了进一步探讨有关混交林的营造问题,最近我们在西坑林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现将其结果分述如下。该场杉松混交有三种情况:(1)先种杉后种松;(2)杉松同年种;(3)先种松后种杉。  相似文献   

4.
高峰新造混交林五千亩高峰林场已营造针阔混交及杉松混交林5500亩。界牌、延河、平甫、银岑、二塘五个分场已完成全年造林任务。该场把小班划分为细班,每个细班10亩左右,包给个人整地、造林、抚育,细班边种2行不同的树种为界,这样责任明确,质量好,进度快。  相似文献   

5.
正钦廉林场是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区域面积最大的区直林场,最大优势是区位,最大潜力是土地,最大特色是园区经济。钦廉林场销售木材的方式改变为"卖青山",存在了40多年的贮木场失去了应有的作用;1984年钦廉林场上马的第一条人造板生产线已被淘汰,厂房空置;两三栋破旧的小楼,几排漏顶的砖瓦房,是钦廉林场平银分场几十年不变的风景。  相似文献   

6.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和马尾松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在1990年至1995年的“五八”造林绿化工程中,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林场营造了99公顷的杉木、马毛松混交林。为了充分了解杉松混交林林木生长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笔者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杉松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结合目前的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采伐情况,以现木材市场行情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杉松混交林可充分利用林地,提升林地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经济效益。1杉木、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杉木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杉木属,乔木,喜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的丘陵山地,最适宜生长在夏无酷暑…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钦廉林场在乌家分场乌家工区移栽了54亩罗汉松大苗。2015年1月,又在天堂分场种植了363亩罗汉松小苗。加上2011年在那丽分场种植的15亩,全场已经种植了罗汉松430多亩。钦廉林场场长陆淇介绍,计划投资5000万元,用4~5年建设一个3000亩,10年内纯收入超过18亿元的罗汉松高效栽培示范推广基地。罗汉松栽培专家、北海市林科所所长张海说,钦  相似文献   

8.
广西高峰林场创建于1953年,是全国林业产业先进企业、全国纤维板行业百强企业、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场先后成立了钦廉、陆川、容县和南宁4个速丰林造林基地,在利用好场内林地的同时积极向场外谋求发展,在场外再造了一个高峰林场,闯出一条“走出林场办林业”的新路子。据统计,到2008年6月,林场累计营造速丰林64560公顷,其中场内19453公顷,  相似文献   

9.
正高峰林场容县造林部职工孙国盛,长期关爱和帮助那些需要关心的人,做了大量的好事、善事。2017年12月,他被评为自治区林业系统道德模范。1979年11月,孙国盛高中毕业之后,被分配在高峰林场大塘分场做检尺员。21年的历练,使他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毛头小子变成了林场造林能手。2000年10月,高峰林场要选拔一批造林承包者到钦廉基地造林,当时推荐人数总共70人,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最终选出10人,他就是其中的一员。2004年10月,孙国盛和同事们在钦廉基地种下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以来,我县营造了上万亩的杉檫混交林。为了及时总结营造杉檫混交林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赴全县营造杉檫混交林较多的社队林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说明,凡是在混交方式、树种比例、株行距离等方面配置较恰当的,均表  相似文献   

11.
区直场:雅长林场、七坡林场、钦廉林场、派阳山林场、六万林场、黄冕林场、高峰林场、东门林场、大桂山林场、广西林校教学林场。 南宁地区:镇龙林场、光西林场。 柳州地区:铁帽山林场、六峰山林场、鹿寨林场、笔架山林场。 百色地区;伶站林场、同乐林场、乐里林场、那马林场、太平林场、右江林场、古障林场。  相似文献   

12.
<正> 杉木和檫木都是我区速生用材树种。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地方营造了一定面积的混交林,现已初具规模。为了解杉檫混交林的经济效益,探讨杉檫混交林的组成结构及其种间关系,我们于1983年8月对五峰县小场湾林场杉檫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先进集体★ 区直林场:国营高峰林场延河分场国营七坡林场新桥分场国营大青山实验局伏坡实验场国营六万林场东山分场国营雅长林场派出所国营三门江林场江口分场护林组 南宁地区:横县国营镇龙林场大吾林站隆安县城厢镇震东林场横县国营百合苗圃横县百合镇林场宁明县桐棉乡 百色地区:那坡县城厢镇弄内林场那坡县龙合乡智合村靖西县德爱苗圃那坡县国营那马林场田阳县国营右江林场 河池地区:河池市保平乡纳六林场东兰县国营隘洞苗圃宜山县国营庆远林场罗城松佬族自治县国营青明山林场南丹县河镇林场罗城松佬自治县天河乡 柳州地区:忻城县国营城…  相似文献   

14.
东山林场系国营六万林场的一个分场,地处桂东南玉林地区的中部。该场是营造杉木用材林为主的林场,在多年种杉探索中,已意识到在桂东南低山丘陵区大面积发展杉木,不但受气候、土壤、生境的限制,而且杉木本身自行调节肥力的能力差,消耗地力大,还易遭病虫危害。因此,自1977年以来,该场进行了广泛的混交试验。为探索在桂东南低山丘陵区杉阔混交林的效益,1983  相似文献   

15.
杉、松人工林混生天然檫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以往人工营造檫树纯林存在的问题 ,而营造混交林又难以调控密度和混交比例。通过调查南平市巨口乡 8年生的半天然杉檫、松檫混交林生长情况 ,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管理措施下 ,松檫、杉檫混交林生长优于杉木、马尾松纯林 ;在适宜的混交比例和合理的密度条件下 ,混交林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收到较好混交效果 ,应充分利用这种人工与天然更新相结合的混交林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6.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调查和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湖北省丘陵岗地地区,林地干燥瘠薄,病虫害严重,历来认为不宜裁杉。随着林业生产的发展,1966年以来,广大群众和技术人员,针对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营造了大面积的杉松混交林。为了总结我省杉松混交林的经验,提出合理栽培措施,为丘陵岗地发展杉松混交林提供科学的依据,我们于1977年,先后到竹溪、竹山、枣阳、襄阳、汉阳、广济、武汉等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不同混交方式、比例的设计方案,在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以钦廉林场2013、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数据源,结合GIS软件,对两期森林景观进行分类;再利用excel计算所选取的景观指数,分析和研究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钦廉分场森林景观面积从2013~2019年减少了1 119.35 hm2,景观斑块数增加了7 133个,平均斑块面积在不断减少,森林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2)钦廉林场2013年、2019年森林景观中有林地为主导景观类型,占比面积分别为73.81%、78.84%,无立木林地次之,占比面积为14.66%,10.13%,其他景观类型占比面积较小。2时期面积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宜林地,斑块数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未成林地,斑块破碎度最大的是宜林地。(3)钦廉林场从2013~2019年森林景观类型的比重差异性减小,各景观类型面积比重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18.
<正> 玉林市现有林地7.23万公顷,其中马尾松纯林4.41万公顷,占61%,而阔叶林仅0.27万公顷,占4.1%;解放以来,马尾松纯林曾发生过三次较严重的松毛虫灾害,其中最严重的1976年,松林受灾3.4万公顷;龙潭林场从1967年开始主伐以来,迹地更新的杉、松纯林生长明显衰退,材积生长量比上代下降10—50%。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龙潭林场进行了马尾松和红椎的混交林营造试验,旨在探索混交林的速生丰产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2012年初春,广西林科院研究人员在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对一年生桉树人工林实施不同强度人工修枝试验,标志着桉树无节材培育正式进入广西用材林培育技术体系。2014年,七坡林场新桥分场建成900余亩的桉树无节材示范林,为全区乃至全国无节材培育技术应用的首创。目前,该林场已对3万亩  相似文献   

20.
<正>广西国营钦廉林场成立于1963年,是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型国营林场,事业单位编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也是第一批广西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场部位于北海市合浦县乌家镇,下辖9个营林分场,1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