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北县张北镇某村饲养蛋鸡1000只,其中成年鸡400只,1~2月龄雏鸡600只。雏鸡7日龄时鸡Ⅳ系疫苗滴鼻;12日龄时,法氏囊三价苗部分点眼,部分滴鼻;25日龄时,Ⅳ系苗2倍量饮水;2月龄的鸡又用Ⅰ系冻干苗2倍量肌注,其他种类的疫苗均按免疫程度进行。8月初,先后有50多只雏鸡发病,死亡约30只,均为3~5周龄,病程约2~3天。怀疑为鸡白痢,有的农户用土霉素拌料,毫无效果,于是防疫员送到诊断室7只死雏,要求确诊。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诱发新城疫。现将病例分析情况报…  相似文献   

2.
江苏响水县某鸡场4588只37日龄AA商品肉鸡因新城疫免疫失败而发生严重疫情,应用鸡NDⅠ系、NDⅡ系、LasSta疫苗分别进行了气雾和肌注紧急接种免疫试验。试验分6组进行,另设空白对照组1个。用鸡NDⅠ系、NDⅡ系、LaSota疫苗气雾紧急接种免疫鸡的成活率分别为86.34%,76.98%和70.36%;肌注免疫鸡成活率分别为61.64%,57.19%和4946%;对照组成活率为4113%。采用NDI系疫苗气雾紧急接种免疫的效果好于其它试验组及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对鸡新城疫和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将黄芪多糖(APS)分别按0、2.5、5.0、10.0mg只,以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不同方式,分别与鸡NDⅠ系、NDⅣ系、ND油乳剂苗和IBD冻干苗同时接种于4组(每组35只)健康非免疫雏鸡,对血清中ND、IBD抗体效价及脾、腔上囊重量的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检测结果:各APS组血清ND、IBD抗体效价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其中以APS5.0mg/只组的抗体效价最高;除ND油乳剂苗各APS组和NDⅣ系APS2.5mg/只在12日龄测定值外,各APS 脾和腔上囊重量显著高于APS空白组(P<0.05)。试验表明,APS可用作鸡疫苗的免疫佐剂提高鸡的免疫力;点眼、滴鼻、皮下注射、肌肉注射的接种方式不影响APS提高鸡免疫力的作用;APS以5.0mg/只为最适剂量。  相似文献   

4.
甘保罗病弱毒疫苗对法氏囊及新城疫HI抗体滴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场于1999年10~12月进行了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弱毒冻干疫苗免疫后对法氏囊及新城疫HI抗体滴度影响试验,结果如下。一、试验鸡及疫苗:1天龄雏鸡200羽,试验组及对照组各100羽雏鸡,饲料由我场饲料场提供。疫苗为英特威公司的IBD D-78冻干弱毒疫苗。其他免疫如新城疫、鸡痘、传支等免疫疫苗均由英特威公司提供。免疫程序为:4天龄时传支+新城疫疫苗点眼;7天龄时鸡痘疫苗刺种;14天龄时新城疫弱毒疫苗点眼,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1/2羽份胸肌注射;17天龄时IBD弱毒疫苗滴鼻。二、IBD冻干疫苗免疫后对法氏囊重量影响IB…  相似文献   

5.
实验观察了有母源抗体的雏鸡首次接种鸡新城疫疫苗的适宜日龄和不同免疫程序组合的效果。从实验鸡只的血凝抑制抗体的测定,表明雏鸡在1日龄接种疫苗与不接种对照没有明显差别。只有在15日龄时接种,才可看到血凝抑制抗体的明显增长,对强毒攻击有免疫力。实验表明肉用仔鸡全期饲养(80天)时,一次免疫所产生的抗体不能为鸡只提供足够的保护。经过再次接种的鸡只,不论饮水或气溶胶方法,才能有较好的免疫力。在再次接种时,气溶胶方法比饮水法效果更好。实验认为肉用鸡新城疫免疫程序两周龄时宜用饮水法作首次免疫,隔30天以气溶胶或饮水法再次接种。  相似文献   

6.
一、 鸡新城疫雏鸡7~10天龄,要进行鸡新城疫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滴鼻。将Ⅱ系或Ⅳ系疫苗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10倍,用消毒过的吸管,吸取稀释后的疫苗,滴入雏鸡鼻孔内2滴,相当于8毫克(1克冻干疫苗用于125只雏鸡)。必须保证疫苗准确吸入。稀释后的疫苗必须当日用完。滴鼻后7~9天可产生免疫力。25~30天龄时,用Ⅱ系或Ⅳ系疫苗进行第二次滴鼻免疫。二免后间隔60天再用Ⅰ系疫苗以气雾或肌肉注射法接种,接种后3天开始产生免疫力。Ⅰ系疫苗使用方法是将疫苗稀释1000倍,每只鸡肌肉注射1毫升,疫苗稀释后必须当日用完。二、马立克氏病…  相似文献   

7.
南阳市某鸡场3400只33日龄AA商品肉鸡,由于新城疫(ND)疫苗免疫失败而发生严重疫情。处理分为5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采用NDⅠ系、NDⅡ系疫苗分别进行气雾和肌注接种。结果表明,NDⅠ系、NDⅡ系疫苗气雾紧急接种免疫鸡的成活率分别为86.35%和77.00%;肌注免疫鸡成活率分别为61.50%和57.00%;对照组成活率为40.50%。采用NDⅠ系疫苗气雾紧急接种鸡群的效果好于其他试验组及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8.
蚌埠市某鸡场3400只33日龄AA商品肉鸡,由于新城疫免疫失败而发生严重疫情。处理分为4组,另设对照组。采用NDⅠ系、NDⅡ系疫苗分别进行气雾和肌注紧急接种。结果表明,NDⅠ系、NDⅡ系疫苗气雾紧急接种免疫鸡的成活率分别为86.35%和77.00%;肌注免疫鸡成活率分别为61.50%和57.00%;对照组成活率为40.15%。采用NDⅠ系疫苗气雾紧急接种鸡群的效果好于其他试验组及对照组,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鸡群新城疫(ND)疫苗的免疫接种效果,笔者采用级进式强化免疫程序,即于11天龄和37天龄分别用Ⅱ系和Ⅳ系疫苗作基础免疫的基础上,分别于70天龄。110天龄和130天龄各用Ⅰ系疫苗1~2~3只份作级进式加强免疫。为保证免疫效果,在每次免疫前均检测所用疫苗的HA价,Ⅰ系疫苗达320以上,Ⅱ、Ⅳ疫苗达640以上者方用于鸡群的免疫。每次接种前1天及接种后每隔一定时间抽检免疫鸡的HI水平,以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试验结果表明,首免和二免后,HI水平不仅明显提高,而且滴度分布较集中,但免疫持续期较短;三、四、五免后10天,其HI  相似文献   

10.
某养殖户饲养蛋鸡500羽.雏鸡、饲料及疫苗均有雏鸡供应方提供。该批鸡的免疫程序为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苗及IBD苗.1倍量饮水;25日龄时,用鸡新城疫IV系苗,1倍量饮水;42日龄时,养殖户使用兽医站提供的鸡新城疫I系苗.1倍剂量,腿部肌肉免疫注射。免疫后的第2天.鸡群的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萎靡不振.发生少量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一、发病情况 广西玉林市李某2005年6月引进养三黄雏鸡1000羽,在7日龄和27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和鸡新城疫疫苗Ⅳ系苗饮水免疫,14日龄和30日龄时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005年6月10-11日为阴雨天气,饲养棚漏雨,7月13日,有25只雏鸡发病,出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李某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第二天其它鸡只相继发病,7月15日雏鸡40日龄,每日发病50多只,5天共发病300只,死亡190多只。发病率达30%,死亡率达19%。  相似文献   

12.
藁城市某养鸡户从当地小孵化场购进商品989蛋雏鸡1050只,按一般免疫程序正常免疫,45日龄鸡开始发病,就诊为ND、IBD,注射高免卵黄双抗,1.5ml/只;52日龄又就诊为ND及鸡支原体病,6倍量Ⅳ系疫苗饮水,加喂抗菌药,隔两天后又用Ⅰ系疫苗5倍量肌肉注射,病情仍然得不到控制,发病率70%,死亡率51%,60日龄来我站就诊。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佳,闭目、发呆;拉黄、绿稀粪;个别鸡蹲卧,鸡爪粗糙无光,伸不直,走路不稳;流鼻液,甩鼻、咳嗽。剖检症状 喉头、气管黏膜稍出血;肺气肿,气囊稍浑浊;腺胃乳头出血,肌胃黏膜有出血斑,十…  相似文献   

13.
鸡新城疫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常规疫苗弱毒株新城疫ND-LaSota株病毒作为抗原,与ND抗体配制不同比例的复合物,采用冻干的方法,分别配制3种复合物疫苗,用1日龄普通鸡进行免疫对比试验,将100只试验鸡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饲养在充分隔离器中,试验1~3组分别接种3种不同配比的复合物疫苗,第4组接种ND常规活疫苗,第5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后4周,采血检测抗体,同时用ND强毒攻毒。试验1、2、3组接种疫苗后,有个别鸡出现羽毛蓬松和轻微的喘气症状,约3~4d好转;第4组接种疫苗后则表现较典型的ND症状,1周后恢复,并无死亡;对照组一直保持健康状态。攻毒后,各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0%、10%、15%、10%、100%。试验结果初步显示,本试验应用的复合物疫苗,减弱了鸡群的应激反应,相对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且能够达到与常规ND活疫苗相当的保护率。  相似文献   

14.
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与新城疫是养禽业危害较大的两种传染病,IBD病毒的致病作用主要是造成鸡体免疫器官的损害,造成鸡的免疫控制,对新城疫的ND的免疫的影响也较大。中草药制剂可以治愈IBD。中草药的抗病作用主要是抗菌、抗病毒,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在生产实践中感染IBD的鸡群,用中草药制剂治愈后,应采取何种方式免疫ND效果较好,在本试验中加以研究,试验过程如下:1动物与材料1.1试验鸡群自育雏鸡90只,育雏至55日龄,育雏期间7日龄用Lasota系疫苗滴鼻点眼进行首免;25日龄用Lasota系进行二免,两次免疫均用正羽份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5.
高新科技成果 免疫效果显著 批量供应疫苗鸡新城疫V_4克隆株弱毒冻干疫苗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已研制成功新城疫几株系无毒力型疫苗株,用几株弱毒接种无新城疫母源抗体鸡胚的尿液制备的冻干疫苗,可通过滴鼻或饮水免疫任何日龄的鸡,主要用于雏鸡首免。使用方?..  相似文献   

16.
某畜禽场饲养的海兰蛋雏鸡5400只于40日龄突然发病,传播迅速。确诊为传喉并发新城疫。l发病情况6月2日接雏,分别进行了ND、IBD、IB的免疫。40日龄时突然发病,初诊为传喉,用药无效;用NDIV系苗紧急接种后4d停止死亡。病程10d,死亡雏鸡310只,死亡率5.7%。ZIR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本县养鸡户何某,1991年9月15日进本地土种苗鸡400羽,室内地面育雏饲养。至75日龄存活率达95%,平均体重0.85千克,并开始陆续出售。饲养3个月龄,还有存栏鸡300余羽。在整个饲养过程中,对鸡的主要传染病都进行了预防接种。其中ND先后进行了四次免疫,但是在3月龄前后仍发生了ND。发病率达30%以上,死亡率达12%。现将病例情况报告如下。一、鸡群的免疫情况苗鸡引进1日龄,接种MD疫苗;3日龄,IBD疫苗饮水。8日龄,NDⅡ系弱毒疫苗饮水(杭州兽药厂生产),25日龄,ND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Ⅰ系苗穴位注射比常规免疫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鸡NDⅠ系苗穴位免疫与肌肉免疫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比较。将132只9~11日龄非免疫艾维茵肉鸡分成A、B、C、D四组。A组7只鸡,为空白对照,每只鸡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35只鸡,肌肉常量注射NDⅠ系疫苗,每只鸡1.0mL;C组45只鸡,莲花穴(位于鸡泄殖腔上方,尾端与泄殖腔间肌肉的正中处)常量注射NDⅠ系疫苗,每只鸡1.0mL;D组,45只鸡,莲花穴半量注射NDⅠ系疫苗,每只鸡0.5mL。免疫后1个月,采血测定各组试验鸡的NDHI抗体。结果,A组鸡的NDHI几何平均滴度为20.28,B组为36.25,C组为143.62,D组为62.24。试验证明,穴位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19.
1发病情况 养鸡户张某在肉鸡饲养服务户购进雏鸡2300只。根据疫病预防程序,7日龄用鸡新城疫IV+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二联疫苗,按规定剂量点跟、滴鼻。接种疫苗之后立即使用具有抗菌抗病毒的药物,预防激发呼吸道病,连用3~5天。14日龄使用中等毒力的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饮水免疫,也同时使用药物3~5天预防激发感染。免疫后的第3天鸡群中出现咳嗽、打喷嚏、拉绿色稀粪的病鸡。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