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辽宁省玉米顶腐病发生情况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玉米顶腐病(Fusariummoniliformevar.subglutinansWr.&Renik)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曾有报道。在我国,此病于1998年在辽宁省阜新地区首次发现,为我国玉米上一种新的病害。据调查,当年阜新县发病面积达60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1/3。此外山东、吉林、黑龙江等省也有此病发生。2002年,玉米顶腐病在辽宁省玉米产区普遍发生和流行,造成玉米生产上严重的产量损失。许多地块因此病造成毁种,农民和生产部门对此反应强烈。针对这一生产上的新问题,对辽宁省玉米顶腐病的发…  相似文献   

2.
宋雅坤  王林  蔡明  江冬  曲昌明 《杂粮作物》2002,22(2):124-124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增大 ,农业病虫害发生特点也有很大变化 ,并出现了一些新的突发性病虫害 ,给植保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近年辽宁省向日葵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目前已达 1 5万hm2 ,成为辽宁省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向日葵霜霉病是我国双边协定的限定性检疫对象 ,也是向日葵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一般危害可减产 2 0 %~ 30 % ,严重时可减产70 % ,甚至绝收。据笔者调查 ,在朝阳市的喀左县和北票市局部地区有发现 ,并有不断扩大蔓延的趋势 ,对辽宁省向日葵生产构成严重的威胁 ,加强对该病防治显得尤为重要。1 病…  相似文献   

3.
傅波  王文亭 《杂粮作物》1998,18(6):41-42
玉米是大连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6万hm2。近几年来,玉米病害在本地区呈逐渐加重趋势,每年造成的产量损失超过10%。由于玉米是一种单位规模经济效益相对较低的作物,难以应用高投入的防治技术,给病害防治工作带来了困难。作者自1995年开始探讨应用...  相似文献   

4.
丹玉 2 3号 (原代号丹 70 3)系丹东农业科学院于 1 990年冬在海南育种基地以自选自交系丹90 4 6为母本 ,自交系丹 340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晚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丰产性能好 ,抗叶斑病、活秆成熟。 1 997年 1 0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推广及辽宁省科委科技成果鉴定。1 产量表现1 991年在丹东农业科学院试验 (密度 4.5万株 /hm2 ) ,平均产量 1 0 60 9.5kg/hm2 ,比对照种沈单 7号增产 2 0 .5 %。1 992年参加辽宁省区试预备试验 (密度 4.5万株 /hm2 ) ,平均产量 95 95 .5kg/hm2 ,比对照种沈单 7号增产 1 1 .1 %。1 993…  相似文献   

5.
潘贺玲 《杂粮作物》2000,20(2):21-23
辽中县位于辽宁中部 ,属辽河冲积平原 ,全县有耕地面积 8.7万hm2 ,有草甸土、水稻土、风沙土、盐土、沼泽土 5种土壤类型 ,全县境内有 5条河流 ,地处九河下稍 ,地下水位一般在 1.5~ 2 .5m。据 1980年土壤普查盐碱地占 1.7万hm2 。随着产量的提高 ,氮磷钾大量的投入以及农家肥施入不足 ,使得一些地块缺素症越来越明显。我们与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研究所和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合作对我县各乡 (镇 )土壤进行化验分析 ,从 1989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复合微肥。至今已在玉米生产田推广复合微肥累计面积达 4.7万hm2 ,共增加玉米产量 34 1…  相似文献   

6.
苏宝强  贾雨 《杂粮作物》2000,20(3):50-52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弯孢菌叶斑病〔又称拟眼斑病,Curvularialunata(Walk)Boed〕及尾孢菌叶斑病(又称灰霉叶斑病,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Daniels)三种病害在辽宁省玉米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尤其在近几年发病更重。1994年建平县朱力科镇66.7hm2制种田,因矮花叶病毒病危害造成绝收,损失惨重。1995年绥中县塔山镇种植的丹玉20玉米田突然爆发弯孢菌叶斑病,2700hm2玉米严重减产。到1996年全省已有12个市40多个县(区)玉米田发生…  相似文献   

7.
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是东欧两个玉米生产大国 ,预计 2 0 0 0 /0 1年度 ,罗马尼亚玉米产量将达到 4 0 0万t,比上年度减少 6 2 %。罗马尼亚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至 2 7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 30万hm2 ,罗马尼亚前 5年玉米平均产量为 10 10万t,播种面积平均为 310万hm2 ,而2 0 0 0 /0 1年度播种季节 ,罗马尼亚遭遇 50年来最严重旱灾 ,罗马尼亚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使单产降至几十年来最低水平。预计 2 0 0 0 /0 1年度南斯拉夫玉米产量将达到 550万t,比上年度减产 4 2 % ,南斯拉夫玉米播种面积预计为 180万hm2 ,比上年度减少1…  相似文献   

8.
盘锦市地处辽河下游冲击平原 ,濒临渤海辽东湾 ,是辽河三角洲的中心地带 ,地势低洼平坦 ,土质肥沃 ,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 2 1条 ,辽宁省的主要河流经这里入海 ,年平均径流量 1 5 0亿m3;地下水资源总量 8 4亿m3;有水库、坑塘、河流、沟渠等组成 5 3万hm2 水面 ;海岸线长 1 1 7km。总土地面积 39 5 9万hm2 ,其中耕地面积1 3 3万hm2 ,水田面积 1 1 5万hm2 ,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1 盘锦地区水利建设现状盘锦市是一个老稻区 ,水利工程兴建较早 ,特别是从 1 989年开始加大了建设力度 ,完成了大洼三角洲拦海围垦工程…  相似文献   

9.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元俊  潘荣光 《杂粮作物》2003,23(3):167-168
玉米矮花叶病毒病(MaizeDwarfMosaicVirus,MD MV)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玉米产区都有发生的报道,只是轻重不同。在我国的20世纪60~70年代,该病曾在河南、河北、甘肃等玉米产区爆发流行,给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在北方春玉米区虽有零星发生,但一直没有造成太大的损失。近几年来,该病害对辽宁省的玉米产区的为害有逐年扩大的趋势。1996年辽宁省发生的矮花叶病毒病达8万hm2,其中生产田6万hm2,制种田2万hm2。玉米矮花叶病毒发病的地块,一般减产20%,严重的可达60%以上,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控制该病害在辽宁省进一步扩展危害,我们对其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0.
杨琦  王德伟 《杂粮作物》2001,21(1):40-40
铁岭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由于地理、气候条件适宜,已发展为全国闻名的玉米良种生产基地,年制种面积在1.3万hm2左右。然而近几年在局部地区的制种田中不断有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发生,对当地的种子生产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据几年的调查,1996年发生最为严重,全市5个县(市)区,11个乡镇,5个品种,1133hm2玉米制种田不同程度发病,一般发病率为20%,严重地块达48%。1997年以来由于繁制品种的更换,发病面积有所下降,但易感自交系的发病率仍未下降,而且有加重的趋势,因此对制种田玉米矮花叶病发生与防治情况进行探讨十分必要。1 发病症状及时期玉米全…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昌图县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是北方春玉米区。位于东经 1 2 3°32′~ 1 2 4°2 6′,北纬 42°33′~ 43°39′,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地处中温带、亚湿润 ,季风大陆气候 ,雨热同季 ,日照充足 ,四季分明 ,构成了玉米稳产、高产的自然因素 ,是世界玉米生产的黄金带。昌图县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在 2 0万hm2 左右。为适应市场经济和“两高一优”农业发展需要 ,进一步提高昌图县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商品粮质量及经济效益 ,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势在必行。为筛选出更适宜本县推广的玉米品种 ,我们引进“登海”系列玉米杂…  相似文献   

12.
粮食增产主要靠提高农作物的单产水平,玉米和小麦套种是提高单产水平的有效措施之一。大连地区常年玉米面积17.3万hm2,冬小麦面积1.7万hm2。该地区无霜期180d左右,年平均10℃以上积温4300~4500℃,出现“一茬有余,二茬不足”的现象。上茬种小麦,下茬种玉米生育期不够,即使种植中早熟玉米品种,也只能勉强成熟,影响产量;在种冬小麦时,由于播前时间紧,广大麦农很难适应;再加上米麦复种对水分要求高,大连地区水源不足,影响了米麦复种这种种植模式的推广。玉米和小麦套种既可克服大连地区年积温不够种两茬的缺点,又可充分利用该地区的积温条…  相似文献   

13.
王成明  齐秀华 《杂粮作物》2003,23(2):117-117
辽宁省本溪市辖两县五区,玉米种植面积年基本稳定在2万hm2左右,主要分布在桓仁、本溪两县,品种主要集中在沈单10、沈单16、农大108、东单60及铁单12五个品种。多年来,本溪地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率均不超过3%。其中抗病品种发病率在0.5%~1%;感病品种发病率在2%~3%,未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但也正是多年病害发生较轻,人们忽视了玉米丝黑穗病爆发的危险性,对玉米丝黑穗病的防治缺乏足够的重视。2002年由于多种综合因素所致,本溪地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生较重,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损失,是玉米生产上罕见的。为及时、深入了解玉米丝黑穗病发生…  相似文献   

14.
寒地玉米“三双”高产栽培技术是继黑龙江省推广玉米大双覆之后 ,研究探索出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经1998、1999两年在依安、克东等县试验示范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平均单产 1430 1kg/hm2 ,比大双覆平均单产 116 34kg/hm2 增产 2 2 9% ,总增产 889万kg ,增加收入 899万元 ,同时每公顷可节省整地费 30 0元 ,共降低费用 10 0万元 ,总计为农民增加收入 989万元 ,受到农民的欢迎。1 技术内涵与优点1.1 技术内涵 玉米“三双”高产栽培技术 ,是在 6 5cm原垄的基础上 ,实行两垄合一垄 ,一垄种双行 ,每行种双株 ;垄距 130cm ,垄上…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马莺 《中国马铃薯》2001,15(2):123-125
马铃薯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和玉米的第四种主要作物。就单位面积出产的干物质而言 ,它高于小麦、大麦和玉米 ,就单位面积出产的蛋白质而言 ,分别为小麦、水稻和玉米的 2 0 2、 1 33和1 2 0倍。我国马铃薯的种植面积约为 32 0万hm2 ,鲜薯产量约为 4 0 0 0万t左右 ,目前处于世界第一位。马铃薯产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云、贵、川等地 ,一般在寒冷和高山地区种植的马铃薯的产量高、质量好。所以 ,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不仅是我国主要商品马铃薯供应基地 ,而且是我国马铃薯种薯的供应基地。1 国内外加工业现状1 1 国…  相似文献   

16.
培矮 64S导致不育的下限临界温度低 ,在正常气候条件下制种 ,不育系的不育性稳定 ,能保证杂交种的纯度 ,且制种花期安排比较灵活 ,可以春制、秋制和夏制。同时 ,通过多年的研究 ,不育系的自身繁种可以通过冷水灌溉的技术来解决。 1992年秋在浏阳龙泉繁殖 0 .2hm2 ,单产 2 .2 5~ 4 .5 0t/hm2 ;1993年秋在浏阳山田繁殖 0 .2hm2 ,平均单产 1.13t/hm2 ,最高丘块 2 .3t/hm2 。 1994年广东茂名春繁 0 .38hm2 ,总产 815 .86kg ,合单产 2 .15t/hm2 。在海南短日条件下的异地繁种 ,也比较可靠 ,南繁 5年 ,除1991年有一批繁殖产…  相似文献   

17.
在闽南海拔高度1000m山区进行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夏繁试验,结果表明:夏繁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当早播,调节结薯期,避过7月中下旬的高温,而播种期掌握在4月上中旬、播种量不少于15万粒/hm~2和施足基肥、早施追肥是夏繁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辽河平原“水稻两高一优综合技术标准开发”项目是国家技术监督局、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联合下达的水稻开发技术标准与农业科技示范区项目。由大洼县承担并由大洼县科学研究所组织实施。预期目标:项目完成年实施面积133万hm2,水稻产量超过9000kg/hm2。起止年限1994~1999年,共6年。项目实施前水稻平均产量8550kg/hm2,项目实施当年示范区产量均达到9150kg/hm2,平均增产600kg/hm2,较项目实施前增产702%。项目进行至第5年(1998)年面积达133万hm2,达到了预期目标。2 项目实施地区条件大洼县是辽宁省滨海高产稻…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玉米加工业最新发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1 美国玉米的生产发展玉米是美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 ,占农作物收获总面积的 2 5 %左右。从 30年代到 70年代美国的玉米播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从 70年代后期到近几年一直保持在接近 2 80 0~ 30 0 0万hm2 的水平 (表 1)。表 1 美国玉米的生产发展年 份 播种面积(万hm2 )单产(kg/hm2 )总产(万t) 占世界总产 %19762 885 45 5 1715 917 47 61980 2 95 5 5 5 7111687842 819842 90 62 6692 1944 7 43 319862 798874872 0 95 5 42 21990 2 70 94743 72 0 15 14 2 41992 2 9195 82 472 40 77 45 719942 92 788685 2 5 42 7 45…  相似文献   

20.
丹玉 2 6号 (原代号丹 2 1 0 0 )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亲本组合为丹 90 46×丹 5 98。经几年来各级区试和生产试种 ,表现高产、抗病、抗倒伏、适应性强等特点 ,大面积试种达到 1 0 5 0 0~1 2 0 0 0kg/hm2 以上 ,1 998年试种 0 .1 3万hm2 ,1 999年种植 1 .3万hm2 ,预计 2 0 0 0年可达 1 3万hm2 ,为使良种良法配套 ,使该品种在生产上发挥更好的增产增收作用 ,我们于 1 999年进行了不同播期、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栽培密度试验。1 材料和方法试验设 4个点 ,分别为岫岩、辽中、铁岭和法库县。统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