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整理馆藏盗夜蛾亚科标本时,发现秘夜蛾属中国2新记录种:异纹秘夜蛾(Mythimna iodochra(Sugi,1982))和贴秘夜蛾(M.pastea(Hampson,1905))。对该2种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成虫、外生殖器图片和世界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整理2020年采集自西藏林芝市色季拉山夜蛾科标本发现3中国新记录种:黄褐美冬夜蛾Tiliacea melonina (Butler, 1889)、影翠青夜蛾Diphtherocomechloronympha (Hreblay, 1999)、白带秀夜蛾Apamea fasciataLeech, 1900.对其研究种类进行了详细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外生殖器描述,并给出其清晰成虫图、外生殖器图以及国内外分布信息。研究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3.
整理鉴定东北地区髯须夜蛾亚科标本时,发现东北地区髯须夜蛾属2新记录种:阴卜夜蛾(Hypena(Bomolocha)stygiana Butler,1878)和污卜夜蛾(H.(B.)squalida Butler,1878).对其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采自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的夜蛾总科小型种类标本材料整理,发现鳞翅目目夜蛾科纤翅夜蛾属2中国新记录种:灰褐纤翅夜蛾(Araeopteron canescens(Walker,[1866]))和白条纤翅夜蛾(Araeopteron fasciale(Hampson,1896))。对其成虫、外生殖器和分布给予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5.
在整理文夜蛾亚科标本时,发现小文夜蛾属中国1新记录种:黑条小文夜蛾(Neustrotia albicincta(Hampson,1898))。对标本材料的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做了描述,同时列出其世界性分布以及中国小文夜蛾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吉林省延边地区昆虫资源的调查发现,粗胫夜蛾属1中国新记录种:双粗胫夜蛾Hepatica anceps Staudinger,1892).本文对所研究的种类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做了描述,并提供了成虫、外生殖器照片和世界分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在东北地区各地采集的裳夜蛾属标本的整理,发现1中国新记录种朝鲜裳夜蛾(Catocalapuella Leech,1889)。对该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外生殖器特征和分布予以了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馆藏尾夜蛾亚科标本材料的整理,发现5中国新记录种:若殿尾夜蛾(Anuga supraconstricta Yoshimoto, 1993)、青灰砧夜蛾(Atacira chalybsoides Holloway, 1985)、剑尾砧夜蛾(A.melanephra(Hampson, 1912))、宁重尾夜蛾(Penicillaria dinawa Bethune-Baker, 1906)、直线重尾夜蛾(P.meeki Bethune-Baker, 1906),1中国内陆新记录种:深缘伊夜蛾(Anigraea rubida Walker, 1862),并对其成虫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在整理鉴定采自西南地区的髯须夜蛾亚科标本时,发现2种在中国大陆新记录种:长髯须夜蛾(Hy-pena(H.)longipennis Walker,1865)和拟威髯须夜蛾(H.(Extremypena)subvittalis Walker,[1866]1865)。对其外部形态和外生殖器特征进行了描述,并首次拟定了其中文名称。  相似文献   

10.
记述中国裳夜蛾亚科1个新记录属塔夜蛾属(Taviodes Hampson,1926)和1个新记录种(幅塔夜蛾T.fulvescens Hampson,1926),并提供新记录种的成虫及雄性外生殖器照片.  相似文献   

11.
3种树木节和节间导管接触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永林  沈繁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131-7132
[目的]探索导管在植物形态学及水分输导中的作用。[方法]以白蜡、杜仲和五角枫为试材,以枝条为样本,对节和节间木质部的导管进行解剖,在复水处理的条件下测定接触角。[结果]节和节间木质部导管特征明显不同,节间导管较为均一,基本上为大导管,小导管数量极少,且节间细胞多为分化细胞,呈长柱状,细胞排列方向确定。构成节的细胞不均一,小导管较多,导管迂回盘绕,节区细胞分化程度也不均一,有的细胞仍处于分化阶段,原生质浓厚,细胞排列方向不规则。接触角的大小明显不同,节间的接触角均大于节的接触角。[结论]节区导管对水分具有更强的拉伸作用,节在植物体水分运输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有效土传病害拮抗微生物,采用平板对峙法,对特定土壤样品中烟草主要土传病害拮抗微生物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分离出微生物菌株共513株,其中,细菌121株、放线菌292株和真菌100株;筛选出具有拮抗效果的微生物菌株共135株,其中,放线菌107株、细菌26株和真菌2株.可为贵州省烟草生产上利用生物农药防治病害及进一步研发适用的生物制剂类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奠定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姜曲海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组织miRNA(microRNA)表达谱和分子机制,选取50日龄姜曲海猪为实验猪,随机分成感染组和对照组,人工感染肺炎支原体28 d后,采集肺部组织,进行高通量miRNA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miRNA鉴定和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肺组织分别筛选到14 265 786条和14 000 588条小RNA纯净序列(clean reads)。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中筛选到73个显著差异表达的miRNAs,其中39个表达上调,34个表达下调,从中随机选取4个miRNAs进行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CR,qRT-PCR)验证,感染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水平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73个差异表达miRNAs预测到1 685个靶基因和4 220个靶位点,靶基因预测筛选到8个与免疫调控相关的miRNAs。靶基因GO(gene ontology)分析显示,miRNA广泛参与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的调控。靶基因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显示,miRNA参与调控细胞凋亡、ECM受体相互作用、粘附斑通路等信号通路。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获得姜曲海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组织miRNA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与免疫调控相关的miRNAs和信号通路,为进一步阐明姜曲海猪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定期观察方法,了解食蚊鱼白内障的发生过程以及由此导致的外部形态和行为的变化情况。研究的食蚊鱼群体的白内障有较高的发生率,白内障鱼一般体色晦暗,经常浮于水面缓慢游动;其摄食和生长也受较大影响。食蚊鱼白内障大多是双眼同时发生的,眼球可见不同程度的浑浊。从外观形态区分,食蚊鱼白内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绕核性白内障,另一种无法看到晶状体形状,表现为整个眼球的不透明。对病鱼的眼球等进行组织病理观察,发现病理变化部位主要在晶体,所有病例的晶状体纤维都出现病理变化,最普遍的是晶状体皮质区纤维不同程度变性或断裂;晶状体上皮细胞有脱落、增生等。食蚊鱼白内障为鱼类白内障研究提供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5.
弱光下不同黄瓜品种生理适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弱光条件下测定了5个黄瓜品种的生理性状。结果表明,津优30号叶面积增加最多,津优2号较多,寒月居中,绿宁3号和北极星最少;津优30号和寒月叶绿素含量增加较多,绿宁3号和津优2号居中,北极星最少;寒月光抑制程度较轻;津优30号和津优2号光合产物转化受抑最轻,叶片淀粉累积量最高;津优30号干物重累积量最多,寒月较多,津优2号居中,绿宁3号和北极星最少。综合比较得出,津优30号的适应性最强,寒月、绿宁3号和津优2号居中,北极星适应性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比较皂荚实生苗、皂荚砧木嫁接苗、野皂荚砧木嫁接苗皂刺单株质量及药用成分的差异,采用天平测量3种苗木皂刺单株质量,并分别利用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其药用成分槲皮素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3种苗木皂刺单株质量分别为516、872、335 g,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皂荚实生苗次之,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低,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3种皂刺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002%、0.001%、0.005%,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实生苗次之,皂荚砧木嫁接苗最低,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多酚含量分别为0.844%、0.595%、0.859%,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实生苗次之,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与皂荚砧木嫁接苗相比均呈极显著差异。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均最高但产量最低;皂荚砧木嫁接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均最低但产量最高;皂荚实生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居中,产量亦居中。  相似文献   

17.
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白龙江、洮河林区大型真菌的初步调查,共采集标本243份,鉴定大型真菌84种,结合整理相关资料,结果表明:本林区已查明大型真菌253种,其中食用菌153种,药用菌69种,菌根菌107种,抗癌菌71种,毒菌32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欧洲丁香不同品种间人工杂交亲和力的强弱及杂交种子的萌发情况。【方法】以17个欧洲丁香品种为亲本,进行32个杂交组合的人工杂交授粉和杂交种子播种试验,对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产种率及种子出苗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个杂交组合的结实率为0,其余19个均能结实,但结实率和产种率差异很大;在采收到种子的18个杂交组合中,有5个组合的种子出苗率为0,9个组合低于20%,4个组合的在30%~60%之间,共获得杂交苗633株。【结论】根据欧洲丁香品种亲本间亲和力的强弱,对各个杂交组合的适宜程度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三江黄牛全基因组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三江黄牛群体遗传多样性,从基因组层面讨论其群体遗传变异情况。【方法】提取50个体基因组总DNA,等浓度等体积混合,构建混合样本DNA池,利用CovarisS2进行随机打断基因组DNA,电泳回收长度500 bp的DNA片段,构建DNA文库。应用Illumina HiSeq 2000测序,最终得到测序数据。利用BWA软件将短序列比对到牛参考基因组(UMD 3.1),来检测三江黄牛基因组突变情况。SAMtools、Picard-tools、GATK、Reseqtools对重测序数据进行分析,Ensemb1、DAVID、dbSNP数据库对SNPs和indels进行注释。【结果】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共计得到77.8 Gb序列数据,测序深度为25.32×,覆盖率为99.31%。测序得到778 403 444个reads和77 840 344 400个碱基,比对到参考基因组(UMD 3.1)的reads为673 670 505,碱基为67 341 451 555,匹配率分别为86.55%和86.51%,成对比对上的reads数为635 242 898(81.61%),成对比对上的碱基数为63 512636 924(81.59%);共确定了20 477 130个SNPs位点和1 355 308个indels,其中2 147 988个SNPs(2.4%)和90 180个indels(6.7%)是新发现的。总SNPs中,鉴定出纯合SNPs989 686(4.83%),杂合SNPs19 487 444(95.17%),纯合/杂合SNP比为1:19.7。转换数为14 800 438个,颠换为6 680 058个,转换/颠换(TS/TV)为2.215。剪切位点突变SNP727个,开始密码子变非开始密码子SNP117个,提前终止密码子的SNP 530个,终止密码子变非终止密码子SNP88个。检测到非同义突变数为57 621,同义突变为83 797,非同义/同义比率为0.69。检测到非同义SNPs分布在9 017个基因上,其中发现567个基因与已报道的重要经济性状相符,肉质、抗病、产奶、生长性状、生殖等相关基因的数量分别为471、77、21、10、8个,其中包括功能相重叠的基因;indels数据中,缺失数量为693 180(51.15%),插入数量为662 148(48.85%),纯合indels数量为161 198(11.89%),杂合indels数量1 194 110(88.11%),大部分的变异都位于基因间隔区和内含子区;三江黄牛全基因组杂合度(H)、核苷酸多样性(Pi)及theta W分别为7.6×10~(-3)、0.0 039、0.0 040,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三江黄牛群体Tajima'D为-0.06 832,推测可能由于群体内存在不平衡选择所致。【结论】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与经济性状相关的遗传学机制和保护三江黄牛品种遗传多样性提供了基因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道扫描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对四川北部25个产茶县133个茶园土壤中Al、S、P、K等16种无机营养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着重研究了该地区茶园土壤的无机营养元素背景值特征.结果表明,川北茶区土壤中S、P、K、Ca、Ti元素表现为显著贫化,Sb和Se表现为相对富集,其浓集系数k分别达9.47和5.38,其它Al、Mg、Mn等9种元素与中国土壤含量背景值相当或略低;营养元素背景值因土壤类型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Sb、Zn的背景值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差异显著, S、Sb的背景值以砂土中最高,K、Mg、Ca、Se、Ti的背景值以酸性紫色土中最高,Al和Mo的背景值以黄壤中最高,而P、Mn、V、B、Zn、Co、Ni等元素的背景值则以棕壤中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