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67平方米(1亩)苹果园,能卖2万元,这不是神话。提起果园的主人董奎奎,如今可是凤翔县的名人,在凤翔果区可谓大名鼎鼎,2001年,栽植苹果800平方米,栽植密度为2.5米×3.5米,667平方米栽72株,全园93株,2008年生产苹果5000千克,均价4.2元/千克,收入2.1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高产状元。董奎奎是凤翔县彪角镇官帽头村人,  相似文献   

2.
“一亩苹果园,能卖两万元”,这不是神话。这个果园的主人董奎奎,如今可是陕西省凤翔县的名人。2001年,他栽植苹果800m^2,栽植密度为2.5m-3.5m,667m^2栽了72株,全园93株,2008年生产苹果5000kg,均价4.2元/kg,收入2.1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状元。  相似文献   

3.
苹果矮化密植栽培中,合理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是早果、长期稳产、高产,优质的基础。现将细长纺锤形树体结构及修剪方法简介如下,供参考。一、适宜的栽植密度和树体结构在果园的建设中,根据自己选择的树形去确定栽植密度是重要的。建立细长纺锤形树体的矮化苹果园,亩栽株数以80株以为宜。即株  相似文献   

4.
"一亩苹果园,能卖两万元",这不是神话.这个果园的主人董奎奎,如今可是陕西省凤翔县的名人.2001年,他栽植苹果800 m2,栽植密度为2.5m×3.5 m,667 m2栽了72株,全园93株,2008年生产苹果5 000 kg,均价4.2元/kg,收入2.1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状元.  相似文献   

5.
<正> 1980年全国果园面积为334,000公顷,较1975年减少16,000公顷,但产量却大幅度增加。预计1985年面积将再减少15,000—20,000公顷,产量增至2,400,000吨。苹果为波兰最重要的果树。目前,新建苹果园均按中等密度栽植,每公顷600—1000株(40—66.7株/亩—译注),每公顷平均产量20—30吨(2666.7—4000斤/亩—译注)。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烟台,80年代中期以后建的苹果园多为亩栽83~111株(4×2米或2×3米)。随着栽植密度加大,树形与整枝技术也必须随之改进。很显然,传统的主干疏层形、小冠疏层形等在高密度栽植果园中已不适用,未结果先郁蔽的高密果园随处可见。这与密植条件下树形选择不当、沿用老法剪树有直接关系。笔者结合国外学习、工作所见及实践体会,对改进密植苹果园的整形修剪技术谈以下粗浅看法供参考。 1.密度加大,树形必然趋于窄而长。我国大  相似文献   

7.
<正>我家住铜川市印台区,有苹果园80亩,其中挂果园20亩。1986年首次在旱塬洼地建苹果园5亩,这5亩园自盛产果距今已经20多年了,共获总产值100.81万元,年均产值5万余元。最高年份全园总产量2.5万kg,产值11.8万元(自食及送亲友的除外)。如今全园已间伐了14株树,剩余196株树生长健壮,园貌整齐,仍是我们当地的示范园。回顾自建园至今近30年的果园管理历程,我有过许多次失误,每次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下面,我总结一下这些失误和由失误而得到的启示,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和帮助。1新建园和幼园管理的失误与启示1.1失误1985年,我计划新建5亩苹果园,占用麦田和空地(原来是瓜田)各半。当年秋季整地,第2年春季一次性栽植优质红富士和秦冠苗木210株,株行距3 m×5.27 m,分4行栽植。栽植时,麦田和空地同样采用了打坑、扩穴、施肥、蘸泥浆栽植、  相似文献   

8.
提高春栽苹果树成活率技术章汉东(滦县西晒甲坨乡林业站)多年来,我区春栽苹果成活率较低,但1995年在滦县李兴庄村栽植的苹果园共260亩,共栽11300株,成活率高达96.5%,而且长势良好,现将栽植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一、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设在滦县西...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我们于1962年在5年生30亩稀植苹果园中加密,变7×9米株行距为7×4.5米,亩植株数由10.5株增加到19株,品种为国光、迎秋、伏锦,栽植总株数564株。对照区30亩,总株数293株,品种国光、红玉。立地条件相同。经20年(到1981年)试验结果,加密区历年平均亩产和累计总产都居首  相似文献   

10.
晋南苹果圆斑根腐病发生严重笔者于1992-1994年在晋南苹果主产区运城、万荣、闻喜等县市调查,发现苹果圆斑根腐病发生严重,一些3-5年生的苹果园,该病的发病株率达20%-35%。局部地区受害更重,如闻喜东官庄村一个10亩3-5年生苹果园(品种:红星...  相似文献   

11.
苹果树多头高接更换品种当年成花第2年结果高都镇上温村果园,属丘陵地沙壤土,原品种为20年生国光,共150株,栽植密度力每G66.7m2(1亩)33株,树势强健,产量600kg/666.7m2,为将此园更换为长富2号,采取了多头高接的方法。改接时间为3...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北省衡水市乔砧密植苹果园普遍存在的栽植密度大、行间接头、株间交叠而造成的树冠郁闭以及产量不稳、优质果率少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该类果园修剪改造的十字要领。  相似文献   

13.
从1984年开始,通过多年果园覆草证明,成龄苹果园经过4~5年地而覆草,对培肥地力、提高果品质量有显著效果,新植苹果园覆草,能显著提高栽植成活率,并促进生长发育。 成龄苹果园覆草于1984~1988年在山地苹果园进行。土壤质地为砂质土,品种为国光,树龄30年,株行距6×6m。覆草区和对照区(清耕)各5亩。覆草(杂草、枯枝落叶等)厚20cm左右,以后每年加覆,保持厚度20cm。 新植苹果园覆草面积均9亩,1亩清耕作为对照。土质为河滩砂砾士,品种为红星,1988年春定植,株行距4×5m。栽技前治 2 x 2 xo.sin大穴,换一卜,陈株施上肥10咋,艘后浇水烟,即污健草,厚…  相似文献   

14.
在19~66株/亩的密度范围内,苹果梨密度与产量、效益呈正相关,密度达到66~111株/亩时,苹果梨主要丰产栽培参数,产量及效益均无显著差异。在19~111株/亩的密度范围内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且均花优质水平。苹果梨亩产4500~6000kg的主要丰产栽培参数为:叶面积系数2.5~4.5,叶果比30~35:1,枝果比4:1,亩留枝量3~5万枝,叶幕覆盖率70%,中短果枝占85%~90%,单株负荷量6  相似文献   

15.
寒地李高接换头栽培刘新波孙希祥徐玉芬李树明本场果树试验基地栽植李树20亩。园地势缓坡,土质瘠薄。60×60cm栽植,每穴施农肥15kg,栽植密度为15×15m,计划3年结果,5年伐去临时行,7年伐去临时株,最终设计密度为3×3m。纺锤形整枝。当时...  相似文献   

16.
果园间作大葱可控制苹果绵蚜的发生1986-1989年对烟台市737个苹果绵蚜发生园进行普查,其中莱州市蔬菜研究所7年生苹果园35亩,20亩间作白菜,15亩间作大葱,间作白菜的苹果地,苹果树绵蚜发生株率达52%,而间作大葱地无绵蚜发生。本文摘自《果树栽...  相似文献   

17.
密植苹果园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河北省唐山市林业局063008丁宝堂,王续铮,董志梅,刘希田密植苹果一般是泛指株行距在2~3m×4~5m的栽植密度,包括矮砧树和乔砧树。在总结我市生产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密植苹果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供各地参考。1生产指标1...  相似文献   

18.
我省柑桔的栽植密度,和国内外各地一样,近卅年来也是不断从稀向密发展。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闽侯地区多为实生树,每亩种植3株左右;闽南一带多为高压和嫁接树,每亩种植40~50株。从六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以后,全省各地栽植密度普遍提高,大部分每亩达60株以上。从现有栽植密度的柑桔生长情况来看,亩种50~70株左右的柑园,一般种后第四年开始正式投产,在种后8~9年进入高产期的同时,树冠就已密蔽封行,此后产量即随树势的衰退而不断下降,丰产期短,早期和后期都不能获得高产,所以这样的栽植密度是不够理想的。  相似文献   

19.
1985年我镇发展密植乔化、矮化、半矮化苹果园 2000亩,栽植方式有:株行距 1×2.5m、1×3m、1.5×3m、2×3m,亩栽111~266株。栽植品种有新红星、好矮生,占60%,矮化中间砧红富士占15%,矮化中间砧乔纳金、王林占15%,金矮生占 15%。乔砧密植方式:2×4m、2×3m,品种有长富 2号、乔纳金、王林,新红星  相似文献   

20.
<正> 以M9、M7或MM106砧苹果树为试材,载植密度2777~6655株/公顷(185~444株/亩),带状栽植。每带1~4行,带间距离最大3米,行距1米。密度为5714株/公顷(381株/亩)的M9砧金冠和红玉,第三至十二年生平均产量最高,分别为52.3吨/公顷(3487公斤/亩)和48.5吨/公顷(32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