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下油菜花粉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红外光谱法测定多糖结构。结果:油菜花粉超微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都大于油菜花粉普通粉。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所得的油菜花粉多糖其主要官能团没有差异。结论: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油菜花粉多糖的溶出量和溶出速度,在油菜花粉多糖提取过程中的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板蓝根超微粉碎粉体特性研究,为中药超微粉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及高效液相色谱对板蓝根超微粉、板蓝根普通粉的粒度及水溶性活性成分溶出进行检测,探讨超微粉碎对中药粉碎粒度、活性成分溶出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D50分别为5.6 μm、171.058 μm;比表面积分别为1.551 cm2/g、0.225 cm2/g;休止角分别为47.43°、42.95°;松密度分别为0.39 g/cm3、0.48 g/cm3。电镜观察超微粉看不到完整细胞结构,多为细胞碎片,而普通粉可以看到完整的细胞。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水溶性浸出物的溶出量大约为50%和42%。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多糖提取率分别为9.34%和8.36%。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中(R,S)-告依春的含量1.068 mg/g、0.784 mg/g。结论:板蓝根经过超微粉碎后,中直粒径可达5.6μm,细胞破壁率可达100%,而普通粉破壁率仅为31.74%;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对多糖的溶出显示为超微粉大于普通粉,板蓝根超微粉水溶性活性成分告依春溶出率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浸提时间菌草鹿角灵芝超微粉和普通粉中多糖和三萜类溶出率的差异。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多糖含量,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三萜类含量。结果:相同提取时间下,超微粉多糖和三萜类的溶出量分别比细粉的溶出量提高24%和15.2%,溶出度参数T50和Td检测结果显示,超微粉多糖、三萜类溶出速度也比细粉快,在90 min时超微粉多糖累计溶出量达到95%以上,三萜类在90%以上,而细粉的两项溶出量均仅为约70%。结论:超微粉碎技术有利于菌草鹿角灵芝有效成分的溶出。  相似文献   

4.
将葛根芩连汤加工成细粉(40-65目)和超微粉(300目),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的含量,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葛根芩连汤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黄芩苷溶出的影响。结果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2.05%、3.20%;葛根芩连汤细粉和超微粉中黄芩苷含量分别为2.78%、3.94%。葛根芩连汤超微粉中的葛根素、黄芩苷含量比细粉分别提高56.10%、41.73%。表明超微粉碎技术能显著提高葛根芩连汤中主要有效成分葛根素和黄芩苷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5.
超微粉碎技术对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溶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黄芪,淫羊藿普通粉和超微粉对其多糖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条件下,超微粉中黄芪多糖,淫羊藿多糖提取量较普通粗粉分别提高了117.13%和315.15%。  相似文献   

6.
复方中药芪苓制剂多糖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超声波辅助法提取中药芪苓制剂多糖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设计L9(3^4)提取多糖,以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得出优化工艺的条件为: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0,超声功率300W。超声波辅助提取芪苓制剂多糖,能耗低,用时短,多糖得率5.96%,是传统方法的3倍,可以作为提取芪苓制剂多糖或其它中药多糖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葛根经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后加工成40-65、65-100、100-200、200-300目不同粒径粉末,分别用水和30%乙醇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葛根素的含量,比较不同粒径葛根粉中有效成分葛根素溶出率的差异。结果其水提葛根素含量分别为2.68%、2.95%、3.03%、3.13%、3.20%;醇提葛根素含量分别为3.10%、3.17%、3.35%、3.55%、3.66%。该结果表明,随着葛根粉碎粒径的变小,葛根素的溶出率显著提高,醇提葛根素的含量明显高于水提葛根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超微粉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采用超微粉碎和普通粉碎方法将黄连解毒散、白头翁散粉碎成超微粉(300目)和细粉(65目),用其水提取液和醇提取液采用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黄连解毒散、白头翁散超微粉比细粉的抑菌圈直径均显著增大(P〈0.05)。说明超微粉碎可明显提高黄连解毒散和白头翁散的体外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在成功筛选出抗鸡大肠杆菌(O78)效果较好的中药复方基础上,对该复方进行超微粉制剂的研制,并采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方法对超微粉与普通粉制剂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扫描电镜下,超微粉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破碎成组织碎片,且大小分布均匀;光学显微镜下,超微粉中的组织细胞均被破坏,出现断裂或形成碎片,绝大多数细胞破壁,而普通粉的组织细胞仍完整(如石细胞、导管等明显存在);在相同的条件下(25 ℃,浸泡60 min)乌梅超微粉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的溶出量比普通粉提高了78.6%,超微粉的溶出度增大;②超微粉高、中剂量组的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超微粉低剂量组、普通粉对照组的死亡率略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超微粉高剂量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治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0.
抗鸡大肠杆菌病复方中药超微粉制剂的研制及药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成功筛选出抗鸡大肠杆菌(O78)效果较好的中药复方基础上,对该复方进行超微粉制剂的研制,并采用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方法对超微粉与普通粉制剂进行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扫描电镜下,超微粉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破碎成组织碎片,且大小分布均匀;光学显微镜下,超微粉中的组织细胞均被破坏,出现断裂或形成碎片,绝大多数细胞破壁,而普通粉的组织细胞仍完整(如石细胞、导管等明显存在);在相同的条件下(25℃,浸泡60 min)乌梅超微粉的有效成分枸橼酸的溶出量比普通粉提高了78.6%,超微粉的溶出度增大;②超微粉高、中剂量组的死亡率均极显著低于感染对照组(P0.01),超微粉低剂量组、普通粉对照组的死亡率略低于感染对照组(P0.05);超微粉高剂量组死亡率显著低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治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普通粉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1.
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75mg/kg诱导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给免疫抑制小鼠分别按12.5g/kg、25g/kg、50g/kg灌服不同剂量芪苓制剂,通过测定小鼠血清蛋白含量和转氨酶的活性,探讨芪芩制剂对CY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血清蛋白含量和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个不同剂量芪苓制剂均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及球蛋白含量及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P〈0.05),说明芪苓制剂能减轻环磷酰胺对小鼠肝脏的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芪苓制剂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血清SOD和MDA的影响。将75只体重18-22 g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均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环磷酰胺(CY)组和芪苓制剂多糖低、中、高剂量组,芪苓制剂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分别灌服低(200 mg/kg)、中(400 mg/kg)、高(600 mg/kg)剂量芪苓制剂多糖,空白对照组和CY组分别灌服等量的蒸馏水,1次/d,连续19 d。试验第20天,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4组均腹腔注射100 mg/kg CY,24 h后,各组小鼠摘除眼球采血,检测小鼠血清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表明,与CY组相比,芪苓制剂多糖3个剂量组小鼠血清SOD活性均极显著升高(P<0.01),MDA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芪苓制剂多糖能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损伤小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药的超微粉碎技术亦称为中药的细胞破壁技术。从理论上讲,植物类中药经过超微粉碎后细胞壁大部分被破坏,有效成分不需要通过细胞壁和细胞膜就释放出来,这样就提高了药物的释放速度和释放量,因此小剂量的超微细粉就可达到大剂量普通粉碎药材的药效。黄藿散是由黄芪和淫羊藿按照一定比例组成,并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成的一个纯中药复方制剂。为了探讨其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粉制剂与普通粗粉制剂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绞股蓝饮片、绞股蓝超微粉以及绞股蓝发酵液中绞股蓝多糖的含量,为绞股蓝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水煎煮法,水提法,醇碱提法、醇处理水提法和石油醚醇处理水提法5种不同方法,对绞股蓝饮片中的绞股蓝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及比较,确定最佳提取方法。采用所确定的最佳处理方法测定绞股蓝超微粉中绞股蓝多糖含量。而绞股蓝发酵液直接采用醇沉处理测定其中的多糖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五种提取方法以醇碱提法提取绞股蓝粗多糖含量最高为49.1400mg/g,纯度最高为0.2068g/g;绞股蓝叶超微粉提取的绞股蓝粗多糖含量为158.5500mg/g,纯度为0.2448g/g;二次发酵液提取的绞股蓝粗多糖含量为1638.5500mg/g,纯度为0.6161g/g。(结论)五种提取方法中以醇碱提法提取的绞股蓝多糖含量和纯度最高;绞股蓝超微粉中的绞股蓝多糖含量明显高于绞股蓝饮片中的,但经过发酵处理的绞股蓝中的多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蒸发光及紫外检测器)检测黄80目、200目、300目、500目及1 000目等不同粒度黄芪中主要标示成分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及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比较不同粒度黄芪中主要化学成分的溶出度.结果显示黄芪经超微粉碎(粉碎程度高于300目)后可提高黄芪主要有效成分的溶出度,但当粒度达到1 000目时溶出度最低.  相似文献   

16.
中药鸡球虫散超微粉对鸡球虫病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日龄817肉杂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中药鸡球虫散超微粉对人工感染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疗效。试验共设7个组:中药超微粉2%、1%、0.5%拌料给药组、中药普通粉(2%)拌料给药组、地克珠利组、感染不给药对照组和不感染不给药对照组。结果显示:中药超微粉2%拌料组、超微粉1%拌料组和地克珠利组抗球虫指数(AcI)分别为196.4、184.6、182.8,抗球虫效果优秀;中药普通粉组(2%拌料)和超微粉组(0.5%拌料)的ACl分别为174.2和169.0.抗球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超微粉碎方式对山楂粉理化性质及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山楂果为原料,采用球磨粉碎、剪切粉碎、气流粉碎3种超微粉碎方法制备山楂粉。测定不同粉碎方式山楂粉的粒径、比表面积、容积密度、休止角、滑角、持水性能、水溶性、膨胀度、色度、多糖溶出率及对奶牛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抗氧化性、丙二醛、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含量的影响。不同超微粉碎方法相比,气流超微粉碎后的山楂粉整体理化指标、对奶牛生长性能的影响及血清抗氧化性最佳(P<0.05);经球磨粉碎后的山楂粉休止角与滑动角显著增加(P<0.05);不同超微粉碎方式对山楂粉色度及对奶牛血清免疫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气流粉碎山楂粉可以改善山楂粉理化性质、提升奶牛生长性能和提高血清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4,(9):104-110
采用体外溶出法考察黄芪细粉和超微粉中黄芪多糖、黄芪甲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溶出率。按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进行不同粉碎粒度黄芪体外溶出试验,考察不同粉粹粒度的粉末体外溶出行为和释药机制。结果显示,前3060 min,黄芪中成分溶出率为细粉>超微粉,60 min后,溶出率为500目>300目>200目>1000目>80目。结论:黄芪经超微粉碎后的有效成分的溶出与黄芪的粒度大小和浸润有关,而且浸润后存在最佳溶出率粉粹粒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实验采用渗漉法提取苦木超微粉和普通粗粉中的苦木生物总碱,并通过对两者的提取率对比,探讨苦木有效成分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苦木超微粉中生物碱的提取率比普通粗粉中的生物碱提取率提高了173·3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板蓝根经超微粉碎后对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的作用影响,利用环磷酰胺构建大鼠免疫低下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普通粉组、超微粉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40 mg/kg环磷酰胺腹腔注射5.d制造免疫抑制大鼠模型,第6.天开始给药,除空白组、模型组灌服生理盐水外,其他组给药5 g/kg。第7.、14天采集血样及大鼠肝脏、脾脏、胸腺组织,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量、C3b受体花环形成率(C3b-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形成率(ICR)、吞噬百分率、吞噬指数等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 mRNA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TNF-ɑ和I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白细胞数量、体重、胸腺和脾脏免疫器官指数较空白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第14天时,超微粉组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达到54.75%,吞噬指数为0.58;C3b-R为9.44%,显著高于普通粉组(8.97%)(P<0.05),超微粉组ICR为6.09%,低于普通粉组(6.33%)(P>0.05)。与普通粉组相比,第14天板蓝根超微粉组肝脏中TNF-α、IL-2 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提高。综上所述,板蓝根超微粉和普通粉均可显著增强大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但超微粉效果优于普通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