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园艺》2002,(6):41-42
中甘10号甘蓝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为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定植到收获约50天,叶球近圆形,耐未熟抽薹,品质优,适宜在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区作露地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2.
夏光甘蓝是适宜于夏季栽培的一个优良品种,也可作为春甘蓝或晚秋甘蓝栽培。该品种有13~15张叶,外叶略皱缩,有缺刻,结球紧实,整齐度高,早熟,耐热性强,但耐寒性差。作夏秋甘蓝栽培,定植后60天左右采收,全生育期95天,一般亩产1500~2000公斤。作春季或晚秋栽培,亩产可达4000公斤左右。现将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采用早熟甘蓝进行提早育苗,并用地膜覆盖再加拱棚双增温的办法使甘蓝在6月下旬收获,可提高甘蓝的市场价格,增加种植的经济效益。在当年同一块地收获甘蓝后重新栽培一茬晚西瓜,晚西瓜可以在中秋节前后上市,效益可观。既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复种指数。特别是寒冷的北部地区,比较适合东北三省栽培。1品种选择早甘蓝品种:日本铁头、中甘11、北农早生、北京早熟  相似文献   

4.
报春甘蓝,是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市农科院合作育成的早熟甘蓝一代杂种。适于春季早熟栽培,也可秋季种植。具有早熟、丰产、品质好、适应性广、抗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5.
抗枯萎病耐裂球秋甘蓝新品种‘中甘9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甘96’是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96-100-312为母本,自交系96-109-266为父本配制成的抗枯萎病中早熟秋甘蓝一代杂种。华北地区秋季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70 d,叶球近圆球形,单球质量1.1 kg左右,耐热,抗枯萎病、病毒病和黑腐病,耐裂球,为中国第一个公开报道的抗枯萎病并通过国家鉴定的甘蓝新品种。适于在北京、山东、山西、河南和浙江等地作秋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6.
京甘1号,是北京市种子公司新选育出的早熟春甘蓝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冬性强、抗寒、抗病,球内中心柱短,不易抽薹(抽薹是早熟甘蓝早熟栽培的主要障碍),种子发芽率高,播种期较目前主栽品种可提早20天左右,是既可避免主栽早熟甘蓝  相似文献   

7.
甘蓝为耐寒、丰产的大众化蔬菜,在蔬菜的年周期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覆盖栽培的推广普及,甘蓝已由原来的夏秋两季栽培,而演变成四季周年栽培。由于各季节外界环境不同,栽培措施也大不相同,现将各季节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 春季中小棚覆盖栽培 主要以防寒保湿,促进早熟为管理内容,要  相似文献   

8.
春丰007是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最新育成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早熟、品质好、露地越冬不抽薹等特点.适合我国南方地区作露地越冬栽培,于10月10日左右播种,翌年4月中旬即可供应市场,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双环58甘蓝是河北省邢台市双环种业有限公司采用韩国亲本育成的早熟一代甘蓝杂交新品种,在栽培中综合性状表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陈世田 《蔬菜》1998,(4):23-24
“45-2”甘蓝天津地区秋季栽培技术00380天津市西青区中北斜陈世田近年来,天津地区在秋季甘蓝栽培上用早熟品种“45-2”取代传统的中、晚熟品种,由于早熟品种叶片脆嫩、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菜农也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栽培面积发展很快。笔者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11.
晓春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7-22为母本、自交系9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胖尖头型早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耐寒、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特点。定植至采收100~110d,平均1hm2产量35.75t左右。现已在浙江省内外推广面积约1500hm2。适宜黄河以南和长江流域地区作早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2.
菠杂10号菠菜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早熟根茬菠菜一代杂种。表现耐寒、抗病毒病,在华北地区可以安全越冬,产量高,品质好。适于北京和华北地区秋播露地越冬或大棚越冬栽培,在南方长江流域各省可作早熟菠菜栽培。亩产2500~4000公斤。中甘12号甘蓝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选育的极早熟春甘蓝一代杂种。抗寒性好,不易未熟抽薹,抗干烧心病。比“中甘11号”早熟5天左右,品质相近,适于我国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早春栽培。亩产3000~3500公斤。  相似文献   

13.
麦田间作春甘蓝,小麦对间作甘蓝产生遮荫,使其田间光照显著减弱,地温降低、湿度增大。与单作甘蓝相比,间作甘蓝生长发育特性主要表现为:球叶合抱力下降,球叶数减少,外叶数增多,同时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总干物质积累减少,尤其是向叶球的干物质分配减少,最终经济产量较单作降低25.7%。提高间作甘蓝产量的关键是采用早熟品种和早熟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年许多菜农通过种植早熟春甘蓝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有部分菜农主观上为了争取春甘蓝早熟,违反客观规律,播种期过早,再加上栽培管理不当,使早熟春甘蓝发生“未熟抽薹”现象。 甘蓝属于春化作物,当幼苗长到7片真叶左右、叶宽5cm以上、茎粗0.6cm左右时,遇到0~15℃的低温,经过50~90天,就能通过春化发生“未熟抽薹”现象。特  相似文献   

15.
晓春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7-22为母本、自交系97-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胖尖头型早春甘蓝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优质、高产、抗病、耐寒、冬性强、不易未熟抽薹的特点.定植至采收.100~110 d.平均1 hm2产量35.75 t左右.现已在浙江省内外推广面积约1 500 hm2.适宜黄河以南和长江流域地区作早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16.
春甘蓝改良式小拱棚栽培,、综合了改良地膜覆盖栽培和小拱棚覆盖栽培的特点,即采取双行沟栽,小拱棚覆盖,提高温度,并使畦内空间较大,昼夜温差变幅较平缓,这种栽培方式可大幅度促进甘蓝早熟丰产,据调查:定植后10天间,平均畦内气温比露地高3~4℃,有利于春甘蓝早期生长,提高单球重,增加亩产。1987~1988两年,在我县长子营等乡采取小拱棚改良覆盖春甘蓝栽培,亩产达3250公斤以上。比一般、栽培高27.7%。采收初期可提早到5月10日,比一般栽培提前7天以上。亩产值达1625元,比一般栽培提高72.9%。 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一、选用优良早熟品种,适时播种,…  相似文献   

17.
浅谈早熟甘蓝“未熟抽苔”原因及防止措施皮连生,于金寿(长春市南关区农林水利局)(吉林省蛟河市种子公司)早熟甘蓝是春季市场供应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回顾早甘蓝栽培历史,未熟抽苔现象屡有发生。不仅影响市场供应,也不同程度地给菜农造成经济损失。如1979年...  相似文献   

18.
皖甘一号,原名淮南争春,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淮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该品种冬性强,早熟丰产,商品性好,抗逆性强,既能补“春淡”,又能补“秋淡”,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年种植面积达0.4万hm2,累计推广近2万hm2。特征特性株型紧凑,株高27cm左右,开展度50cm左右,中心往长6.3cm,外叶9-10片,叶色绿,错粉轻,叶球心脏形,给球紧实,单球重Ikg,大的可达2kg。耐抽基。667ml产量355-4opkg,高产可达5thUkg以上。作春甘蓝栽培,早熟性明显优于其他春甘蓝品种。作秋甘蓝栽培,生育期明…  相似文献   

19.
钟苏 《中国蔬菜》2009,1(21):26-27
近年来,许多菜农通过种植早熟春甘蓝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也有部分菜农常常受"未熟抽薹"的困扰,这可能是品种的原因,也可能是栽培管理不当所致。本期介绍几个早熟、优质春甘蓝品种及其栽培技术,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商9509甘蓝系河南省商丘市瓜菜研究所于1995年利用两个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组配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适于晚秋和越冬栽培。据本所1996~1998年甘蓝新品种比较试验,晚秋栽培时商9509较同类品种争春增产12.5%;越冬栽培较争春早熟3~5d(天),增产15.0%。近2a(年)在河南中南部,山东荷泽、济宁,江苏新沂、淮阴,安徽淮北、淮南和阜阳等地多点示范,越冬栽培每667m2产量4000kg以上,较当地同类品种增产10%以上。商9509甘蓝属中早熟品种。株高30cm左右,开展度65cm左右,外叶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