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高温季节平菇供需紧张、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等现状,选用5种农药进行了出菇药剂试验,筛选出2种安全高效的杀虫剂(Bti和菇净),防治效果达45%以上;进一步创新栽培模式,集成平菇反季节栽培及双翅目害虫综合防控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平菇生产中的多发性病害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是食用菌中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据资料,在山东等地的平菇产量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以上,并且因其生产性状泼辣、易于栽培、适于地产地销、生物学效率较高等显著特点,被广大菇农朋友接受的同时,也被消费者所普遍喜爱.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平菇栽培技术广泛普及以来,平菇栽培中的病害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菇农,尤其近十年来,诸如发菌期污染、出菇期病害、出菇期的二次污染等生产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在盛夏供应鲜平菇,近年来我们采用越夏露地埋袋发菌、室内脱袋保温出菇相结合的方法,基本控制了高温杂菌污染,棉籽壳栽培的得率可达100%以上。菌种系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提供的佛罗里达平菇。培养料为棉籽壳97%、石灰粉1.5%,石膏粉  相似文献   

4.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屑栽培食用菌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秀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照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予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平菇等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予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予壳对照,其中平菇、姬菇的产量分别比全一枝黄花配方增加19.05%、44.6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秀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此外,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73.07%,平菇高达117.04%,秀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5.
以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为试材,采用覆土栽培方式修复韶关市某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土壤,研究平菇、榆黄菇覆土栽培对土壤中重金属镉(Cd)、铜(Cu)、锌(Zn)污染的吸收积累特性以及修复效应,以期为后续食用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平菇与榆黄菇的子实体和菌糠对污染土中的Cd、Cu、Zn均具有富集能力,其中2种食用菌对Cd、Zn的修复效果最优,均能使土壤中的Cd、Zn含量降至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下,但土壤中Cu含量仍处于污染风险筛选值以上。因此,平菇与榆黄菇均对土壤Cd、Zn重金属复合污染具有较高的修复潜力,可用作修复Cd、Zn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相似文献   

6.
菇蚊是平菇的主要害虫,危害严重,常酿成平菇大幅度减产,甚至使栽培失败。在对眼菌蚊(Lycoriella)sp),小茵蚊(Sciophila sp)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各龄期危害方式等观察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菇蚊的综合防治方法。如对菇房周围环境定期杀虫、妥善处理废菌砖,重视老菇房投新料前的防虫工作等等。消灭菇房内成虫的综合方法,有杀虫剂毒杀、毒饵诱杀、涂料毒杀、粘胶剂粘杀等。此外培养室的防虫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总之菇蚊的防治必须做到一早、二勤、三坚持才能有效地控制虫害。  相似文献   

7.
生料栽培平菇是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在接种后7~15天内有效地防止霉菌污染,使平菇菌丝得以迅速生长。经常污染菌块的霉菌是木霉、青霉、黑曲霉、链孢霉和毛霉等,这些霉菌在雨季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易污染菇床,短时间内便大量繁殖,占领料块表面并向内部蔓延,与平菇菌丝争夺营养,抑制其生长。有时整个料块、整个菇床、甚至整批栽培料,都会由于严重污染杂菌而报废。因此,防止霉菌污染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杂菌污染是生料栽培平菇的一大威胁,它不但影响平菇产量,甚至使培养料成批报废,造成严重损失。近三年来,我进行了防止杂菌污染试验和示范,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一)注意环境卫生。室内栽培平菇,铺料前床架、墙壁、地面要喷洒500倍多菌灵或5%甲醛消毒。阳畦栽培平菇,先在畦内撒上一层石灰或敌百虫粉,防止蚯蚓、蚂蚁、蜗牛等直接为害或传播杂菌。栽培场所应保持空气新鲜,阳畦栽培更应经常适时适量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滋生杂菌。采菇期间要及  相似文献   

9.
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高温平菇、黑鲍菇,因菇体中含有鲍鱼的气味而得名。然而,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却鲜为人知,更无人尝试种植。笔者于2004年从四川省绵阳食用菌研究所引进鲍鱼菇菌株,进行了四年的适应性栽培试验,生物转化率稳定在90%左右。鲍鱼菇极易遭霉菌的污染,栽培中稍有疏忽就可能造成很大损失。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在掌握了鲍鱼菇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基本摸索出了一整套鲍鱼菇袋装熟料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只要规范操作,完全可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0.
平菇用菇体组织分离和菇木分离制母种,菇体、菇木表面一般都先用0.1%升汞或75%酒精进行消毒。其实菇体、菇木表面消毒只能杀死部分杂菌,对于平菇这样的大型子实体,只要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无须对分离材料进行表面消毒,所接的母种杂菌感染率很低,成功率几乎达100%。现将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针对北方夏季平菇生产污染率高、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和品质降低的现状,从品种选择、辅助快速发菌、改进栽培场所、加强出菇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形成平菇夏季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刘天学  乔传英 《食用菌》1998,20(2):26-27
在平菇生产中,用出菇后的废料或污染料再种平菇曾有报道,但废料与污染料结合再栽平菇尚未见报道.笔者于1996年11月至1997年3月进行本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试验材料 ①菌种:平菇140、141、121,均引自河南农大.②培养料:废料和污染料.  相似文献   

13.
去年秋天,在室内地床种平菇50平方米,前期就被绿霉菌污染,各床污染率达95%以上。据以往经验,防治杂菌污染需用杀菌药剂,但这只适用小面积局部污染,对大面积的污染,那是药力所不能及的,即使使用大量药物将杂菌杀死,那么平菇菌丝也将同归于尽,即失去了防治的意义。为了挽救损失,采用对菇房进行灌水的办法。水深高出床面5厘米,每天一次,每次持续4小时,连续多天。经灌水处理10多天后,各床的绿霉菌果然被抑制住了,而且还长出一层白茸茸的菇蕾,仅头茬菇就采收了800多斤。总的来说损失不算太严重。  相似文献   

14.
李钦存  自志刚 《食用菌》2007,29(5):55-56
为害平菇的害虫主要有菌蚊、菇蝇、跳虫、螨类、蛞蝓等。在平菇生产中,常因害虫的为害,造成平菇污染,影响品质产量,甚至造成栽培失败。要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平菇,必须进行害虫的综合防治。现就近几年生产实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刘华安 《食用菌》2008,30(1):56-57
平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销量大且栽培容易、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二。可近年来平菇的栽培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发菌期间比前几年污染率高得多不说,即使发好菌后产量也不高.大量死菇,甚至绝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广大菇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种菇积极。很多单位和菇农采用各种药物防治,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污染了平菇子实体。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我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平菇病害的发生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
钟德山  朱娄 《食用菌》1994,(3):33-34
陈旧棉子壳生料栽平菇,在发菌期会出现污染,老菇房或栽培多年几经污染的环境,更令人担忧。一般生料栽培常在播种后10天左右,因大量霉菌污染而造成种菇失败。对菇房进行消毒,往往因条件不具备,难以做到彻底。改用熟料栽培,不但费工费燃料,增加成本,而且无法大量投料,生产规模受到限制。为此,笔者试用石灰水浸泡棉子壳、袋栽、室外地面掩埋发菌,避开发菌污染关,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试验环境及条件 (一)菇房 三间门朝南的菇房及40m~2庭院一间。菇房有8年种菇史,头两年春秋季用棉子壳生料压块室内栽平菇,均获好收成。第三年继续栽培,出现污染,以后逐趋严重。每次污染,都将污染块清除至室外;室内清扫,用石灰水冲洗消毒,再用常规法进行生料栽培,结果仍大量污染,以绿霉居多也有黑霉。说明菇房及环境已严重污染,难以进行生料栽培。  相似文献   

17.
杂菌污染是平菇生产中的大敌,它严重影响平菇栽培业的发展,对此本人就几年来防治污染的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一、严格进行菇房消毒是夺取平菇丰收的基础。初学种平菇一般是成功的,可是从第二年开始,几乎都出现程度不同的污  相似文献   

18.
我区平菇栽培面积很大,但产量低,效益差,高投入而不能高产出,大部分菇农都是采用袋栽、垛墙式自然出菇等管理方法,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二潮菇,大面积栽培的生物学效率只有80%左右。因此,加强平菇栽培的中后期管理,是提高平菇单产和效益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平菇中后期管理的两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平菇孢子具有粉尘一样的恶劣作用 ,给种菇者带来的疾患不能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据调查 ,在北方栽培平菇的菇农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炎或咽炎 ,更有甚者象得了流感一样整日咳喘不息。由平菇孢子引起的嗓子发痒、气管发紧、胸闷咳簌等症状 ,不管用什么药物对此都无效。种菇者一致认为栽培平菇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 ,而且风吹不走雨淋不去的致富捷径 ,但平菇孢子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或多或少觉得有点得不偿失。致使很多人对栽培平菇敢望而不敢及 ,严重地阻碍了平菇栽培事业的发展。根据几年来的实践和探索 ,我们认为对平菇孢子污染环境的问题不可等…  相似文献   

20.
当前农村平菇生产比较普遍,但由于缺乏科学技术,往往第二、三潮菇菇蕾小,无鲜嫩色泽,产量低质量差,收入少。要使平菇二、三潮菇高产优质,现将笔者的一点经验介绍给菇农。 (一)配营养液 用1%石灰,1.5%白糖,1%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