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祖清  孙伟 《食用菌》2002,24(6):10-10
在我省的淮南市 ,一个年产白金针菇 5 0 0 0多吨的专业村已经享誉华东 ,成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的一个亮点。栽培金针菇效益高于平菇 ,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产量质量有很大的差异。白金针菇 2 0 1,是我公司从全国引进的十多个白金针菇品种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菌株 ,菇通体洁白如玉 ,菌柄直挺 ,不易开伞 ,抗斑点病 ,耐贮运 ,是规模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品种。配合高产栽培模式 ,可获得 2 0 0 %的生物学效率。现将其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 生物学特性1.1 温 度 白金针菇 2 0 1菌丝生长温度 2~ 3 5℃ ,适宜温度 15~ 2 8℃…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尤其是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发展迅猛,竞争激烈,迫使企业挖掘产量和质量潜力,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品种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品种,我们于2009—2010年作再生法  相似文献   

3.
自1987年起,我们就对金针菇的栽培品种、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试验和探讨,深知品种选择及栽培管理得当与否,不仅影响到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菇农的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实践,我们认为,崇明地区金针菇的适宜品种为苏金、沪七、白_1、白_2等,接种方式采用开放式,成品率可达99%以上,出菇管理以翻袋为宜,金针菇的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4.
<正>金针菇营养极其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工厂化袋栽金针菇,就是使用工厂化厂房、设备和技术人为创造条件,满足金针菇生长要求,实现周年栽培,获得优质、高产金针菇商品。江西章贡区及其周边拥有多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企业,生产规模在2~6 t/d。现将工厂化袋栽金针菇技术与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在赣州市当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主栽品种有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培育的金针菇8903、8904品种。8903品种菇蕾  相似文献   

5.
以黄色金针菇与白色金针菇为亲本,利用双单杂交方法构建杂交种,从F2代中筛选出白色金针菇优良品种川金5号,该品种保持了黄色金针菇早熟、菌柄基部无绒毛、不粘连、子实体弯曲度低、高产等特性;平均产量为1.012kg·袋^-1,较江山白菇和F21分别增产56.41%、104.32%,与黄色金针菇相比菌株产量差异不大;子实体菌柄基部无绒毛、不粘连,可食率达到84.1%,较江山白菇和F21分别高8.94%和11.24%,与黄色金针菇菌株“金丝”在可食率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5):14-15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芯资源,提高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1994年筛选出适于玉米芯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基础上,进行了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防地道低温、高湿、黑暗,特别适宜发展金针菇生产,其经济效益远远超过种植平菇、凤尾菇、蘑菇。我们根据人防地道特点,摸索出一套适合人防地道条件的袋栽金针菇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适宜品种的选择:不同品种金针菇需要的氧气情况不一样,在地面种植的高产金针菇品种,在人防地道中就不一定高产。  相似文献   

8.
最近几年来,上海市郊的金针菇栽培发展迅速,势头直逼蘑菇和香菇,在生产上各单位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为此笔者调查了市郊金针菇的栽培技术并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如下.一、优良品种的选择利用及保存目前市郊各生产单位大都使用了有高产潜力的优良菌株,如黄色品种SFV9,三明一号、白色品种白金系列等,均可作为市郊金针菇的当家品种.黄色品种品质偏脆嫩,白色品种较耐寒,在-5℃时仍有微量生长.在菌株保存方面,有条件保存的单位,可选择当年的优良株进行组织分离,并使用营养条件好的培养基,将菌株提纯复壮,以保存和获取更优质、高产的菌种.菌种宜在低温条件下保存,超低温保存尤佳.二、培养料的合理配比从金针菇的营养生理看,金针菇的蛋白酶具有很强的活性,这就要求在人工合成的培养基内添加较其它菇类更多的氮源,来满足其生理要求,应尽量少用无机氮,因为有较多合成细胞所需的氨基酸不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8个金针菇品种为试材,综合比较了各品种的母种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性状以及产量及生物学转化率,以筛选出适合白银地区栽培的金针菇优新品种。结果表明:黄色品种"SD-2"、"苏金6号"和白色品种"玉雪22"、"金白1号",产量高、出菇整齐、柄长盖小、不易开伞,产量高,采用玉米芯为主料进行栽培的生物学转化率分别为81%、79%、61%、60%,适宜在白银地区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0.
代料栽培金针菇的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广耀  马驰峰 《食用菌》2009,31(5):37-37
目前,金针菇的栽培量越来越大,生产发展很快,但如何选择合适的配方提高产量和质量、降低成本至关重要。笔者根据本地区的资源情况,探讨不同培养料配方对金针菇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希望找出栽培金针菇优质高产培养料配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出口的需求,国内开始引进和注重选育纯白金针菇品种,而纯白金针菇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尚未掌握,因此产品在质量上不能达到出口的标准,且产量也不如目前栽培的品种高.笔者在从事栽培研究过程中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供同行参考:(一)培养料配方①碳氮比:在相同的栽培和管理条件下,栽培纯白金针菇培养料的碳氮比不同对产量也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料的碳氮比不能高于40:1,以30:1最适.②料含水量:经对不同含水量培  相似文献   

12.
曲玲  任鹏飞  李瑾  任海霞  姚强  韩建东 《食用菌》2011,(5):53-53,65
金针菇是我国最早进行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金针菇品种很多,金针菇杂交19是目前国内较为理想的高产金针菇,该品种开伞速度较慢,菌柄硬,但因该品种基部在栽培过程中易褐变,直接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为此笔者就如何防治褐变栽培技术进行探索。现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纯白金针菇在苏北地区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工厂化生产发展迅速。因此选择合适的培养料配方提高鲜菇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为此,我们于2009年9—12月在连云港丽沙食用菌有限公司对金针菇不同培养料配方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培养料配方对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宜纯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所需要的优质高产培养基配方。  相似文献   

14.
袋栽江山F21白金针菇优质高产的几个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几年 ,随着食用菌行业的不断发展 ,利用塑料袋培育金针菇 ,以其工艺流程简单 ,生物学效率高等优点 ,已被广大食用菌生产者所采用。但在栽培过程中往往出现金针菇子实体质量差 ,产量低和杂菌污染严重等问题 ,笔者根据我所近几年来用塑料袋培育江山F2 1白金针菇的情况 ,将其优质高产的几个主要环节介绍如下 :1 选择适宜的栽培季节 栽培时间选择必须考虑两个原则 :其一前期菌丝生长阶段要有利于菌丝生长发育 ;其二后期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为子实体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在自然条件下 ,栽培过早 ,易遭高温烧菌 ,导致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5.
邯郸市金针菇品种资源调查及优良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菌种市场上5个金针菇品种("黄金一号"、"黄金V1"、"金8801"、"白金一号"、"白金687")为试材,以当家品种金针菇"白金588"为对照,采用棉籽皮固体栽培、阳台大盆内出菇的方法,对比了各品种的长速、产量、口感、品质等方面特性。结果表明:品种"白金687"长速为5.19mm/d,比对照快1.20mm/d;生物转化率为110%,比对照高1个百分点,该品种无污染,而且品质好、口味佳,因此,综合考虑各品种的长速、品质、口感、生物转化率等试验指标,建议在邯郸地区推广品种"白金687"。  相似文献   

16.
宋富贵  段升杰 《食用菌》1995,17(1):27-28
近年来,金针菇在国内外市场比较畅销,是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而占据国际市场第三位的食用菌。因此,发展金针菇生产具有美好的前景。但是在金针菇生产中普遍存在着菇体质量差、产量较低等较难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针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菌袋缺乏水分、养分,使金针菇处于“半饥饿”出菇状态。为了探索金针菇优质高产的栽培新途径,笔者于1993年秋冬季节进行了以覆土栽培为主的大棚金针菇优质高产栽培研究,探索出了金针菇“立体覆土横向出菇”新技术,现将试验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影响甘肃省金盏花产量的因素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省金盏花种植区的调查,分析了影响金盏花的产量因素。结果表明:影响其产量因素有品种与种子质量、栽培管理、病虫危害和植株早衰,提出了"杂交品种保产量,集约栽培上台阶,病虫综防减损失,防止早衰夺高产"的高产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十七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玉玲  古瑜 《食用菌》1995,17(2):12-13
天津地区栽培平菇主要采用引进品种,菇农对全国各地平菇菌株的产量、性状、特性不甚了解,在选择栽培品种时四处咨询,有时选择不当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在1992~1993年对从全国各地引进的17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性状和产量比较试验,初步评选出适合本地区气候条件的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19.
丁立彤  曹坚  徐汉亿 《食用菌》2002,24(3):30-31
塑料袋栽培金针菇是一项适应我国国情的金针菇代料栽培技术 ,但是由于各地对这一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一 ,造成产量和质量相差非常悬殊。笔者据自己多年的生产实践及一些生产区的经验 ,总结出塑料袋栽培金针菇的技术关键 ,现介绍如下 :1 采用良种 良种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采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液体与固体菌种制作及栽培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金针菇液体菌种与固体种菌种制作及瓶栽对比试验,是为液体菌种的大规模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应用液体菌种,菌丝萌发时间明显缩短,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金针菇出菇整齐且产量高。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金针菇菌种为"众兴1号",菌盖纯白,稍内卷,不易开伞。菌柄细长,粗细均匀。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且产量高,栽培周期短,抗病力强,此品种是适合液体和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