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发 《蜜蜂杂志》2019,(3):20-21
椴树蜜源是吉林省最主要的蜜源,椴树蜜的产量往往决定了养蜂者的直接收益。正常年景吉林省椴树于6月20日至7月20日开花流蜜,群产量20~50 kg (常有特例)。蜂群的产蜜量除了与椴树泌蜜量有关外,还与蜂群的群势、工蜂采集情绪、蜂群内勤负担、蜂群健康状况等有直接关系。养蜂者在饲养和采蜜过程中,应该注意每个细节,多积累采集适龄蜂,才能增加椴树蜜产量。  相似文献   

2.
覃永生 《中国蜂业》2010,61(3):26-26
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的东南部,3月中旬乍暖还寒,天气回暖时气温可升至8℃~10℃,室外越冬的蜂群开始活动.养蜂者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拆除箱外包装,整理蜂巢,加粉脾(或粉饼),在柳树开花之前繁殖出一批新蜂,为夺取椴树蜜高产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牡丹江地区位于黑龙江的东南部,3月中旬乍暖还寒,天气回暖时气温可升至8℃~10℃,室外越冬的蜂群开始活动。养蜂者应该抓住这个时机拆除箱外包装,整理蜂巢,加粉脾(或粉饼),在柳树开花之前繁殖出一批新蜂,为夺取椴树蜜高产打下坚实  相似文献   

4.
<正>多箱体养蜂是周年采用23个箱体培育蜂子的养蜂管理方法。养蜂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多箱体饲养蜜蜂。在我国的新疆、东北等地也有用多箱体养蜂的。多箱体养蜂的显著特点是群强,蜂群生产效率高。自上世纪郎式蜂箱和意大利蜂引入我国饲养至今,大部分养蜂者在蜂群繁殖季节,常用一个巢箱育虫,而不是用2个育虫箱,用2个育虫箱进行蜂群春繁的更是少见。是不是使用效果不好呢?在浙江地区能否采用多箱体养蜂,生产蜂蜜和王浆呢?抱着这样的想  相似文献   

5.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2,53(2):14-14
蜂群失王是每个养蜂者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因为它会给养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黑龙江椴树蜜源区,春繁期只有90天,如果春季失王,既没有备用王,又远离育王期,养蜂者只好将失王群合并,失去一只蜂王就等于丢掉一群蜂的产蜜量。如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新王采椴树蜜增产显著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学校罗义成,薛永三椴树是我们地区的主要蜜源植物,椴树蜜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养蜂的经济效益,然而椴树流蜜有大小年之分,而且产量不稳定这是众所周知的。如何有效地利用椴树蜜源,使蜂群不错过良机,夺取椴树蜜高产,多年来黑...  相似文献   

7.
强壮的蜂群是优质高产的基础,是养蜂者在饲养管理过程中梦寐以求的目标。然而,饲养强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越冬期蜜蜂的死亡率是影响饲养强群的一个主要因素。从秋末或冬初蜂群内最后一批幼蜂出房到翌年春季新蜂出房之前,蜂群内部没有新蜂出世,蜂群中只死不生,逐日减少,蜂群强度下降,以至下降到群势的最低点,这个最低点也是蜂群新一年繁殖的起点。越冬蜂  相似文献   

8.
<正>有不少养蜂户饲养的蜂群数量在二三十群,少的也有十几箱的,有些在自家房前屋后或院落定地饲养,也有不少养蜂人每年随养蜂大户到长白山采椴树蜜。这样一来,在转地落场时,如果忽略了蜂箱的摆放位置,加之蜂箱颜色差异,很容易造成蜜蜂偏集到养蜂同行的大群里。轻者蜂数明显减少,偏集严重的撤场时只剩平箱群,甚至有的蜂群所剩无几。笔者多年跟随养蜂大户转地采蜜摸索出一些预防措施。一、蜂箱的颜色很多养蜂者将自制的蜂箱或旧蜂箱刷成白色,看  相似文献   

9.
长白山区蜂群的秋季管理是指蜂群采完椴树蜜以后到培育越冬蜂结束前的蜂群管理,是一年养蜂的关键环节。蜂群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蜂群是否以  相似文献   

10.
咱蜂友也要学会推销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王永胜推销,对于有些蜂友来讲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行当。在蜂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少蜂友还没有真正认识到推销的重要性。笔者的两位蜂友,在采集椴树蜜期间,两者的蜂群数量、群势基本相同,因此椴树蜜产量也相差不多,可...  相似文献   

11.
赵文友 《中国蜂业》2009,60(3):30-30
养好蜂并不容易,每个养蜂者都希望自己的蜂群强壮,这样才能高产增收。蜂产品产量除受地理位置、气候、蜜源条件以及饲养技术等因素影响外,饲养对路的蜂种应该是首要的因素。在此谈谈我选购蜂王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海全 《中国蜂业》2007,58(9):19-19
长白山区蜂群的秋季管理是指蜂群采完椴树蜜以后到培育越冬蜂结束前的蜂群管理,是一年养蜂的关键环节。蜂群管理的好坏关系到蜂群是否以强群安全越冬和第二年春季群势的强弱。  相似文献   

13.
<正>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26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9215名,养蜂场58844个,蜂群数量918977群。新西兰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数量、养蜂场数量和蜂群数量如表1所示,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741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8820个。  相似文献   

14.
在养蜂实践中,蜂病的发生与饲养管理技术有直接关系。蜂群一旦发病,势必造成损失,影响养蜂者的经济效益。因此,要采取“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制”的措施控制蜂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为了帮助广大养蜂人员特别是初学养蜂者正确认识意蜂、了解意蜂、选择意蜂、养好意蜂并抓好意蜂早春蜂群的科学饲养管理,夺取湖南第一个油菜花期乃至全年赴全国各地养蜂生产大丰收与提高蜂产品经济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笔者将自己多年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怎样正确认识意蜂、选择意蜂和抓好意蜂早春蜂群的科学饲养管理的成功经验介绍给各位同仁,供大家参考与分享。1认识与了解意蜂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原产地意大利亚平宁半  相似文献   

16.
正【邵维信报道】今年入夏以来,八五二农场的椴树流蜜很少,当地不少养蜂户采不到椴树蜜,而史群师傅却采收椴树蜜超过2 500 kg,令大家称奇。八五二农场第五管理区养蜂户史群师傅,养蜂已有二十多年,目前饲养80多群蜂。近年来,他开始林下放蜂,采集椴树蜜、杂花蜜和益母草蜜等。  相似文献   

17.
任换鱼 《中国蜂业》2008,59(2):26-26
强群和保持工蜂积极旺盛的采集热情,二者缺一不可。在正常的养蜂生产活动中,每一位养蜂者都十分重视强群饲养,而对分蜂热认识不足。蜂群采集情绪是由蜂群内部的分蜂情绪决定的,而蜂群内部的分蜂情绪又与蜂王的优劣、工蜂日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18.
国外信息     
正外媒新西兰养蜂情况统计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28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8,826名,养蜂场55,457个,蜂群数量887,510群。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养蜂场、蜂群数量如上表所示,可见,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616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7,597个。普渡大学的年度人工授精课嗡嗡作响当今养蜂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人工授精。每年8月初,来自美国各地和国外的蜜蜂  相似文献   

19.
正(续上期)1974年是笔者养蜂的第一年,没想到刚开始养蜂就遇上椴树蜜绝产。那年春天外界的蜜粉很足,蜂群繁殖也不错,如果采椴树蜜,群产40~50 kg没有问题。在虎林养蜂,主要是生产蜂蜜,最大的收益就是椴树蜜的产量。这一季决定全年的收入,所以当地养蜂人都以采椴树蜜的多少作为全年收入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要采椴树蜜,蜂群进山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当地的蜜源不好,4月份蜂群就要转到山上放养。这么早上山,椴树蜜收成的好坏不好确定。另一个是当地蜜源可以,就等椴树花开前再进山。这样椴  相似文献   

20.
<正>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模式,是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与蜂农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管理技术,供本区域养蜂者采用,尤其是初养蜂者能少走弯路。一、育王计划及品种组配模式陕北地区定地养蜂以每年换一次蜂王的居多。养蜂生产提倡使用新蜂王,根据养蜂生产实践:每年6月上旬与9月中上旬培育2次蜂王较为适宜。秋季换新王对来年春繁和防止分蜂热的提早产生有益,养蜂人应改变观念,逐步培养1年2次换王的习惯。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以生产蜂蜜和授粉为主要目标,本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在品种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意大利蜂为主体模式对于以繁殖销售蜂群或授粉为主要目的的,应以意大利蜂为母本进行杂交,能够保持较好群势,不易发生分蜂,“中蜜一号”是不错的选择。中蜜一号是以意大利蜂与卡尼鄂拉蜜蜂作为选育品种进行培育的高产蜜型蜂种,适合陕北地区饲养,具有抗螨力强、蜂王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