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探索贵州典型烟区的烤烟多酚含量在地区间的分布特征及其多酚类物质含量对烟叶质量风格特征的影响,为产区烤烟风格特色的清晰界定和细分提供参考。对贵州7个不同产区的125个烟草样品中绿原酸及其异构体、芸香苷、咖啡酸和莨菪亭等代表性多酚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取样范围内,7种成分中莨菪亭的变异系数最大,新绿原酸的变异系数最小;不同产区烟叶的各多酚类物质质量分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六盘水地区和遵义地区单宁类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黔南地区,毕节地区的黄酮类多酚质量分数显著高于黔东南地区;多酚总量以毕节和六盘水两地区最高,分别为32.78mg/g和32.76mg/g。同时还发现,不同产区的多酚组成比例有一定差异,烟叶的香型风格与多酚含量之间有一定关系,产地归属于贵州清甜香型烟区的烟叶单宁类多酚及多酚总量均高于归属于醇甜香型烟区的烟叶。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区烤烟中主要潜香型物质对评吸质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88,自引:12,他引:76  
以中国不同烤烟产区C3F烟叶为材料,对烤烟叶中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形成的中性香气物和多酚类化合物绿原酸、芸香苷等潜香型物质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烤烟产区烟叶中上述潜香型物质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烤烟在类胡萝卜素和绿原酸、芸香苷含量较高时,其香气质和香气量也较高.当烤烟中新植二烯和类胡萝卜素降解物各组分之间的含量协调平衡时,烤烟在抽吸时具有较高的香气质和香气量得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云南省主栽烤烟品种中主要多酚化合物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云南地区普遍种植的4个烤烟品种烟叶样品中6种多酚化合物的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试验得出,各烤烟品种的多酚物质含量相对稳定,并按照一定的规律逐渐递减,其中红大的多酚类物质绿原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4个烤烟品种烟叶中多酚物质莨菪亭含量都低,检测值存在较大变异.烟叶中芸香苷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明显,绿原酸、新绿原酸、奎宁酸、山奈酚苷、莨菪亭5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品种间差异显著.[结论]研究可为卷烟企业在云南科学地建设烟叶生产基地、合理利用各种烤烟原料进行叶组配方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国内云南、福建、贵州、河南等传统优质烟叶产区代表性烟叶样品多酚类物质含量,发现云南烟叶多酚总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其中上部烟叶和中部烟叶新绿原酸、莨菪亭和芸香苷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下部烟叶芸香苷和山奈酚-3-芸香糖苷含量高于其他烟区烟叶。生态因子与多酚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云南烟区海拔较高、移栽期平均气温较高、成熟前期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较低、成熟后期降雨量较大可能是导致云南烟叶多酚含量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认识云南曲靖红大品种烤烟的香气特征,以C3F等级烟叶为材料,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636个烟叶样品的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并对不同品种、产地、海拔高度、地形和土壤类型的多酚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红大烤烟多酚含量平均为37.65 mg/g,其中绿原酸、芸香苷和莨菪亭含量分别为23.97 mg/g、13.58 mg/g和0.09 mg/g。2红大品种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3不同自然环境下的烟叶多酚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不同产地红大多酚总量以会泽最高、陆良最低;在低海拔种植的红大绿原酸、芸香苷、莨菪亭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中、高海拔;河槽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形;紫色土红大的绿原酸和多酚总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土壤类型。4灰色关联分析表明曲靖红大烤烟多酚含量主要影响感官评吸质量指标中的灰色、劲头和成团性。  相似文献   

6.
烤烟生长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明确烤烟生长过程中叶片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云南产区适熟烟叶物质基础提供依据。【方法】在田间采集不同发育阶段的烟叶,同时在采收期设定常规采收和延迟7、14 d采收3个处理,跟踪测定了烟叶中主要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打顶措施大幅提升烟叶中多酚含量,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芸香苷反应明显,莨菪亭含量不受打顶措施的影响;打顶后烟叶多酚含量逐渐回落至较低水平,并维持到烟叶进入成熟期;随着烟叶成熟度的增加(由常规采收至延迟14 d采收),中部叶多酚总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上部叶在这段时期呈下降趋势;除莨菪亭外,中部和上部叶PAL活性与其他酚类物质含量均呈正相关;中部和上部叶PPO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均呈负相关。【结论】烟叶中多酚含量随成熟度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打顶可短暂提升烟叶多酚类物质含量,莨菪亭的变化规律不同于其它几类多酚类物质,多酚类物质含量受烟叶中多酚合成和降解酶活性控制。  相似文献   

7.
朱宇  李宁  陶文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7002-17004
[目的]系统分析评价川渝中烟公司库存烟叶的质量状况。[方法]以川渝中烟公司库存的不同产地、年份、等级的703份烤烟原料为材料,检测分析了其多酚类物质含量,并对川渝库存烟叶多酚类物质进行了描述统计及变化趋势分析。[结果]酚类物质中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波动最小的分别是黄淮区和长江中上游区的下部烟叶,变异系数分别为13.26%和8.84%;黄淮区上部叶绿原酸和芸香苷含量波动最大,变异系数分别达27.26%和39.14%;莨菪亭含量波动最大的是黄淮区的下部叶,变异系数达46.05%。北方及黄淮烟区川渝烟叶以中、下部烟叶为主,其多酚物质含量逐年降低,而西南、东南及长江中上游烟草种植区的川渝烟叶以中、上部为主,其多酚物质含量波动明显,2002、2005、2006年烟叶的多酚含量普遍高于2003、2004年烟叶。[结论]为卷烟配方、加工储藏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云南不同生态区云烟85的C3F烟叶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烤烟叶中主要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6种多酚物质中,莨菪亭的变异系数最大,绿原酸次之,各烤烟产区烟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说明烤烟多酚物质受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福建烟区烤烟不同部位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福建烟区不同部位烟叶品质间的差异状况,以期提高福建烤烟的工业可用性。[方法]以烤烟K326为供试品种,于2006年对福建烤烟主产区三明、龙岩和南平上、中、下3个部位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物理特征特性和感官质量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3个部位烟叶的单叶重、叶片厚度、密度和单位叶面积重均达到显著性差异;烟叶总氮、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粗烟碱含量、有机钾指数、施木克值及糖/碱均达到显著性差异;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及香气质、香气量、浓度、刺激性、余味和总分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福建烟区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中,比例协调,尤其是多酚类物质和乙醚提取物的含量较高,香气物质含量丰富,工业可用性较强。总体评价以中部叶的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2011-2013年份河南、贵州、四川3大香型烟区、2个基因型烤烟品种烤后烟叶中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多酚总量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不同香型烟区烤烟叶片中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和多酚总量差异显著,研究表明3大烟区,2个基因型品种烤烟叶片不同部位多酚总量均为四川贵州河南,且四川多酚总量显著高于贵州和河南;2不同基因型烤烟叶片中多酚类化合物存在差异,综合分析表明,河南烟区和四川烟区烤烟K326上、中部叶3种多酚类物质含量及多酚总量均高于云烟87;贵州烟区烤烟云烟87中、上部叶多酚总量高于烤烟K326而下部叶多酚总量K326高于云烟8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烤烟生产技术改进方向。[方法]2013年采集全国主要烟区烟叶样品,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鉴定,分析外观质量与其感官评吸质量的关系。[结果]烟叶身份与香气质、刺激性得分相关性较强,其次是烟叶颜色,均起正作用;烟叶叶片结构对香气量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其次为烟叶颜色,起正作用;烟叶颜色对烟叶杂气得分的负面影响最大;烟叶颜色与余味得分的关系最紧密,其次为烟叶油分,均起正作用。[结论]初步认为现阶段国产烤烟生产主要改进方向为通过调整栽培调制技术改善烟叶颜色和叶片结构,提高烟叶油分。  相似文献   

12.
钾素水平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力  李银科  章新  李明  张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10-13214
[目的]研究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烤烟K326为试材,选取云南省主要产烟区具有代表性的3种含钾量不同但肥力相似的土壤进行栽培,设5个施钾处理.对3个产地不同施钾肥处理烤烟烟叶的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进行研究。[结果]在合理的施钾条件下(缺钾土和中钾土施16kg/hm2,富钾土施8kg/hm2),与烟叶品质正相关的化学成分如烟碱、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适中,总多酚、钾、石油醚提取物和总类胡萝卜素等香气物质前体的含量较高,而与烟叶品质负相关的细胞壁物质和粗纤维素含量降低,因而烟气的香气质和量及余味很充足,劲头适中,杂气和刺激性较小,燃烧性和灰色较好。[结论]不同产地和处理的烟叶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烤烟品种发育过程中多酚物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发育过程中多酚物质的变化动态,比较了不同烤烟品种烤后烟叶多酚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多酚含量总体上随着叶龄的增加呈缓慢上升趋势,但不同品种总酚含量变化又有所不同,烤后烟叶总酚含量明显高于烤前;NC89绿原酸含量呈"M"形变化,峰值出现在叶龄40 d,红大绿原酸含量呈"小幅上升─小幅下降─大幅上升"的变化趋势,到叶龄70 d达到峰值,K326绿原酸含量在生育期含量变化不大;NC89芸香苷含量呈"M"形变化,K326呈"N"形变化趋势,红大芸香苷含量呈"持续快速上升─迅速下降─迅速上升"的趋势;烤后烟叶多酚总量表现为红大>NC89>K326,但NC89和K326差异不大。芸香苷含量以K326最高,芳香值表现为红大>NC89>K326。  相似文献   

14.
测定三门峡烟区159份烤烟样品总氮含量和238份土壤样品氮含量,分析两者的分布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三门峡烟区烤烟总氮含量适宜,平均为1.46%±0.35%,变幅为0.85%~2.53%,43.39%的烟叶样品总氮含量落在1.50%~3.00%之间;不同等级烟叶总氮含量变化规律是B2F>C3F>X2F。三门峡烟区土壤全氮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76±0.15 g/kg,变幅为0.37~1.58 g/kg,有6.38%的土壤样品全氮含量高于1.00 g/kg;土壤碱解氮含量适宜,平均值为66.41±16.70 mg/kg,变幅为34.90~132.74 mg/kg,有3.36%的土壤样品碱解氮含量高于110 mg/kg,不同县市土壤碱解氮含量变化规律是灵宝>陕县>卢氏>渑池。烤烟总氮含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壤碱解氮和烤烟总氮含量的线性回归方程。烤烟总氮含量随着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5.
采收成熟度对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广西南丹山地烤烟质量特征的影响。[方法]选取烟株中部尚熟、成熟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试验。[结果]随着采收成熟度的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先由差变好,再由好变差;上等烟和上中等烟比例先升高后降低;单叶重持续下降;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值先增加后减少,总氮、烟碱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趋于下降;烟叶香气成分总量及其中性组总量、酸性组总量先升高后降低,碱性组总量趋于升高;烟叶香气指数先升高后降低;烟叶香气型指数趋于升高,过熟采收对香型风格稳定有不利影响。[结论]南丹山地K326品种中部烟叶不宜尚熟采收,更不宜过熟采收,必须成熟采收。  相似文献   

16.
旱地和稻田烤烟的某些重要香气前体物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大理红花大金元品种C3F等级烟叶为材料,分析测定87份烟样中的类胡萝卜素、多酚和非挥发性有机酸的含量并对其含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旱地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和多酚含量都高于田烟,且大部分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有的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旱地烤烟中草酸、苹果酸、柠檬酸和多元有机酸总量都高于田烟,但只有苹果酸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旱地烤烟和田烟中的高质脂肪酸含量差异规律性不明显.旱地和稻田的生长环境对烤烟主要香气前体物及其烟叶品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烤烟井窖式移栽下烟株的适宜群体结构,提高烟叶品质,以烤烟品种云烟87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井窖式移栽下不同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烤烟井窖式移栽下,密度、留叶数、密度×留叶数互作对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显著影响。随密度降低,烤后烟叶叶绿素含量呈"V"形变化趋势,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留叶数处理比较,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表现为B3(24片/株)B1(18片/株)B2(22片/株),且B2处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含量均最高。不同密度与留叶数互作处理烤后烟叶叶绿素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和类胡卜素降解产物总量均以A2B2[密度16 675株/hm~2(行株距100 cm×60 cm)+留叶数22片/株]最高,分别为1 095.15μg/g和69.561 7μg/g,占挥发性香气物质总量的89.29%和5.67%。综合分析,井窖式移栽下,密度16 675株/hm~2(行株距100 cm×60 cm)+留叶数22片/株的群体结构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8.
李淑娥  刘开平  杨居健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837-11838,11842
[目的]了解陕西白河烤烟化学成分特性。[方法]对陕西白河烟区烟叶化学成分进行了评价,并与津巴布韦烤烟进行了相似性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白河烟区烟叶烟碱、总氮含量及钾氯比平均值处于适宜水平,其他化学指标的平均值稍偏高或偏低;烟叶化学可用性指数平均值为0.61,烤烟化学指标总体质量处于中等水平;烟叶化学指标与对应部位津巴布韦烤烟接近中等相似,各等级烟叶的相似距离系数平均值以B2F最小。[结论]研究可为提高白河烤烟工业可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