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稻谷烘干特性和工艺特性,并用试验方法说明,稻谷干燥降水应采用使稻谷缓慢升温和逐步降温、冷却的工艺方案,且应控制降水速率及余热利用。  相似文献   

2.
高大平房仓高水分玉米就仓干燥及安全度夏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当前烘干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北方南下的二次烘干玉米的脂肪酸值偏高,一般都在45~50mgKOH/100g之间,经过1年储存后很容易超过50mgKOH/100g。自然干燥或一次烘干玉米的脂肪酸值虽然较低,可水分偏高且不均匀,需要采用机械干燥的方法将其含水率降到安全水分。为了解决轮换入库玉米脂肪酸值低而水分高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3.
高大平房仓在储稻谷机械通风调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调质机对在储稻谷进行机械通风调质,解决了稻谷在储藏期间由于水分下降而造成的减量损失以及加工品质尤其是整精米率降低造成的效益亏损问题。  相似文献   

4.
用自然晾晒、室内阴干、机械干燥3种我国农村地区常见的稻谷干燥方式对新收获的稻谷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了稻谷干燥后出糙率、整精米率、黄粒米、裂纹粒率、脂肪酸值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干燥明显提高了稻谷的干燥效率和出糙率,有效降低了黄粒米、延缓了脂肪酸值的变化,虽然出现一定程度的裂纹粒率增大、整精米率降低,但其劣变程度仍在合理范围内,符合相关国标要求。利用变异系数法对三种干燥方式下稻谷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分值分别为自然晾晒0.3768、室内阴干0.4317、机械干燥0.6677。研究结果表明,机械干燥后稻谷品质明显优于室内阴干和自然晾晒。  相似文献   

5.
川粮米业股份有限公司曾于2004年进行小规模(100t)在储稻谷的就仓干燥试验,用机械通风法通入热风、自然风和冷风,均取得满意的干燥效果。本次试验是在前次试验基础上,在高大平房仓实仓进行自然通风,取得了满意的干燥效果。  相似文献   

6.
稻谷自然干燥特性与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不同自然干燥条件下的稻谷干燥特性及其对稻谷干燥品质,特别是对稻谷爆腰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制干燥速率和避免过度干燥的室外阴干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稻谷爆腰率,提高稻谷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7.
烘干温度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北地区高水分玉米机械烘干后脂肪酸值波动大的问题,介绍了在机械烘干过程中,采用不同烘干温度进行烘干生产,摸索出烘干玉米的最佳温度,有效解决了烘后玉米脂肪酸值较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多成 《中国种业》2016,(10):47-49
选择不同区域繁殖的4个玉米品种,随机抽取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处理的种子样本,研究了2种干燥方式对玉米种子发芽特性及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繁殖地点生产的同一玉米品种和不同地点生产的不同玉米品种,采用自然晾晒和机械烘干2种方式干燥脱水,对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影响不明显,各指标之间显著性检验差异均不显著。自然晾晒种子的综合发芽能力和幼苗生长势略优于机械烘干的种子,对幼苗根冠比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稻谷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经粉碎后测定水分含量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稻谷真实水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稻谷在粉碎过程有一定的水分丢失。本文采用130℃、19 h稻谷籽粒烘干法与稻谷粉碎后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测定结果更接近稻谷真实值,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王继焕 《粮食储藏》2002,31(3):40-42
依据稻谷和油菜籽的干燥降水特性和GHCT型粮食烘干机试验,确定了稻谷和油菜籽的干燥工艺及工况参数,探讨了一条提高粮食烘干机使用效率,实现“一机多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从一次能源、设备投资及热泵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了热泵技术在粮食整仓干燥中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实仓试验表明:在粮食整仓干燥中,热泵相对于电加热器来说,能显著节约干燥能耗,降低干燥成本,同时较好地保持粮食质量,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优质稻谷保鲜干燥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分为16.0%~18.6%的新收割优质稻谷采用包装打围、中间散存的方式储藏,分别使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低温储藏干燥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同时也使用低温烘干机和自然晾晒等方法进行干燥处理。结果表明:各种干燥处理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干燥水分,干燥均匀,未增加裂纹粒(爆腰粒),发芽率、黄粒米率、整精米率、脂肪酯值和粘度等重要品质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品质新鲜。通过试验找到了稻谷保鲜干燥方法,可与保鲜储藏稻谷的方法配套,为保鲜大米加工常年提供新鲜稻谷原料。  相似文献   

13.
高大平房仓玉米就仓干燥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选取3间试验仓,分别采用地上笼离心风机压入式通风降水、立体插管通风降水以及地上笼和立体插管通风相结合通风降水的方法,进行高大平房仓玉米就仓干燥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地上笼和立体管通风相结合,能简单有效地对高粮堆玉米进行就仓干燥降水处理,保证仓房的利用率,并能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4.
将田间新收获的平均水分23.1%的高水分稻谷(批次最高水分34%,批次最低水分18%)“不落地”直接入仓,利用立体组合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就仓干燥。干燥结果表明:稻谷水分由干燥前的极不均匀到各层水分相对均匀并在安全水分以下,干燥前后稻谷品质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5.
李刚 《粮食储藏》1999,28(6):29-31
在综合考虑储粮水分变化规律、干燥原理及粮食低温保管要求的基础上,选择适当时机吸入外界热空气并保持一定时间,待粮粒中水分汽化后,再用低温干燥空气转换出粮堆内的湿热空气,达到就仓干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经济有效,能耗低,降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合式立体通风系统、空气加热器和粮仓绿色处理机组成的新型移动式就仓干燥设备对平均水分16.5%的800多吨小麦进行就仓干燥处理。在干燥过程中,对粮食水分、粮食温度、粮食微生物和干燥后小麦的品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通风干燥过程中,降水均匀,最终平均水分为12.9%,没有出现过干或过潮现象,粮温正常。由于粮仓绿色处理机所产生的臭氧的作用,霉茵总数呈下降趋势,没有霉变粮和霉味出现。干燥后小麦品质良好。与同品种晾晒干燥的小麦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高水分稻谷仓内干燥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新收获21%以下水分的稻谷直接入仓,边入仓边利用地上笼通风系统干燥粮堆下层稻谷,入仓结束后,适时运用立管通风系统进行就仓干燥.稻谷水分由干燥前的17.5%降为干燥后的13.0%,干燥后各层稻谷水分相对均匀,霉菌带菌量及菌相、黄曲霉毒素B1均基本保持不变,较好地保持了稻谷品质.在干燥过程中,采用智能通风控制系统,适时控制风机和高效节能加热器的启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干燥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玉米就仓干燥实仓试验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6m高粮面的3225t高水分玉米(入仓平均水分15.2%),利用新型的粮仓绿色处理机组与地上笼组成的通风系统进行整仓降水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从开始入粮使用仓内地上笼和粮仓绿色处理机进行通风处理,抑制了粮食霉茵的发生,给玉米降水赢得了时间。第二阶段使用粮仓绿色处理机和立体软管通风系统组合进行均匀降水,使玉米水分降至安全指标以内(12.6%),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9.
优质稻谷保鲜储藏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用热风就仓干燥、自然风就仓干燥和烘干机干燥到水分为15%左右的优质籼稻在准低温条件下储藏10个月;将水分为17%的同种优质籼稻在低温条件下储藏13个月。在储藏期间定期测定和稻谷品质有关的13项检测项目。稻谷在储藏期间未发现发热、生霉、生虫等现象,色泽、气味正常,各检测项目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结束与试验开始的数值变化不大,一般都在10%以内,因此可以认为稻谷在储藏期间品质一直新鲜。提出保鲜储藏的合理储藏期和保鲜优质籼稻品质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高水分粮处理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茜  陶诚 《粮食储藏》2010,39(2):14-20
对几种高水分粮降水方法——人工摊晾法、烘干机处理法与就仓干燥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讨论了各自利弊;通过综合对比,分析了高水分粮处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高水分粮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