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培育措施对云南红豆杉人工幼林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5年起进行了不同密度、不同基肥和不同遮荫度等措施对云南红豆杉幼树生长的影响及云南红豆杉不同月份紫杉醇含量变化等研究.经多年观测发现:①不同密度对云南红豆杉幼林生长影响较大,较有利于其生长的造林密度为50 m×1 m、0.75 m×0.75 m、0.50 m×0.75 m;②施用不同基肥对云南红豆杉幼林的生长也有较大影响,较有利于其生长的基肥为(牛粪4.8 kg+锯末3 kg)/株、(100 g复合肥+锯末3 kg)/株、碎柴皮1.32 kg/株;③在3种遮阳条件(全光、50%、80%)下,云南红豆杉生长有差异,其中遮荫度为50%的遮阳条件有利于其生长;④云南红豆杉不同月份间紫杉醇含量变化较大,含量最高的为6月份,最低的为12月份.  相似文献   

2.
对8种不同密度36月龄的南方红豆杉树高和地径进行观测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南方红豆杉不同密度的树高、地径、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最有利于树高和地径生长的密度均是75×100cm,可在生产中推广种植。树高生长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⑦⑥④⑧②⑤③①,地径生长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⑦⑧⑥⑤④②③①,最不利于树高和地径生长的造林密度均是25×25cm,在生产中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3.
对南方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苗和侧枝扦插苗定植3.5年后幼树的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定植3.5年后幼树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在3个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表现较好的处理是侧枝扦插苗,其次是实生苗,较差的是顶枝扦插苗;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较好的均是实生苗,其次是顶枝扦插苗,较差的是侧枝扦插苗。  相似文献   

4.
为扩大本地乡土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资源筛选出适宜的肥料种类,2009~2012年连续4年对3种不同肥料种类南酸枣林下种植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及地径生长量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并初步探讨了不同混交模式对南方红豆杉树高及地径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种类中南方红豆杉的生长以尿素复合肥混合施用效果最佳,4年的树高及地径生长量分别增加112.58 cm、2.62 cm,树高生长量与单施尿素、复合肥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地径生长量无显著差异。尿素复合肥混施种植情况下,杉木×南方红豆杉比南酸枣×南方红豆杉更有利于树高的生长,且呈极显著差异;两种混交模式下南方红豆杉的地径生长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2010年6月在普洱良种繁育基地用20月龄的云南红豆杉(实生苗、顶枝扦插和侧枝扦插)容器苗定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011年12月对其生长量(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进行观测记录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3个处理的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各处理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地径和侧枝发枝数生长表现最好的处理均是处理A即实生苗,树高和地径表现最差的均是处理C即侧枝扦插,侧枝发枝数表现最差的是处理B即顶枝扦插。  相似文献   

6.
开展南方红豆杉3种不同遮荫度(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遮荫度为85%的黑色遮荫网和不遮荫即对照)对3.6月龄南方红豆杉树高、地径、侧枝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全株生物量、地下部分主根长和地下部分主根径8个生长指标的影响试验,经比较分析、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遮荫度为50%的黑色遮荫网对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地径、侧枝数、地上部分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全株生长量、地下部分主根长和地下部分主根径的生长均较好,适宜在南方红豆杉幼树培育中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充分利用土地生产力,通过园林景观式栽培南方红豆杉,以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对5年生不同造林密度(160 000株/hm2、80 000株/hm2、40 000株/hm2、26 667株/hm2、1 7778株/hm2、20 000株/hm2、13 333株/hm2、10 000株/hm2)南方红豆杉人工林的株高、地径与侧枝数量进行调查,分析了8种造林密度对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造林密度间南方红豆杉的株高、地径和侧枝数量的生长差异显著,其中20 000株/hm2(0.5 m×1.0 m)、17 778株/hm2(0.75 m×0.75 m)、13 333株/hm2(0.75 m×1.00 m)和10 000株/hm2(1.0 m×1.0 m)等4种造林密度的南方红豆杉株高与地径均显著高于其他造林密度,地径和侧枝数量随着造林密度的变小而呈增加的趋势;造林密度为20 000株/hm2(0.5 m×1.0m)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性状的综合评价值为0.592 7,是所有造林密度中最大的,以该密度营造南方红豆杉园林景观式栽培可以得到最大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8.
木麻黄人工林林分密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幼林生长与生物量效应,不同密度对7、15年生中龄林生长影响的研究表明:密度对幼林高、径和材积生长无显著影响,幼林生物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大,当密度增至每公顷8333株时总生物量开始下降。林分密度对7年生林分高、径和材积生长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对15年生林分树高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种源变异和速生种源初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和分枝性状的种源差异和地理变异情况,对24个产地的南方红豆杉2年生圃地种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幼林树高、当年抽梢长、地径、冠幅、最长侧枝长、当年侧枝数和侧枝总数等在种源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存在明显的地理变异模式;来自气候温暖但年降水量较少地区的种源生长快、分枝多、树冠浓密.相关分析表明,种源生长和分枝性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速生的种源冠宽、枝多.基于种源幼林测定结果,初选出云南石屏、福建沙县、湖南通道、福建武夷山和贵州锦屏5个早期速生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醋糟与不同基质配比对南方红豆杉苗期生长的影响,遴选适宜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的复合基质配比,以南方红豆杉1年生苗为材料,设置10种不同配比的基质处理,测定不同配比复合基质性状特征,分析不同配比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醋糟基质可促进南方红豆杉苗株高、地径和总侧枝数的增长,且以醋糟∶锯末体积比为80%∶20%和醋糟∶锯末∶珍珠岩配比为60%∶20%∶20%2个处理的容器苗生长效果较好。醋糟可以替代泥炭作为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轻基质;醋糟中添加锯末比例较高的基质不利于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以N、P、K肥为基肥,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西南桦幼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基肥施用量为0~200 g/株的范围内,树高和地径的生长量均随着基肥量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基肥施用量的处理间树高和胸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和地径生长较好的处理均是基肥施用量为200 g/株的处理,树高和地径生长较差的处理均是不施肥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密度对南方红豆杉苗木生长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南方红豆杉5种不同密度(0.3 m×0.5 m;0.5 m×0.5 m;0.5 m×0.8 m;0.8 m×0.8 m;1 m×1 m)的种植,对种植26个月的南方红豆杉的树高和地径进行对比分析、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分析后得出:树高生长最好的处理是0.5 m×0.8 m,生长最差的处理是1 m×1 m;地径生长最好的处理是0.8 m×0.8 m,生长最差的处理是0.3 m×0.5 m。密度最大的0.3 m×0.5 m处理地径最小。地径生长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树高生长与密度不形成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香椿材用林丰产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开展了香椿材用林不同品种、密度与施肥量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香椿造林第二年以九江种源地径增长最快,年均达2.016 cm;而树高增长以中密度2 m×2 m最大,年均增长0.606 m;复合肥株施0.75 kg对香椿后期地径、树高与冠幅增长效果最佳。提出江西省香椿材用林培育采用九江种源、初植密度2 m×1.5 m与株施0.75 kg复合肥有利于幼林生长。研究结果可为江西省香椿材用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探寻闽南山地灰木莲的合理种植密度,以促进林分高效生长,在闽南山地开展灰木莲6种不同初植密度试验,分析比较不同初植密度对5 a生幼林生长及形质性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灰木莲的幼林生长和形质性状存在显著性影响,种植密度越大,树高、胸径、枝下高、主干分叉性、侧枝密度、侧枝角度等性状表现越好,而种植密度对冠幅、主干通直度、侧枝粗细等性状无显著性影响。综合各项生长指标效应,灰木莲适宜的初植密度为1 667~3 333株·hm-2(株行距1.5 m×2.0 m和2.0 m×3.0 m),能有效促进灰木莲快速生长以及形成较好的形质性状。  相似文献   

15.
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含水率及生物量分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3年生南方红豆杉容器苗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年龄各构件的含水率及生物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各构件生物量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增加,3年生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各构件生物量远大于1、2年生苗,各构件生物量分配大小表现为叶根干枝;苗高与地径,苗高、地径与干、枝、叶、根生物量以及地上、地下和全株生物量都具有极显著相关关系;除了枝含水率先减少后增加外,其余南方红豆杉构件的含水率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地上、地下部分含水率与地上、地下部分、全株生物量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珍稀树种南方红豆杉造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试验研究不同造林株行距(A)、不同整地挖穴规格(B)对南方红豆杉人工造林成活率、幼林高度及地径生长量的影响差异,试验结果表明:2.0 m×2.5 m造林株行距(A)+60 cm×50 cm×40 cm整地规格(B)最好,1年生幼林平均成活率达95.6%。  相似文献   

17.
对水曲柳单株、双株及不同密度造林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年生水曲柳一穴双株造林生长情况优于单株造林,其幼林的地径和树高生长情况均较好,且以2 m×1.5 m密度的地径和树高生长最佳。  相似文献   

18.
2015年在福建省宁化国有林场,采用1年生南方红豆杉营养袋苗开展杉木人工林林下不同坡位、坡向、杉木保留株数套种南方红豆杉试验,对套种3 a后的南方红豆杉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经多次间伐后的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红豆杉,红豆杉幼林生长良好,其中以阴坡、下坡地块或小班生长较好,不同坡位、坡向间树高生长差异显著,树高生长阴坡比阳坡增加17.1%,下坡比上坡增加了16.6%~19.4%;30年生杉木保留密度在900株·hm-2内比较适合南方红豆杉生长。说明杉木人工林林下套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选用4种不同密度马尖相思幼林,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进行造林试验。对4种不同密度3年生马尖相思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生长进行了观测分析,用标准木的各器官干质量估测林分的生物量。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3年生马尖相思幼林的胸径、树高、冠幅生长无显著性影响,对枝下高生长的影响到第3年时已趋明显,差异显著。3年生幼林生物量以密度为2 505株/hm2最高,鲜质量达59.24t/hm2,气干质量达24.33t/hm2;3 330株/hm2最低,鲜质量为42.97t/hm2,气干质量为17.33t/hm2。不同密度3年生幼林各器官生物量气干质量所占比率均为干>叶>枝>根>皮。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氮磷钾等不同肥料组合对七叶莲幼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选用N、P、K、NP、NK、KP、NPK、羊粪、阿维菌素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处理(CK)为对照,开展七叶莲幼林施肥试验。3 a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七叶莲幼林的地径、树高、生物量的生长影响极显著。经多因素综合评价,最佳的施肥组合是NP处理(尿素75 g·株~(-1)+过磷酸钙75g·株~(-1)),3年生幼苗平均高度达到164 cm,地径2.28 cm,萌枝数量2.88枝·株~(-1),地上部分鲜重1211 g·株~(-1);综合评价排名第1,综合评价值为0.5799;年收益是38119.5元·hm~(-2)。可推荐作为七叶莲苗木培育和造林后幼树施肥上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