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几年来,陆良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较快,成为陆良县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综合分析陆良县非公有制林业特点、发展历程及在县域经济的作用,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通过陆良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启示,并认真对问题进行探索,以求促进非公有制林业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根据陆良县2018年特色经济林产业、林浆纸产业、林产化工产业、竹藤产业、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产业、森林生态旅游产业、观赏苗木产业等林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陆良县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相应提出了加快陆良县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保护区功能区的规划是保护区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的重要环节。根据"三区"划分模式,保护区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各功能区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怎样处理好保护生物和适度开发的关系是保护区功能区划工作中的难点和关键所在。文章重点讨论保护区各功能区的功能,以及各功能区在保护与开发时涉及的多种因素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功能区划和调整的建议,为更加科学地管理保护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区域资源现状以及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布局,将上思县林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即北部四方岭用材林功能区、中部台地工业原料林功能区、东部水源涵养林功能区、南部丘陵防护林用材林功能区、南部十万大山自然保护功能区。阐述各功能分区范围和林地资源现状,并参照国家有关林地保护利用的相关规划要求,分别不同功能分区提出相应的保护利用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八面通林业局森林功能区的布局进行了叙述,并提出各功能区的保护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6.
陆良县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陆良县林木种苗生产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提出陆良县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优势和建议,为全县林木种苗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小班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基于e Cogntion、Arc GIS和IDRISI软件,对保护区各功能区20年间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各功能区景观以森林为主,其中实验区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约为77%,缓冲区常绿阔叶林约为56%,核心区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约为78%;2)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斑块面积呈波动趋势,斑块数量、边缘密度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随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3)各功能区森林景观类型之间转化频繁,非森林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变化明显增加;4)各功能区景观类型最大斑块指数呈波动趋势,景观结构随时间变化更加丰富和复杂;5)研究期间各功能区景观连通性增强,景观多样性基本维持稳定水平,有效维护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陆良县林业发展初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完成的陆良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该县实际出发,分析陆良县林业建设的现状与不足,对今后一段时期内林业发展提出初步建议。认为陆良县人多地少,必须发展高效林业;调整经济林树种结构,突出发展以核桃为主的名特优经济林;坚持以资源培育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先导,加快桉树和特色经济林种植,带动相关林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陆良县利用沼气技术把养殖业和种植业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特色的沼气发展模式。客观分析了陆良沼气建设现状、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陆良县沼气发展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理论,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探讨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分的理论基础—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分异规律;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结构理论和卧龙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因素,提出了功能区划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欧式最短距离法进行各景观的聚类分析,绘制聚类图以及划分功能区.  相似文献   

11.
以盐城市盐龙体育公园景观规划为例,分析高程、坡度、坡向、植被覆盖度、水域敏感因子,计算生态敏感性评价总值。对生态敏感程度进行分级,确定各敏感因子的敏感程度,对GIS高程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方根法计算生态敏感因素的权重。在GIS技术支持下,设计规划原则,通过ArcGIS软件实现向量文档的数字化,根据研究区生态环境状况,将生态功能区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生态管制区和开发建设区,基于此,设计出城乡公园地块规划效果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石油生产工艺,将地面工程划分为四个功能区。针对每个功能区的特点、立地条件类型、植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按照适地适树的造林原则,阐述了低效油田各生产功能区生态建设树(草)种的配置和养护,对改善油区生态环境,控制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采用近自然的生态设计,即“投入较多的树种”进入生态系统试验,通过竞争过程观测研究,掌握不同树种的竞争特性;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应用生态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树种生长过程中的生态反应,进一步明确其在生态林系统中的生态地位和作用。文章所提出的4种适合中亚热带城市和丘陵的阔叶树多树种生态林营造新模式有利于丘陵荒山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可应用于城市和丘陵地区生态林营建实践,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基于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以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培黎国际学院的植物景观设计为例,研究适用于西北地区的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方法。在满足校园功能要求的基础上,遵循适地适树,合理搭配树种比例,生态效益优先、乔灌花草藤并举等配置原则,明确校园绿化的主要树种,对校园内各功能区植物景观进行合理设计,营造科学的群落结构,突出植物景观的季相特色,以期为西北地区校园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休闲区滨水公园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解析,了解场地存在问题,结合滹沱河景区总体规划,在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将滨水公园设计为"一线、一带、四区、九大景"自然式城市滨水景观;场地设计保持与外环境协调,划分成4个分区,即花卉观赏区、安静休闲区、生态湿地区、活力运动区;园内九景的设计结合场地特征基础,满足功能性、生态性、亲水性等,形成动静结合、景观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连续景观线,分别为城市广场、生态湿地、密林野趣、滹沱记忆、长岛清影、临水吟诗、瞭望自然、浪漫教堂、梦幻花镜;园内种植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将石家庄滹沱河生态滨水公园设计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儋州市云月湖景区生态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湖泊型景区的生态资源保护规划是景区开发建设的基础。选取高程、植被等7个生态因子构建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海南儋州云月湖风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明确生态保护等级,划定景区优先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结果显示:云月湖景区内敏感区占比69.41%,较敏感区占比18.45%,不敏感区占比12.14%。根据云月湖景区现状,结合地域特征及发展趋势,将景区分为生态保育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并针对每个分区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对青岛大河东森林公园的自然、人文资源调研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森林公园规划目标和功能分区。划分7大景区:新农村风貌展示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名山文化会所区;水库景观生态恢复区;山地森林游览区;异国古堡风情游憩区;森林保健文化休闲区。注重对公园景观布局和游览路线的设计和经济效益评估。    相似文献   

18.
在对山西历山混沟地区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应用自然性、生物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生态脆弱性、面积适宜性、人类干扰等7个指标及各指标的赋值标准,对该地区的生态质量进行了总体评价。结果表明,混沟的综合评价指数为0.87,生态质量很好,存在价值较高。最后分析了该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保护当地环境、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生态旅游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红安县马蹄山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地形地质、气候水系、植被覆盖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影响其环保生态的三大主要因子为自然本底、生态资源和人类活动,开展影响程度分级、权重因子计算和综合评价方案建立。借助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开展研究区生态敏感性量化分区,将研究地块分为低、轻度、中度、高度和极高敏感5个不同等级区域,并对每个不同等级敏感区域的分布面积、分布范围和规划方向进行研究,得到马蹄山郊野公园的生态改造布局成果,为该地块的生态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建设指导。  相似文献   

20.
温州西郊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设计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和分析了温州市西郊森林公园的资源现状和开发建设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公园进行总体设计,提出总体设计基本原则、性质、指导思想,划分出森林游览、观光农业、生态保护三个功能区,对游乐活动与游乐设施进行规划,并总结了城市森林公园总体设计的经验与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