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2014年铁岭县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0.34 mm/10年,年平均降水量为670.9 mm。月平均降水最多的年份为2010年,平均降水量为103.4 mm;最少的年份为1999年,降水量为25.8 mm。分析月平均降水量得出,1月平均降水量最少为5.7 mm;7月平均降水量为最多177.2 mm。1—7月月降水量逐渐增加,7—12月降水量开始减少。分析四季降水量得出,春季平均降水量为35.5 mm,夏季平均降水量为143.0 mm,秋季平均降水量为40.4 mm,冬季平均降水量为6.8 mm。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量较少。  相似文献   

2.
利用饶平气象站1956—2015年的降水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饶平县降水的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来,饶平县年代际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有突变,且90年代年平均降水量最多,近6 a来年平均降水量最少,年降水量总体维持微弱增多的趋势;四季中,春、夏、秋季的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冬季降水量则呈现减少趋势,且四季降水量变化特征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月平均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份,最少的是1月份,4—9月各月平均降水量高于年内月平均值,而1—3月和10—12月各月平均降水量则低于年内月平均值;通过对全年和季节降水量的周期分析发现,年降水量有6~8 a、10~12 a、准40 a周期,年降水量以中小尺度的年际周期为主,而四季降水量在大尺度的年代际周期上反而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3.
1960—2011年博州地区降水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近52年(1960—2011年)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4个气象观测站逐月、季、年降水量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季降水呈单峰型分布,各站夏季降水最多,春季次之,秋季居第3位,冬季降水最少。年均降水以温泉站最多,达232.8 mm,其次为博乐站,阿拉山口和精河站年均降水量较接近。年降水线性倾向率均为正值,即表现为显著增多趋势,其中温泉站增速最快,其次为博乐站、阿拉山口站,精河站增速最小。四季降水均表现为增多趋势,但各站增幅各不相同,冬季博乐站增速最大,其次为温泉、阿拉山口,最少为精河站,秋季仅精河站以3.3 mm/10 a的速率显著增多,春季4站均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降水年代际分布4站除温泉站外均以21世纪初最多,20世纪80、90年代次之,20世纪70年代或60年代最少。  相似文献   

4.
利用1961—2017年循化县气象站的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近57a来的降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7a循化年降水量为266. 5mm,以2. 16mm/10a的气候趋势呈微弱增加,降水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80年代开始降水量小幅上升,但各年代间增减不明显;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分别为45. 0mm、165. 1mm、55. 4mm、1. 0mm。年内分布不均匀,夏季降水量最大,冬季最小,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7月最多,8月次之;春秋季降水呈增加趋势,夏季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无明显变化趋势;用M-K突变检验法对循化县1961—2017年年降水量进行突变检验分析,得出1970年为年降水量突变年。  相似文献   

5.
利用本溪地区1955~2014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对近60年该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来本溪地区年降水量平均为66.1 mm,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23 mm/10 a;7、8月降水较多,占全年降水量的48.7%;12、1和2月降水较少,3个月之和仅占全年降水量的4.0%。各年代平均降水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是减少的。春季和夏季的降水呈现上升趋势,秋季和冬季的降水呈下降趋势;降雨大多集中在主汛期,夏季降水是本溪地区降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冬季降水量最少,其次是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嘉祥县42年气候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传强  杨以建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610-12612
根据嘉祥气象站1964~2005年气温及降水资料,从年、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降水量变化趋势及异常年份的分析等角度对嘉祥42年来的气候变化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分析表明:42年来嘉祥县的年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增温尤其明显;各季节气温变化趋势不同,冬季变暖趋势最明显,其中平均最低气温升高最为显著;42年来年降水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最少。秋季降水呈下降趋势,而冬季在20世纪70年代为多雨期,夏季在80年代为多雨期,春季在70年代为少雨期。  相似文献   

7.
利用1980—2014年辽阳县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很大,夏季降水量最多达869.5 mm,出现在1985年;夏季降水量最少仅189.3 mm,出现在1989年,极差达680.2 mm。1980—2014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39.2 mm,35年中有15年夏季降水偏多,20年夏季降水偏少。近35年,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4.832 mm/10年。近15年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78.460 mm/10年。应密切关注后期降水趋势,科学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8.
利用1980-2014年辽阳县逐月降水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年际间变化幅度很大,夏季降水量最多达869.5 mm,出现在1985年;夏季降水量最少仅189.3 mm,出现在1989年,极差达680.2 mm。1980-2014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439.2 mm,35年中有15年夏季降水偏多,20年夏季降水偏少。近35年,辽阳县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4.832 mm/10年。近15年夏季降水量呈弱增多趋势,增多速率为78.460 mm/10年。应密切关注后期降水趋势,科学防灾减灾。  相似文献   

9.
利用汤阴县1964~2008年45年间降水资料,运用线性趋势、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汤阴县年季降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汤阴县45年平均降水量为576.3mm,年代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除20世纪80年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代降水总体亦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呈平稳略上升趋势;春季、夏季、冬季降水量随时间序数呈增加趋势,秋季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月降水分布不均,汛期集中了全年71.3%的降水量。  相似文献   

10.
对固原气象站1957年到2018年的年、月及季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固原有2个降水量偏多年代,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20年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6.4%,冬季降水量只占全年的2.1%。8月份为降水量最多的月份,12月份为降水量最少的月份,降水量最多的年份和最少的年份相差达484.3 mm。依据固原多年的降水量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农业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