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Micaps实况资料,从环流背景、物理量场等方面对通化市2015年8月2—4日发生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副高西侧稳定维持的风场切变是造成此次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区区位于冷锋前暖锋后,有利于暖湿空气抬升。本次过程的水汽主要来自黄海和渤海,副高西北侧建立强盛的低空西南急流,为暴雨区输送了充足的水汽和潜在的不稳定能量。暴雨区处于高空急流辐散区,低空急流的左侧,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形成了较强的上升运动。通化市西低东高的地形,低空急流受长白山脉的阻挡,加强了空气抬升作用。比湿≥12 g/kg可以很好地反映暴雨区的水汽条件,比湿≥14 g/kg时间与强降水产生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温度露点差≤4℃表示有较好的水汽条件,湿层较厚,利于产生强降水。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等资料对巴彦淖尔市一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东移的高空槽叠加在暖区上空造成大气层结不稳定触发了此次暴雨过程;阻高稳定少动,副高西伸北抬,暖湿水汽输送加强,是本次暴雨产生和维持的条件;(2)利用雷达数据的演变可以确定中小尺度系统的位置、强度和发展趋势,提前开展强降水等强天气的预报和预警;(3)阴山山脉的强迫动力抬升为本次强降水的增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4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发生在湖南省中北部的一次罕见持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高强度及其位置、孟加拉湾低槽活动情况及东高西低形势是引起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高层辐散、低层辐合及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发生提供了有力的动力抬升条件;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和维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整个强降水过程冷空气活动较弱,暴雨主要发生在西南急流左侧的水汽辐合区。此次深秋暴雨集中发生在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生在东路冷空气影响下的大气层结稳定状态下,持续时间长;第二个阶段则是西路冷空气入侵,是在对流不稳定状态下产生的持续时间短。  相似文献   

4.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等对2021年2月7—9日云南西双版纳一次冬季暴雨天气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稳定持久位于90°E附近南支槽和脊线位于15°N附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稳定维持经向型环流是有利的大尺度环流条件;(2)中低层切变线和700 hPa西南低空急流将充沛的水汽输送至西双版纳上空急剧辐合抬升是暴雨发生的主要机制;(3)逆温干暖盖储能作用使得水汽和热量积聚和500 hPa干冷空气侵入是有利的热力层结不稳定条件;(4)暴雨位于700 hPa急流核前沿辐合区内,暴雨移动路径与急流移动方向相一致;水汽强辐合区和暴雨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常规地面与高空观测资料、区域站降水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对2017年6月4—5日张掖市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呈北槽南涡型,是西北地区出现强降水的典型环流形势,500 h Pa低涡和低槽、700 h Pa切变线及地面冷锋造成强烈的上升运动,是此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中尺度分析表明,较好的抬升条件、充沛的水汽、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强对流和强降水的发生。副热带西风急流云系和高原切变云系在河西上空合并发展,且稳定维持,造成张掖市暴雨天气。从雷达回波图可以看出,辐合线和强回波带稳定少动,维持在民乐县上空,是造成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此次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场表现较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为降水提供了强烈的上升气流,而较强的上升运动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动力条件;500 h Pa和700 h Pa偏南暖湿气流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至河西地区以及水汽通量散度的辐合,均为降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水汽;假相当位温高能舌为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不稳定能量条件。  相似文献   

6.
利用Micaps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14年9月出现在华北南部山西晋城的一次罕见连阴雨天气过程,旨在提高对此类天气过程的预报能力。分析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且位置偏西、偏北是连阴雨期间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之一。西风急流在40°~48°N附近建立并稳定加强时,山西南部连阴雨维持,每一次急流中心加强都对应着降水的加强。高空西风急流使华北南部上空始终处于急流入口区右侧高空辐散区,不仅有利于该地区对流层低层低涡或低值系统的生成和维持,且起到抑制副高北抬并使其稳定的重要作用。本次连阴雨过程是强盛、稳定的副高和第15号台风"海鸥"、中低空切变、850hPa偏东气流和地面冷高压等天气系统共同影响造成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副高外围的偏南暖湿气流的输送。降水过程后期,在台风"海鸥"和副高之间形成了一条狭长的水汽输送带,将南海的丰沛水汽向华北南部输送,对这次降水过程起到了增幅作用。与华北南部盛夏暴雨相比,秋季暴雨区垂直对流明显比夏季偏弱。此次连阴雨的性质主要以稳定性降水为主。  相似文献   

7.
利用自动气象站资料、常规资料、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5月17~19日昌吉州地区大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100h Pa南亚高压呈单体型、500h Pa副热带锋区上小槽环流背景下;暴雨区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区域相对应;来自阿拉伯海水汽经青藏高原热低压东侧西南气流向北输送,与南疆中亚地区低槽前西南气流汇合,通过西南气流接力输送暴雨区;大气层结不稳定性增加与暴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2017年6月29~30日六盘水市出现一次暴雨天气过程,为今后此类暴雨的预报提供参考,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及风云2号(FY2G)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此次暴雨天气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是在副热带高压较强且稳定维持,高空槽东移与低层的低涡切变线等有利环流背景下产生,副高西侧的偏南气流及西南低空急流不断向暴雨区输送充足的水汽和能量,暴雨发生前六盘水市中部有静止锋维持,弱冷空气从偏北路径进入六盘水,促进静止锋锋生,是产生暴雨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9.
利用高空和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0年7月15~18日绵阳市所在区域范围内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日本海和青海高压的长期维持对峙、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少动、切变线的维持等环流形势有利于能量积累和雨带的少动,同时西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和大气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供给强降水所需的充分的水汽条件,并有利于对流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受高空槽、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深厚暖湿气流以及切变线的共同影响作用,2010年8月19~23日辽宁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低空西南急流不断地输送水汽至该省,低层高湿不稳定能量与向下冷空气致使中低层位势极不稳定,且大部分地区处于K指数高能区,这些均是造成此次强降水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