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为探索肥料减量及钾肥在油菜作物上的适宜用量,禄丰县在油菜上进行"2+X"钾肥总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增加,油菜产量增加,施钾肥195 kg/hm2(K3处理)增产最显著,且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在油菜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增施阿姆斯生物有机肥600kg/hm2,并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增施阿姆斯有机肥对油菜产量和品种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阿姆斯有机肥能促进油菜生长,可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在油菜栽培中采用不同方式施用硼肥,进行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硼元素缺乏的地域,增施硼肥能增加油菜的分枝数和株角荚粒数,提高产量,"基施硼肥+蕾薹喷施硼肥"方式比对照增产9.66%,每667 m~2增收78.4元,施用效果较好,可为油菜生产中提高产量及肥料施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油菜育苗过程中,我们通过增施-种新型的油菜微颗粒专用肥,研究了其对油菜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1)在一定范围内增施"优美达",对于株高、开展度、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量、根颈粗和根系体积等反应油菜秧苗素质的重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正向作用,而过量施用"优美达"则会起到负向作用;(2)"优美达"对于油菜秧苗地下部分的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3)不同品种对于"优美达"的敏感度存在差异,苏油8号不如苏油6号和苏油7号对于增施"优美达"敏感。本试验条件下,在油菜育苗过程中"优美达"适宜的施用量为15~45 kg/hm2。  相似文献   

5.
进行设施大白菜"2+X"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锰配方相对于其他中微量元素,更有利于大白菜的生长发育,该结果为今后的蔬菜生产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全州县槟榔芋"2+X"试验结果表明:槟榔芋种植增施有机肥具有不同的增产增效作用。666. 67m~2增施有机肥1400kg,增产391. 89kg,增幅24. 5%;增施有机肥2000kg,增产621. 96kg,增幅38. 99%;增施有机肥2600kg,增产489. 99kg增幅30. 71%。有机肥的最佳施肥量为2573. 3kg/666. 67m2。本试验研究成果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供了参考,为全州县槟榔芋推广种植有机肥施用技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合理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了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为相关区域棉花和油菜合理施用磷、钾肥及土壤磷、钾平衡调控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4年定位试验并结合农户肥料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湖北东部潮土区棉花-油菜轮作制中磷、钾肥的合理分配问题。[结果]棉花增施钾肥后增产显著,施钾4年平均增产27.3%,并对油菜有明显后效;油菜施磷4年平均增产约10%,增施钾肥的增产幅度较低;如果每年每季作物施磷肥(P2O590 kg/hm2)、钾肥(K2O 120 kg/hm2),土壤磷素盈余率为68.2%,钾素亏缺率约35.0%,且油菜季土壤K素亏缺量明显高于棉花季。[结论]根据研究区域磷、钾肥料使用情况,兼顾肥料的增产效果和土壤肥力的维持与提高,提出"棉花增钾、油菜增磷增钾"的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茶叶减量施肥增效和"2 + X"技术模式的试验结果,为普洱市茶叶种植区化肥减量增效、施用高效新型肥料、土壤调理剂、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不同用量钾肥对白菜型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仁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419-1419,1422
在青海省高海拔农业区,以当地主要种植的白菜型油菜作为试验对象,进行增施不同用量钾肥的大田试验,研究其对油菜产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在配施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30~120 kg/hm2,油菜产量较不施钾肥的对照增加11.4%~27.5%;由肥料效应方程得出,在当地生产条件下,最佳施钾量为131.87 kg/hm2,经济合理施钾量为126.17 kg/hm2.  相似文献   

10.
油菜高产栽培的肥料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方案,研究了安徽省东至县油菜高产栽培的氮、磷、钾肥肥料效应,并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氮、磷、钾供给能力达中等偏上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油菜产量,而增施氮和钾肥增产效应并不显著;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 24.53 kg/hm2、P2O577.65 kg/hm2和K2O 4.66 kg/hm2.  相似文献   

11.
硼肥不同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硼肥不同用量及施用方法对油菜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地增施硼肥能促进油菜生长发育,有效增加油菜主花序长度、每株荚果数、每荚粒数,从而提高油菜产量;硼砂不同用量及施用方法其增产增收也不一样。在绩溪县域内,油菜硼砂施用总量以11.25kg/hm~2左右为宜,不宜过多;施肥方法以全程施硼(基施+苗后期喷施+薹期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磷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及经济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安徽省贵池地区油菜磷肥的适宜用量范围。[方法]在安徽省贵池地区进行大田试验,在氮、钾、硼肥配合施用的条件下,研究增施磷肥(0、45、90、180 kg/hm~2)对油菜的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增施磷肥可促进油菜生长发育,增加油菜产量。随着磷肥的增施,纯收益不断增加,但产投比不断降低。[结论]施用磷肥180 kg/hm~2时,油菜产量效益可达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试验为研究高海拔冷凉地区春油菜施硫效应,开展了春油菜单因素施硫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硫肥可显著增加春油菜产量,施硫60 kg/hm~2为最佳施用量,产量为4 012.5 kg/hm~2,较对照增产799.5 kg/hm~2,增产率为24.9%。  相似文献   

14.
影响油菜高产的栽培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找出能通过充分发挥单株优势,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同时节省劳力、节约成本,适合大面积种植的栽培方式。[方法]对油菜品种"HRS-1"的播期、密度、施肥(N)做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播种期(X1)、密度(X2)和施肥(X3)对小区产量(Y)的数学模型为:Y=1443.45-578.25X1+642.87X2+174.94X3-588.42X1X2-195.47X1X3+106.41X2X3+556.36X12+99.61X22+302.36X32。3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为:密度>播期>施肥。两因素互作效应分析表明:早播油菜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晚播油菜的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早播油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晚播油菜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减少。8月29至9月2日期间播种,密度为26130-31230株/hm2,施肥(纯N)为283.8-348.5kg/hm2时,平均产量可达3750kg/hm2。[结论]该研究为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设计辣椒"2+X"试验,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喷施那氏齐齐发和生命素比常规施肥喷施那氏齐齐发和生命素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色浓绿,发病率低;增施钾肥对辣椒增产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植株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通过油菜"2+X"肥料效应田间试验,获得武定县猫街镇油菜的最佳施肥方案为氮、磷、钾、硼肥配方施用,氮∶磷∶钾=11∶7∶7,即亩施尿素17 kg、普通过磷酸钙42 kg、硫酸钾10 kg、硼砂2 kg,最佳亩产量为228.5 kg。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经济效益及养分累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氮肥,油菜籽增产38.43%~81.32%,每公顷纯增收入2 209~4 431元,施氮显著提高了油菜的N累积量,并促进了P、K的累积;在施用氮、钾肥的基础上增施磷肥,油菜子增产4.30%~14.13%,每公顷纯增收入228~1 055元,施磷显著提高了P累积量,促进了对N、K的累积,施磷量过高N、K累积量下降;在施用氮、磷肥基础上增施钾肥,油菜子增产8.33%~19.50%,纯增收入470~1 233元/hm2,施钾使油菜N、P、K养分累积量均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8.
油菜秸秆还土应用于大葱栽培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维维  张明刚 《农技服务》2014,(5):87-87,89
作物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有机质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油菜秸秆还土与增施沼液、无秸秆还土的试验比较,表明油菜秸秆堆腐还土做底肥种大葱,肥料效应与增施沼液相当,比无秸秆还土增产6.90%、增收0.444万元/hm2。  相似文献   

19.
以"盐丰47"为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在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的新建基地和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的西安农场,探讨了不同施磷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的影响,旨在明确速效磷含量不同地块的最适施磷量,提高磷肥生产力。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施磷肥有利于增加水稻茎蘖数,确保足够的单位面积收获穗数。适当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净光合速率,增强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合成更多的光合产物,促进水稻高产。适当增施磷肥提高了干物质积累量、齐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占籽粒产量的百分比、颖花量、每穗成粒数,但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这种促进作用将转化为阻碍作用,降低水稻产量。依据新建基地试验数据得出磷肥施入量(X)对水稻产量(Y)影响的函数方程:Y=-0.052X~2+12.563X+8 967.9。结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速效磷含量相对较低的新建基地磷肥(P_2O_5)的适宜施入量为105.00~120.80kg/hm~2。依据西安农场试验数据得出磷肥施入量(X)对水稻产量(Y)影响的函数方程:Y=-0.094 4X~2+21.045X+10 319。结合当地水稻生产实际,速效磷含量相对较高的西安农场磷肥(P_2O_5)的适宜施入量为78.75~111.47 kg/hm~2。  相似文献   

20.
采用"2+X"试验设计,于2016年在牟定县共和镇进行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2+X"试验。结果表明,成穗率常规区少于优化区、多于增锌区;穗实粒数常规区高于优化区、低于增锌区;产量由高到低顺序排列为增锌区>优化区>常规区;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