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木薯品种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为木薯的抗螨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调查华南8号、南植199和华南205等3个木薯品种朱砂叶螨的种群数量;采用盆栽法比较接螨叶片(处理)与健康叶片(对照)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差异.[结果]不同木薯品种的朱砂叶螨种群数量在调查期内同时出现一个高峰(10月30日左右),其中华南205朱砂叶螨高峰期种群数量最多(105.6±6.9头/叶),其次为南植199(53.2±8.6头/叶),华南8号种群数量最少(38.7±3.8头/叶).朱砂叶螨为害后,3个木薯品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同期对照相比均降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和MDA含量与同期对照的比值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SOD和POD活性整体上有升高趋势.其中抗螨品种华南8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与同期对照的比值上升幅度较大,感螨品种华南205的上述生理指标较同期对照升高幅度较小.[结论]在朱砂叶螨刺吸胁迫下,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及SOD和POD活性存在显著差异,初步推测这几项生理指标变化可作为鉴定木薯品种抗螨性强弱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木薯抗朱砂叶螨机理,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桂热4号’为材料,在朱砂叶螨发生危害时期,观察不同木薯品种受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的含量,分析各生理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优于‘桂热4号’。不同木薯品种,叶片单宁、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及叶绿素含量不同;‘新选048’叶片单宁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桂热4号’,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则反之;螨害指数与单宁含量、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木薯抗螨性与叶片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单宁、叶绿素含量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作为木薯对朱砂叶螨抗性评价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山楂叶螨、二斑叶螨和苹果全爪螨胁迫对富士苹果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及山楂叶螨胁迫对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上述3种害螨取食6 d时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并采用酸性茚三酮法测定了游离脯氨酸含量。结果显示,正常苹果叶片细胞呈长方形,大小相近,细胞排列整齐,细胞质中细胞器分布有序,细胞界限清晰;细胞内叶绿体数量较多,呈船形,紧贴细胞壁分布;细胞核呈长椭圆形,核仁和核膜清晰可见;细胞膜和细胞壁完整,相邻细胞壁界限明显。叶片被害螨刺吸为害后,叶肉细胞内部结构严重受损,细胞间隙增大,叶绿体和细胞核变形,叶绿体内有淀粉粒出现,严重影响细胞功能。山楂叶螨为害后的细胞壁上出现针状结晶沉淀物。山楂叶螨刺吸取食过程中,苹果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随受害时间延长和螨口密度提高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害螨为害可破坏苹果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导致细胞功能丧失,抗逆性物质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升高表明苹果叶片对山楂叶螨取食的对抗。  相似文献   

5.
利用盆栽桔株,研究了桔全爪螨对桔叶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桔全爪螨种群的累积为害,使桔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含水量减少、光合强度降低、营养状况恶化、叶片变小、单位叶面积干重降低,还原糖、总氮、钾含量和氨基酸总量均随螨日指数增加而下降,总糖含量随为害加重而上升.但桔叶呼吸强度和磷含量与为害程度无明显的关系.受害桔叶的脯氨酸等8种氨基酸含量不同程度地减少,而苯丙氨酸等8种氨基酸含量则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水培和土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种培养方式下砷对砷超富集植物大叶井口边草(Pteris cretica var.nervosa)生理生化的影响.将大叶井口边草分两组培养:一组置于0、5、20、50 mgAs·L-1含砷Hoagland营养液下,另一组置于0、50、100和200 mg As·kg-1土培条件下.培养14d后,测定叶片光合色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砷胁迫导致大叶井口边草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以及POD、CAT、SOD活性发生明显变化.随着砷浓度增加,无论水培和土培方式,相对于对照,叶绿素a、a+b含量均显著减少(P<<0.05),但叶绿素a/b无显著差异(P<0.05),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P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辣椒幼苗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洛研5号、长虹362A辣椒为材料,采用盆栽称重控水法,研究辣椒幼苗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随干旱胁迫的加剧,2个辣椒品种的幼苗叶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洛研5号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幅度大,有利于减少水分胁迫的伤害。[结论]洛研5号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8.
低温胁迫对竹柏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低温胁迫对竹柏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和人控低温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所受的低温伤害有所降低。[结论]该研究为竹柏在汉江平原地区种植的冬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周存宇  杨朝东  占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666-16667,16670
[目的]对引种的竹柏幼苗进行冬季低温胁迫研究。[方法]通过测定竹柏幼苗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竹柏幼苗在自然条件下(18~25℃)的和人控低温(5~6℃)条件下这些生理指标连续5 d的变化规律。[结果]竹柏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质膜相对透性均较对照有所上升;叶绿素含量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结论]竹柏幼苗对低温胁迫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受低温伤害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木薯品种对朱砂叶螨的抗性,为推广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木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华南205、华南8号、桂热4号、D346和F50)为试验材料,于朱砂叶螨第1次危害高峰期调查不同木薯品种受朱砂叶螨危害程度,并对其抗螨性进行鉴定;测定不同木薯品种的叶片营养成分及叶片形态特征,分析不同指标与朱砂叶螨危害程度的关系,探讨木薯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机制;在木薯收获期对6个木薯品种的产量及相关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推选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螨性强的品种.[结果]新选048、D346和F50为MR级别,螨害指数为56.11%~61.41%;华南8号、华南205和桂热4号为S级别,螨害指数为74.26%~84.07%.木薯的螨害指数与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水含率、叶片厚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游离氨基酸总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SPAD值、叶片蜡质含量、最大裂叶长和最大裂叶宽间相关性不显著(P>0.05,下同).木薯品种的螨害指数与块根产量及相关性状间均呈负相关,但相关性均不显著.[结论]新选048对朱砂叶螨的抗性最强、产量相关性状较好、产量最高,可在朱砂叶螨高发区推广种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含量、水含率和叶片厚度等可作为木薯朱砂叶螨抗性的重要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诱集带诱杀对苹果二斑叶螨发生为害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二斑叶螨的越冬习性,用诱集带诱杀法防除,翌年调查消长规律,盛发期测定处理区螨害与无螨对照叶片生理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平均每张诱集带诱获越冬螨1 274头;发生高峰期比对照和常规防治区晚20 d和5~7 d,6~8月螨量明显下降,螨害落叶率减少16.4.常规和诱杀防治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分别下降33和54,光合强度分别下降46.1和50.5,蒸腾强度分别下降12.4和14.4,气孔传导率分别下降26和31,但二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藏乌头乙酸乙酯部位的杀螨活性。[方法]利用从青海采集的藏头乌(Aconitum L.)进行层析分离提取其乙酸乙酯部位,测定该部位对植食性害虫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的杀虫活性。[结果]藏乌头的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强的杀螨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50 ug/ml时,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的触杀活性分别达40%和30%以上,与市场使用的0.3%的苦参碱效果相当;以LC50进行比较,乌头乙酸乙酯提取物和对照药剂0.3%苦参碱对朱砂叶螨及二斑叶螨的LC50值的95%置信限均存在重叠,判断两者的毒力差异不显著。[结论]乌头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杀螨剂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光环境变化条件下,白花泡桐叶片对Pb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在全光照、50%、20%光照条件下,对不同Pb处理下白花泡桐叶片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Pb处理下,SOD、CAT、APX均在20%光照处有最小活性,而POD在该条件下有最大活性。在Pb处理时,白桦泡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在20%光照条件下达最小值。丙二醛和脯氨酸随光照强度减弱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而膜透性在处理组中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Pb处理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含量随光照强度减弱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结论]适当的遮光处理缓解了Ph胁迫对白花泡桐叶片的氧化损害。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木薯品种对二点红蜘蛛的抗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华南5号、华南6号、华南7号、华南8号、华南10号、南植199等木薯品种对二点红蜘蛛的抗性,以及各木薯品种叶片颜色、质地及厚度与抗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木薯品种对二点红蜘蛛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华南7号、华南8号抗性最好,华南5号、华南10号、南植199次之,华南6号最差;品种抗性与叶片颜色及质地有关,叶片深绿色、腊质层较厚的品种抗性较好,叶片浅绿色、没有腊质层的品种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5.
2013年5月10日至8月30日在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实验站的黄金梨园进行了二斑叶螨的系统调查,并对有效杀螨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二斑叶螨的数量在6月10日以前较少,但随着温度的提升,6月中下旬后其数量迅速增高,6月30日内膛达到了14.23头/叶;进入7月中旬后,雨量增多,二斑叶螨的数量受到抑制;7月15日,内膛、外围数量均下降至2.45头/叶。此后,尽管8月比较干旱,但二斑叶螨未再猖獗,推测可能是受高温的影响。药效防治试验发现:药后10 d,24%螨危效果与20%三唑锡相当,校正防效分别达87.78%和86.64%;其次是1.8%阿维菌素,达79.66%;20%甲氰菊酯和15%哒螨灵效果较差,分别为63.43%和49.73%。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extracts from sweet potato leaves in anti-aging cosmetics. [Method] The extraction and storage conditions for free radicals scavenging substances from sweet potato leaves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and the bioactive components in extract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rrelation analysis. [Result] Sweet potato leaves contain the bioactive substances scavenging DPPH free radical and hydroxyl free radical. Extracting solvent species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influencing extraction yield. The optimal extraction and storage conditions are as following: water as solvent,pH 8.0 of extracting liquid,storage at 25 ℃. There is a good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ent of total phenols in sweet potato leaves and corresponding scavenging rates against both the DPPH free radical and hydroxyl free radical. For the content of total flavones in sweet potato leaves,just a correlation with scavenging rate against hydroxyl free radical shown in test. [Conclusion] The phenols in extracts could effectively scavenge both the DPPH free radical and hydroxyl free radical,whereas the flavones in extracts can only function on the hydroxyl free radical.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甘薯叶提取物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正交试验对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的提取及保存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对提取物中清除自由基能力的活性成分进行探讨。[结果]结果表明:甘薯叶中含有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提取剂种类是影响活性物质提取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其中最佳提取与保存条件为:以水为提取溶剂,提取液pH值为8,最佳保存温度为25℃。甘薯叶提取物总酚含量与其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率呈正比关系且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仅与羟自由基清除率有较好线性关系。[结论]提取物中的酚类物质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仅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  相似文献   

18.
甘薯叶中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的提取·保存与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影响甘薯叶提取物清除不同种类自由基的提取工艺和保存温度,为其应用于抗衰老化妆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桃树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年生盆栽桃树为试材,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处理(CK:浇水500 ml/d;处理Ⅰ:浇水2 000 ml/d;处理Ⅱ:浇水200 ml/d),研究不同处理对桃树叶片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水分胁迫处理20 d后,处理Ⅰ、Ⅱ桃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CK下降了10.6%和14.3%,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40.3%和20.5%,硝酸还原酶(NR)活性分别较CK下降了34.2%和62.2%,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分别较CK下降了29.7%和60.7%;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与GS活性的变化趋势相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结论]水分胁迫处理后,桃树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NR、GOGAT、GS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0.
郑蕊  岳思君  柳玲  李作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06-7507
[目的]揭示枸杞雄性不育败育的生理生化机制。[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枸杞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叶片及花蕾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研究枸杞雄性不育性与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结果]在减数分裂期和花粉成熟期,雄性不育株YX-1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可育株宁杞1号。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在春梢生长期最高,在展叶期最低。在生殖生长阶段,宁杞1号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YX-1的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随着花蕾的发育,YX-1的花蕾脯氨酸含量逐渐降低,宁杞1号的花蕾脯氨酸含量逐渐升高。在减数分裂时期和花粉成熟期,YX-1的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低于宁杞1号。[结论]不育株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高于可育株,花蕾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可育株,可能是导致雄性不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