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疆滴灌高产杂交棉花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南疆覆膜滴灌条件下高产杂交棉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规律.结果表明皮棉3 000 kg/hm2高产条件下,棉花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时间在出苗后的107~108和117~118 d;棉株吸收N、P2O5、K2O的快增期分别在出苗后66~153、55~126和62~126 d.高产杂交棉地上部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02.51和62.27 g/株,吸收积累氮磷钾养分的总量换算为N、P2O5、K2O分别为515.3、126.4和591.9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需吸收氮磷钾比例N∶P2O5∶K2O=1∶0.25∶1.15.  相似文献   

2.
干旱区滴灌春小麦氮、磷、钾养分吸收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方法]以新春6号为供试材料,设置氮磷钾三因素大田试验(施纯N0、210、300、390 kg/hm2,P2O5 0、60、120 kg/hm2,K2O 0、45、90 kg/hm2),研究滴灌春小麦养分吸收规律.[结果]最高产量为7 529 kg/hm2,氮肥、磷肥、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6.63;、17.05;、58.62;.此产量下春小麦地上部的氮磷钾吸收量分别为307、60和350 kg/hm2.滴灌春小麦地上部氮磷钾吸收动态符合Logistic曲线,氮磷钾吸收出现高峰期为出苗后26 ~57 d,即拔节期到抽穗期,这段时期N、P、K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分别为66;~79;、62; ~ 69;、66;~70;.[结论]滴灌施肥显著增加作物的养分吸收,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作物N、P、K养分吸收量增加,吸收速率和最大吸收速率增大,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提前,快速吸收持续时间延长.氮肥快速吸收起始时间最早,钾肥次之,磷肥最晚.  相似文献   

3.
隆玉2号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等土壤肥力下对隆玉2号玉米的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着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动态变化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干物质积累速率前期上升快,至高峰后缓慢下降;氮、钾吸收速率高,上升快,下降也快。磷吸收速率低,上升慢,下降也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出现时间;抽雄吐丝后N、P2O5主要分配在籽粒中,而K2O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很少;干物质、N、P2O5、K2O的转移率分别为14.28%、40.41%、47.47%、37.04%;每100 kg籽粒吸N 1.65 kg、P2O50.56 kg、K2O 1.40 kg;较佳的施肥方法是:氮肥要多次分期施用,“适量种肥、前轻、中重、后补”;磷肥作基肥或种肥一次施用;钾肥要求“适量种肥,前轻中重”,最好在抽雄吐丝前全部施完。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可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以紫花白为试验材料,分别设:对照(CK)、氮磷(NP,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氮钾(NK,N 120.0 kg/hm2、K2O 120.0kg/hm2)、磷钾(PK,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氮磷钾(NPK,N 120.0 kg/hm2、P2O5105.0 kg/hm2、K2O 120.0 kg/hm2)5种不同施肥处理,研究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5种施肥处理马铃薯单株总干物质积累量、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块茎产量(鲜)均表现为NPK〉PK〉NK〉NP〉CK,NPK处理较PK、NK、NP处理全株及块茎干物质积累速率都明显提高,达到0.05显著水平。5种处理单株茎叶总干物重为NPK〉NP〉NK〉PK〉CK,分配于地上茎叶的干物质率为NPK〉NP〉NK〉CK〉PK,分配于块茎的干物质率则为PK〉CK〉NK〉NP〉NPK。[结论]氮磷钾配施有利于促进马铃薯植株干物质积累和地下部块茎形成与增长;在其他2种养分配合施用基础上,增施氮肥对地上茎叶的促进作用最明显,磷肥次之,钾肥最小。而对地下块茎的促进作用则以钾肥效应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  相似文献   

5.
苏玉9号高产吸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不同密度和施氮处理研究玉米新品种苏玉9号的吸肥特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单产在6489.75~10230.3 kg/hm2范围内, 吸N量117.9~192.45 kg/hm2、吸P2O5量58.35~88.35 kg/hm2、吸K2O量119. 85~180.15 kg/hm2, N、P2O5和K2O吸收量与产量成正相关.增加群体吸氮量, 重点应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增加群体吸磷素量,重点要增加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其次是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增加吸钾量,首先要增加出苗拔节的积累量, 重点是增加拔节吐丝的积累量, 并提高吐丝成熟的积累量. 适宜密度基础上增施氮可提高成熟期群体氮磷钾素积累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干物质积累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立普  刘巍巍  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93-16795
[目的]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干物质积累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方法]设计对照、平产处理和高产处理,其产量水平分别为7051、9681和11803kg/hm2。分别于8个生育期(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和成熟期)采样,用烘箱干燥法测定干物质积累量。[结果]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平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Y)依出苗后各采样期的天数(X)的增长为不对称的S型曲线,可用Logistic方程Y=K/1+e(a-bX)加以描述,可根据该方程求得其最大增长速率及其出现日期。在玉米各器官干物质积累方面,不同产量水平玉米叶片、茎秆干物质积累速度均呈现出前期慢、中期快、后期慢的积累规律;而籽粒干物质积累速度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不同处理玉米的叶片、茎秆和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均是高产处理〉平产处理〉不施肥处理。[结论]该研究为指导吉林省玉米的高产生产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南疆棉花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分析了南疆棉花的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规律,它们均呈“S”型曲线,可用Logistic生长函数加以模拟, 效果良好,曲线相关指数R^2均在0.98以上。棉株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积累速率最快的时刻在出苗后的86-93d和99-100d;棉花对N、P2O5、K2O养分吸收强度最大的时刻分别在出苗后的73-80d,72-76d和65-76d。南疆高产棉花(2256kg/hm^2)地上部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118.69g/株和69.33g/株,吸收积累的N、P2O5、K2O养分为:263.890、68.635和334.725kg/hm^2。N:P2O5:K2O=1:0.26:1.27。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优化配比对大豆品质及相关生理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氮磷钾优化配比施肥对高蛋白大豆品质及相关生理参数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最有利于高蛋白大豆籽粒产量提高的氮磷钾配比是N 150kg/hm2、P2O5 90 kg/km2和K2O 75 kg/hm2.氮磷钾优化配比可以调节大豆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但对大豆籽粒含量的调节效应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高产条件下大葱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产地块设6个施肥处理研究了“万新1号”大葱的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规律。大葱由定植到缓苗越夏期干物质积累最慢,假茎充实期到收获期,干物质累积速度最快,直至收获干物质一直处于累积状态。大葱对氮磷钾吸收量分别是:116.92、45.92和94.50 kg/hm2,吸收比例为1∶0.39∶0.81。大葱从定植到缓苗越夏期日均积累干物质量为6.90 kg/(hm2.d);从缓苗越夏期到葱白充实期日均积累量为46.30 kg/(hm2.d);从假茎充实期到收获期干物质的日均积累量为127.4 kg/(hm2.d)。定植到缓苗越夏期养分日均吸收最低,假茎充实期到收获期磷钾养分日均吸收最高,假茎充实期与缓苗越夏期相比氮的吸收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0.
李可  其其格  李刚  李春艳  曹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55-9456,9495
[目的]研究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为有效施用钾肥,促进产量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先玉335为材料,设置K0(不施用钾肥)、K1(施用K2O100 kg/hm2)、K2(施用K2O200 kg/hm2)、K3(施用K2O300 kg/hm2)4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钾素在春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施钾处理钾素吸收、积累与分配规律基本一致,春玉米生育前期钾素积累量为K3〉K2〉K1〉K0,生育后期则为K2〉K3〉K1〉K0。[结论]春玉米对钾素的吸收不随施钾量的增加而提高,过量施用钾肥不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滴灌条件下不同产量棉花氮磷钾积累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静波  黄玉萍  何江勇  杨国江  樊庆鲁 《安徽农业科学》2010,(25):13774-13776,13785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不同产量棉花科学施肥氮、磷、钾配比、施用时间及施用量。[方法]利用Logistic方程,分析不同产量棉株各个生育期的氮、磷、钾的积累量。[结果]高产和中产棉株对氮磷钾最大积累量和积累最高速率远大于低产棉株。滴灌棉株出苗后40~95d左右是氮积累的旺盛期,出苗后51~110d左右是磷积累的旺盛期,出苗后47~90d左右是钾积累的旺盛期。[结论]保证棉株苗蕾至花铃前期吸收足量的氮,满足棉株花铃期到吐絮期对磷的高强度需求,并保持棉株生育后期对钾仍有旺盛的吸收能力,是形成棉花高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特点及影响粳稻品种氮素吸收的主要物质生产因素,以期为粳稻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08~2009年,在群体水培条件下,以国内外不同年代育成的94个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测定植株各器官干物重和含氮率、产量等,采用组内最小平方和的动态聚类方法将供试品种按吸氮量的大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 6类,研究不同氮素吸收型粳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差异。[结果]供试品种间吸氮量的差异很大。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平均产量极显著高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氮素高效吸收型粳稻品种各生育阶段群体及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大,根干重、茎鞘叶干重、穗干重也显著大于氮素低效吸收型品种,但经济系数无明显差异;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生产量对总吸氮量的作用大于经济系数的作用;抽穗前物质生产量、抽穗后物质生产量对成熟期物质生产量均有重要的作用,前者略大于后者;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对群体干物质生产量的作用大于单位面积穗数的作用,抽穗前更明显;提高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成熟期穗干重有利于成熟期干物质生产量提高。[结论]促进单穗干物质生产量尤其是抽穗前单穗干物质生产量,促进抽穗前后茎鞘叶干重和抽穗后穗干重的提高可显著提高氮高效吸收型品种成熟期群体物质生产量。  相似文献   

13.
施肥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晋杂12号高粱(Sorghum bicolor(L.)Moench)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N,P,K施用量对高粱生长、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用N,P,K(基础地力)时,高粱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及产量均较低,施用任意2种养分均会明显促进高粱生长;对N,P,K这3因素中任2因素设计最佳施用量时,施P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施K肥没有增产效果。高粱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拔节到抽穗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大,施肥高粱在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均高于对照,成熟期全株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增加19.77%。高粱干物质分配主要在茎叶部分,施肥对干物质分配比例没有显著影响。高粱N,P,K养分吸收量和分配比例最大的是K,其次是N,最低的是P。不同生育期高粱N,P,K养分吸收量和分配比例表现不同,N,P,K养分主要分配在茎叶上,穗部中养分分配比例大小为P>N>K。在施肥条件下,成熟期高粱N,P2O5,K2O养分吸收比例为1∶0.32∶2.22。施肥高粱在不同生育期对N,P,K的吸收比例与对照相似。  相似文献   

14.
苏薯 9号栽后发根量多 ,返苗快 ,结薯早 ,前期生长势旺 ,净同化率高。干物质积累在前 70d明显快于对照品种徐薯 1 8,后期优势减弱。在氮、磷、钾配合施用时 ,苏薯 9号的鲜薯、薯干和茎叶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玉米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其对机收影响。[方法]本文以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为材料,对其籽粒干物质积累、含水量随授粉后天数变化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探讨了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对机械收获的影响。[结果]夏播时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左右达到生理成熟;夏播玉米获得高产的收获适期,郑单958和蠡玉16在授粉后51天以上,先玉335和弘大8号在授粉后58天以上;达到生理成熟时郑单958、先玉335、弘大8号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分别为33.74%、28.86%、32.05%和35.24%;郑单958和蠡玉16籽粒含水量在生理成熟含水量时采用机械收获,其籽粒损失率符合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损失率0.84%≤2%),籽粒破碎率未达机械作业质量指标规定的范围(籽粒破碎率10.12%1%),说明郑单958和蠡玉16品种在生理成熟时不适合使用全喂入式联合收获籽粒机进行收获。[结论]为了给improving the maize harvest index under delayed harvesting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陶霞娟  孙敬爽  余海  孙长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21-11722
[目的]探讨不同N、P、K施肥比例对彩色针叶树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方法]以从美国引进的‘金叶疏枝’欧洲刺柏为供试品种,栽培在珍珠岩+蛭石(3∶7)的基质中,采取喷施营养液的方式,以清水为对照(CK),研究不同N、P、K施肥比例对‘金叶疏枝’欧洲刺柏株高、冠幅、地径、高径比、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和根冠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各处理都能够提高株高、地径、冠幅、高径比、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及根冠比,但各处理影响程度有差异,处理⑤在0.05水平上显著促进‘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株高、冠幅、单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和地下部分干重。[结论]合理的N、P、K施肥比例可促进‘金叶疏枝’欧洲刺柏的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不同施肥水平对亚麻氮、磷、钾积累量及生长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选用高产中纤的黑亚14和中产高纤的高斯进行盆栽试验,在不同生育时期取样调查叶面积、干物重和氮、磷、钾积累量。结果表明,亚麻地上部氮、磷、钾积累量呈"S"型曲线变化。氮、磷、钾的最终积累量表现为全氮>全钾>全磷;氮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叶面积,提高亚麻的干物质积累,如配合磷、钾肥施用则效果更佳。磷肥有利于氮素的吸收,应配合氮肥施用,增加干物质积累;钾肥有利于抗倒伏,减缓后期叶片脱落,但单施钾肥则不利于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氮肥和磷钾肥对早熟禾生长影响的差异。[方法]以城市环境下正常生长的早熟禾为试材,研究了硝酸铵、磷钾配施对生长季节内早熟禾叶片加长和加宽生长以及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施肥可以促进早熟禾叶片的加长生长,2种肥料间差异不显著;6~8月硝酸铵可以在0.05水平显著降低早熟禾叶片宽度,磷钾肥影响效果不明显;施肥可以在0.05水平显著促进早熟禾植株的干物质积累,硝酸铵促进作用优于磷钾肥;施肥可以改变早熟禾叶片含水量,不同月份表现不同;硝酸铵对促进早熟禾叶绿素含量增加的效果优于磷钾肥。[结论]施肥可以促进早熟禾生长和观赏价值的提高,硝酸铵优于磷钾肥。  相似文献   

19.
5年生五味子不同生育期叶片中N、P、K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5年生五味子不同生育期叶片中N、P、K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测定土壤中有机质;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碱解氮;采用浓度0.5 mol/L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磷;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速效钾;采用H2SO4-H2O2法消煮植株样品;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全氮;采用矾钼黄比色法测定全磷;采用火焰光度计法测定全钾。研究5年生五味子不同生长发育期叶片中N、P、K营养元素的含量动态变化。[结果]5年生北五味子叶片在全生育期内对N的吸收能力最强,其次为K,P的吸收量最少;植株叶片展叶期N、K的含量较高,从开花期至植株枯萎N、K的含量有所下降但较为平缓;展叶期、浆果生长后期至果实成熟初期的含P量较高,果实成熟后期下降很大。[结论]人工栽培五味子需施足底肥,浆果生长期要追P肥。  相似文献   

20.
玉米生长量、养分吸收量和及氮肥利用率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在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研究了玉米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植株干物质和养分吸收量,随生育期延长而持续增加,变化动态可用S曲线方程拟合。对干物质和养分累积方程求导,得到了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速率。玉米生长期间干物质累积速率前期上升快,至高峰后缓慢下降。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钾吸收速率高,上升快,下降也快;磷吸收速率低,上升慢,下降亦慢。养分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钾最早,氮次之,磷最晚,但均早于干物质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氮肥利用率与干物质累积、养分吸收速率有类似变化趋势;氮肥最高瞬时利用率与氮素最大吸收速率出现的时间基本一致。灌水明显提高了氮肥累积利用率和瞬时利用率;水分和氮素供应虽然增加了养分吸收速率和干物质累积速率,但未改变其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