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从生态环境污染、农业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产业与市场接口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支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能力、加强农业农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经营与服务机制、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以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东田镇湖山村整建规划为例,对乡村生态规划的设计模式和设计做法进行研究,在分析湖山村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及公共服务设施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富丽乡村与循环农业协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台湾“富丽农渔村”建设的挑战与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0年代末,台湾经济实现向工业化成功转型,农村施政方针从"以农补工"转变为"以工补农",当局适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农村建设的政策,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在此基础上,1990年《农业综合调整方案》出台,明确提出"照顾农民、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长期发展目标。本文详细梳理了自1990年以来台湾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富丽农渔村"所出台及修正的一系列纲领性文件与政策法规的演变过程,及其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分析了21世纪以来台湾农村发展面临的人口减少老化、社区组织变迁,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生态恶化的现实情况,并阐述了今后台湾农村建设规划定位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台湾地区富丽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本文对其政策规定及主要成效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台湾富丽农村建设政策所具有的兼顾效率与公平、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文化价值的提升、发挥基层组织功效以及推动农地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特点。借鉴台湾经验,提出福建省新农村建设的若干策略选择,包括:先行先试,注重政策的连续性;以人为本,侧重“上下互动”;永续经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支农惠农,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明晰产权,鼓励农地经营权流转等。  相似文献   

5.
借鉴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经验加速福建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1年开始,台湾进行"富丽农村"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借鉴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做法,立足福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水平,加快改革与制度创新步伐,对提升福建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升级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和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台湾"富丽农村"建设的特点与经验,并结合福建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中国农村所面临的资源要素制约强化与社会发展标准提高的双重压力更加突出,精明收缩成为未来村庄发展的趋势。本文以酒泉市肃州区下坝村为例,探讨“大分散、小集中”的河西走廊绿洲农业型村庄“精明收缩”规划路径,以产业精明发展、人居精明提升、土地精明管控等方面入手,贯彻“减量”和“存量”思维,对农村建设规模与空间布局进行优化重组,构建村民生活、生产、生态空间的高效融合,为河西走廊绿洲现代农业主导型村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农家参谋》2008,(2):1
三、旅游产业带动型 该模式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产业带动能力,把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农民劳动生活作为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拓展农业生态功能,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一、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重大意义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推进邯郸市的农业转变发  相似文献   

9.
<正>都市农业是指位于城市内部和城市周边地区的农业,包括从生产、加工、运输到消费的完整经济过程。都市农业的特征:在都市化地区,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牧渔生产经营活动、农村文化活动,为人们休闲旅游、体验农业、了解农村提供场所。都市农业是将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等"三生"功能结合于一体的产业,它与乡村农业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是城市经济和城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原有的农业生产形式进行突破性创新,打破了原有生产模式的限制,通过投入更多的科学技术,使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及销售上更加突出市场的导向作用和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从而推进农业朝着精细化、高端化、规模化迈进。漯河市郾城区的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给农业生产注入了勃勃生机,使得农户和市场的联结更为紧密,真正实现了农业生产和销售的一体化,这是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能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村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陕西省汉台区近十年来农业产业、产值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提出了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从农业投入水平、农业产出水平、农村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水平3个层面入手,采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新疆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投入水平因素中,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影响程度最大;在产出水平因素中,土地产出率影响最大;在农村经济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因素中,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影响程度较大.根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为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种植业经济产值占据了农业经济的核心部分,换而言之 种植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直接决定了农业种植效益,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分析种 植业技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促进我国 农村经济的发展,论证种植业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巴琳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58-1860
从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视角观察河北省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五千年文化的主要承载地是农村。因此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显著增长,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对保证整个和谐社会主义大家庭平安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文化建设应当顺从其发展规律,走农民参与管理和认同的途径。即促使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创新发展农村文化产品与特色服务;拉动地方农业旅游业,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健全和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体系和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使农村文化产业朝着健康、有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完成我国城市化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5.
胡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512-5514
通过对安塞县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农业发展现状及水土保持对该县农业的影响分析,可得出水土保持对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减贫有重要的作用。1985~2004年期间水土保持的成效对安塞县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表明,水土流失面积的减少将会有力的推动安塞县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且水土保持对提高该县农业生产总产值和农业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能有力地缓解当地的贫困状况,并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鄄城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业、非农业总产值之间,农业总产值和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产值之间,非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产值之间以及它们与部门内各产业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并绘成该县农村生态经济系统的灰色关联树。由此找到了影响该县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结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山东省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探索城乡经济发展出现差距的原因。从城乡居民收入、财产状况和生活水平3方面介绍了其发展差距,从城乡区位条件、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产值比重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山东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应深化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经济格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城乡协调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谢华文 《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998-1002
文章从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和住房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等方面对广西6个农业经济区域和14个地市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广西农业经济区域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提出了鼓励各区域之间进行横向经济联合、以"龙头城市"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地制宜统筹各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借鉴区内外或国内外区域协调发展成功经验等促进广西农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目前进行的农业企业化经营进行了探源研究,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赋予了农户以生产经营自主权、决策权和产品的处置权,为农业企业化经营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乡镇企业发展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具体实践,揭示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广泛适应性;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三化”之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而不是手段。农业企业化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全面推开、推进。  相似文献   

20.
贾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222-1223,1253
通过对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过程的考察,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过程与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并从农地产权制度发展角度探讨当代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新,最后对其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