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日照处理对龙胆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切花龙胆花‘1124、1139’为试验材料,研究短日照处理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不仅使龙胆花延迟现蕾开花,开花天数延长,而且提高花的品质。遮光处理14 h效果最好,株高最高,有效花朵数最多,花期最长。  相似文献   

2.
光周期对‘泰山-橙黄’万寿菊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泰山系列橙黄色万寿菊为试材,以雅安地区自然光周期(长日照)为对照,通过遮光处理,研究不同光周期(昼夜8/16 h、10/14 h、12/12 h)对‘泰山-橙黄’万寿菊花芽分化和开花的影响。结果显示:8/16 h处理的花芽分化起始和完成分别在处理后第5天和第2天,较10/14 h处理分别提前了2和5 d,较12/12 h处理分别提前了2和7 d,较对照分别提前了5和16 d;短日照处理使万寿菊开花提前及花期明显延长,其中8/16 h处理效果最明显;与对照相比,短日照处理下万寿菊的鲜花产量显著增加,而盛花期的舌状小花数和花径均显著减小;随着日照时间的减少,株高、基茎、株幅和干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以上结果表明,光周期处理可以有效地调节‘泰山-橙黄’万寿菊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日照时间越少,开花越早,花期越长,而植株长势越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短日照结合氮素营养处理优化十倍体草莓‘桃熏’的植株形态,促进花芽分化,使开花结果期提前,增加前期产量。【方法】草莓‘桃熏’穴盘苗于2018年6月1日扦插,穴盘苗成活后对其进行短日照处理和氮素营养处理,并于2018年8月27日、9月3日和9月10日把穴盘苗定植于塑料温室大棚高架基质栽培槽内,期间植株通过滴灌获得全营养肥。对植株匍匐茎数、侧芽数、开花结果期(现蕾时间、开花时间、果成熟时间)和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6~7周的短日照结合氮素营养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草莓‘桃熏’植株的匍匐茎数、增加侧芽数,使开花结果期提前2个月,实现11-12月单株产量达200 g/株。【结论】在滇中地区,自然温度条件下6~7周短日照处理是显著提早十倍体白果草莓‘桃熏’开花挂果,减少植株匍匐茎,增加植株侧芽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切花菊花芽分化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切花菊品种‘神马’短日处理时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其花芽分化及切花品质的影响,为高品质切花菊的生产提供指导。【方法】对通过分期扦插、分期定植获得的不同营养生长天数植株进行短日诱导,观察花芽分化和开花进程,测量品质指标。【结果】营养生长天数越少花芽起始越迟。营养生长天数为0 d(定植当天短日处理)的植株从成花诱导到花芽起始需18 d,显著长于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4 d。植株营养生长天数越少,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时间越长、花期越迟、切花品质越差。【结论】植株营养生长天数对切花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品质有显著影响。4 d是‘神马’对成花诱导的最短反应时间,21 d是‘神马’达到成熟的成花感受态的营养生长天数。要获得符合出口标准的高品质切花,植株营养生长天数要达到28 d以上才能进行成花诱导。  相似文献   

5.
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本研究以切花菊品种‘丽金’组培苗为材料,对其成花感受态和限界光周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光质配比组合的红光和蓝光LED补光灯对其幼苗进行光照处理,探讨不同光质对植株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丽金’的成花感受态为具有14片叶的组培苗植株,限界性诱导光周期值为短日照下(12 h光照/12 h黑暗)43 d;蓝光是促进幼苗现蕾的必需光源,且复合光(蓝光∶红光=2∶1和红光∶蓝光=2∶1)比单色光(蓝光和红光)和对照组(普通荧光灯)更利于切花菊的成花,其中蓝光∶红光=2∶1是短日照诱导植株快速现蕾和成花的最优光源,成花所需时间仅为(86.19±1.17) d,而红光∶蓝光=2∶1是短日照诱导植株成花且获得高杆植株的最优光源,现蕾高度为(41.44±7.09) cm。这些结果为切花菊高效低能的周年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并为其他观赏植物的设施栽培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6.
短日照处理对小豆生长、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材,在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测定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植株的生长指标、干物质积累、光合和荧光参数以及产量形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短日照降低株高、茎粗、节间长度和叶柄长度并减少主茎分枝数、主茎节数和叶片数,同时抑制植株各部位干物质的积累,处理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大.净光合速率(Pn)和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高峰期出现在开花和结荚期,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呈现苗期和分枝期降低,开花至鼓粒期升高的趋势,但因不同品种而稍有差异.各个生育时期的最大荧光(Fm)、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量子产量(ΦPSⅡ)在不同生育时期呈现升高趋势且短日照时间越长,升高越多,3个品种相比较,唐山红小豆升高幅度较大,白红2号升高幅度较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呈降低趋势且短日照处理时间越长降低越多.短日照不利于小豆的植株生长和干物质积累,虽可以提高小豆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加速电子传递过程,但对小豆产量均表现为负效应.  相似文献   

7.
以‘千禧’和‘早生天鹅绒’为材料研究了日长和覆盖材料对一品红促成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到苞片转色天数、现蕾到开花天数和短日照处理到开花的天数均以日长11h最长,日长9h和10h差异不显著;开花时的枝长、节数及其增加值也以日长11h最大,9h和10h差异不显著。所以,一品红促成栽培时日长应控制在10h以内。用黑色园艺地布做覆盖材料时一品红开花比用黑色塑料薄膜显著延迟。  相似文献   

8.
旨在明确8 h遮光处理对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的差异性。以早熟品种‘白红2号’和中晚熟品种‘冀红9218’为材料,设置8 h光/16 h暗短日处理,处理时间分别为7 d(SD 7)、14 d(SD 14)和21 d(SD 21),研究不同短日照处理下小豆品种的生长特性、花芽分化进程及开花时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遮光明显降低小豆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且与遮光时间呈负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降低幅度较大;遮光使小豆开花提前的时间增多,开花促进率增大,且与遮光时间呈正相关,‘冀红9218’较‘白红2号’的开花时间提早较多,开花促进率较大;另外,遮光时间与出苗-开花、开花-成熟时间、开花提早时间和开花促进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并促使小豆基部、中部和顶部花芽分化时间提前且呈现顶部中部基部的变化趋势,‘冀红9218’较‘白红2号’对短日照敏感,在3个处理下中部和顶部的花芽分化时间较‘白红2号’提前。以上结果说明,遮光处理通过抑制小豆植株的生长而促使小豆花芽分化时间提前。掌握不同小豆品种花芽分化进程,可为今后小豆花期相遇,加速育种进程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芍药品种‘桃花飞雪’、‘紫凤羽’为试验材料,以地栽为对照,研究其在槽、盆、袋3种栽培方式下的生长开花及生物量分配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槽栽能显著提高芍药叶片数量,增加花枝长,提高开花率,增大着花量,利于提高切花品质.槽栽能提高芍药植株总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对地上部分生物量的提高也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栽培方式下芍药2个品种根冠比表现不同,‘桃花飞雪’根冠比差异显著,表明该品种在不同栽培方式下植株地上、地下竞争力差异较大,而‘紫凤羽’根冠比在不同栽培方式中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初花后不同时期短日照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为小豆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熟品种‘冀红9218’和晚熟品种‘唐山红小豆’为试验材料,在初花—初荚(简称:EF-EP)、初荚—初粒(简称:EP-ES)和初花—初粒(EF-ES)3个时期进行短日照(10 h和12 h)处理,研究其对小豆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初花后短日照处理使小豆的花期提前,同时开花时间也增加,与对照相比,‘冀红9218’在10 h和12 h光照下开花分别提前6、3、7 d和7、6、9 d,‘唐山红小豆’开花分别提前为7、5、9 d和9、7、11 d,开花累进促进率也显著增大,‘唐山红小豆’和‘冀红9218’的最大开花累进促进率分别为19%和16%;产量构成因素和小区产量呈现降低趋势,短日照处理10 h较12 h降低较多,且EF-ES处理降幅最大,EP-ES处理降幅较小;全氮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在短日照处理10 h时增加幅度较大,可溶性糖含量在2种短日照处理条件下较对照都增加,而淀粉含量却呈现降低趋势;‘冀红9218’的各种氨基酸含量只有在EF-EP(10 h)处理中稍有增加,总氨基酸含量也增加,而‘唐山红小豆’的一些氨基酸含量在3种处理下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EF-EP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初花后短日照处理加速小豆的生育进程,导致产量呈现降低趋势,但对籽粒品质指标具有正调控作用,且EF-EP处理的调控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以冬性品种‘一点红'和春性品种‘短叶13'为材料,取其萌动种子在5 ℃和10 ℃条件下分别处理10~40 d,研究低温对萝卜花芽分化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明显促进了萝卜花芽分化和现蕾、抽薹及开花,处理温度越低、时间越长,这种促进作用越明显.‘短叶13'品种在5~10 ℃下只要处理10 d,就能明显促进花芽分化;‘一点红'则需要在5~10 ℃下处理20 d以上.另一方面,低温处理也明显抑制了植株的生长,低温处理时间越长,对株高、叶片数和叶片大小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FRUITFULLa(GmFULa)基因在植物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中的作用,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拟南芥进行遗传转化,对过表达GmFULa基因拟南芥的开花时间、始花期莲座叶片数及成熟期分枝数和荚果数进行分析;并以光周期敏感大豆品种自贡冬豆和光周期钝感大豆品种黑河27为试验材料,分析GmFULa基因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全生育期的表达规律;同时在短日照条件下分析GmFULa基因在自贡冬豆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及昼夜表达规律。结果表明,过表达GmFULa基因增加了拟南芥莲座叶片数、分枝数和荚果数,并可能使拟南芥开花提前。GmFULa基因在生殖生长期的表达量远高于营养生长期;在荚果中的表达量最高,远远高于其他组织;呈现出昼高夜低的昼夜表达节律,并受光信号诱导。综上,GmFULa基因对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有影响,并在荚果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短日照处理对大麻开花及性别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真叶期的大麻在短日照处理(每天8 h自然光照、16 h黑暗)下开花所需时间、生长状况及性别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促使大麻提前开花,大庥3~4对真叶期是进行短日照处理的最佳时期;短日照处理对大麻的性别分化无显著影响;大麻是研究植物性别分化表达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河北香菊属多年生短日照药用菊花(Chrgsathemum morifolium Ramat)品种,霜降后开花,容易受霜冻为害,造成严重减产和质量下降.以河北香菊越冬苗为试材,研究了短日照处理和遮光材料对河北香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日照处理可促使河北香菊提早现蕾开花,但对植株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植株表现变矮.短日照处理较大田自然生产可提前开花4~7 d,增加霜前花产量,降低霜冻为害.连续遮光处理30 d条件下,较适宜的日照时数为9 h;连续遮光处理40 d条件下,每天日照时数控制在10 h较好,可提早开花6 d,又能获得较高的单株产量.利用黑色遮阳网和黑色塑料薄膜遮光对促进开花效果差异不明显,但黑色遮阳网通透性优于塑料薄膜,利于植株生长发育,单株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李东  李平 《云南农业》2001,(12):11-11
1.菊花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条件下才会花芽分化,因此可通过控制日照长短来控制花期.为此要在长日照条件开花,应进行短日照处理.预先把植株培育健壮,嫩枝长到9~12cm时,每天只给9~10h的光照,其余时间可用黑布或黑塑料薄膜等将植株罩起来(以早晚为宜,因中午过热).短日照的有效感应在顶端,故上部一定要完全黑暗,基部则要求不严.约经30~40d处理,菊花即可形成花蕾,以后可去罩,并加强肥水管理.为了延迟开花,也可选择晚花品种,采用延长日照的方法,阻止花蕾的形成从而推迟开花.  相似文献   

16.
以4年生油用牡丹凤丹品种为材料,根据叶形的不同进行定株观察研究。从株高、叶长、叶宽、长势、一级分枝数、叶片干质量、物候期、叶斑病和开花结实情况等方面开展调查和测定。结果表明,叶形为近圆形的植株平均高度最高,叶形为狭长形的植株更易开花结实。不同叶形的植株一级分枝数是有明显差异的,叶形为狭长形的植株一级分枝数最多,达到5个以上。3种不同叶形的植株均在4月上中旬进入开花期,狭叶形最早开花,开花率达80%,结实率达70%,近圆形最迟开花,开花率和结实率均很低,分别为20%、0%。相关分析表明,叶形为近圆形的植株类型植株较高,叶宽较大,干物质量也较多,但是分枝数较少,开花率和结实率均较低,而叶形为狭长形的植株类型叶片虽然狭长,干物质量也相对较低,但分枝数多,开花结实率高。因此,句容地区适宜引种狭叶形植株。  相似文献   

17.
以文心兰南茜品种为原材料,筛选出自然变异优良单株博大1号,经组培扩繁获得新种苗,通过品种对比试验,对选育的新品种进行性状鉴定;再以引进的其他6个不同来源(品种)的文心兰产品为对照,在大田生产统一管理下,对植株生长、开花特性、切花等级、病虫害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7种材料中,博大1号整体综合性状优良,植株长势较为粗壮,全年感病率最低,仅3.4%,当年开花率最高,达81.96%,且具有较高的切花等级;切花后从新芽露出到花朵开放需要时间最短,仅175.1 d,切花株抽芽数最多,双芽以上株比例达92.5%,具有最高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秋石斛品种及其温室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石斛原产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岛屿,主产地为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和美国夏威夷,以及澳洲北部与新几内亚一带.大多生于热带潮湿之地,叶片终年常绿,对最低温度的要求较高.在温暖、短日照下进行花芽分化,夏末至冬季开花,以秋季开花最多.可做切花、盆花,主要以切花为主,是高档的切花材料.目前,秋石斛切花生产已成为许多热带国家的出口创汇商品.  相似文献   

19.
叶面追肥对藤本月季‘安吉拉’生长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促进月季旺盛生长,增加开花量,增大花径,延长花期,提高抗逆性和越冬抗寒能力,在植物生长期,于叶面分别喷施不同浓度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氨及其组合的肥料,研究叶面追肥对藤本月季‘安吉拉’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期喷施氮、磷、钾肥料能促使‘安吉拉’植株健壮生长,枝条粗壮,抗性增强,花繁色艳,花径大,花期长.其中,以3‰尿素+5‰KH2PO4混合追肥的效果最为显著,株高76cm、花径6.2cm、单株开花量103朵和分枝数9枝均显著大于其他处理,且枝条风干率只有15%.  相似文献   

20.
<正> 1 满天星生物生态学特性 1.1 开花生理。满天星在自然条件下,到了秋末,遇到短日照(8小时以下)和低温(10℃以下),芽顶部的节间缩短,生长缓慢呈莲花座状。一旦形成莲花座状,必须在5℃条件下365小时以上才能打破。低温处理的时间越长,花穗的节数越多,切花的品质越好。 1.2 日照长度、温度对花芽分化的影响。满天星适宜的日照长度为15小时以上。日照时间越长,花芽分化越低,到达开花的时间越短。日照时间低于8小时,莲座形成,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