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对于陆地上的有毒动物,如眼镜蛇、漏斗形蜘蛛、南美杀人蜂、亚马逊毒剑蛙、巴基斯坦毒蝎……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详,但是对于海洋中潜伏着的可怕毒物,你又知道多少呢?No.1世贝尔彻海蛇当前世界上约有700种毒蛇,世贝尔彻海蛇荣登全球毒素最强的蛇类宝座,它的毒性比任何陆地蛇都强。世贝尔彻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长可达3米左右。它们栖息于沿岸近海,特别是半咸水河口一带,以鱼类为食。世贝尔彻海蛇释放的毒液能够在短短数秒钟之内让猎物瘫痪并最终走向死亡之路,并且当前尚无血清可  相似文献   

2.
<正> 最近,马尼拉湾发生赤潮,由于食用了被赤潮毒化的海洋食品,有6人死亡.大约100人被送往医院。据菲律宾卫生部门报告,赤潮是由一种有毒的微生物引起的,这种微生物繁殖迅速,很快使海水变为深红色。  相似文献   

3.
苦木为苦木科植物,属于落叶乔木,又叫青山虎、或净山苦。它性寒、味苦、有毒。具有抗菌、消炎、祛湿、解毒、抑病毒的功效。一般民间用治疗菌痢、胃肠炎、咽喉肿痛、胆道感染、蛔虫病、狂犬咬伤和毒蛇咬伤等病症。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淡水常见养殖品种银鲫(Carassius auratus)在有毒微囊藻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以及微囊藻毒素在鱼体内的积累情况.实验分为添加有毒微囊藻的实验组和不添加微囊藻的对照组2组,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10尾银鲫,实验周期42 d.结果表明,有毒微囊藻能够极显著的抑制银鲫的生长(P<0.01),添加微囊藻实验组的增重率为38.6%,不添加微囊藻的增重率为87.70%;有毒微囊藻能显著降低银鲫的消化酶活性(P<0.05),添加微囊藻的实验组的银鲫的肠、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和肠、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分别是对应不添加微囊藻的对照组活性的60.6%、71.3%、65.4%、68.2%;而且毒素会最终在银鲫体内积累,并可通过食物链传到人类,从而对人类构成潜在的风险.因此,养殖水体微囊藻水华应该被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5.
有毒鱼类     
未然 《海洋渔业》1988,10(2):70-70
<正> 据鱼类学家统汁,世界上大约有2万多种鱼类,其中1100多种鱼有毒,称作“有毒鱼类”,而我国有270多种鱼类,也属于有毒鱼类。有毒鱼类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毒鱼类,其肌肉、皮肤、血液或内脏含有毒素。二是刺毒鱼类,体有毒棘和毒腺。三是毒腺鱼类,体无毒棘,但皮肤有毒腺组织。提起有毒鱼类,人们自然会想起河豚鱼。河豚广泛分布于各大洋的温带和热带海域,我国从辽宁到广东一带沿海均有分布。河豚是一类涸游性鱼类,每年3月,河豚由深海向近岸作生殖涸游,在江河产卵。一到秋天,重返大海越冬。世界上许多国家报道了因误食河豚而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的事  相似文献   

6.
张富斌  王健  杨坤  高欣  曾燏 《水产学报》2022,46(9):1593-1603
摘要:为提高人们对淡水有毒鱼类的认知、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也为有毒鱼类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本研究初步构建了有毒鱼类风险评估体系,并对嘉陵江已知的18种有毒鱼类展开应用探索。该风险评估体系从有毒鱼类毒性属性、群体属性以及社会属性展开,共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6个三级指标。通过对各有毒鱼类的各指标赋值,其后,根据各指标已确定的权重,从而得出各有毒鱼类的风险评估值,确定其风险等级。结果显示,在嘉陵江已知的18种有毒鱼类中,有4种被界定为高风险有毒鱼类,包括草鱼、鲤、鲇以及鳜,其余14种皆为中风险有毒鱼类。卡方检验(χ2)结果表明,嘉陵江不同风险等级有毒鱼类在食性类别、分布水层、分布范围及繁殖特征上差异不显著(P>0.05)。该评估体系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限于对有毒鱼类的认知,本评估体系难免存在不足,未来应当加强对有毒鱼类的研究,以不断地完善该评估体系。本研究加强了人们对于有毒鱼类的了解,为有毒鱼类的科学管理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汞,俗称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具有流动性,在常温条件下就已经开始挥发。汞的蒸气是有毒的,而汞和它的化合物都是很危险的有毒物质。现在世界上约有八十多种工业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地方用氧气袋装运鱼苗,发现死苗现象,其原因主要是氧气袋有毒。一般氧气袋是用两类塑料薄膜制成的,一类是用聚乙烯、聚丙烯和密胺等原料制成的,一类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前者无毒,后者有毒,不能装运鱼苗。氧气袋有无毒性可用下列简便方法进行鉴别:无毒氧气袋埋入水中底层后,可浮出水面,而有毒氧气袋是不向上浮的;用手指触摸塑料袋,有润滑感者无毒,有发粘感者有毒;抓住氧气袋的一角,用力抖一  相似文献   

9.
鱼病防治是养鱼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但在防治工作中存在着施药不择种类和不限用量等忽视渔业环境保护的问题。目前,防治鱼病常用的有农药、金属毒物和有机药物等,农药已被广泛采用,金属毒物也用得较多,这两类药均系有毒药物,长期施用后,有毒物质通过水、食物链富集鱼体,降低鱼类品质和食用价值。因此,在做好鱼病防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渔船上预防食物中毒是很重要的,一旦发生了将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渔业生产,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同时还危害船员的身体健康。为此,要引起船员的重视.食物中毒是指吃了某些有毒的食物所引起的急性疾病。它包括由于食物受到某些微生物大量污染与繁殖和食物含有细菌的毒素,以及有毒物质混入  相似文献   

11.
毒贝与贝毒     
<正> 现存的软休动物约有11万5千种。其中海洋贝类约有10万1千种,淡水贝类约有1万4千种。它们绝大多数无毒或可供食用,仅少数种类因含有毒素或毒液能使人类中毒,这些具有毒性的贝类称为有毒贝类。据调查,有毒贝类约有80多种,主要分布于海洋中。贝毒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因  相似文献   

12.
<正>曼陀罗为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均有毒,主要有毒成份为茛菪碱、阿托品和东莨菪碱。曼陀罗有恶臭,家畜避而不食,但如误将其混入青干草中,家畜误食可引起中毒。2009年12月4日,仰化镇某羊场的山羊因误  相似文献   

13.
汞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汞,俗称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具有流动性,在常温条件下就已经开始挥发。汞的蒸气是有毒的,而汞和它的化合物都是很危险的有毒物质。1汞的污染汞主要以单质汞、无机汞和有机汞形式存在。现在世界上约有80多种工业生产需要汞作原料或辅助材料,每年散失在环境中的汞估计达5000t。汞的污染来源有煤的燃烧、有色金属开采的矿区、提炼金属  相似文献   

14.
陆地上有许多有毒的动物,海洋里也不例外,有几十种鱼的身上都有空心棘针,人们如果碰着它们就会被螫,或是痛得要命,或是引起严重休克,最厉害的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5.
1989年3月香港曾出现一次有毒的赤潮,地点是在香港东部的一个封闭式海湾——将军澳(Junk&;#183;Bay)。那次赤潮是由一种有毒的甲藻(Atexandrium catenella)迅猛繁殖所引起的,使海水变成红色。在赤潮发生期间,海水中有毒甲藻的最大浓度高达每毫升水5000个细胞。  相似文献   

16.
说起毒蛇和蝎子,人们可能会不寒而栗,不过在中药里蛇蝎的毒液都是绝好的药材。在自然界  相似文献   

17.
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琦 《水产学报》2003,27(2):137-142
描述了厦门湾沉积物中的13种甲藻孢囊的形态与丰度、分布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湾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平均丰度为3360粒·kg-1湿重;其中有2种有毒甲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和小型亚历山大藻,有2种有害甲藻:具刺膝沟藻和锥状斯氏藻的孢囊,且数量较为丰富。这4种有害有毒甲藻孢囊在环境条件适合时将可能引发赤潮,对厦门湾水产养殖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18.
陈思行 《海洋渔业》1985,7(3):139-139
<正> 据英国《皇家海军医药处杂志》报道,英国已发生肉素鱼类中毒事件,这是人们食用了有毒的鱼肉后引起的。现已知有400多种鱼类,主要是食肉性鱼类被认为含有肉素鱼类中毒。肉素鱼类中毒的患者在几小时内会得病,毒害神经效应可持续达3个月,而且吃了其他无毒鱼类也会使旧病复发。这种疾病特别难于处理,在处理前要严格区分是否由于其他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和全球变暖,微囊藻水华在低盐度封闭海域也时常发生。为探讨低盐度封闭海域中的铜绿微囊藻的毒性对盐水枝角类动物生殖、抗氧化酶的重要影响,在室内条件下培养耐盐为8的有毒铜绿微囊藻,分别开展不同藻密度的有毒铜绿微囊藻[4个有毒铜绿微囊藻处理组、1个对照组(小球藻)、1个禁食组]、不同组合的混合饵料(设置4个处理组和1个对照组,藻密度为1×105个/mL)对蒙古裸腹溞生长繁殖的影响,以及不同食物条件对蒙古裸腹溞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不同的藻密度条件下,随着有毒铜绿微囊藻藻密度增大,蒙古裸腹溞寿命显著减短,并且在有毒铜绿微囊藻处理组中均无繁殖现象;在混合饵料(小球藻+有毒铜绿微囊藻)条件下,有毒铜绿微囊藻占比越大,蒙古裸腹溞的净生殖率越低,世代时间越短;在96 h的酶活性测试中,与小球藻组相比,暴露在有毒铜绿微囊藻条件下的蒙古裸腹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时间显著下降。研究表明,有毒铜绿微囊藻显著抑制蒙古裸腹溞的种群生长。在2种食物条件下,添加小球藻可以缓解铜绿微囊藻对蒙古裸腹溞的毒害作用,同时铜绿微囊藻的毒性也显著影...  相似文献   

20.
孔雀石绿(Malachite Green)是有毒的三苯甲烷类化学物,是一种工业染料,常被用作鱼类或鱼卵寄生虫、真菌或细菌感染的防治药物,也有运输商用来消毒,以延长鱼类在长途贩运中的存活时间。但在应用及随后的研究中表明,孔雀石绿对人及哺乳动物有较高的毒性,主要表现在:①孔雀石绿对哺乳动物具有细胞毒性:会导致肝、肾、心脏、脾、肺、皮肤、骨骼等器官组织的损害;②致癌:孔雀石绿可以诱发大鼠肺、胸和卵巢肿瘤;③致突变:孔雀石绿致基因突变试验结果为阳性;④致畸:孔雀石绿对妊娠兔子,大鼠和小鼠都有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