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拱棚覆膜、上盖遮阳网的扦插育苗方法,进行白云杉嫩枝与硬枝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在沈阳周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以IBA 200 mg/kg浸插条90 min,扦插成活率83%,生根率可达85%,且根系发育好,移栽成活率高;嫩枝插条生根率比硬枝插条生根率高57%,两种插条生根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插条在细河沙上的扦插成活率比在木屑上的高20%,生根率提高21%。嫩枝插条扦插后,20 d形成愈伤组织,30 d出现凸起,45 d生根。秋季控水炼苗,冬季床上覆膜覆草越冬。翌年移植成活率可达90%,当年新梢生长量5.5 cm。  相似文献   

2.
从品种选择、插条收集与保存、扦插时间、苗床准备、插条剪截与处理、苗木扦插、插后管理、大田移栽及苗木出圃等方面总结了葡萄单芽硬枝扦插育苗技术。采用该技术育苗,插条愈伤组织形成率达到95%以上,萌芽率达到85%以上。  相似文献   

3.
软枝油茶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2000年对软枝油茶扦插育苗进行了插床基质、促根激素、插条类型及留叶量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带顶芽保留2片以上小叶的插条,用ABT6号生根粉溶液泡浸,扦插于90%黄心土加10%细沙的基质中,在大面积育苗生产应用中,插条生根率达93%,移苗成活率达98%。文内还系统总结了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插条育苗也叫做扦插育苗。就是截取树木的苗干或枝条做繁殖材料,插于土壤中或湿润环境中进行育苗的方法。截制的繁殖材料叫做插穗,用插条育苗法培育的苗木叫做插条苗。 扦插育苗又可分为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这一讲主要讲硬枝扦插法。 硬枝扦插通常是指用充分木质化的苗干或枝条做育苗材料,方法简便,成活率较高,单位面积产苗量比其他营养繁殖法高。因此,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育苗方法。  相似文献   

5.
嫩枝插条又叫做绿枝插条,是用没有木质化的嫩枝进行插条育苗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育苗法,是因为有些树种用木质化枝条插条不易生根,而用嫩枝插条就比较容易生根。例如:一些松、柏针叶树种就是这种情况。但是,由于嫩枝插条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管理要求细致,故一般只用于因木质化枝条育苗即硬枝插条育苗成活率低的树种。  相似文献   

6.
毛白杨硬枝插条育苗插穗不容易生根,扦插成活率低。采用保护地育苗技术,即浸药、沾药、套袋综合技术措施,毛白杨硬枝插条成活率可达84.25%,最高达到95.75%。该措施改善了插穗生根的环境条件,空气相对湿度提高2~8.5%,温度提高1.5~2℃。苗木水分代谢平衡,生理机能旺盛,促进营养物质合成和积累,有利插穗愈合和生根,苗生木长健壮。  相似文献   

7.
84K毛白杨是较难生根的树种,为了满足当前造林绿化的需要,为林业生产探索出一种简便易行的硬枝插条技术,加快84K毛白杨的繁育速度,进行了硬枝插条育苗试验。试验获得了成功。硬枝插穗采用水浸加ABT生根粉处理的扦插成活率达96%。该育苗技术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木槿苗木培育速度,满足市场需求,在生产实践中运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用ABT生根粉1000ppm液处理插穗基部,可使插条生根迅速,生根率达90%。  相似文献   

9.
1 插条的采集从优良品种、单株、生长健壮而又丰产的母株上采集。采集枝龄在1~2a生,枝条粗度为0 5~1cm的营养枝,枝条上的枝刺多,因此用这类枝条育苗发根多,成活率高。采集插条的时间,一是秋冬季落叶后、封冻前;二是春天3月份芽萌动前。枝条采集后分清品种,100根打捆,拴上标签,写明品种名称,插条数量,采集时间、地点和采集人。然后按不同品种分别用湿沙埋入贮藏沟内。实践证明,插条随采随插在同样的管理条件下比头年采集后而又沙藏的插条成活率高,生长旺。2 苗圃整地每667m2将2500~3000kg优质圈肥均匀地撒在地表,然后深翻,并灌水…  相似文献   

10.
刺槐硬枝扦插抹芽促生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槐原产美国 ,我国已普遍引种。刺槐种子产量大 ,种子育苗容易 ,生产中刺槐造林大都用实生苗。近几年 ,各地根据生产的需要 ,选育了很多具有特异性状的优良单株。由于刺槐用常规的硬枝扦插成活率较低 ,成苗难 ,所以生产中常用细根段扦插繁殖。根据刺槐具有复生隐芽的生物学特性 ,刺槐枝条的每个芽眼都复生好多隐芽 ,一芽可进行多次萌发。任何插条在芽萌发时都需要插条提供大量的养分 ,同时在幼芽生长过程中又产生一定量的生长素 ,促进插条生长。采用两次抹芽的措施 ,利用当年生硬枝进行扦插育苗 ,收到扦插成活率 98%以上的效果 ,从而加快了…  相似文献   

11.
桂花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北对桂花进行扦插繁殖试验,对不同扦插基质、促根素、扦插时间及插条母树年龄的扦插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扦插基质以黄心土效果最佳,生根率达90.9%;促根素以NAA+IBA混合处理效果最佳,成活率达91.0%;扦插时间宜在1~2月进行,插条宜选择3~10年生母树2年生健壮枝条。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榉树,对榉树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扦插季节以早春扦插比秋插好;枝条宜粗壮饱满,以径粗大于1.2cm的枝条为佳;插前宜用激素处理,其中以浓度为100mg/L的ABT1号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川三蕊柳1年生嫩枝、1年生粗壮枝和2年生粗壮枝为试材,选取水塘、水田和旱地3种不同生境,采用直插法和斜插法进行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川三蕊柳扦插育苗对生境要求较高,以1年生粗壮枝在水田中用直插法进行扦插育苗,其苗木的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4.
土沉香无性繁殖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土沉香天然分布区之一的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进行了这一珍贵树种的扦插和嫁接繁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土沉香属于扦插难生根树种,愈伤组织生根类型,在试验设计的几个处理中,生根率最高的是ABT 2号100 mg/L处理的半木质化插条,生根率达22%,其次是NAA 100 mg/L处理的半木质化插条和ABT 2号100 mg/L处理的1 a生木质化插条,生根率均为12%,插穗假活时间长达30~40 d,生根所需时间约50~90 d,采用半木质化接穗在夏季进行切接,30 d左右成活,嫁接成活率达52%.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杜鹃红山茶引种到海南中部地区的扦插育苗技术,通过扦插实验实验表明:杜鹃红山茶在11月的扦插生根效果最好,9月与3月的生根率也达到80%以上,故较好的扦插时节在中秋后至入夏之前;使用浓度为500mg/L的NAA浸泡枝条下部,生根率最高;半木质化的插穗生根效果最好;基质则以红壤土体积:河沙体积=1:1的混合基质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16.
榉树的硬枝扦插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榉树,对榉树的硬枝扦插繁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榉树的硬枝扦插,枝条插前宜用生长激素处理,以ABT 1号为佳,处理浓度为200 mg/L,浸泡时间以4.5 h为佳。枝条应尽量选择强壮饱满的,以径粗大于1.2 cm的枝条为佳。  相似文献   

17.
采集钟祥市枫杨优树枝条,采用不同的生根素处理对枫杨进行了扦插试验研究,并根据统计结果对扦插过程中注意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枫杨资源的收集及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浦城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Pucheng Dangui’)是经自然和人工共同选择形成的桂花优良新品种,2010年经木犀属植物栽培品种国际登录中心认证。浦城丹桂扦插的关键技术是:搭建遮光度为70%左右的遮阳棚,采集半木质化健壮枝条作为插穗,采用单节芽扦插,塑料棚内温度控制在25~28℃,空气相对湿度85%~90%,土壤pH值为4.6~5.9,扦插成活率达95%以上。采用单节芽扦插,可节约成本,提高苗木扦插成活率,克服传统方法采用二节芽穗条扦插成本高的缺点,在生产中可操作性强,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采用不同的留叶数目、 ABT1 号质量体积浓度、 100 mg/L ABT1 号处理时间以及扦插基质 等因素对缅甸树萝卜(Agapetes burmanica)枝条进行扦插繁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留 3~5 片叶的 枝条生根率最高,为 46.7%;(2)缅甸树萝卜枝条的生根率随 ABT1 号质量体积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然 后下降的趋势,质量体积浓度为 100 mg/L 时,生根率最高,达 46.7%;(3)通过速蘸 100 mg/L ABT1 号 10 s、 10 min 和 1 h 处理插穗,插穗生根率分别为 26.7%、 46.7%、 40.0%,其中 100 mg/L ABT1 号浸泡插 穗 10 min 生根率最高;(4)缅甸树萝卜枝条在 V 珍珠岩: V 蛭石: V 树皮 =1:1:1 和水苔两种扦插基质中的生根 率分别为 30.0% 和 46.7%,表明水苔较适宜缅甸树萝卜的扦插生根。将缅甸树萝卜生根插穗进行移栽,成 活率可达 81.0%。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适宜重庆地区的叶用枸杞“宁杞9号”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不同扦插基地配比处理下的叶用枸杞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河沙∶椰棕土∶草炭土∶有机肥(3∶3∶3∶1)的基质配比扦插效果最好,“宁杞9号”扦插成活率达到90.25%,扦插苗生根数量4.05根,扦插苗新生根长4.26 cm,扦插苗株高28.39 cm,扦插苗新生枝条粗度0.43,而新生枝条数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