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滑液囊支原体(一)病源滑液囊支原体原来称为滑膜炎,病原是滑液囊支原体,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到慢性的疾病,主要涉及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本病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通常感染可以达到100%。垂直传播通过污染本病原的种蛋、感染的雏鸡,可以在雏鸡群中传播疾病。种母鸡感染之后,通过生殖道排毒长达10~14天。在它感染排毒这个阶段,它的种蛋里面可能就携带滑液囊支原体这个病原。急性感染偶见于成年鸡,  相似文献   

2.
正1支原体感染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是两种常见的对鸡有致病性的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病,以张口呼吸、咳嗽、流鼻液和呼吸道锣音为特征;滑液囊支原体可致急性或慢性关节滑膜炎、腿滑膜炎或滑液囊炎。本病既可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流行严重。1.1症状鸡毒支原体感染呈慢性经过,表现为流浆液或黏液性鼻液,甩头、喷嚏、咳嗽。炎症蔓延到下呼吸道时,有呼吸道锣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鸡滑液囊支原体感染途径及抗体产生情况,试验采用人工复制病理模型的方法,分别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下途径将滑液囊支原体感染6周龄幼鸡,感染后每天记录鸡的肛温,观察鸡的临床症状,每隔3 d采血1次,检测滑液囊支原体抗体,感染后第18天剖检试验鸡,观察病变,同时进行菌落培养。结果表明:感染第12天时,呼吸道组和皮下组鸡出现抗体阳性血清;至第15天时,鸡体温普遍升高,呼吸道组感染的鸡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并且剖检后脾脏肿大,关节液渗出较多,在关节液与脾脏中分离出菌株,感染滑液囊支原体鸡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说明本试验成功建立病理模型,鸡滑液囊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感染后第12天鸡产生抗体,通过消化道和皮下感染的鸡也引起一定的感染反应,但无明显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病原体是鸡滑液囊支原体,主要症状表现为机体消瘦、跛行、关节肿大,蛋鸡产蛋品质与数量下降,破蛋率高、生长发育迟缓等,并伴有病鸡的死亡。该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但在春初、冬季寒冷季节是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高发期。这种疾病既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且防治难度大,如果治疗不及时,将会严重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增加鸡的死亡率,不利于养殖经济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5.
1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危害 鸡滑液囊支原体直径约为300~500 nm,没有细胞壁,对外界的抵抗力很差,一旦离开鸡的身体,存活时间很短,鸡只一旦感染,将终身带毒和排毒,所以很难从根本上将其彻底消除.该病可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在感染的早期,鸡只表现为精神沉郁,关节肿大,切开关节有黄色脓性分泌物,胸部有囊肿.在育成期感染滑...  相似文献   

6.
鸡支原体病又叫霉形体病,病原主要有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两种,败血支原体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滑液囊支原体引起鸡关节炎和呼吸道。本病  相似文献   

7.
蛋鸡传染性滑膜炎也称为滑液囊霉形体病或者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于感染鸡滑液囊支原体而发生的一种慢性或者急性传染病。鸡和火鸡都可发病,其中主要是4~16周龄容易感染,可通过种蛋进行垂直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等进行水平传播,往往呈散发性流行。病鸡主要是关节滑膜和腱鞘膜感染病菌,导致关节发生肿大、滑膜炎、腱鞘炎以及亚临床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损害养鸡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奚德华  罗坚强  王姣 《动物保健》2010,(12):15-18,54
鸡支原体病是由鸡支原体引起鸡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其中对鸡危害较大的主要包括鸡毒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鸡滑液支原体病(传染性滑膜炎),分别表现为慢性呼吸道症状和侵害鸡的关节滑液囊及腱鞘而引发的一系列病变。此病可进行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因此一旦感染不易清除,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发展,造成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滑膜炎,病原是滑液囊支原体。本病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到慢性的疾病,主要涉及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本病可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播,通常感染可达100%。垂直传播通过污染本病原的种蛋,感染的雏鸡可在雏鸡群中传播疾病。种母鸡感染之后,通过生殖道排毒长达14~40 d。急性感染偶见于成年鸡。急性感染期之后出现的慢性感染可持续终生。  相似文献   

10.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于鸡感染滑液囊支原体(MS)而发生的传染性疾病,此病主要是通过人工授精或种蛋进行垂直传播,同时也可以经呼吸道或传播媒介进行水平传播。感染严重的种鸡群发病率可达100%,群内病死率可达30%。目前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是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沃尼奥林等,此病可通过采取低剂量金霉素持续饮水、疫苗接种和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来预防。  相似文献   

11.
<正>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被称为滑液囊支原体感染、传染性滑膜炎。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鸡、鸭、鹅、火鸡等家禽的腱鞘滑膜炎、关节渗出性滑液囊膜炎、黏液囊炎的一种急性、慢性传染病。呈全球性流行,我国也普遍存在,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发病区域广泛。通过垂直感染和呼吸道传播,通常危害4~12周龄的雏鸡。表现关节肿大,跛行,生长发育迟缓及胴体品质降级等。主要侵害商品肉鸡、蛋鸡或种鸡,患病时间长,危害较为严重,给  相似文献   

12.
正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对鸡的危害与防治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滑膜炎,本病原是滑液囊支原体,是最小的自我复制的微生物。感染鸡发生病变的部位主要涉及胸骨滑液囊、关节的滑液囊和腱鞘,引起渗出性滑膜炎、腱鞘炎。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春季节易发,各种日龄的鸡易感,尤以雏鸡最严重。禽对滑液囊支原体的抵抗力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加强,病禽和隐性感染的禽是本病的传染源。其可经蛋垂直传播,通过污染本病原的种蛋,被感染的雏鸡可在雏鸡群中传播,本病也可以经过人员、野鸟、饮  相似文献   

13.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0~90日龄鸡群,该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排泄物、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报道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发病率较高。近几年来,随着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养殖无小事,从业需精细;市场难预料,人行岂大意;技术纸一张,关键在落地;防疫靠流程,管理重系统。一、肉鸡滑液囊支原体的临诊识别霉形体又称支原体,是一种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引起鸡群发病的霉形体有两种,一种是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鸡毒支原体,另一种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滑液囊支原体。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只有简单的细胞膜结构,对坏境变化的耐受力较差,一般的消毒药物对其均容易将其杀灭。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青岛市某蛋鸡场发生的一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进行了诊疗分析,并跟踪监测阳性率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该鸡群感染滑液囊支原体后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免疫鸡滑液囊支原体活疫苗(MS-H株)后1周未出现临床症状,实验室跟踪监测检测病原,阳性率逐渐降为0。鸡滑液囊支原体病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ycoplasma Synoviae,MS)引起的一种以关节渗出性的滑液囊膜炎及腱鞘滑膜炎为特征的急性或慢性传染性疾病,既可以垂直传播又可以水平传播,3~14周龄蛋鸡易感。感染后的鸡关节肿大、腿瘫、生长发育迟缓,死淘率高达10%~30%,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给蛋鸡养殖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传染性滑膜炎、传染性滑液囊炎,是由滑膜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该病病程较长,主要表现出关节肿大,滑液囊、胸部皮下和腱鞘发炎等症状。该病高发时段为3周龄~7周龄,2周龄之后鸡的呼吸道问题多与其有关。多数鸡群存在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感染。笔者对青年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诊断过程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养殖者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鸡支原体病是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可分为鸡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感染可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和气管啰音;滑液囊支原体感染可引起滑液囊炎,其特征为关节肿大、跛行。发病后,雏鸡生长不良,产蛋鸡产蛋率下降。本病病程长,易复发,且易与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感染,各种应激因素都是本病的诱因。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一例疑似支原体病例,  相似文献   

18.
鸡滑液囊支原体可以引起鸡滑液囊炎,以侵害关节滑液囊膜为主。本文从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预防治疗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以来,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地蛋鸡养殖户反馈,滑液囊支原体病的发生率比往年有所增多。增多的原因尚不清楚,业内有专家认为,首当其冲的是种鸡群的支原体净化不良,种鸡群长期带菌排毒,临床不发病或者只有一带而过的轻微降蛋,却经蛋传给亲子代。也可能是该病病原体的某种周期性或条件性骤增导致发病。还可能与地方流行性或传播途径及方式的改变有关。1临床表现及危害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可发生于各个日龄的蛋鸡,所引起的呼吸道症状并不明显,这  相似文献   

20.
正鸡滑膜炎支原体(MS)又叫滑液支原体、滑液(膜)囊霉形体、传染性滑(膜)液囊炎、鸡传染性支原体病,可引起鸡关节肿大、腱鞘发炎与滑液囊症状。该病主要感染禽类,特别是感染4~6周龄的鸡,成年鸡也可发病。主要经垂直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直接接触传播。本病发生后病程较长,一旦在鸡群中感染很难根除,导致鸡群饲料利用率低、生长迟缓、淘汰率增高、产蛋量下降等。该病易与其他疾病发生混合感染,加剧病情,死亡率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