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慢速型(wod168)、中速型(wod178)和快速型(wod188和AA)肉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1~7周龄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长度和重量,探究不同生长速度的白羽肉鸡肠道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结果:3种不同长速肉鸡的肠道性状在1~7周龄均有随周龄增加而增加趋势,wod188肉鸡2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长度、回肠长度、空肠重量、3周龄时的盲肠长度、5周龄时的十二指肠重量,wod178肉鸡5周龄时空肠长度、2周龄时的回肠重量和AA肉鸡2周龄时盲肠重量的生长强度最大,对应的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88.60%、33.68%、58.64%、34.76%、53.81%、28.48%、75.00%和81.01%。4个品种大部分肠道性状测定值在7周龄时达到最高,且显著高于1~5周龄(P<0.05)。1~7周龄时,wod188肉鸡和AA肉鸡大部分肠道性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wod168肉鸡和wod178肉鸡(P<0.05)。综上,肉鸡十二指肠及回肠的长度和重量、空肠和盲肠的重量均在2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蛋鸡血缘占比越高,生长速度越慢,肠道性状的长度和重量越小。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品种肉鸡商品代体尺性状生长发育规律,研究肉鸡在整个生产周期的体尺发育动态变化,以期为肉鸡精细化饲养管理提供指导。试验以WOD168、WOD178、WOD188和爱拔益加AA四个肉鸡品种为研究素材,分析其生长发育规律,比较不同品种肉鸡体尺性状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中,WOD188和AA体尺性状变化规律基本趋于一致。四个品种的胸宽、髋骨宽和胫围在1~7周龄,均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AA的胸宽和胫围在2周龄时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38.71%和36.36%,WOD188的髋骨宽在2周龄时生长系数为32.89%,在四个品种中生长强度最大。四个品种的龙骨长和体斜长在1~6周龄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6周龄后,均出现一定的下滑。WOD188的龙骨长和AA胫长分别在3和2周龄生长强度最大,相对生长系数分别为30.34%和33.30%。7周龄时,WOD188和AA的体斜长、胸宽、髋骨宽和胫围均极显著高于WOD178和WOD168(P0.01),且WOD178和WOD168之间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WOD188和AA龙骨长和胫长均显著高于WOD168(P0.05)。研究表明:体斜长、龙骨长、胸宽、髋骨宽、胫长和胫围生长强度最大的品种和周龄分别为WOD188(6周龄)、WOD188(3周龄)、AA(2周龄)、WOD188(2周龄)、AA(2周龄)、AA(2周龄),WOD168的体尺性状各个指标低于其他三个品种。  相似文献   

3.
实验用Logistic、Gompertz和Bertalanffy 3个模型对0~7周龄的wod168、wod178、wod188和爱拔益加AA 4个肉鸡品种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旨在探索不同生长速度的肉鸡品种生长发育规律.结果显示:wod168的最佳生长曲线模型是Gompertz模型,模型拟合度(R2)达到0.999,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不同生长速度的四个肉鸡品种为素材(wod168、wod178、wod188和爱拔益加AA),测定从1周龄至7周龄时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重量,分析器官指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四个品种的消化器官指数均随周龄增大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1周龄的肌胃指数和腺胃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周龄(P<0.05),7周龄时,wod168、wod178、wod188和AA的肌胃指数和腺胃指数分别降低了75.23%、56.62%;77.69%、64.42%;80.01%、62.72%;81.34%、69.93%。wod168的胸腺指数、wod178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以及AA的脾脏指数各周龄间差异不显著(P> 0.05)。四个品种法氏囊指数均在4周龄时达到最大,7周龄时最小,分别降低了55.10%、64.11%、55.13%和63.68%,且4周龄时显著高于7周龄(P <0.05)。wod168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指数在同周龄时均大于其他三个品种,且肌胃指数与其他三个品种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大骨鸡和AA+肉鸡的骨骼性状差异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的表达与骨骼性状的相关性,选取大骨鸡和AA+肉鸡1日龄公雏鸡进行舍饲笼养,在0~7周龄(w)随机挑选大骨鸡和AA+肉鸡各5只,在8~24 w随机挑选大骨鸡5只,限饲12 h后进行屠宰。屠宰后对其股骨、胫骨和跖骨的重量、长度和强度进行测定,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胫骨组织中BMP2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0~24 w大骨鸡和0~7 w AA+肉鸡的股骨、胫骨及跖骨的重量、长度和强度均呈现相似但不同的生长趋势和回归公式。按体重相近原则,建立了0~24 w大骨鸡和0~7 w AA+肉鸡周龄配对表。大多数配对周龄中,大骨鸡各骨骼重量、长度和强度均极显著高于AA+肉鸡(P<0.01)。大骨鸡和AA+肉鸡胫骨组织BMP2基因相对表达量与骨骼性状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4~7 w AA+肉鸡BMP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大骨鸡(P<0.01)。提示:BMP2可能是影响鸡骨骼生长的重要功能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方法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骨骼性状的影响。试验选用80只7日龄的AA肉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和蛋白质限饲组,每组20只鸡。限饲14d(21日龄)、补偿生长21d(42日龄)后每组分别屠宰8只,取其胸肌、腿肌、腹脂、心脏、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骨骼等组织并称重,以及测量骨骼的长度和直径。结果表明:1)限饲后,3个限饲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料量限饲组末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蛋白质限饲组和对照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腹脂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限饲后,蛋白质限饲组肉鸡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胰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对照组脾脏指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心脏指数、肝脏指数、胰脏指数、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法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4)限饲后,料量限饲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和股骨长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料量限饲组、能量限饲组肉鸡的股骨直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蛋白质限饲组(P0.05)。补偿生长后,各组肉鸡的胫骨重、胫骨长、胫骨直径、股骨重、股骨长和股骨直径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3种限饲方法均降低了AA肉鸡的平均日增重和部分骨骼性状指标,其中料量限饲法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和骨骼性状影响最大。经过21d的补偿生长后,3种个限饲组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骨骼性状无显著变化,但料量限饲法会降低肉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和末重,建议生产中慎用料量限饲法。  相似文献   

7.
BMP7基因多态性与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鸡BMP7基因多态性对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影响,选用东北农业大学肉鸡高、低脂双向选择品系(第6、8、10世代)、AA肉鸡随机群体为试验材料,分析了BMP7基因多态性与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结果发现在BMP7基因编码区第567 bp处存在1个C→T的变异位点.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该变异位点在第8世代高脂系群体中对跖骨长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第10世代高脂系群体中对腺胃重、腺胃比率、胸宽、大胸肌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股骨重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BMP7基因可能是影响肉鸡骨骼性状的重要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49日龄国外引进的白羽肉鸡WL、白羽肉鸡WA、黄羽肉鸡YH以及国内培育的黄羽肉鸡YW等4个肉鸡品种的商品代骨骼强度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①不论公母,白羽肉鸡股骨、胫跗骨骨骼强度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黄羽肉鸡YW跗跖骨骨骼强度显著低于白羽肉鸡WA(P0.05);白羽肉鸡母鸡单位股骨、跗跖骨骨骼强度所承受的体重显著高于黄羽肉鸡(P0.05)。②除白羽肉鸡WL胫跗骨外,白羽肉鸡骨骼强度母鸡均显著低于公鸡(P0.05);白羽肉鸡WA单位跗跖骨骨骼强度所承受的体重公母之间差异显著(P0.05)。③白羽肉鸡无论是骨骼强度还是单位骨骼强度所承受的体重,不同部位之间差异显著(P0.05);黄羽肉鸡股骨与跗跖骨、胫跗骨与跗跖骨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选用800只21日龄白羽肉鸡,采用5×4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成20组,每组4个重复。在玉米-豆粕型日粮基础上添加5个水平钙(0.6%、0.8%、1.0%、1.2%和1.5%)和4个水平非植酸磷(0.35%、0.45%、0.55%和0.65%),研究饲料中不同钙、磷水平对4~6周龄肉鸡骨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胫骨强度、胫骨灰分及胫骨磷含量和日粮钙、磷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1.5%钙、0.6%钙和0.35%非植酸磷都显著降低胫骨强度、胫骨灰分及胫骨磷含量(P<0.05)。4-6周龄肉鸡达到最大胫骨强度时的日粮钙、非植酸磷添加水平分别为1.0%和0.45%。。由回归方程得出4-6周龄肉鸡胫骨灰分含量和胫骨强度达最大时的日粮钙、非植酸磷添加水平分别为0.99%、0.55%和1.02%、0.5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植酸酶对21~42日龄罗斯308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和钙磷利用的影响,本试验将120只前期(1~21日龄)采食相同日粮的21日龄罗斯308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设计3种日粮,在基础日粮[0.90%Ca、0.20%非植酸磷(NPP)、25μg/kg 25-羟基维生素D3]中添加3个不同水平植酸酶(0、1000、10000 U/kg)。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改善21~42日龄肉鸡胫骨和股骨强度,增加胫骨、股骨和跖骨磷含量,提高跖骨灰分和钙含量,增加血浆磷含量,改善总磷利用率,但未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 U/kg和10000 U/kg植酸酶对肉鸡生长影响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含25-羟基维生素D3日粮中添加1000 U/kg植酸酶可改善21~42日龄肉鸡的胫骨、股骨、跖骨的矿化,提高日粮磷利用率及血浆磷水平。  相似文献   

11.
《饲料工业》2017,(16):22-29
试验旨在研究含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低磷日粮中添加高剂量植酸酶对1~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骨骼矿化和钙磷沉积率的影响。将250只1日龄肉鸡公雏随机分成5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重复10只。1个对照组:非植酸磷(NPP)含量为0.45%/0.35%;4个试验组按照2×2因子设计试验:2个NPP含量(1~21日龄,NPP含量分别为0.35%和0.25%;22~42日龄,NPP含量分别为0.25%和0.15%),植酸酶2个添加水平为1 000 IU/kg和10 000 IU/kg。结果显示:(1)与日粮中NPP含量0.35%/0.25%相比,NPP含量为0.25%/0.15%时,42日龄肉鸡体增重、血浆无机磷浓度、股骨和胫骨灰分重量、钙含量以及跖骨直径和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31~34日龄肉鸡钙沉积率和11~14日龄肉鸡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2)与日粮中植酸酶添加1 000 IU/kg相比,植酸酶添加10 000 IU/kg时,42日龄肉鸡体增重、采食量、血浆无机磷浓度、股骨重量和灰分重量、胫骨和跖骨长度显著提高(P<0.05),11~14日龄肉鸡钙磷沉积率显著提高(P<0.05)。(3)与日粮中NPP含量0.45%/0.35%相比,日粮中0.35%/0.25%NPP+1 000 IU/kg植酸酶或0.25%/0.15%NPP+10 000 IU/kg植酸酶时,肉鸡生长性能和骨骼矿化(除跖骨磷含量外)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1~42日龄肉鸡日粮中NPP含量为0.35%/0.25%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 000 IU/kg;NPP含量为0.25%/0.15%时,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10 000 IU/kg。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鸡FABP2基因多态性对肉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影响,以东北农业大学F2资源群体为试验材料,对鸡FABP2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c.601AT,c.1018CT和c.3267GA)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方法进行基因型分析,利用3个多态性位点基因型信息构建单倍型并分析单倍型与鸡生长和体组成性状的相关性。结果:FABP2基因3个多态性位点构建的单倍型对鸡2~12周龄体重、龙骨长和4周龄跖骨长有显著影响(P0.05);对8和10周龄跖骨长、跖骨围、胸宽、腹脂率、胫骨长有一定的影响(P0.2)。由此推断:影响鸡体重和骨骼性状的QTL可能位于此单倍型区域内,ACG单倍型为提高体重和骨骼性状的有利单倍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日粮不同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对AA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60只1日龄AA公雏,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2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实行单笼饲养。试验采用2因子(代谢能和赖氨酸)×2水平(低于和高于对照组)随机区组设计,设1个对照组(代谢能参照NRC,1994),2个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2.97、13.81MJ/kg;2个赖氨酸水平0~3周龄分别为1.0%、1.2%,4~6周龄分别为0.9%、1.1%,对照组代谢能水平0~6周龄为13.39MJ/kg,赖氨酸水平0~3周龄为1.1%,4~6周龄为1.0%。42日龄屠宰,试验结果表明:①日粮代谢能水平从12.97MJ/kg提高到13.81MJ/kg,肉鸡平均体重增加12.67%,饲料转化率升高7%(P<0.01);日粮赖氨酸水平提高20%,体重显著增加12.38%(P<0.05),饲料转化率升高3.84%(P<0.01);日粮代谢能和赖氨酸对饲料转化率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②随着代谢能水平的提高,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和腹脂率相应提高,高能组显著高于中、低能组(P<0.05),赖氨酸水平对屠体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胸肌率产生极显著的影响(P<0.01),与低赖氨酸组相比,高赖氨酸日粮组肉鸡屠体重增加12.33%、全净膛重增加12.62%、胸肌重增加28.53%、胸肌率提高3.11%,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对肉鸡腹脂重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③日粮代谢能水平为13.81MJ/kg,赖氨酸水平0~3周龄为1.2%、4~6周龄为1.1%时AA肉鸡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与实际生产中应用的NRC(1994)代谢能和赖氨酸水平相比,AA肉鸡多赢利1.44元/只。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20,(2):32-34
为了掌握AA肉鸡在豫北地区特定环境条件下的生产性能表现,在河南省滑县某肉鸡饲养场收集了10栋鸡舍的原始生产记录,对1~5周龄环境条件与体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了日增重、成活率、料重比和欧洲指数等生产性能指标,并以实际观测项目与饲养目标进行了逐项比较。结果显示:AA肉鸡对当地的环境条件适应性良好,温度控制高于目标温度1~2℃,湿度控制存在波动性,风速呈前期低后期高的态势,体感温度呈现平稳下降趋势;体重各周龄均极显著高于目标体重(P<0.01);日增重1~3周龄极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1),4周龄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5);成活率和料重比除1周龄外均极显著高于饲养目标(P<0.01);各周龄欧洲指数均超过320。说明AA肉鸡在豫北地区生长发育良好,生产性能表现优良,此研究结果可作为AA肉鸡饲养管理的参考,也可作为AA肉鸡相关研究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不同钙、磷水平对1~3周龄肉鸡骨骼生长的影响.采用5×4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800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成20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饲养10只鸡.日粮设5个钙水平(0.6%、0.8%、1.0%、1.2%和1.5%),4个非植酸磷水平(0.35%、0.45%、0.55%和0.65%),共构成20个处理的试验日粮.试验期为3周.结果表明:日粮钙、磷水平对肉鸡的胫骨灰分以及胫骨中钙、磷的沉积有显著影响(P<0.05),提高日粮钙、磷水平可增加胫骨灰分含量.日粮钙、磷水平显著影响了肉鸡的胫骨强度(P<0.05),随日粮钙水平的增加,胫骨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二次曲线变化趋势,增加日粮非植酸磷水平可显著增加胫骨强度(P<0.05),但高钙(1.5%)、低钙(0.6%)和低磷(0.35%非植酸磷)都显著降低胫骨强度(P<0.05).本试验中,1~3周龄肉鸡达到最大胫骨强度的钙、非植酸磷水平分别为1.0%和0.65%.1~3周龄肉鸡胫骨灰分,胫骨强度与日粮钙、磷水平关系模型为:Y1=13.384+22.873X1+53.237X2-7.747X12-14.505X1 X2-37.070X22,Y2=-109.462+221.270X1+349.690X2-106.061X12+5.208X1 X2-322.143X22,其中Y1为胫骨灰分,Y2为胫骨强度,X1为日粮钙水平,X2为日粮非植酸磷水平.综合本试验结果,采用岭迹分析表明,以胫骨灰分和胫骨强度为评价指标,1~3周龄肉鸡钙和非植酸磷适宜需要量分别为0.98%、0.53%和1.06%、0.55%.  相似文献   

16.
鸡GDF-5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鸡骨骼发育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GDF-5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以白耳鸡和东北农业大学选育的肉鸡高、低腹脂系第8世代鸡群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GDF5基因多态性与鸡生长和骨骼发育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GDF-5基因外显子1的84bp处存在1个C/T的突变位点,对该突变位点在研究群体中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产生3种基因型,AA型个体的基因序列和GenBank(Accession No:AF123389)中的一致为C,而BB型个体的基因序列在84bp处突变为T。基因型与鸡体组成性状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A基因型个体的跖骨围显著高于AB基因型个体(P〈0.05);AA基因型和AB基因型个体的跖爪重和跖爪率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AB基因型个体的股骨长和股骨重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表明该基因对鸡的骨骼性状有较大的影响或与控制骨骼发育性状的主效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肢体内外翻畸形(valgus-varus deformity, VVD)肉鸡腿部骨骼中矿物元素含量和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为无VVD肉鸡选育提供参考,本试验选用28、38日龄健康和患VVD腿病的哈伯德肉鸡,对其股骨、胫骨、跖骨进行钙、磷及灰分含量的测定。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络合滴定法测定钙含量,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磷含量;对38日龄肉鸡胫骨进行铜、锰、锌含量的测定和骨骼切片组织学分析,铜、锰、锌含量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与健康鸡相比,28日龄VVD鸡胫骨中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钙、灰分和铜、锰、锌含量均出现下降趋势;VVD鸡股骨、胫骨、跖骨骨小梁面积和骨细胞数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健康鸡(P0.05或P0.01)。研究表明,VVD鸡腿骨中各矿物元素含量均下降,组织学结构发生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8.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固始鸡0、2、4、6、8周龄时各组织器官(胸肌、腿肌、肝脏、肾脏、心脏、胰脏、胫骨、趾骨、跖骨、法氏囊)锰沉积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胰脏和肝脏中锰的沉积量随着周龄的增加差异不显著(P>0.05),肾脏和腿肌中锰的沉积量随周龄的增加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织器官中锰的沉积量随周龄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1);(2)胫骨、趾骨、跖骨、心脏、肾脏、肝脏、胸肌内锰沉积量随周龄的增加变化规律一致;不同组织器官中锰含量各不相同,肝脏中锰的沉积量最大,肾脏、骨骼(趾骨、跖骨、胫骨)次之,心脏和胸肌中含量最低。(3)法氏囊中锰的沉积量在0-2周龄有小幅度降低,从2周逐渐增加,并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0~3周龄AA肉仔鸡日粮添加8mgCr/kg的5种铬源,一个对照组,统计日增重和日采食量,取肝脏、肾和胫骨测定铬含量.结果表明①在高添加水平8mgCr/kg下,日粮添加铬对3周龄肉仔鸡生长性能的不良影响取决于铬源.CrY对3周龄肉仔鸡的日增重、日采食和料重比没有不良影响(P>0.05),但是CrPic、CrNic、CrMet和CrCl3均对3周龄肉仔鸡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在高水平8mgCr/kg下分别使肉仔鸡的日增重显著下降8.06%,16.46%,9.06%,41.36%(P<0.05);CrMet显著增加肉仔鸡日采食11.33%,而CrCl3显著降低肉仔鸡日采食17.04%;CrNic、CrMet和CrCl3使肉仔鸡的料重比显著升高20%、22%、41.33%.可见CrMet和CrCl3影响最大,其次为CrNic和CrPic.2.8mgCr/kg CrCl3显著增加3周龄肉仔鸡的腹脂率63.01%(P<0.05),其它4种铬源对3周龄肉仔鸡的腹脂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高添加的条件下有机铬对肉仔鸡腹脂蓄积的影响比无机铬小.②在高添加水平下,铬源对1~21日龄肉仔鸡的肝脏铬含量、肾脏铬含量、胫骨铬含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3):59-63
用Logistic、Von Bertalanffy和Gompertz三种非线性生长模型对所选育的矮小黄羽鸡体重变化进行了拟合,并通过拟合度(R2)和残差平方和(E)进行效果比较,同时测定了6~12周龄的胫长。研究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较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但Gompertz方程拟合效果最佳,矮小公母鸡拟合度分别为0.994、0.995,拐点周龄分别为6.091周、5.297周,拐点重分别为396.120 g、278.952 g。矮小黄羽鸡的胫长发育迟缓,12周龄时公母鸡的胫长占正常鸡的85.2%和80.0%,6周龄胫长与后期体重极显著相关。运用3种模型矮小黄羽鸡进行生长曲线拟合分析是可行的,为及时了解矮小黄羽鸡生长发育及改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