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和炎症因子影响.方法 10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脑心通胶囊,疗程均为1a.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MMP-9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4.0% vs 36.0%,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低于同期对照组(均P<0.01).结论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心患者可有效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降低炎症因子和MMP-9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感咳宁汤治疗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13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随机采用西替利嗪片和右美沙芬胶囊口服(对照组)或感咳宁汤加减(观察组)治疗10 d,比较两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症状缓解时间及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咳嗽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而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对保护残余肾功能(residual renal function, RRF)、改善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以岭医院收治并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MHD和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芪清毒汤,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RRF、日均尿量、营养状况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RRF及日均尿量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C、MAMC、TSF、BM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营养良好者明显较对照组多,重度营养不良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 在MHD和基础治疗之上加用参芪清毒汤,可以保护患者的RRF,改善营养状况和中医证候,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观察黄茂通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 例,服用自拟黄茂通脉汤治疗;对照组45例,给予降纤酶静脉滴注治疗;两组均治疗巧d为1个疗程、治疗1个 疗程后,分析比较两组总疗效、治疗前后足背动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血流量变化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90Ic,对照组总有效率76.7 0Ic,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后足背动 脉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与木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 P<0.05 ),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中医证候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茂通 脉汤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阳虚水泛证型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且属于阳虚水泛证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对症西医治疗,同时给予治疗组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NT-proBNP指标、心脏彩超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NT-proBN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和E/A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F和E/A较对照组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LVEDD、LVESD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结合西医治疗阳虚水泛证型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NT-proBNP、中医证候积分等,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8例CHD合并DN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均保持一致,观察组给予替米沙坦80 mg·d-1,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 mg·d-1,疗程3个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检测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T-1、IL-6、MMP-9检测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NO检测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值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cr、24 h尿蛋白值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CHD合并DN患者的效果优于依那普利,能够更显著的改善内皮功能、心功能及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服用加味柴胡疏肝散,对照组口服泮托拉唑肠溶胶囊及多潘立酮片剂,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胃电频率与幅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及餐后的胃电频率及幅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柴胡疏肝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郁气滞证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中医证候,提高胃电频率和幅值,增加胃动力,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崔力  王伟明 《勤云标准版测试》2017,37(12):1404-1407
目的 观察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对患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于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青春期炎症性痤疮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应用清热消痤颗粒治疗,对照组口服丹参酮颗粒。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IL-4、IFN-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高于对照组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细胞因子IL-4水平均降低、IFN-γ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0%、1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热消痤颗粒治疗炎症性痤疮可疏风清热、化瘀解毒,切中病机,并降低IL-4、升高IFN-γ,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温阳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中西医结合组(50例),分别给予西药单用和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中药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WOMAC评分、TNF-α、IL-1β、IL-6及NO水平等。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1β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儿治疗后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P0.05)。结论:益气温阳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可有效缓解减轻症状体征,改善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程度,并有助于下调NO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竹心康汤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1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参竹心康汤,疗程1个月。以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每分输出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FS)、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PFV)/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PFV)即E/A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间心衰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反映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CGRP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反映左室收缩功能的指标CO、FS、LVEF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0.01);反映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E/A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竹心康汤可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收缩与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70例AE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GOLD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中医症状积分,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标志物水平变化,随访12个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均有降低趋势,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PCT、CRP、ESR及WBC比治疗前均呈现降低趋势,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后,治疗组AECOPD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3)。结论 应用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可提高AECOPD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并降低再次急性加重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导痰汤治疗中风痰浊上扰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 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导痰汤,治疗4周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 效总显著进步率为55.00Ic,对照组为36.70I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显效率为 63.30Ic,对照组为30.00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药导痰汤治疗中风痰浊上扰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亚健康伴失眠肝气郁结型患者临床疗 效。方法将72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口服柴胡疏肝散化裁汤 剂治疗;对照组35例口服谷维素,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 、中医证候评分量表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症候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 疗后阿森斯失眠量表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治 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柴胡疏肝散化裁及谷维素均能改善亚 健康失眠临床症状,而中医药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消肿止痛方外敷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中的活血通络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消肿止痛方外敷治疗。根据中医证候评分标准分析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主证:皮肤瘀斑、皮肤发红、肿胀;次证:局部红疹、局部发热)积分,并于治疗前、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及血浆黏度)水平,评估肿胀程度与疼痛评分,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观察组治疗后的皮肤瘀斑、皮肤发红、肿胀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肿胀程度、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与对照组的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患者采用消肿止痛方治疗的血液流变学、肿胀程度、疼痛评分改善更显著,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丹参通络解毒汤对瘀热壅毒、毒损心营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nble angina,UA)患者的血脂以及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 选择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ICAM-1和VCAM-1的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疗效,心绞痛疗效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LDL-C、ICAM-1和V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血脂、黏附因子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通络解毒汤治疗瘀热壅毒,毒损心营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脂代谢、降低ICAM-1和VCAM-1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宫止漏Ⅰ号方治疗剖宫产后切口假腔(气血两虚证)的临 床疗效,为补宫止漏Ⅰ号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60例剖宫产术后 切口假腔患者随机分为补宫止漏Ⅰ号方治疗组和妈富隆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疗 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对缩小切口假腔面积均有疗效 (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期延长疗效治疗组愈显率为 43.33%,对照组为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总 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宫止 漏Ⅰ号方对于缩小剖宫产后切口假腔(气血两虚证)的面积、改善经期延长及 中医证候等方面优于妈富隆组,且无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炎症因子及临床疗效的观察。方法 120例确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小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组给予大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 (TNF-a)水平、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BUN、Scr、CysC、IL-6、TNF-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治疗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安全性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大剂量大黄附子细辛汤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证患者中有助于改善肾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IL-6、TNF-a值,发挥抗炎及促进肾代谢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糖肾1号方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炎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 腹膜透析2个月以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腹膜液腹膜透析,治疗组加服糖肾1号方。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用药前及用药8周后患者血清BUN、Cr及CRP水平;ELASA方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及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血清BUN、Cr及CRP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和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清和透析液VEGF活性较对照组及用药前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糖肾1号方能降低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血清及透析液中VEGF活性及炎症因子浓度,可改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患者钙磷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1月老年尿毒症患者9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老年尿毒症治疗效果;治疗后微炎症指标;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尿毒症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微炎症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钙、磷代谢指标、β2-微球蛋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老年尿毒症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钙磷代谢,改善营养状况和血脂,降低炎症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砭石热敷联合毛冬青灌肠及频谱治疗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80例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采用烫熨治疗砭石热敷+毛冬青灌肠+频谱治疗,每天1次,20 min/次,2周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毛冬青灌肠+频谱治疗,方法疗程同观察组。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生育力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带下异常除外),观察组在改善小腹疼痛及腰骶胀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生育力比较,观察组临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等副反应比对照组减轻。结论 烫熨治疗砭石热敷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中的作用较为明显,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