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为验证"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的疗效,以青、链霉素为对照药,乳房灌注给药,在奶牛场试用3年,"乳源康"治疗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1 638头次,2 203个乳区,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96.7%,平均疗程4.5 d.青、链霉素对照组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276头次,359个乳区,治愈率为56.3%,总有效率为77.4%,平均疗程12 d;用"乳源康"治疗隐性乳房炎4 031例,用药1次~2次临床治愈率为100%;通过对56个患病乳区"乳源康"用药前后的细菌削减状况的检查,细菌转阴率为71.74%.因此,用"乳源康"治疗奶牛乳房炎安全、高效.  相似文献   

2.
"乳康2号"对奶牛细菌性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乳康2号"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37头。结果表明,治愈28头,有效6头,无效3头,总有效率为91.89%,平均治疗时间4.7d。对采集的37头奶牛治疗前的42个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有33个乳区检出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占78.57%。检出病原菌5种,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停药后采集33个乳区奶样,结果有14个乳区细菌转阴,细菌转阴率为42.42%。在转阴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转阴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链球菌(50.00%)。  相似文献   

3.
"乳源康"治疗奶牛乳房炎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源康"是新型中草药注射剂产品,是由提取、分离并经鉴定的中草药经科学组方而成.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乳源康"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的8种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G 菌效果更好,总体抑菌效果与环丙沙星相当,优于青、链霉素.应用"乳源康"采用乳房给药在兰州各大奶牛场试用3年,共收治各类型临床乳房炎病牛1 638头次,2 203乳区,平均治愈率为93.3%,平均疗程4.5 d,与临床常用的青、链霉素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  相似文献   

4.
多种药物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疗效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患有卡他性和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牛采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治疗卡他性子宫内膜炎时,乳宫安的治愈率为80%,金乳康的治愈率为93%,洁尔阴的治愈率为87%,青链霉素的治愈率为73%。在治疗脓性子宫内膜炎的试验中,乳宫安的治愈率为75%,金乳康的治愈率为88%,洁尔阴的治愈率为75%,青链霉素的治愈率为67%。乳宫安、金乳康和洁尔阴的总受胎率均为100%,而青链霉素的总受胎率为75%。露它净和宫得康配合应用,对卡他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达100%,对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愈率达90%,并且对愈后奶牛的一次输精受胎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中药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试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确诊为临床型乳房炎的经产奶牛为对象,分别采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和青、链霉素治疗。试验结果:用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共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112例,治愈93例,治愈率83.04%,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64%;用青、链霉素共治疗97例,治愈71例,治愈率73.20%,好转13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6.60%。经检验,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P<0.05)。其中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浆液性乳房炎、卡他性乳房炎的疗效明显超过青、链霉素(P<0.05);对化脓性乳房炎的疗效与青、链霉素相当(P>0.05)。结果表明:中药乳病康注射液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疗效确实,明显优于临床上常用的青、链霉素(P<0.05)。  相似文献   

6.
用TTC法检测44例经过抗菌药物治疗的患子宫内膜炎荷斯坦奶牛。其中,41例采用子宫内灌注药物治疗,主要药物有土霉素、金霉素和庆大霉素;每个病例治疗1~5次不等,3例采用静脉注射,主要药物有磺胺嘧啶钠和头孢噻啶。结果表明,31例经土霉素子宫内灌注的奶牛,停药后第24h所采的奶样均可检出抗生素;其中6头奶牛在第6d仍然抗生素阳性,残留时间最长的可达8d。8例用金霉素子宫灌注治疗的奶牛,停药后第48h所采的奶样,抗生素检出率100%,其在牛奶中的残留时间为2~5d不等。2例经庆大霉素子宫灌注治疗的患病牛,药残时间分别为1~2d。3头经静脉滴注治疗的病牛,牛奶中的药残时间约达到9d以上。此外,从3头用金霉素子宫内灌注的奶牛采集牛奶用于乳酸菌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牛奶TTC阳性时,发酵产酸较低。在治疗后6h采集的牛奶都不能正常发酵产酸、凝固。3例试验牛牛奶发酵产生的酸度分别于治疗后第13、24和48h恢复到治疗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应用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和青、链霉对8例奶牛临床型乳腺炎作了疗效、疗程、乳产量的观察.同时试验了用药期间的乳汁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中药乳炎灵的乳产量明显提高(P<0.01);治疗后乳产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疗程、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在用药期间以及停药后24 h乳酸菌均能在其乳汁中生长.而对照组在用药期间及停药后24 h乳酸菌都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取临床型乳房炎自然发病病例9头,乳房内灌注乳酸链球菌素(Nisin)进行治疗,通过检测日产奶量以及停药后2,7,14,21 d的主要乳成分指标,确定Nisin乳房灌注剂对临床型乳房炎病例泌乳性能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乳房内灌注Nisin后患病乳区乳腺组织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日产奶量逐渐恢复,停药后8 d的日产奶量与发病前6 d相比,平均降幅2.5 kg。治愈后患病乳区牛奶乳脂肪、乳蛋白、乳糖和非脂乳固体含量都呈现上升趋势,但与同期相比,略低于非用药乳区混合牛奶;其中,乳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快,除停药后2 d的治疗乳区外,乳糖含量均在4.7%以上,提示奶牛乳房炎病例经Nisin乳房灌注治疗后,受损乳腺组织修复较快,乳腺上皮细胞合成乳成分的能力大幅度提高。由此可见,Nisin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应用“干奶康”防治奶牛干奶期隐性乳房炎740头。干奶期发生临床型乳房炎109头次,发病率为14.73%,比用其他药剂防治的发病率下降55.20%。干奶前和产犊后均作隐性乳房炎检查的奶牛共296头1149个乳区,干奶前检出阳性乳区787个,占被检乳区数的68.49%,产犊后降至155个,下降80.30%;在干奶前的787个阳性乳区中,产犊后转为阴性667个,阳性乳区转阴率为84.75%;干奶前的362个阴性乳区中,产犊后仍保持阴性327个,阴性乳区保持率为90.33%。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泌乳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在甘肃某两个牛场选择70头自然发生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进行临床试验。将患病奶牛随机分为试验组(n=36头)和对照组(n=34头)。试验用药和对照用药分别为郑州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和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提供的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每个感染乳区注入3 g药物,每12 h注射1次,连续用药3 d。在用药前、停药后7 d及14 d采集各组奶牛的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测及乳汁体细胞计数。通过临床观察、细菌清除率及体细胞计数变化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停药后14 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8.3%和61.8%,细菌总清除率分别为94.12%和93.55%。两组奶样中的SCC在治疗后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试验用药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