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广东某牛场奶牛乳房炎的细菌感染情况及其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本试验对从8头临床乳房炎患牛采集的8份奶样中分离细菌,纯化、鉴定后再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8份奶样中分离出3株大肠杆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链球菌。其中分离得到的大肠杆菌和链球菌对硫酸头孢喹肟最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同样敏感。本试验可为临床乳房炎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引发安达市的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对40份乳房炎乳汁进行实验室分子生物学检测及药敏试验,并对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鉴定出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其主要致病菌为无乳链球菌、肠球菌以及少许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头孢噻呋等敏感药物可作为该牛场的首选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北京某牛场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采集该牛场48头奶牛的乳头涂抹点、牛乳、粪便以及卧床土等200份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共检出可疑菌株142株,并通过耐热核酸酶试验、触酶试验、凝固酶试验等确定出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47株菌株对多种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耐受性,对牛场常用药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对氨苄西林、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60%、53%,已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建议不再经常使用;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哌酮、头孢唑啉、头孢噻吩、阿米卡星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S﹥80%),可用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本研究结果为该牛场在对乳房炎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诊断及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提供了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牛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对常用抗生素药物的敏感程度。从该牛场采集50份乳样,采用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鉴定、生化鉴定等方法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使用药敏纸片对已鉴定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从50份乳样中,分离出了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32%;分离出1株大肠杆菌,分离率为2%。将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达100%,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也产生了较低的耐药性,其耐药率均为6.25%,而恩诺沙星、头孢噻呋、呋喃妥因、多西环素等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其敏感率均高于80%,本试验为牛场预防乳房以及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牛乳中体细胞超标严重,严重影响该奶牛场的经济效益。为了明确引起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病原菌,筛选敏感药物给出治疗方案。本实验对该奶牛场中30份奶牛乳房炎乳汁进行乳样处理、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DNA提取和PCR扩增。通过DNA提取和PCR扩增确定其主要致病病原菌大多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肠球菌及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样中并未检测出支原体、乳房链球菌及变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场患病奶牛对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敏感,对一种商品名为惠可宁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耐药性明显。最终得出该厂患乳房炎奶牛的乳汁中分离出的细菌大多数为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肠球菌和少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当本地区奶牛检测为乳房炎时,可首选阿莫西林,头孢噻呋钠等敏感药物治疗,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较严重,治疗许久未愈。探究致病原因,找到合理应对措施。[方法]本试验采集典型奶牛乳房炎病料,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病原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为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梭菌等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所致。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高度敏感,其中环丙沙星极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复方新诺明、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氯霉素极度敏感;梭菌对氯霉素、头孢曲松、氨苄西林高度敏感。[结论]本研究对乳房炎奶样分离,得到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梭菌,建议该牧场对患病牛采取隔离措施,并使用替米考星、头孢噻呋钠及梭菌疫苗进行联合用药治疗。  相似文献   

7.
张菊 《中国乳业》2019,(12):44-46
为了初步分析河南省遂平县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种类与感染情况,采集全县部分乡镇患有奶牛乳房炎的乳汁样品73 份进行调查,分离并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分离的96 株菌株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比例分别为38.54%、30.21%、17.71%和13.5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 种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提示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可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临颍县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感染情况调查与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初步分析临颍县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种类与感染情况,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本试验对全县部分地区采集患有奶牛乳房炎的乳汁样品73份,分离并鉴定病原菌。结果表明:共分离96株菌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棒状杆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比例分别为38.54%、30.21%、17.71%和13.5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分离菌株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种菌株对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敏感,对青霉素和氨苄西林具有较强的耐药性,不同菌株对其他药物耐药程度有较大差异,提示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可作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治疗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防治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对包头地区4个规模较大的奶牛场乳房炎患牛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是引起包头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并且分离的病原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敏感。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药敏试验筛选的敏感药物对奶牛乳房炎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掌握北京某区各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情况及其主要病原菌,采用BMT方法检出隐性乳房炎乳样后,对阳性乳样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同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的感染率为22%,主要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其敏感的抗菌药物有头孢噻呋钠、头孢拉定、氟哌酸、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经采取临床用药及改善挤奶方式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区奶牛场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指导双城市奶牛生产,试验对双城市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一共分离出76株细菌,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比较敏感,可以应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生产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指导双城市奶牛生产,试验对双城市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结果一共分离出76株细菌,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结果是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头孢唑林比较敏感,可以应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调查我国奶牛乳房炎奶样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物敏感性情况,以便为该病的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本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从北京、山西、内蒙古、新疆、浙江5省区奶牛乳房炎奶样中分离的14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北京、山西、内蒙古分离株的临床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对头孢西丁、多西环素、四环素敏感或中介,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严重耐药,对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的敏感性有地域性差异,66%~100%的菌株同时对3种以上的抗菌药物耐药;新疆86株分离株和浙江20株分离株的临床药敏试验显示,所有菌株除对红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复方新诺明耐药外,对多西环素和四环素完全耐药,86%以上的分离株对5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同时还发现头孢西丁耐药株。调查结果显示,5省区乳房炎奶样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对头孢类(头孢西丁)敏感外,对其他类型抗菌药物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尤其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林可胺类(克林霉素)、青霉素类(青霉素)、磺胺类(复方新诺明)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对3~5种以上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多重耐药也较为普遍。调查表明,牛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广泛存在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形成严重挑战。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调查内蒙古包头市土默特右旗某养牛小区发生的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及其敏感药物,对发病牛乳样进行了病原分离培养、镜检、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养牛小区流行的奶牛乳房炎主要是由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3种病原菌对长效土霉素和硫酸链霉素具有一定的耐药性,而对头孢氨苄极度敏感,对新霉素和氨苄西林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了获得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的系统资料并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奶牛乳房炎防治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在上海郊区4个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的126份奶样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共分离到萄葡球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3种主要病原菌107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占分离菌株的69.16%;无乳链球菌27株,占分离菌株的25.23%;病原菌单独感染率为48.7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单独感染率达39.02%;病原菌混合感染率占51.22%,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混合感染.主要病原菌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敏感,对大多数抗菌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氨苄青霉素产生了完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调查内蒙古某牛场隐性乳房炎奶牛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常用临床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采集该牛场102份乳样,应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法检测奶牛隐性乳房炎,并对乳样中2种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采集的102份乳样中有35份呈隐性乳房炎阳性,其中重度隐性乳房炎8份,中度隐性乳房炎11份,轻度隐性乳房炎16份,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检出率为34.31%(35/102)。从102份乳样中共分离得到20株大肠杆菌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磷霉素敏感,对四环素、头孢他啶、氟苯尼考的耐药率分别为5%(1/20)、5%(1/20)、50%(10/20);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万古霉素、氟苯尼考敏感,对泰妙菌素、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3.3%(5/15)、53.3%(8/15)、46.7%(7/15)、6.7%(1/15)、13.3%(2/15)。说明庆大霉素、美罗培南、环丙沙星、磷霉素、万古霉素可以作为该奶牛场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17.
对呼和浩特市周边患有奶牛乳房炎的50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致病性评估及药敏试验,初步探讨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特征,比较蒙药与抗生素的抗菌差异。试验结果显示:患有奶牛乳房炎的奶样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8株,占分离菌的37%;链球菌13株,占分离菌的27%;大肠杆菌17株,占分离菌的3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对青霉素、头孢噻吩、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药物不敏感,耐药率达到88%以上;而链球菌对青霉素及克林霉素、链霉素不敏感,耐药率达到84.6%以上,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等中度敏感或不敏感。2种蒙药复方对奶牛常见致病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15.56 mm。在奶牛乳房炎常见菌对青霉素类、头孢类、林可酰胺类药物产生一定的耐药性的情况下,2种蒙药复方对奶牛乳房炎常见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无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目前,乳房炎仍然是奶牛养殖过程中最常见和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每年给我国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牧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通过实验鉴定和分离其场内乳房炎奶样的致病菌,并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期为奶牛乳房炎临床治疗以及预防提供有效指导意见。试验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明该牧场乳房炎是由多种致病菌引起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对上述致病菌抑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特性,为奶牛乳房炎治疗选用敏感性药物提供依据。采集该地区奶牛场71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1份奶样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分离率最高,为16.9%,大肠杆菌11株,占15.5%,克雷伯氏菌8株,占11.3%,粪肠球菌5株,占7.0%。药敏试验显示,4种主要病原菌主要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磺胺异唑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在75.0%~100.0%,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较敏感,敏感率在60.0%~100.0%;多重耐药菌株共16株,占22.5%,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存在同时对9种和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多重耐药较严重。说明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磺胺异唑、庆大霉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敏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疾病之一,给奶牛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病原菌感染是奶牛乳房炎最主要的病因。目的:为了了解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和致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现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对新疆部分地区9个规模化奶牛场中临床型乳房炎与隐性乳房炎牛只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应用敏感药物进行了药敏试验。共采集奶样1236份,通过在甘露醇高盐琼脂平板、麦康凯琼脂平板、脱纤维无菌绵羊血琼脂平板上对样品连续划线培养后并结合涂片、染色、镜检中共分离出疑似葡萄球菌74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531株、链球菌371株。初步判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等是引起新疆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结果:最后通过特异性引物的PCR鉴定结果,最终获得3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97株大肠杆菌、112株无乳链球菌。结论:药敏结果显示这三种病原菌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药物高度敏感。可为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场防治乳房炎的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