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本文对研究软路面不平度的意义和目的作了简述,并对现有的几种测量方法和典型测定仪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目前软路面不平度测定仪存在的问题及一种新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使用R-Fans-32三维激光雷达(LiDAR)研究植株三维激光点云与植株叶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变量喷雾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假设植株激光点云数量与叶面积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搭建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靶标探测的试验系统,先测量靶标植株的高度来探究该探测系统的精度,激光雷达以10Hz的扫描频率和1m的探测距离实现对10株番茄的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激光雷达上位机软件Ctrlview实现对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储存。利用Cloud Compare软件对储存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利用LiDAR360软件对植株进行高度测量和点云数量的获取。对采集的植株点云进行数量统计,利用CL-202植物叶面积测量仪对采摘的靶标植株叶片测量叶面积,验证植株点云与叶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激光雷达探测所得到的番茄植株的高度与手工测量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92%。利用线性函数拟合植株点云数量与叶面积,拟合度为0.7805,最大相对误差为5.64%。【结论】设计了一种用于探究基于激光点云的变量喷雾系统可行性的试验系统,依据三维激光点云计算植株的叶面积精度良好,R-Fans-32三维激光雷达可作为变量喷雾系统的探测部件。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低能小麦型黄羽肉鸡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T-Flex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液代谢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设5组.即A组(玉米一豆粕型日粮,为正对照组)、B组(玉米-35%小麦-豆粕型日粮.能量比A组降低313.5 KJ/kg,为负对照组1)、C组(在B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T-nex 500g/t)、D组(玉米-50%小麦一豆粕型日粮,能量比A组降低397.1KJ/kg,为负埘照组2)、E组(在D组日粮基础上添加复合酶制剂T-Flex 500g/t).试验结果显示:肉鸡生长早期(1~21日龄),21日龄体重最轻的是D组,最重的是C组;D组显著低于A、B、C、E组;A、C组显著性高于B组;日均增重效果与体重效果一致.日均采食量,C、E组显著性高于A、D组;料重比B、D、E组显著性高于A组;C组显著低于D组;肉鸡生长中期(22~43日龄),43日龄体重与日均增重都是A、B、C、E组显著性高于D组;日均采食量,A、B、C、E组显著性高于D组.料重比,A、C、E组显著性低于B组;肉鸡生长后期(44~56日龄),56日龄体重,C组显著比D组高;日均增重,C组显著性高于A、B、E组;日均采食量,B、E组显著比A组高;料重比,C、D组显著低于E组;B组显著高于C组.全期生长性能的影响,日均增莺.A、B、C组显著高于D组;日均采食量,A、B组显著高于D组;料重比,C组显著低于B组.黄羽肉鸡血液代谢激素水平在43日龄与56日龄时.IGF-1与T3水平D组显著低于其他各组;T4水平各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果园导航方案,解决果园机器人在GPS导航过程中受果树遮挡导致信号弱、定位效果差的问题。方法 通过16线激光雷达采集高精度的三维点云数据,利用Voxel grid filter滤波算法进行点云预处理,降低点云密度并去除离散点,将果树行通过欧几里类算法进行聚类,采用改进的随机采样一致性 (Random sample consensus, RANSAC) 算法拟合出果树行直线,根据平行直线的关系,推算得到导航线,并融合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 IMU)对果园机器人进行高精度定位。基于差速转向和纯追踪模型进行轨迹跟踪,实现果园机器人在果树行间自主导航以及自动换行的目标。结果 在将激光雷达和IMU的数据进行融合后,获取到果园机器人的准确位姿,当机器人以速度0.8 m/s在果园作业时,对比最小二乘法和传统RANSAC法产生的偏差,基于密度自适应RANSAC法产生的横向偏差不超过0.1 m、航向角偏差不超过1.5°,均为3种方法中的最小值。但当机器人速度增加到1.0 m/s时,各项偏差均明显增大。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果园机器人导航技术适用于大多数规范化果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随机选择75只中卫山羊哺乳羔羊,连同母羊分为5组,每组15只羔羊.各组分别饲喂不同蛋白水平的饲料,A组和B组饲喂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17%的粉料和颗粒料,C组和D组饲喂粗蛋白的质量分数为19%的粉料和颗粒料,E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粉料.试验结果显示:各试验组羔羊增体质量均大于对照组,其中B组羔羊增体质量最快,C组次之.经方差分析显示:B组和C组差异不显著,B组与D组差异显著,A组和E组差异极显著,B组不仅饲喂效果最好而且增体质量成本最低,也最经济.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建立单木三维彩色模型,获得准确表型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Kinect v2相机和激光雷达的单木点云信息融合检测方法。首先由激光雷达采集樱树单木所在区域的完整环境点云,生成点云地图;由Kinect相机采集樱树单木多视角点云得到完整的三维彩色点云;然后以激光雷达点云位置为基准,通过选取对应同名点的方式对2种点云进行初始配准,使点云之间具有良好的初始位置关系,再使用最近点迭代(iterative closest point, ICP)算法对点云进行精配准;最后使用彩色点云对雷达点云进行点云着色融合处理,实现樱树单木的三维重建。结果显示:与只使用Kinect v2相机生成的樱树单木表型参数对比,融合后的樱树单木的株高、冠幅和胸径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1.52、6.46和18.17个百分点。研究结果表明,Kinect v2深度彩色相机和激光雷达在单木三维重建上能实现优势互补,提升点云配准精度,同时,既能降低光照气候条件的影响,又能增加测量距离,单木表型参数更准确。  相似文献   

7.
平和县典型蜜柚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综合评价平和县典型琯溪蜜柚果园土壤肥力状况,根据琯溪蜜柚种植面积采集42个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内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土壤样品,以土壤pH、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等13个指标建立肥力指标体系,利用SPSS统计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各琯溪蜜柚果园单元土壤综合肥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平和县琯溪蜜柚果园土壤pH以强酸性和酸性为主,全氮、全磷、全钾中等偏多,处于丰富或一般水平;碱解氮含量稍高于中等速度水平,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稍低于中等水平,主要处于丰富或缺乏水平;有机质含量、交换性钙、交换性镁、速效硼含量普遍不足;土壤速效锰、速效锌含量大部分适宜;各区域土壤养分指标均存在中等程度的变异,其中,速效钾、速效锌和速效硼的变异范围较大;按累计贡献率达87%以上提取了5个主成分,根据5个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将13个琯溪蜜柚果园土壤分为Ⅰ、Ⅱ、Ⅲ、Ⅳ、Ⅴ5个等级,各等级分别所占的比例为7.14%、14.29%、16.67%、45.24%和16.67%;第Ⅰ级主要为小溪镇蜜柚果园,第Ⅱ级主要为文峰镇和坂仔镇蜜柚果园,第Ⅲ级主要为南胜镇蜜柚果园,第Ⅳ和Ⅴ级主要为霞寨镇、国强乡、大溪镇、安厚镇、五寨乡、九峰镇、崎岭乡、芦溪镇、山格镇和秀峰镇蜜柚果园,该区域土壤养分比较缺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葡萄籽对多浪羊肠道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5只3月龄体重(20±1.5) kg的健康多浪羊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羊,单栏饲养。葡萄籽添加比例分别为0%(对照组,A组)、4%(B组)、8%(C组)、12%(D组)、16%(E组)。预饲期15 d,正试期90 d。结束后屠宰,采集十二指肠食糜,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肠道细菌菌群的结构。【结果】(1)样品测序覆盖率98.22%~98.82%,各组Alpha多样性差异不显著(P>0.05);25个样品测样出现了1 038个OTU,统计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2)门水平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A组和B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与C组、D组、E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3)Aeriscardovia为A、B、C、E四组第一优势菌群,占比最高,而D组第一优势菌群为毛螺菌科NK3A20属(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结论】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葡萄籽不影响多浪羊肠道细菌多样性,但影响部分菌群丰度。  相似文献   

9.
蜂花粉蜂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蜂花粉、蜂胶作为饲料添加剂饲喂肉鸡,试验共分5组。复合蜂花粉蜂胶按不同比例分为A和B组,A组蜂花粉与蜂胶比例为5∶1;B组蜂花粉与蜂胶比例为2.5∶1;C组为单独蜂花粉组;D组为单独蜂胶组;E组为空白对照组。定期测定各组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第6周龄末,A、B、C、D各试验组比对照E组的平均增重分别提高6.89%、9.29%、0.77%和2.03%;整个试验阶段以A组的饲料转化率高,比对照组节约饲料3.28%;A、B、C、D各试验组的屠宰率、胸肌率、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与对照组相比都差异不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15%和25%聚乙二醇(PEG6000)处理模拟自然干旱胁迫条件,对60个圆果种黄麻品种进行萌发期抗旱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黄麻品种对PEG干旱胁迫表现差异显著,其中根长、芽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抗旱系数随着PEG浓度的提高而显著降低。对黄麻抗旱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将60个品种划分成A、B、C、D和E共5大类群,C类群和D类群的品种抗旱性较强,E类群品种的抗旱性差,A类群和B类群品种的抗旱性差异较大;其中抗旱品种占16.7%,不抗旱品种占40%,相对抗旱品种占43.3%。PEG胁迫处理可以作为黄麻抗旱性资源筛选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