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SSR技术快速鉴定2个辣椒杂交品种纯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辣椒杂交种甘科4号和甘科10号及其父母本进行引物筛选和纯度鉴定,旨在建立供试品种的高效纯度鉴定体系,并对公布的辣椒SSR核心引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个品种各筛选出1对引物在亲本间有明显差异,在杂交种中表现为共显性,分别为Es330和Epms923。利用这2对引物分别对供试品种进行纯度鉴定,甘科4号的纯度为96.4%,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8.2%相差1.8百分点;甘科10号的纯度为91.8%,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2.7%相差0.9百分点。说明筛选出的2对引物对甘科4号和甘科10号种子纯度的鉴定结果真实可靠,可以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高效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2.
SSR标记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及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杂交玉米及其亲本种子真实性和纯度的分子检测判读标准。[方法]以16个玉米杂交种及其双亲和202个骨干自交系为引物筛选材料,分别构建3个杂交种和3个自交系人工群体的验证试验材料,用CTAB法提取幼苗叶片DNA,选137对SSR引物进行SSR扩增及产物检测,用于玉米品种的真实性鉴定和纯度检测,并与同批移栽至大田的种植鉴定结果相比较。[结果]从13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了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值)高、扩增条带清晰和重复性好的20对一级和20对二级核心引物,用一级核心引物对杂交种人工群体进行真实性鉴定,根据一级核心引物的扩增结果,从中选取3对(phi080、umc1196、umc2084)表现较好的引物用于杂交种人工群体的纯度检测。ssR分子检测结果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利用SSR标记技术鉴定玉米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贵州12个辣椒杂交种SSR标记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辣椒基因组的75个SSR标记中筛选出15个多态性较好的标记,用于构建12个辣椒杂交种的数字化指纹图谱。在构建指纹图谱的基础上,用每个标记的指纹数据分别作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标记Hpms1 69和Hpms2 281的鉴别能力较强。再用标记Hpms1-69和Hpms2- 281的指纹数据分别与其他标记的指纹数据进行三标记组合,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约30%的三标记组合能鉴别参试杂交种,其中又以标记组合Hpms1-69+Hpms2-281+CA514272和Hpms1-69+Hpms2-281+BM61461为优。此外,15个SSR标记在12个辣椒杂交种中共检测到38个等位基因,出现两个杂交种指纹图谱完全相同的概率为3.63×10-12,表明这些标记可以用作目前构建辣椒指纹图谱的核心标记。  相似文献   

4.
《安徽农业科学》2020,(4):96-99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藕莲品种(系)鉴定的DNA指纹图谱,为藕莲品种鉴定和新品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SSR标记对9个莲藕新品种(系)进行鉴定,统计条带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选择核心引物,建立DNA指纹图谱。[结果]从45对引物中筛选到9对多态性引物,对9个品种(系)扩增得到条带,共扩增出52条带,其中差异条带32条,多态性比率为61.54%,扩增片段大小为100~400 bp。选出4对SSR核心引物构建9个藕莲品种(系)的DNA指纹图谱。[结论]藕莲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4对引物组合所构建的DNA指纹图谱可用于藕莲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5.
"夏光"、"早夏16"甘蓝杂交种DNA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SDS法提取甘蓝(Brassica oleraceavar.capitata)杂交种“夏光”、“早夏16”及其各自亲本的基因组DNA,通过SSR、RAPD两种分子标记方法构建其DNA指纹图谱用于纯度鉴定。利用30对甘蓝SSR引物和50个适用于甘蓝的RAPD引物,以各杂交种及其亲本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组合进行筛选,结果显示:多数SSR引物对两组合扩增带型一致,未能建立SSR指纹图谱;通过RAPD标记方法筛选出能鉴定两杂交种纯度的引物分别为S15、S42、S147和S42、S78、S88,其中引物S42对两组合均能扩增出特异的RAPD指纹图谱,并将RAPD指纹图谱转变为相应的数字指纹。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一套快速、准确、高效的茄子杂交种纯度鉴定方法,为其制种过程中除伪存真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挑选已公布的48对SSR引物对2个茄子杂交种15-16和1-7的亲本进行多态性标记筛选,选取有效引物对茄子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并结合田间植株纯度鉴定,验证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的有效性.[结果]在48对SSR引物中,有12对引物在杂交种15-16亲本材料中存在多态性,其多态性引物带型呈互补带型的有8对(SM14、SM15、SM17、SM20、SM29、SM30、SM34和SM45);有5对引物在杂交种1-7亲本材料中存在多态性,其多态性引物带型呈互补带型的有4对(SM15、SM20、SM24和SM29).分别选取2对呈互补带型的SSR引物进行杂交种纯度鉴定,结果显示杂交种15-16和1-7的纯度分别为99%和100%,与田间种植鉴定结果一致.[结论]采用SSR分子标记检测茄子杂交种纯度具有准确、高效的特点,可为茄子杂交制种过程中真假杂种鉴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4个加工番茄新品种SSR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品种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明加工番茄主要品种的遗传变异,建立准确高效的种子纯度鉴定方法.[方法]利用SSR引物对4个加工番茄杂交品种及其8个亲本进行PCR扩增,经4;的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带型分析.[结果]从34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扩增产物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这些引物分布在番茄整个基因组,每对引物可以检测到2~4个数目不等的多态性片段,共28个多态性片段,平均2.8个,片段大小介于60~150 bp,成功构建出4个加工番茄杂交种及其8个亲本的指纹图谱,并鉴定出了这4个杂交种的共显性标记.[结论]这些标记不仅可用于亲本材料和杂交品种的真伪鉴别,还可为杂交种纯度的鉴定提供可靠的方法,对亲本知识权的保护及杂交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主推玉米杂交种纯度鉴定SSR核心引物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选用10对SSR核心引物对18份山西省玉米杂交种进行DNA指纹分析,并综合考虑多态性和杂合率,认为umc1590和umc1196这2对引物可鉴定17个品种纯度,phi402893,phi102228,phi233376,p-phi072,umc1066和phi022也可作为纯度鉴定的引物。建议采用umc1590,phi402893,phi233376,phi022这4对引物对18个杂交种纯度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9.
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EST-SSR指纹图谱的构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甘蓝DNA指纹鉴定方法,并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为甘蓝品种特异性、真实性、纯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首先,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和来源不同的甘蓝材料对已开发的甘蓝EST-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多态性引物;然后将可用于甘蓝DNA指纹鉴定的核心引物正义链5′末端分别标记TAMRA、HEX、 ROX、6-FAM四种荧光,利用DNA分析仪检测不同等位变异的扩增片段大小,并确定每个等位变异的标准品种。利用核心引物扩增结合标准品种的片段大小,构建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的SSR指纹数据库。通过人工构建模拟群体对‘中甘21’品种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而对该指纹鉴定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利用6份来自中国不同生态条件、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甘蓝品种对978对EST-SSR引物进行初步筛选,获得带型清晰、具有多态性的引物128对。进一步根据引物扩增带型清晰、多态性信息指数较高、不同等位变异的带型易于区分、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原则,筛选出20对核心引物。该套引物可以检测甘蓝染色体20个位点的58个等位变异,平均每条染色体上被检测位点2.22个,平均每个位点包含2.9个等位变异,其中引物BoE607、BoE723等位变异数最多为5个,PIC值处于0.34-0.76之间。通过DNA分析仪检测显示等位变异扩增片段长度范围143-296 bp。利用20对核心引物构建50份中国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并阐述了甘蓝SSR-DNA指纹鉴定的应用和技术流程。本研究还对来自甘蓝主产区的31份‘中甘21’品种进行真实性鉴定,结果显示指纹鉴定与田间鉴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筛选获得20对核心引物,用于构建中国50个甘蓝代表品种DNA指纹数据库,通过构建人工模拟群体对‘中甘21’品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两系超级稻丰两优四号的品种质量控制,打击假冒伪劣,该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丰两优四号的指纹图谱,筛选适用于该品种的SSR特征引物,并利用纯度SSR快速鉴定技术体系鉴定丰两优四号的纯度。结果表明:在48对标准SSR引物中,有19对引物在丰两优四号亲本间具有多态性,杂交种呈现双亲互补带型,可用于该品种纯度鉴定;利用SSR快速鉴定技术鉴定丰两优四号样品纯度的结果表明,引物RM224和RM336不仅能区分母本、父本混杂,还能鉴定多种串粉和机械混杂,是对丰两优四号纯度鉴定较为适宜的特征引物。  相似文献   

1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3.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4.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7.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8.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测厚胶合板弹性模量,通过简化层合板理论,该文建立了胶合板弹性模量预测模型,并以单板条、经过涂胶热压处理的单板条和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采用4种不同铺层方式的19层桉树胶合板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3种预测值与实测值的趋势一致,相关系数R2顺纹在0.86以上,横纹在0.88以上,但是精度不同。采用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低;采用经过涂胶热压处理后的单板条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比实测值偏高;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弹性模量预测的胶合板弹性模量与实测值偏差较小,顺纹平均误差为4.64%,横纹平均误差10.94%。因此,采用相同工艺条件下的单板层积材的弹性模量来预测胶合板的弹性模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赵经华  张春姹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480-4481
分析了入世4年来,我国水果出口在量上实现了突破,但并没有实现质变的主要原因,指出我国水果业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引进外资对发展我国水果业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