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鳜鱼属于鲈形目、脂科、鳜鱼属,俗称桂花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水系。鳜鱼是我国的名贵淡水鱼类,肉质细嫩且刺少味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桂花鱼,学名鳜(Siniperca chuatsi),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肌间刺少,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养殖效益较好,是一种名贵优质淡水鱼类。桂花鱼以活鱼、活虾为食.主要养殖方式是池塘养殖。现将桂花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桂花鱼养殖期间,极易发生鱼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给养殖户带来重大损失。2005年肇庆市鼎湖区、四会市等地桂花鱼养殖户反馈桂花鱼病害普遍比往年严重,经深入调查分析,其原因除天气多变反常,造成水质突变、病害暴发外,养殖户亦存在养殖误区。  相似文献   

4.
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是鮨科、鳜鱼属中一种,分布广,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食味佳美,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名贵品种,在天然水域中产量较高,是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但近年来,由于自然资源量日益下降和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单依靠天然捕捞已远远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5.
《江西水产科技》1994,(1):43-43,29
鳜鱼养殖技术要点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为凶猛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产量逐年减少,价格猛涨,每公斤鳜鱼相当于10公斤细鳞鱼的价格。在当前饲肥料价格猛涨,池塘养殖鲢鳙等常规品种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下,发展名特优,走优质高产、低...  相似文献   

6.
在成鱼池中套混养鳜鱼是将鱼池中低值野杂鱼转化为质优价高的名贵鱼,是对鳜鱼规模化、产业化开发的一种新型高效模式。根据鳜鱼的生物学特征及以往养殖经验的总结,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关系,才能获得较好的鳜鱼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
凌志勇 《内陆水产》1998,23(2):24-25
鳜鱼又称桂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含量高,且有补虚劳、益脾胃之功效,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名贵水产品,历来为人们所喜食。但是,由于鳜鱼有吞食活鱼虾的习性,在天然水域增养殖中被作为凶猛性敌害鱼类加以清除限制,使其天然资源逐年减少。现将鳜鱼集约化高效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常见的鲸鱼品种有翘嘴鳜、大眼鳜、斑织等。从各地养殖的结果来看,翘嘴鳜比大眼鳜、斑鳜生长速度快4-8倍。因此,必须选择口裂超过眼脚位,体表灰黄、肚皮黄白色,自吻端穿过眼眶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条狭长的褐色条纹,在背鳍的第6-7根…  相似文献   

8.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3):21-21
鳜鱼的人工养殖1概述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地方名称很多,学名统称鳜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鱼类分类学中属鲈形目、科、鳜鱼属。鳜鱼分布很广,南起广东、北至黑龙江,长江、黄河及通江河的湖泊、水库都是鳜鱼的盛产区。品种很多,现已发现的有...  相似文献   

9.
<正>鳜鱼俗称桂鱼、季花鱼、花鲫鱼,是我国传统的名贵淡水鱼。目前我国养殖的鳜鱼品种有翘嘴鳜、斑鳜和杂交鳜,其中翘嘴鳜养殖量占总产量90%以上。《2023中国渔业统计年鉴》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鳜鱼养殖总产量首次突破40万吨,比2021年增加2.75万吨。鳜鱼食性独特,自开口起以鲜活饵料为食,传统的养殖方式在不同阶段均需配套供给活饵料鱼。但投喂活饵料鱼存在病害风险高、药残超标等隐患,  相似文献   

10.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1(6):27-27
鳜鱼的人工养殖6常见病害的防治以前,鳜鱼一般系大水面自然增长,天然捕捞,很少发生疾病,即使有病害发生,也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几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工养殖鳜鱼业发展很快,特别是高密度的池塘主养和网箱养殖鳜鱼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11.
浅谈围塘养殖的病害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岩雄 《海洋渔业》2000,22(3):131-133
<正> 我国的海水围塘养殖业起步较晚,早期养殖的主要对象是中国对虾,以后逐渐有贝、鱼、蟹的养殖。1993年开始,全国暴发对虾病害,各地都开展了病害防治研究,效果不理想,对虾养殖陷入低谷。尽管由于全国范围内普遍推广了虾塘综合利用,综合效益有很大提高,但是暴发性病害不仅在养殖虾类而且在鱼、贝、蟹类中都有出现,严重影响我国海水围塘养殖业。 本文对海水围塘养殖的病害防治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围塘养殖病害防治的二大策略,以期对围塘养殖病害防治技术研究有  相似文献   

12.
鳜鱼俗称鳜花鱼、季花鱼、桂花鱼,属鲈形目,能科,鳜亚科,鳜属。是我国特有的名优水产品,历来被认为是鱼中上品、宴中佳肴,深受人民喜爱。双牌水库建成后,水域水流平缓,水质良好,小型野杂鱼、虾众多,十分有利于鳜鱼的繁衍生长。近些年来,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我们在双牌水库推广了名优水产网箱养殖,在2006年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成功的基础上,于2008年起在部分库湾探讨鳜鱼网箱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镢鱼病害的预防 鳜鱼病害防治工作是贯穿鳜鱼养殖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鳜鱼特殊的食性,内服药对它几乎没有办法治疗,因此,防病工作在鳜鱼养殖过程中十分重要。在预防措施上,既要注意消灭病因,切断传染和侵袭鱼体的途径,又要提高鱼体的抗病力,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预防效果。 1.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彻底清塘消毒,无论是干法清塘,还是带水清塘,都以生石灰清塘效果为好,不仅可以改善底质,还能彻底杀灭一些其它药物不能杀死的病  相似文献   

14.
鳜鱼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一般情况下病害较少,但由于高密度养殖时易受寄生虫和有害细菌感染,故其防治尤其重要。我所近年来由河北引进110尾亲鱼,经过孵化和养殖已取得成效,笔者就其在病害防治方面采取的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网箱养殖鳜鱼,必须根据鳜鱼自身生长习性,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有计划地生产供给其不同生长阶段所需要的活饵料鱼,加强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适时取捕销售,才能获得较好的养殖收益。在鳜鱼网箱养殖日常管理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科学投饵鳜鱼属肉食性鱼类,一般以摄食鲜活饵料鱼为主,且其不同生长阶段对活饵料鱼的种类、规格等有不同的要求,一旦饵料鱼提供不及时、数量不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探索了池塘培育鳜鱼1龄鱼种过程中鱼池准备、饵料鱼配套、病害防治等一整套养殖技术措施,经过3个月试验,鳜鱼规格从3厘米/尾达到100克/尾,成活率64.4%。  相似文献   

17.
俞逊 《现代渔业信息》2011,26(11):33-33
10月中旬,江苏扬州高邮市召开鳜鱼养殖与病害防治专题研讨会。省、扬州市水产专家以及高邮市鳜鱼养殖重点乡镇分管负责人、鳜鱼养殖户代表、鱼药经销商等参加研讨会。  相似文献   

18.
鳜鱼俗称桂花鱼,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以捕食各种小鱼、虾为主,并有吞食同类鱼的现象。它肉嫩、刺少、味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江河名贵鱼类之一。人工养殖鳜鱼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但由于自然资源明显衰退,江河捕捞鳜鱼苗,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因此进行人工繁育种苗很有必要。我们于1985年4月至6月中旬,在三水县径口华侨农场枕头湾水库捕获鳜亲鱼,就地进行人工孵化和鱼苗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9.
李文亮  李梅生 《内陆水产》2000,25(12):14-15
鳜鱼俗称桂花鱼、桂鱼,属鲈形目、科、鳜属。鳜鱼肉嫩味美,营养价值较高,是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历来深受人们喜爱。鳜鱼以活鱼为食,常被视为人工养殖的敌害,只捕不养,而天然鳜鱼数量有限,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制约了大规模养殖,影响了规模效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鳜鱼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大,人工养鳜已引起人们的兴趣。沅江市以解决鳜鱼种源为突破口,网箱与池塘养殖相结合,为发展鳜鱼养殖闯出了一条新路子。现将推广应用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1把握选种关 我国有鳜鱼 10多种,常见有翘嘴鳜、大眼鳜、斑鳜等,其中以翘嘴鳜个…  相似文献   

20.
<正>鳜鱼肉质鲜嫩,是少数几个长盛不衰的名优水产经济鱼类。无论是网箱培育、水泥池培育,还是土池养殖,鳜鱼养殖的关键在于苗种培育:适口的饵料鱼、病害防治,是鳜鱼苗种培育成功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鳜鱼苗种的主要病因是车轮虫、斜管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感染,特别是华中地区五月下旬梅雨季节,水温25℃以下,极易发生原生动物及其继发性感染、真菌、运输伤害等病害。笔者总结了一套较有效的苗种培育各阶段的病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