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家住市区,连续多年在自家庭院栽植梅花3盆,每逢“元旦”、“春节”和“五一”节各有2盆开放,花多而鲜艳,受到亲朋好友的赞赏。我的决窍如下:梅花花芽分化完成以后,为控制其花期,将盆栽梅花放在室外,  相似文献   

2.
春季:当气温升至10℃左右时,金鱼“出盆”,这对金鱼恢复生机十分有利,如管理恰当,金鱼的体质恢复很快。故管理重点应放在保温、适量投饵、防止鱼病上。保温的主要措施是尽量用“老水”养鱼,“出盆”时换水1次,彻底清除越冬期鱼缸中积累的污物,使金鱼转入清洁舒畅的环境中生活。“出盆”时要先将原缸内的上、中层“老水”吸出暂存,将鱼缸洗刷干净后,仍注入原缸上、中层的“老水”,并加新水至30厘米深,再将鱼放人缸内。放“老水”的目的是起保温和辅助饵料的作用。投饵一定要适量,每日清池时,仔细观察鱼类的颜色和残饵是多少,…  相似文献   

3.
喀索斯与水仙花———水仙花引进史话水仙一盆满堂春,年尾岁初,我国各地及海外侨胞,都喜欢在家中养几盆水仙。水仙花被誉为“花草四雅”之一,石蒜科,属多年生球茎植物,全属种类约二三十种。有人曾给它起了许多雅号:“雅蒜”、“南国花王”等。历代诗人多赋诗赞美,...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花卉在中性偏酸性(pH值5.5~7.0)土壤里生长发育良好。这是因为在这一界限内,花卉植物需要在土壤里吸取的营养元素都呈可吸收状态。特别是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兰花、茶花、杜鹃、栀子、含笑、桂花、珠兰、夜来香、白兰、广玉兰等适宜在pH值5.0~6.0的土壤中生长,否则容易发生缺铁黄化病。改变培养土酸碱度的方法很多,若酸性过高时,花谚说:“酸性土壤变,老墙石灰掺”、“草木灰盆土掺,酸性土变了脸”、“酸性土石灰调,中性泥最适合”。碱性土过高时,花谚更多:“盆土蔗糖放,碱土变了样”、“养鱼水浇灌,盆碱土性变”、“…  相似文献   

5.
新千年3月间,到过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人,目睹大厅里那盆同时开着13柱花的君子兰,无不称奇叫绝。然而,更值得称道的,还是这盆君子兰“精品”的主人陈立保。  相似文献   

6.
以水源涵养林与河流绿化为重点进一步搞好密云县绿化建设密云县县长张连印编者按密云县的绿化建设与“一盆水”的清洁卫生,对首都的大环境改善和首都人民的生产、生活至关重要。近十年来,密云县人民把绿化建设与“一盆水”的清洁卫生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成绩显赫。为...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7,(6):4-4
5月10日上午,在天津曹庄花卉市场内,一盆400年的红枫盆栽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这盆红枫半米多高,枝干上有很多“镂空”,但它的生命力仍很旺盛,绿色的枫叶青翠欲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林花 《湖南林业》2004,(10):30-30
南唐诗人陆游在母亲的逼迫下与唐琬离婚。临别时,唐琬赠送陆游一盆秋海棠留作纪念。陆问:“这是什么花?”唐说:“这是断肠红!”陆说:“我们不应称它断肠红,而应称它相思红,今后我将飘流在外,此花仍由你好好养护。”过了10年.陆游回到老家.偶在绍兴城东有名的沈园上游玩。他在园中看到一盆秋海棠.勾起了他的心思,便指着秋海棠问老园丁:“此是何花?”园丁答:“相思红!”陆游一怔.相思红是我与唐琬取的花名,别人怎么知晓?  相似文献   

9.
由汕头市园林学会举办的汕头市首届盆景展销会于一九八四年二月二日起在市中山公园“馆花宫”正式展出和销售,展销期十五天。这次展出的盆景共五百多盆。在馆花宫的花台和博古架上,摆满了一盆盆用松,古柏,梅,榆,茶,九里香等树桩制作的盆景,有“罗汉松”、“岁寒三友”、“枯木逢春”、“东渔天峤”、“嵯峨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俗称“花中西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现将使西洋杜鹃能在春节开花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一、水肥管理西洋杜鹃的根系属浅根性纤细根群,吸肥能力差,因此,一方面要注意及时施肥,另一方面要掌握“簿肥勤施”的原则。花苗上盆前,每盆基质拌入50克左右发酵的饼肥(可加入少量钙镁磷肥)。花苗定植成活后,每盆施复合肥10克、尿素5克,间隔10~12天再施一次。在每欠摘心抹蕾前后2~3天,每盆再追施加少量尿素的复合肥15~20克。10月中下旬,当新抽枝梢已进入木质化和再蕾时,应及时追施以磷为主、磷氮结合的…  相似文献   

11.
兰生 《湖南林业》2002,(8):35-35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很重要的理念。“天”是万物造化之理,是自然规律;人的生存发展在“天”的范围之内,必须服从自然规律,但“巧夺天工”却也不悖“天”意。从盆景艺术这个门类来说,人可以掌握艺术规律,运用艺术规律,在自然规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创作,得到美于自然的作品。没经任何人工雕饰的树桩,一般是不可直接上盆成为盆景的。盆景树桩的美是通过有效的技艺,把现实的天然树桩去粗取精,通过改造来增加美的成份,升华它的审美价值,使树桩保留的天然之美与人工提炼之美融合,达到取自自然美于自然的奇效。“盆景功夫在盆…  相似文献   

12.
真受不了这份刺激!   这才刚刚春暖花开,北方的树还没吐绿呢,渴盼风沙远去、绿意渐浓的人们,就被兜头泼了两盆冷水。   说来也怪。一南一北“泼来”的两盆冷水如出一辙,讲的都是先毁树后栽树的荒唐事。   头一件毁绿还绿的荒唐事发生在六朝古都南京。南京北郊有座幕府山,山上葱郁的大树,为南京增色不少。然而,为给宝钢供应白云矿石,近 20年来砍树、开矿,使美丽的幕府山支离破碎、绿褪黄现。苍翠的古树“咔嚓、咔嚓”应声而倒,临江的山体一块一块被“啃”去,留下像足球场那么大的山体“疤痕”就有 10多个、总面积 200万平…  相似文献   

13.
何方 《湖南林业》2006,(12):29-29
盆景通常以土壤为介质栽种盆景植物。在盆土里,随着季节不同会长出各种各样的杂草。这些杂草既消耗盆土里的有限营养,又影响盆景植物的通风和采光,还影响盆景作品的整体观赏效果。所以“除草”便成为盆景养护和管理过程中重要的、日常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干旱荒漠区和森林火灾多发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冬寒夏热的气候,复杂的林情社情,给武警森林部队扑火作战后勤保障带来了许多困难。俗话说,“三分打火,七分保障”?如何搞好扑火作战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15.
自然界的生物互相依存,和谐共处,一起编织绝妙的生态系统。引进外来植物,丰富本地物种,绿化大地,本是件大好事。然而,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也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带来意外灾难。当代发生的三大“绿怪”事件,追其根源,均是外来植物所致。防止盲目引种、警惕“绿怪”入侵,决非杞人忧天。仙人掌肆虐澳洲大陆1840年,南美阿根廷的一位医生移居澳大利亚,定居在昆士兰州自流盆地大草原的一个小镇上。他随身带去一盆栽培多年的“刺梨”,此盆刺梨高10余厘米,密密麻麻地长着绿宝石般的卵形叶片,叶片上又密生白色毫针,玲珑精致,…  相似文献   

16.
如桩景浇水过少就会引起盆土过干,导致盆景树叶卷叶和柘萎,如发现就应及时补水。往往浇水过多盆景树叶发黄,有时也会使树木盆景枝条徒长,严重的也会烂根死亡,一般浇水的原则是“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生长旺季要多浇一些水,浇水也要区别树种和盆的大小深浅来决定浇水的多少。树木盆景夏天一般生长较旺,水量需要较多,一般来说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要做到晴天多浇,阴天少浇和不浇,大盆比小盆多浇,深盆比浅盆多浇。水旱盆景更要多浇,有时还要根据植物的种类来决定浇水的多少,喜湿的植物应多浇,喜干的植物应少浇,“干松、湿柏…  相似文献   

17.
初露锋芒的花卉无土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露锋芒的花卉无土栽培肖卉花卉是极娇气的植物,要想把花养好,既需要有适宜的气候环境,还离不开疏松肥沃的土壤,找一盆适宜的花土,这在农村并非难事,而生活在“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养花者却常常为此一筹莫展。他们即使找到了花土,将心爱的花草植入盆中,因盆土中...  相似文献   

18.
雀梅(Sageretiatheezans)为鼠李科攀缘植物,耐修剪,易萌发,寿命长,易造型,因此,人们历来喜欢用雀梅作盆景素材。清朝嘉庆年间玉溪苏灵在《盆玩偶录》中,将盆景植物分为“四大家”、“七贤士”与“十八学士”,雀梅与黄山松、璎珞柏、冬青、银杏...  相似文献   

19.
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为松科常绿乔木,其针叶清秀,姿态古朴苍劲,是制作盆景的最佳树种之一。但五针松生长缓慢,繁殖通常采用嫁接的方式,用传统的“小苗梢接法”培育五针松盆景,从小苗盆栽到造型成景至少得一、二十年,使之很难走进寻常百姓家。若采用“老桩芽接法”培育五针松盆景,从取桩、移栽、上盆到嫁接、整姿、造景,只需五、六年时间,即可获得一盆较为满意的五针松盆景。  相似文献   

20.
盆栽花卉浇水不当,造成根系腐烂,甚至死亡。下面向大家介绍给盆栽花卉浇水技术:一是看土浇水。即视盆上的干湿情况,干则多浇,湿则少浇。用手敲打盆的四周,当花盆发出清脆的声音时表示盆土已干,需要深水。此外,当施用较多肥料之后,浇水次数也必须加多,以免土壤溶液过浓造成“反渗透”而引起“烧根”现象。二是看季节浇水。春季,盆栽花木刚移出温室,气温还处于逐渐升高的阶段,花卉生长活动虽开始,但对水分要求不多,可根据不同种类每隔2无一3天浇水一次。夏季气温高,花卉生长迅速,植株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都很大,需要水分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