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1995-1998年对新疆甜菜主产区甜菜花叶病的发生进行了调查。采集花叶标样191个,并对毒原种类做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甜菜花叶病有4种症状类型,且有不同的地区分布,又由不同的病毒侵染所致,这些病毒是甜菜花叶病毒(B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真菌传杆状病毒属(Furoviuses)分离物,CMV自然感染甜菜在国内尚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在小拱棚茄子主产区的西青区辛口镇地块采集病残体,从中分离到两种致病病菌,经系统的生物学特性鉴定表明,该分离菌为茄病镰孢菌「Fusariun solani(Mart.)Sacc.」和茄病镰孢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leum(Sacc。)Booth」。  相似文献   

3.
本项研究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包地区5个养鸡场进行了鸡源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从5个养鸡场分离到48侏葡萄球菌,经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23株、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4株、腐生葡萄球菌(S.saprophyticus)3株、中间葡萄球菌(S.intemedius)3株、禽葡萄球(S.galinarum)3株、人型葡萄球(S.hominis)2株、科恩氏葡萄球菌亚种2(S.hohnisubsp.2)2株、猪葡萄球菌产色亚种(S.hyicussubsp.chromogenes)2株、松鼠葡萄球菌(S.sciuri)2株、另有4株未能确定种。  相似文献   

4.
根据病毒粒体形态,血清学反应,寄主范围及症状,明确由福建南部地区种植的转心莲(Passifloracaerulea)和野生龙珠果(P.foetida)表现花叶症状病株分离的两个病毒分离物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cucumovirus,CMV)的两个分离物,两分离均能通过摩擦接种侵染供试12科55种(或品种)植物中的西番茄科,黎科,茄科,葫芦科,豆科,苋科,菊科,番杏科,夹竹桃科  相似文献   

5.
油菜土壤中与核盘菌菌核存活有关的真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菌核埋植法研究油菜田土壤中与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菌核存活有关的真菌区系。从四川省内江、简阳和雅安三地土壤中共分离到菌核重寄生真菌117株,分布于10个属内:曲霉(Aspergilusspp.)、交链饱属(Alter-nariaspp.)、小盾壳霉(Coniothyriumminitans)、镰刀菌(Fusariumspp.)、粘帚霉(Gliocladiumspp.)、毛霉(Mucorspp.)、青霉(Peniciliumspp.)、根霉(Rhizopusspp.)、木霉(Trichodermaspp.)和轮枝菌(Verticili-umspp.)。其中以镰刀菌和木霉为主要种类,分别占全部重寄生真菌的51.4%和30%。从菌核表面分离到12个属的真菌,镰刀菌、木霉和根霉占优势,分别为48%、18.5%和14.3%。不同地区油菜土中与菌核有关的真菌区系不尽相同。然而,三个地区能侵入菌核内部的真菌均以镰刀菌(Fusarium)和木霉(Tricho-derma)占多数。它们在菌核存活、子囊盘萌发等方面的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1988~1992年从辽宁省的沈阳、辽阳、抚顺、铁岭、丹东、鞍山、盘锦和营口等地的稻田中采集稻田土、稻田水、水稻绵腐病粒等样品,经室内用煮熟露出胚芽的大麻种子诱发、单体分离、纯化培养与形态观察,共鉴定出7属29种水霉科真菌,其中国内新记录种10个,即:星状丝囊霉(AphanomycesstellatusdeBary),含糊绵霉(AchlyaambisexualisJ.K.Raper);显著绵霉(AchlyaconspicuaCoker);集孢霉(Calyptralegniaachlyodes(CokerandCouch)Cokder);马格网囊霉(DictyuchusmagnusiiLindstedt);密苏里网囊霉(DictyuchusmissouriensisCouch),基雄水霉(SaprloegniahypogynaPringsheim),拉伯兰水霉(SaprloenialapponicaGaumnn),同丝水霉聚团变种(Saprolegniamonoicavar.glomerataTiesenhausen)和原绵破囊霉(ThraustothecaprimoachlyaCokerandCouch),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辽宁省常见栽培及野生药用植物上的球壳孢目真菌4属25种,其中包括新种1个:月见生壳针孢(Septoriaoenothericolasp.nov.);中国新记录种3个;柴胡壳二孢AscochytabupleuriThüm,苘麻拟茎点霉PhomopsisabutilonisSacc.,苍术叶点霉phylostictaatractyli(Sic.)Koval。每个种引证了主要文献、标本、寄主及产地,新记录种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所有标本保存于沈阳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SAU)。  相似文献   

8.
论建立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李菊珍(沈阳农业大学社科部,沈阳110161)OntheEstablishmentofCivilizationHealthandScientificLifeStyle¥LiJuzhen(DepartmentofSoci...  相似文献   

9.
鲜连钱草汁液促进水萝卜增产的研究乔淑文,齐学军,温占华(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辽宁省中药研究所,沈阳,110161)EffectofsprayingwithSolutionofFreshLongtubeGroundIvyontheYiel...  相似文献   

10.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在山楂果实生长趋势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序样品聚类分析在山楂果实生长趋势研究中的应用佟立伟,李淑芬,孙晓杰(沈阳农业大学,沈阳110161)TheApplicationofSequentialSpecimenPoly—analysisintheResearchonHawthomGrowt...  相似文献   

11.
采集感染了烟草花叶病的烟叶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衡阳县烟草病毒病主要是PVY、CMV、TMV三种病毒的复合侵染。采用5种烟草花叶病的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病毒病初发期开始喷药,每隔10天连续喷施3次,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WP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高达56.79%,且增产效果达35%;2.2%辛菌.三十烷醇、RNAi制剂和光合细菌菌剂平均防效分别为43.74%、41.01%和36.68%;0.5%氨基寡糖素的防效最差,平均防效为30.04%,仅增产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田间流行规律,为防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年调查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田间发生、流行规律。[结果]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流行与芝麻的生育期和蚜虫发生密切相关。苗期、蕾期是感染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敏感期。蚜虫发生高峰15 d后,病害出现发病高峰。[结论]调节芝麻播种期,使苗期、蕾期,特别是蕾期错过蚜虫发生高峰能有效预防芝麻黄花叶病毒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苹果花叶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各苹果产区危害日趋严重,给苹果高产优质带来巨大影响。为了对苹果花叶病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寻找更有效的防治方法与措施。笔者从苹果花叶病对生长结果、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和细胞性态结构等方面的影响、花叶病的症状表现、果树病毒的检测方法、苹果花叶病病原种类及检测、花叶病的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同时提出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2005~2009年对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下属3个品种试验圃的桑树杂交组合进行连续5年的花叶病田间发病规律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桑树杂交组合对花叶病的抗性有差异,其中以A2×9512、桂桑优62-B、C2×K1、A51×G3、A2×G30、A2×93133、A2×伦109、A2×94168、A2×9102等杂交组合的抗性较好;而同一杂交组合群体不同年份花叶病发病情况也有差异,随着树龄的增加,桑树杂交组合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可见,桑树杂交组合对花叶病的抗性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通过选育抗花叶病品种(或组合)、合理的人为干预能够有效地防治桑树花叶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防治烟草花叶病的部分药剂进行筛选,为生产上选择防治花叶病的药剂提供依据。[方法]在普洱市6个县区进行了6种药剂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各种药剂对防治烟草花叶病均有一定效果。在6个县区,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6%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平均防治效果分别达60.3%、58.3%、57.6%和57.5%。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的防治效果较差,防治效果仅55.1%。[结论]在普洱市烟叶生产上进行烟草花叶病的防治可采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0.5%香菇多糖水剂、6%烯羟.硫酸铜可湿性粉剂、2%氨基寡糖素水剂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自然状态下桑花叶萎缩病的发生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桑花叶萎缩病对桑树的生长影响极显著,可持续造成损失;影响桑花叶萎缩病病症表现的主要气象因素是温度,不同温度对病原体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温度与病原体生长动态之间的关系可以用Y=13.5652/[1+exp(8.8781-0.220829X)]进行模拟;病枝隐显症表现的温度临界值为28.8℃。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驻马店地区小麦黄花叶病病毒分离物的类型及该地区主要推广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的抗性表现,对驻马店地区13个不同地点同一小麦品种上病毒分离物进行鉴定,并在同一田间试验条件下,对驻马店地区主要推广的12个小麦品种进行田间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随机选取的13个地点中有4个地点的样品中检测出小麦黄花叶病毒(WYMV),占总样品的30.8%,所有地点均未检测到中国小麦花叶病毒(CWMV)。在供试的12个小麦品种中,豫农416和衡观35表现为高抗,占供试品种的16.7%;泛麦8号和华育198表现为中抗或中感,占供试品种的16.7%;另外8个品种则表现为感病,占供试品种的66.6%。不同小麦品种在病圃区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存在较大差异。以上结果表明,WYMV在驻马店地区有一定范围的分布,暂未检测到CWMV;该地区主推的小麦品种中豫农416和衡观35对小麦黄花叶病具有一定的抗性。  相似文献   

18.
3.9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3.95%病毒必克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方法]以白肋烟KY26为供试品种,以清水为对照,分别用3.95%的病毒必克500倍液和700倍液,3.95%病毒必克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烟草花叶病毒病,研究3.95%病毒必克对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结果]3.95%病毒必克500倍和700倍液对烟草花叶病毒病都具有一定的防效,病情指数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其中3.95%病毒必克500倍液的效果最显著,病情指数由对照的26.1降至7.2,发病率由50.2%下降到23.3%,防治效果为72.4%;用3.95%病毒必克5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处理后,其防治效果高于3.95%病毒必克500倍液,为76.6%。[结论]该研究为烟草花叶病毒病的有效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弄清降雨量变化对烟草生长及病害发生的影响,于2009-2011年对该烟区烟草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兴义市烟草主产区共发生病害22种,其中,主要病害有烟草普通花叶病、烟草黄瓜花叶病、烟草赤星病和烟草黑胫病;各年份间随着降雨量不同,烟草病害发生程度与种类亦有所变化,降雨量偏少时部分病害发病较重,其中,烟草普通花叶病和烟草黑胫病病情指数均达5.5以上,发病烟株多被2种以上病害复合侵染,4种主要病害复合侵染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在田间系统观察了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对小麦植株影响的基础上,测定了不同病级单株产量损失,并提出了以株高、花叶程度及推迟生育期为主的病情分级标准。通过小区试验,导出了病情指数对产量的回归方程((?)(%)=99.458-0.836x)及相关系数(r=-0.9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