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解决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加快河南生态省建设步伐,确保全省农村全面迈入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从五个方面对当前河南省农村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造成环境污染背后的原因,提出提高农民环保意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法制管理等解决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三大改造”有助于完善农村绿色低碳循环性发展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河南省乡村经济生态体系、促进河南 乡村产业经济结构绿色升级,促进河南省大力发展农村绿色低碳建设、加强低碳清洁技术创新、促进绿色消费。从绿 色改造,构建乡村绿色产业体系、发展乡村新兴产业等方面提出河南乡村低碳循环发展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3.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可贵的机遇,但现如今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尤其体现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并没有真正达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劣、产业发展滞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资金人才匮乏等,为此,要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推动农村产业生态化进程,积极补足农村资金技术短板,提升农民环保意识,加快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在总结广西生态综合村建设情况,分析其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打造广西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带的思路。新时期,广西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培育必须把握中共中央战略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不断夯实产业配套设施,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产业多元化、地域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社会化服务,将传统农村建设提升为生态综合示范村产业带建设,为广西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县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淼  黄旺志  刘泽梅  肖庆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742-14743,14798
以河南省罗山县为例,阐明县域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提出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农村和生态县城为重点的建设内容及规划实施的生态模式,最后指出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6.
莫姣姣 《乡村科技》2020,(8):68-69,71
发展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对陕西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思想观念、技术人才、资源分布、竞争态势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分析陕西省农村生态养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提出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模式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刘勇 《河南农业》2012,(21):19+55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内涵实质上就是要在农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当前我国农村在工业转移和农业开发双重引导下,农村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生态环境挑战。因此,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契机,发展生态产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周口市作为一个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万人的农业大市要建设惠及  相似文献   

8.
李斌 《宁夏农林科技》2014,(2):58-60,76
文章以福建省南平市为样本,通过分析闽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培育农村"生态人";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健全法律制度,强化农村环境监控和执法;凝聚各方力量,加大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注重统筹协调,提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重视科技创新,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严峻的环境形势,已成为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农村地区作为北京重要的生态涵养地、资源富集区以及特色产业基地,在保护首都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北京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北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了农村自身的优劣势,并以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以及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为北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构建农村地区生态文明长效发展机制,以河南省许昌市为样本,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析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研究发现,乡镇企业污染、农业生产及畜牧养殖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蔓延等,严重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农村地区生态文明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内容涉及多个层面和多方主体,需要从制度建设上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引导农村地区居民和企业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地区企业的规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1.
彭子恒  王宇欣  蔡菲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732-20733,20757
基于生态经济学理论,从生态产业建设、生态文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研究井冈山市可持续发展对策,即:以科技为先导培育井冈山特色生态产业、诱导生态价值取向建立井冈山市生态文化和通过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加强井冈山市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2.
简要概括了我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和基本特点,论述了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任务和创新路径.其中关于构建区域生态社会范式、开创生态现代化管理以及打造生态文明和生态产业增长极的认识,有一定创意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鉴生态学原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农业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农业生态产业链网的"链流"要素与运作模式,并从纵向、横向、扩展3个层面构建了农业的生态产业链网。  相似文献   

14.
黄立洪 《农学学报》2017,7(9):74-79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条现代化与环境的友好、协调、和谐之路.笔者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生态内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生态补偿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性,并从透明角度、沟通协商角度、多元性角度及产业融合角度对农村参与式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设计,提出了构建思路,为美丽乡村建设及生态补偿实践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进而推动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是我国农村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湖南省隆回县为例,论述了县域生态建设中所涉及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内容,分析了隆回县在进行生态县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提供参考。隆回县生态建设实践证明,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必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能很好的解决目前面临的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文章基于生态宜居视角,建立1949—2019年我国4858条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政策文本库,剖析其数量与结构分布、类型与部门、阶段性内容,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经济、公共服务和乡村文化传承等5维度构成的生态宜居视角推演我国乡村建设历史进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五大目标形成过程,为制定并实施生态宜居乡...  相似文献   

17.
构建农村生态文明体系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伟坤  崔海霞  卢秀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191-18192
构建农村生态文明体系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界定入手,对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对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途径以及需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农村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浅议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直被大家所忽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发展和农民身体健康、安全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