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以西藏野生型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10℃、15℃、20℃、25℃)和不同浓度(0、5%、10%、15%、20%、25%)PEG-6000溶液的互作胁迫模拟老芒麦种子萌发的水温环境,研究了西藏野生老芒麦在不同水、热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温条件对老芒麦种子萌发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老芒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25℃条件下对照处理的种子萌发达到了最佳响应;PEG浓度为5%时,老芒麦在15℃和20℃培养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高于对照处理;当PEG-6000浓度为15%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且温度越高所受到的抑制作用越明显。西藏野生老芒麦种子在温度为25℃和PEG溶液浓度为0~5%培养条件下发芽效果较好;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响应依赖于温度的变化,低温抑制了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田宏  刘洋  张鹤山  蔡化  王凤 《种子》2008,27(12)
对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特性与不同温度处理下的萌发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硬雀麦种子萌发吸水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吸水速度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在2 h时达最大值0.091 8 g/h,8 h后就达到吸胀饱和,种子萌发最低吸水量占种子干重的53.03%。硬雀麦种子在20℃恒温条件下萌发状况好,发芽率达97.5%。发芽指数以25℃下最高,为90.08,其次为20℃,为89.32,两者差异不显著。从活力指数看,20℃恒温条件下的活力指数最高,达1 656.89,与其它各温度处理之间差异极显著。综合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后确定硬雀麦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0℃。当温度升高到35℃时硬雀麦种子发芽明显受阻,但可耐5℃的低温。  相似文献   

3.
对采收的紫果型黑蕊猕猴桃(Actinidia melanandra)种子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层积时间和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平均发芽率结果为23℃>18℃>28℃>13℃,23℃的发芽率为72.67%。不同层积时间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发芽率60 d>45 d>75 d>30 d>0,层积60 d的平均发芽率为79.67%。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多重比较显示发芽率600 mg·L^-1>900 mg·L^-1>300 mg·L^-1>0,600 mg·L^-1的发芽率最高,为14%。紫果型黑蕊猕猴桃种子最佳萌发条件为:温度23℃,低温层积60 d,600 mg·L^-1的赤霉素浸泡种子。  相似文献   

4.
2种灌木铁线莲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宏宇  刘燕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野生灌木铁线莲(Clematis fruticosa)和灰叶铁线莲(Clematis tomentella)种子的千粒重、含水量、种子形态及种子萌发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设定的温度范围15~30℃内,种子萌发率有明显不同。灌木铁线莲、灰叶铁线莲种子发芽历程长,始发芽时间晚,在20℃条件下发芽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86.7%、89.3%。光照对2种铁线莲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却显著降低了发芽势,黑暗条件更有利于2种野生铁线莲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昆仑雪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昆仑雪菊种子为材料,测定种子在不同温度、相对湿度、光照、激素等处理下的发芽率、发芽势等.结果表明:昆仑雪菊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15~25℃;最适萌发相对湿度为65%~75%;适当激素处理可提高昆仑雪菊种子发芽势,光照对种子萌发率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杨玲  史小华  杜灵娟 《种子》2022,(10):114-119+149
铁筷子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萌发时间较长且发芽率较低。为了提高铁筷子属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以异味铁筷子种子为实验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种子形态特征,同时测定种子含水量、吸水率等相关指标;设置不同的温度和赤霉素浓度梯度,研究赤霉素与温度层积处理对异味铁筷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异味铁筷子种子的平均长度为(4.435±0.254)mm,宽度为(2.407±0.214)mm,千粒重为(13.990±0.070)g;温度处理在10周25℃层积后继续4℃处理2周,种子的萌发率最高,为60%;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能显著提高异味铁筷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发芽率为73.3%。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疆特色野生植物资源天山雪莲种子进行温度、湿度、浸种时间及激素处理比较,研究天山雪莲种子发芽特性。结果表明:天山雪莲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5~20℃;最适相对湿度为50%~60%;GA3和KT能够明显提高天山雪莲种子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NAA和IAA不利于天山雪莲种子的萌发;浸种处理对天山雪莲种子的萌发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麻疯树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杨琳  徐莺  陈放 《种子》2007,26(5):88-89
比较分析了麻疯树种子在不同温度、种皮处理、光照条件及播种深度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温度对种子的萌发有显著影响,30℃时最有利于种子萌发;剥壳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剥壳种子;而光照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作用;播种过深会抑制种子萌发,实际生产中适于浅播。  相似文献   

9.
高葶韭是新疆野生葱属蔬菜中具有重要开发利用潜力的种质资源.本试验以高葶韭为材料,对其种子形态及其在不同温度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特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高葶韭种子黑色、倒卵形,表面纹饰呈现斑块状,具明显的颗粒状突起,大小为3.49 mm×1.88 mm×1.40 mm.在15℃/25℃变温条件下,种子发芽较快、较整齐,其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分别可达到81.33%、80%和4.37,与0,5、10、15、20、25、30℃恒温处理以及0℃/10℃、5℃/15℃、10℃/20℃和20℃/30 ℃变温处理下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光照对高葶韭种子萌发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草莓种子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颊草莓种子为试材,研究培养条件和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提高草莓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速率.结果表明,温度、种子切开处理和硫酸处理等对发芽率、发芽速度有显著影响;种子切开处理在10 d左右发芽率达到最高(81.0%);90 s以内短时间浓硫酸处理能加速草莓种子萌发20%左右;25℃,12h光暗交替培养条件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