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高海拔干旱山区钾肥不同用量对马铃薯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干旱山区马铃薯的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乐薯1号为材料,在氮磷肥用量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不同钾肥用量(0、60、120、180、240 kg/hm^2)对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钾处理后马铃薯的产量均高于对照。施钾肥后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分别较对照高21.1%-49.6%和2.8%-11.8%。在一定范围内,钾肥用量越多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越高,但钾肥用量增加到一定限度后,随钾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呈下降趋势,当钾肥用量为120 kg/hm^2时,马铃薯产量最高(50 544 kg/hm^2),经济效益最好(较对照增收7 775.28元/hm^2)。[结论]钾肥用量与马铃薯的效应方程为y=2 193.01+227.82x-12.65x^2,由此求出干旱山区马铃薯最高产量的钾肥用量为135 kg/hm^2,最佳经济效益钾肥用量为130.5 kg/hm^2。  相似文献   

2.
进行硫酸钾镁肥在马铃薯上的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铵450 kg/hm2+尿素75 kg/hm2+硫酸钾镁肥300 kg/hm2的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磷酸二铵450 kg/hm2+尿素75 kg/hm2+硫酸钾镁肥225 kg/hm2的处理施肥投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3.
硫酸钾镁肥在马铃薯上的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硫酸钾镁肥在马铃薯上的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酸二铵450 kg/hm2+尿素75 kg/hm2+硫酸钾镁肥300 kg/hm2的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磷酸二铵450 kg/hm2+尿素75 kg/hm2+硫酸钾镁肥225 kg/hm2的处理施肥投入成本较低,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有机肥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弓建国  徐松鹤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40-10942
[目的]研究马铃薯叶绿素含量与氮磷钾有机肥最佳施肥量的关系。[方法]对综合技术中的有机肥、氮、磷、钾施用量4个重要因素,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建立数学模型,优选适合马铃薯栽培的施肥措施,用乙醇浸提叶绿素,采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含量,研究氮磷钾及有机肥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N、P、K和有机肥施用量4因素对马铃薯叶绿素含量的效应依次为:N肥〉有机肥〉K肥〉P肥。获得马铃薯叶绿素总量〉1.48mg/g、叶绿素a〉0.79mg/g、叶绿素b〉0.69mg/g的最佳优化施肥方案为:施氮235.5—251.3kg/hm^2,施磷121.9~123.6kg/hm^2、施钾174.5~190.2kg/hm^2,施有机肥37935—38535kg/hm^2。[结论]该研究为建立马铃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可行性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蛋白大豆菏豆15号优质高产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高蛋白大豆品种菏豆15号在砂壤土上的优质高产栽培施肥方案。对蛋白质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磷酸二铵;对脂肪含量影响最大的是尿素,其次是大豆复合肥;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是磷酸二铵,其次是尿素。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45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硫酸钾75 kg/hm^2和大豆复合肥90 kg/hm^2。  相似文献   

6.
吉林春玉米施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金荣  陈丽梅  刘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8839-18841
[目的]探寻黑土地春玉米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二次回归D—最优设计(3414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建立了春玉米产量——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氮(尿素,N46%)、磷(过磷酸钙P2O512%)、钾(硫酸钾,K2O50%)肥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边际产量和最佳施肥量。[结果]在该土壤条件下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分别为180、75、75 kg/hm^2时,种植春玉米可获得最高产量为10 694.28 kg/hm^2。[结论]为制定玉米施肥模式、确定合理的施肥分区和优化测土配方及施肥配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麦收后复种夏大豆密度与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夏大豆品种天引豆1号为指示品种,进行了麦收后复种夏大豆密度与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处理组合为密度45.0万株/hm^2、施肥量900 kg/hm^2(尿素、磷酸二铵各450 kg/hm^2),折合产量最高,达2435 kg/hm^2;其次是密度45.0万株/hm^2、施肥量600 kg/hm^2(尿素、磷酸二铵各300 kg/hm^2),折合产量为2265 kg/hm^2。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库车小白杏产量、品质均出现下降趋势,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库车小白杏为试验材料,按不同尿素用量共设置5个试验处理,在果实成熟期,测定各处理小白杏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等指标。结果表明:基施有机肥+85%施尿素量处理下小白杏产量最高、品质最好、效益最佳。667米2施沤制有机肥1 500千克、尿素18.7千克、磷酸二铵44千克、硫酸钾11千克为库车小白杏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达到马铃薯生产高质高效、产业持续发展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马铃薯栽培以有机肥+复合肥为基肥,尿素和水溶性钾肥为追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肥规律分期施肥。在浇水与田间管理相同条件下分别在团棵期与结薯期进行不同比例追肥,研究不同生育时期肥料的用量对马铃薯株高、叶绿素含量、产量、商品性、干物质等的影响,确定出滕州马铃薯在产量不减少的条件下化肥的最佳用量和使用时期。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团棵期的株高和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产量、商品性、薯秧干物质等有一定的影响。播种前基施80 kg/亩有机肥与60 kg/亩复合肥+苗期追施尿素4 kg/亩+团棵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盛期追施硫酸钾5 kg/亩+结薯中后期追施尿素1 kg/亩,马铃薯产量、大薯率、薯块干物质积累最高,是最佳的肥料配比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小麦"3414"肥料效应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提供小麦最佳施肥方案。[方法]以扬辐麦2号为材料,采用“3414”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等的影响。[结果]235kg尿素+500kg过磷酸钙+157.5kg氯化钾做基肥、116.3kg尿素做苗肥、40kg尿素+105kg氯化钾做拔节肥的处理,小麦产量最高,为6301.5kg/hm^2;235kg尿素+500kg过磷酸钙+105kg氯化钾做基肥、116.3kg尿素做苗肥、40kg尿素+70kg氯化钾做拔节肥的处理,纯收入最高,为8071.2元/hm^2。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方程得出氮、磷、钾最佳用量为:N 157.35、P2O5 74.70、K2O 97.20kg/hm^2,产量可达6135.90kg/hm^2。结合当地生产实际,氮、磷、钾提倡用量分别为165.0、75.0、105.0kg/hm^2。[结论]试验确定了安徽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小麦施肥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大安市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劲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148-19150
[目的]探寻苏打盐碱地水田土壤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试验,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结果]建立水田土壤施肥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主效应与产量关系的分析,得到苏打盐碱土水田土壤最佳产量施肥量为:纯N 175 kg/hm2,P2O5 137/hm2,K2 O 50 kg/hm2,ZnSO4 32 kg/hm2。分别以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和硫酸锌计算,折算肥料用量为813 kg/hm2。[结论]该研究为苏打盐碱地科学施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不同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有机无机混合马铃薯专用复混肥做底肥和叶面追肥与使用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作比较,总结不同的肥料,对马铃薯产量、大中薯率及田间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马铃薯专用肥做底肥.在开花后10d再喷马铃薯专用叶面肥可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大中薯率,通过收获时统计烂薯率得知可有效地减少田间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张寿文  钟伟光  李风琴  曹岚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0842-10844
[目的]优选车前子规范化栽培的施肥配方。[方法]通过二次旋转组合设计,建立车前子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四因子的回归模型,利用DPS数据库系统确定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车前子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4因子的回归模型为:Y=2 937.44+105.46X1+17.06X2+62.69X3+265.18X4-251.17X21-80.01X22-150.62X23-55.67X24+22.75X1X2+22.75X3X4;以产量3 450 kg/hm2作为目标,配方施肥的系统优化方案为:施氮(尿素)247.65~314.81 kg/hm2;施磷(过磷酸钙)346.05~553.95 kg/hm2;施钾(K2SO4)213.3~340.425 kg/hm2;施有机肥(腐熟猪粪)32 737.5~35 782.5 kg/hm2。[结论]方程的拟合度较好,可以用来反映车前产量与氮、磷、钾和有机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密度与施肥量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黑龙江省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以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主处理肥料因子为A共3个水平,即A1(尿素280kg·hm~(-2)、磷酸二铵210kg·hm~(-2)、硫酸钾70kg·hm~(-2)),A2(尿素4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硫酸钾100kg·hm~(-2)),A3(尿素52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硫酸钾130kg·hm~(-2));以种植密度(B)为副区,设定5个不同种植密度(6.0万、7.5万、9.0万、10.5万和12.0万株·hm~(-2)),研究了种植密度及施肥量对其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德美亚1号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相同种植密度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穗行数、行粒数及千粒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而德美亚1号的穗粗、穗长、出籽率随施肥量增加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相同施肥水平上,穗长、穗粗及行粒数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千粒重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当种植密度为B3时,千粒重最重为337.23g。此外,各肥密处理组合产量以A2B3处理(尿素400kg·hm~(-2)、硫酸钾100kg·hm~(-2)、磷酸二铵300kg·hm~(-2),9.0万株·hm~(-2))最高,其次A3B3(尿素520kg·hm~(-2)、硫酸钾130kg·hm~(-2)、磷酸二铵390kg·hm~(-2),9.0万株·hm~(-2))处理。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增施钾肥增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为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农303为试材,在施用NPK及农家肥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用量钾肥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相关生理性状的影响。[结果]随增施钾肥量提高产量明显提高,当钾肥用量达到一定量时(190 kg/hm2),继续提高钾肥量产量增加缓慢。块茎淀粉含量、干物质量和大中薯率的变化与产量一致。不同钾肥用量(90、140、190、240 kg/hm2)的处理分别较对照增产2 913.34、423.55、994.96、387.7 kg/hm2,淀粉含量较对照提高4.10%、7.38%、8.20%、9.02%,干物质量分别提高2.76%、5.52%、7.18%、8.84%,大中薯率分别提高8.00%1、3.50%、17.50%、21.50%,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9.58%、14.70%、16.93%、18.53%,叶面积系数分别提高4.11%、7.40%、8.49%、9.04%,净同化率分别提高14.30%1、8.91%、22.64%、25.99%。[结论]马铃薯的钾肥适宜用量为190kg/hm2。  相似文献   

16.
半夏配方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蒋燕  翟玉铃  王惠  刘晓燕  连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87-7888,7936
[目的]为了研究半夏配方施肥模型。[方法]采用四因素二次旋转组合设计,通过研究有机肥、N、P2O5、K2O施用量对半夏纯收入和产投比的影响,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两套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模型。[结果]半夏高产、高效施肥最优方案为:①投产比高于1.40,纯收入高于270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87493.725~99 739.845、687.944~785.492、4437.218~4474.887、680.340~1 059.730 kg/hm2;②投产比为1.6时,纯收入达到34 500元/hm2,有机肥、尿素、普钙、硫酸钾施用量为101600.775~109164.555、710.755~823.912、4302.150~5612.805、558.679~712.356。[结论]提高半夏产量、纯收入、产投比的关键是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厩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其次是氮肥、钾肥的施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伊犁河谷红花最佳施肥方案。[方法]采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不同氮、磷和钾肥对红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最佳施氮量为尿素355.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过磷酸钙245.25 kg/hm~2,最佳施钾肥量为硫酸钾99.90 kg/hm~2。[结论]该研究为红花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优良甘蔗新品种桂糖35号的施肥管理技术,优化施肥方案。[方法]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下种量、氮肥、磷肥及钾肥4个因素对桂糖35号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施肥方案。[结果]各栽培因子对桂糖35号甘蔗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下种量;只要满足下种量103 462.50~105 540.00芽/hm2,施尿素652.65~801.30 kg/hm2,施磷肥1 461.83~1 523.70 kg/hm2,施钾肥453.23~477.60 kg/hm2,即可获得87.92 t/hm2以上的甘蔗产量。[结论]该研究可为桂糖35号在不同生态区域研究制定高效栽培管理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早收情况下甘薯新品种心香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主要栽培技术对甘薯品种心香早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形格子设计,布置田间参数试验,分别建立扦插密度、尿素和硫酸钾用量与心香早收鲜薯产量和净产值的回归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解析。[结果]由模型求出,扦插密度40 575~44 625株/hm2,尿素245.25~306.75 kg/hm2,硫酸钾234.45~305.55 kg/hm2时,心香鲜薯产量在27 000 kg/hm2以上;扦插密度41 295~45 225株/hm2,尿素256.20~317.40 kg/hm2,硫酸钾203.55~276.45 kg/hm2时,心香净产值在13 500元/hm2以上。产量与效益的联合分析表明甘薯心香提高产量与提高效益所采取的栽培措施是一致的。[结论]结合生产实际综合考虑,在该试验条件下,扦插密度45 000株/hm2左右,尿素270~300 kg/hm2,硫酸钾225~300 kg/hm2,心香的产量和净产值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