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揭示林下放养与舍饲两种养殖模式对松辽黑猪健康水平及新陈代谢的影响,试验测定了两种养殖模式下松辽黑猪血常规、血清生化及盐离子浓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放养可引起松辽黑猪血液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嗜碱性粒细胞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性粒细胞显著降低(P0.05);放养可引起松辽黑猪血液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CO2含量显著降低(P0.05);对其他血液生化和无机盐离子等指标影响不大。说明放养可以显著提升猪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圈养东北虎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参考范围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以雅安碧峰峡野生动物园圈养的15只健康东北虎为试验对象,化学保定后采集后肢静脉血液,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共检测血常规指标15项,血液生化指标30项。结果显示:成年组、亚成体雄性组及亚成体雌性组3组之间比较,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3项血常规指标检测值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谷氨酰转肽酶、无机磷5项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值呈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为观察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对6只人工感染埃立克体的比格犬进行了血常规及血生化检测.采集比格犬感染前后的血液样本,测定血常规及各项血生化指标,并对测定结果作统计学处理.血常规检测发现感染后RBC、WBC、HGB、HCT、PLT、MPV、LYM和MONO值极显著降低(P<0.01),RDW显著降低(P<0.05);血生化检测发现感染后ALT和AST极显著升高(P<0.01),ALB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我国犬埃立克体病急性期血液学变化较国外报道的更为明显,这可能与埃立克体中国病原株的致病性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4月龄广东西藏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特性,试验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免疫分析仪对38头广东西藏小型猪(♂20、♀18)血液中24项生理指标和18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4月龄广东西藏小型猪雌性与雄性的生理指标比较,血小板总数、平均血小板体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压积差异极显著(P0.01),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差异显著(P0.05);雌性与雄性的生化指标比较,肌酐和磷等指标含量差异显著(P0.05),总胆固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性别对西藏小型猪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有影响,对其他大多数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KISS1基因疫苗对藏香杂野猪血液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给实验组藏香杂野猪灌喂KISS1基因疫苗6次(每2周灌喂1次),同时给对照组藏香杂野猪灌喂等量饮用水,检测2组实验猪血常规、血清生理生化以及免疫指标的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藏香杂野猪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谷丙转氨酶活力、免疫球蛋白A质量浓度、免疫球蛋白G质量浓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淋巴细胞数、碱性磷酸酶活力、尿素氮浓度、白细胞介素-2质量浓度、γ干扰素质量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血细胞比容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两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免疫KISS1基因疫苗对藏香杂野猪健康有一定的影响,可减弱猪只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巴克夏、东北民猪、巴民杂交猪各5头进行了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表明:24 h后的pH值东北民猪最高,极显著高于巴克夏和巴民杂交猪(P<0.01),以巴民杂交猪最低,但是未出现PSE肉.肌内脂肪东北民猪极显著高于另外2组(P<0.01),巴民杂交猪极显著高于巴克夏(P<0.01).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验猪的肉质均呈上乘之列,尤以东北民猪肉质突出.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血液常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患猪的血液生理指标,给临床防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健康仔猪和经实验室诊断为PRRS阳性的仔猪各6头,前腔静脉采血,EDTA抗凝管抗凝,用CA5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分析。结果:(1)PRRS组的白细胞总数、淋巴细胞显著增加(P0.05),单核细胞数量极显著降低(P0.01);(2)PRRS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和平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3)PRRS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平均血小板体积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增加。结果显示:PRRS病毒导致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加,并激活了机体的凝血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巴马香猪在新疆的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文章主要是对新疆呼图壁的张建辉农场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引入的巴马香猪进行观察,了解巴马香猪在新疆气候环境下的繁殖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繁殖性能包括窝产仔数、初生重、断奶重、断奶成活率、发情周期、妊娠期;血液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肌酐(CRE)、碱性磷酸酶(AKP)。结果显示新疆引入的巴马香猪与广西原种场相比平均产仔数降低2.36头,平均初生个体重增加0.078 kg,其余繁殖指标无明显变化;60日龄TP含量降低差异极显著(P <0.01),BUN含量增高差异极显著(P <0.01);90日龄BUN含量升高差异极显著(P <0.01),LDH活性降低差异显著(P <0.05),其余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饲养巴马香猪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血常规及ELISA方法对长白山野杂猪、民猪及大白猪群体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3个群体中血常规指标及血清免疫学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民猪群体中白细胞数量最低(P0.05),原因在于淋巴细胞的数量显著降低(P0.01)。民猪群体红细胞含量最高(P0.01),但单位数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显著降低以致血液血红蛋白总量降低。野杂猪群体中除含有较高数量的白细胞、淋巴细胞外,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抗体(P0.05),大白猪在大部分指标中均处于较低水平。聚类判定分析显示3群体内个体较为集中,群体间存在明显距离,说明能够代表各自群体。3群体血常规及血清免疫学指标为进一步筛选高抗病力分子标志及遗传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10):66-69
为了探讨并比较电击驱赶应激反应对法国皮特兰猪和中国东北民猪这2个品种的纯种猪肉品质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的这2个品种的育肥猪均为氟烷基因显性纯合子型(HalNN),避免由于基因型不同造成的肉品质差异。结果表明:屠宰后皮特兰猪的肌肉温度(0 min和45min)和滴水损失均高于民猪,差异极显著(P0.01);民猪的肉色和肌肉剪切力均高于皮特兰猪,差异极显著(P0.01)。两个品种应激组的猪肌肉温度(0 min)均有升高趋势,民猪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且差异显著(P0.05;P0.01)。血清中乳酸含量,皮特兰猪均极显著高于民猪(P0.01);且同一品种猪的应激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血清中乳酸和葡萄糖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应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品种间肝糖原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同一品种猪在应激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极显著,应激显著降低了肝糖原的含量(P0.01)。说明应激促使机体内肝糖原酵解加强,增加血液内葡萄糖和乳酸含量,但未见肌糖原和肌肉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因此未影响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比较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平原巴马小型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差异,为高原蕨麻小型猪的实验动物化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分别在高原地区和西安市采集高原蕨麻小型猪与巴马小型猪血样,检测10项血液生理指标和14项血液生化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血液生理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MH)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血小板(PLT)、红细胞分布列宽变异系数(RDW-CV)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与巴马小型猪相比差异显著(P< 0.05);血液生化指标中高原蕨麻小型猪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葡萄糖(GLU)、肌酐(CRE)均极显著高于巴马小型猪(P< 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0.05).结果表明,高原蕨麻小型猪具有低氧适应的生理特征,与巴马小型猪相比有独特的高原适应性,具有开发成为高原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探讨谷氨酸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刺激下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变化的干预作用.选用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28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NC组)、基础饲粮+4 mg/kg DON(DON组)、基础饲粮+4 mg/kg DON+2%谷氨酸(DG组)和基础饲粮+2%谷氨酸(Glu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期为37 d,试验结束时测定仔猪的生长性能、脏器指数、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DON组相比较,DG组仔猪料重比显著下降了8.93% (P <0.05),平均日增重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肝脏指数、肾脏指数和胰腺指数分别显著降低了10.66%、12.68%和11.71% (P <0.05),脾脏指数显著升高了28.03% (P <0.05);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数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红细胞比积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有升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含量、肌酸激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谷丙转氨酶活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因此,谷氨酸具有提高DON刺激下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DON应激损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检测贵州小型猪血液生理指标,对幼龄、青年、老龄3个年龄段53头贵州小型猪进行血液生理指标检测。结果表明:3个年龄段贵州小型猪生理指标差异显著(P0.05)。青年猪和幼龄猪比较,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比率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中性细胞比率升高,差异极显著(P0.01)。老龄猪与青年猪比较,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升高,差异显著(P0.05)。老龄猪与幼龄猪比较,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同一年龄段贵州小型猪雌雄间少数指标有差异。幼龄血红蛋白雄性低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青年猪血小板雄性高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老龄猪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比率雄性低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中性细胞计数和中性细胞比率雄性高于雌性,差异极显著(P0.01)。同龄贵州小型猪雌雄间差异不大,不同年龄段血液生理指标稳定。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铁过量或缺乏对新生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的影响.挑选新出生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15头[平均体重为(1.22±0.13)kg],随机分为3组,即缺铁组、正常组和铁过量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3和7日龄时,缺铁组分别注射1 mL生理盐水,正常组分别注射1 mL右旋糖酐铁(含铁150 mg),铁过量组分别注射3 mL右旋糖酐铁(含铁450 mg).7日龄时,将所有仔猪全部处死,采集血清,并分离肝脏和脾脏,以测定血清生化指标、机体铁含量和肝脏hepcidin mRNA表达量.结果表明:肝脏、脾脏和血清中铁的含量均随着注射铁量的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 <0.05或P<0.01).与正常组相比,铁过量组血清中血红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缺铁组血清中血红蛋白、球蛋白、总蛋白、丙二醛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则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铁过量组仔猪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而缺铁组则极显著降低(P<0.01).由此得出,铁过量或缺乏均会影响新生仔猪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铁过量可提高新生仔猪机体铁含量和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铁缺乏则会降低新生仔猪机体铁含量和肝脏中hepcidin 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相同环境下不同鹅种间血液生化代谢特点的种质差异,在国家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江苏泰州)内随机抽取成年同月龄健康的豁眼鹅、乌鬃鹅、太湖鹅、浙东白鹅、武冈铜鹅、皖西白鹅、莱茵鹅、朗德鹅8个鹅品种各20只,进行15项血液指标的测定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8个鹩种间总蛋白、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钠离子、氯离子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球蛋白、白球比、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豁眼鹅尿素氮指标极显著低于莱茵鹅(P<0.01),表明其蛋白质沉积能力最强.朗德鹅TG则极显著高于皖西白鹅、豁眼鹅(P<0.01),显示它具有很强的脂肪沉积能力.另外,不同品种间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钾离子、钙离子亦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常规方法对3~12月龄原产地五指山小型猪两个品系的部分血液进行16项生理和12项生化指标测定和分析,并与其他小型猪的同类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五指山小型猪品系内绝大多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性别间差异不显著,仅生理指标中的血小板和粒细胞分类计数和生化指标中的甘油三酯差异显著(P<0.05),在品系间,五指山猪黑系与白系在血小板计数(PLT)、嗜酸性粒细胞(EO)、嗜碱性粒细胞(BASO)3个生理指标和生化指标球蛋白(GLB)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在三个不同的阶段,通过对波德代羊体温、呼吸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波德代羊的呼吸频率在夏季显著高于冬春季和秋季(P<0.01);血液生理指标均在正常变化范围内.血清LDH活性在秋季显著降低(P<0.01);公羊的AKP、GPT和公、母羊的GOT在冬春季显著降低(P<0.05);公羊血清总蛋白在冬春季最高(P<0.01);血清总钙在三个不同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基本稳定.波德代羊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体现了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日粮不同能量水平对广西三黄鸡育成期的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分组试验设计,将1152只体重差异不显著的7周龄健康三黄鸡后备种母鸡随机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48只鸡.日粮能量设6个水平,分别为10.5,10.9,11.3,11.7,12.1,12.5 MJ/kg,试验期84 d.试验结果为:限食情况下,随日粮能量水平升高,试验鸡平均日增重有增加趋势,特别是育成后期,高能组增重明显(P<0.05),饲料转化率也能得到改善.各处理组血糖、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均无显著性差异.日粮能量为11.7MJ/kg组血液中总胆固醇含量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组.低能组尿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中能组血液中胆碱酯酶含量最高,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广西三黄鸡肉种鸡育成期饲喂高能量水平日粮,可促进其生产发育,但过高的能量水平会降低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综合考虑,建议广西三黄鸡肉种鸡育成期日粮能量水平为11.3~11.7 MJ/kg.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普通猪群、病猪群血常规指标的变化,辅助诊断猪群健康水平,为猪群疫病防控提供一种辅助方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随机选取250头健康种猪组建普通猪群;选择51头发病种猪组建病猪群,分析2个猪群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并将结果与无特定病原(SPF)猪群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病猪群血小板总数(PLT)、中性粒细胞数(GRN)显著高于普通猪群(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GRN%)极显著高于普通猪群(P0.01),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低于普通猪群(P0.05),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数(LYM)、中间细胞数(MID)、中间细胞百分比(MID%)极显著低于普通猪群(P0.01)。综合血常规指标生理作用及其在SPF猪群中的验证结果,GRN%上升预示猪群可能正在感染疾病,GRN%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猪群健康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试验测定了舍饲陕北白绒山羊多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陕北白绒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旨在为陕北白绒山羊疾病诊断和基础研究提供数据。结果表明,陕北白绒山羊公母之间的血液生理生化测定值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一定的变化,公羔的血红蛋白、总蛋白和球蛋白显著高于母羔(P<0.05),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白蛋白、尿素和无机磷含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低于母羔(P<0.01);育成羊母羊血液中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血红蛋白、胆固醇和钙含量显著高于育成公羊(P<0.05),育成母羊无机磷极显著低于育成公羊(P<0.01);成年母羊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成年公羊,而白蛋白、肌酸激酶和无机磷显著低于成年公羊(P<0.05)。研究结果提示,舍饲陕北白绒山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测定值的变化范围主要因不同年龄和性别间的差异引起的,未发现明显的异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