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5 毫秒
1.
日本的大麻哈鱼随着其人工孵化放流事业的发展,不断地开展着从其它河川移植鱼卵或稚鱼进行孵化放流,移植放流的群体大量回归,增殖河川群体的资源,这样提供移植河川群体的遗传因子就被移入了新的河川群体了。 在一般的情况下,由于地理隔离的原因,群体的遗传结构在很长的时期内只有发生突变和遗传因子消长而有差异。有多少个群体中的移植个体稳定的混入了遗传因子,形成相类似的遗传结构,就在于遗传结构的相类似的程度即表现在遗传的距离。被移植的稳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采自舟山嵊泗海区的小刀蛏群体不同个体的苹果酸脱氢酶、苹果酸酶、细胞色素氧化酶、酯酶、异柠檬酸脱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8种同工酶进行了生化遗传分析,共记录了21个基因座位,37个等位基因,其中有11个基因座位(Mdh-1、Mdh-2、Me-1、Me-2、Pod-1、Pod-2、Pod-3、Cod-3、Icd-1、Icd-2和Icd-3)为多态,多态座位比例为52.38%.小刀蛏群体内具一定的遗传变异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LDH、EST和ADH的同工酶可分别稳定地表达出2、3和3条条带,这三种酶表达酶带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DH同工酶表达2条稳定酶带,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间表达量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美国金鳟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实验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养殖型美国金鳟眼(E)、心(H)、肾(K)、肝(L)、肌肉(M)五种组织的乙醇脱氢酶(ADH)、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 P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过氧化物酶(POD)等7种同工酶进行电泳研究。结果显示:美国金鳟中ADH、EST、G-6-PDH、GDH、LDH、MDH、POD、SOD 7种同工酶都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美国金鳟群体同工酶分析共记录18个基因座位,其中有8个基因座位为多态,等位基因总数为26个,从而得出多态座位百分数P为44.44%,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444,表明美国金鳟群体遗传多样性偏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肌肉、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和眼睛等7种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醇脱氢酶(ADH)、山梨醇脱氢酶(SDH)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等6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6种同工酶在兰州鲇7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6种酶共记录出17个基因位点,其中EST-2、EST-3、MDH-3和SDH-2为多态位点;兰州鲇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为23.53%,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24;平均观测杂合度和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137 2和0.105 1,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305 4,杂合子处于过剩状态。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兰州鲇野生群体遗传变异程度较大,但是有效等位基因数偏低,有必要对兰州鲇野生种质资源及时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6.
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种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史氏鲟、西伯利亚鲟、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史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种4个群体5种组织(心、肝、肌、眼、肾)的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和乙醇脱氢酶(ADH)3种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种同工酶在各自群体内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在4个不同鲟鱼群体间也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差异,可作为区分这4种鲟鱼的生化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连续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研究了赣昌鲫(Carassius cuvieri♀×Cyprinus carpio var. singuonensis ♂)及其双亲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脑、晶状体6种组织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酯酶(EST)四种同工酶酶谱表达上的遗传差异。结果显示:赣昌鲫的SOD酶谱表达在6种组织中与母本一致;心脏、肝脏、肾脏的MDH表达酶带数与母本相同,且具偏母遗传特性,肌肉的MDH表达谱带数与父本肌肉相同,具偏父遗传特性;LDH、EST在各组织中的酶带表达形式则多数特征偏向于父本,部分与母本相似;LDH同工酶的表达显示出新杂种酶带特异性,EST同工酶在肾脏中也表达了自身特有的杂种酶带。结果表明,属间杂交的后代遗传物质上也存在着变异,存在可选育的性状。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刀鲚种质生化遗传标记,并从细胞遗传与生化遗传层面丰富刀鲚(Coilia nasus)的种质资源研究内容,本研究以刀鲚鳃丝细胞为材料,进行短期离体培养制备染色体标本,并采用PAGE电泳法对刀鲚的心脏、肝脏、肾脏、眼、肌肉、鳃6种组织进行乳酸脱氢酶(LDH)检测,比较不同组织及不同群体间LDH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技术扩增了中国不同虹鳟群体的细胞色素b基因,对虹鳟不同养殖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并与鲑亚科中其他5属11个物种的细胞色素b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建立了主要养殖鲑亚科鱼类的系统关系。试验结果显示,虹鳟种内本地虹鳟群体遗传距离最小(0.001),道氏群体最高(0.004)。种间遗传距离以哲罗鲑与马苏大麻哈鱼的遗传距离最大(0.127),其次为哲罗鲑与银大麻哈鱼(0.123),以远东红点鲑和美洲红点鲑的最近(0.003)。聚类分析表明,同属的鱼均能单独聚类,哲罗鱼属和细鳞鱼属聚在一起,鲑属与红点鲑属聚在一起。虹鳟不同群体间并没有单独聚类,提示不同虹鳟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高寒鲤Cyprinus carpio、荷包红鲤Cyprinus carpio wuyuanensis、松浦鲤Cyprinus carpio Songpu和德国镜鲤眼(E)、心(H)、肾(K)、肝胰脏(L),和肌肉(M)组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乙醇脱氢酶(ADH)、α-淀粉酶(α-AMY)、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和山梨醇脱氢酶(SDH)等9种同工酶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4种鲤同工酶谱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其中肝胰脏和肾脏表达最为显著。4个鲤群体9种同工酶共记录了17个基因座位,多态座位比例P平均为27.865%,平均预期杂合度He’介于0.1329~0.1451之间。Shannon’s多样性指数显示,4个群体的遗传变异由高到低依次为:荷包红鲤>高寒鲤>松浦鲤>德国镜鲤。4种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较高的遗传变异水平,对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莆田南日岛泥东风螺(Babylonia lutosa)种质情况,采集泥东风螺养殖群体,对其样本的壳高(H)、壳宽(B)、体重(W)数量性状进行测量、推导关系式,以线粒体16S rRNA与COI、核18S rRNA与18S-28S rRNA基因为靶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结合同源序列与同属的其他7种东风螺或蛾螺总科(Buccinoidea)相关序列比对计算,以蝾螺属(Turbo)中华蝾螺(T.chinensis)作外群构建系统发育树,并提取样本个体的酯酶(EST)、苹果酸酶(M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进行同工酶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南日岛泥东风螺(B.lutosa)个体之间壳面斑块不规则、螺壳形态差异不明显;系统发育树显示在东风螺属内泥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B.formosae)优先聚支、亲缘关系最近;个体间EST、SOD和IDH电泳观察到酶位点表达多态性,ME、LDH和MDH检测未发现酶带数多态性,仅存在酶活性表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芬兰虹鳟肌肉(M)、心(H)、肝(L)、肾(K)、眼(E)等5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乙醇脱氢酶(ADH)、苹果酸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各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酯酶外,其他5种同工酶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同工酶表型种群遗传学研究发现,6种同工酶共记录15个基因座位,多态座位比例(P=40%)略高,位点有效等位基因数(Ne=1.4)较大,表明芬兰虹鳟种群遗传多样性偏高。  相似文献   

13.
绥芬河驼背大麻哈鱼移殖放流及回归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次报道驼背大麻哈鱼人工放流及其回归效果。根据驼背大麻哈鱼具回归母河川的生物学特异性,在注入日本海的绥芬河水系进行移植放流试验。1988年4月放流稚鱼72万尾,1989年6~8月放流群体回归母河川,在我国境内河区重捕回归成鱼 647尾,比该水系自然群体猛增约30倍,回归率为0.087%,标志回归率为0.023%。该项放流试验效果显著,为绥芬河水系驼背大麻哈鱼资源增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PAGE)技术,对日本沼虾野生群体、养殖群体及两者的杂交后代的肌肉组织中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乙醇酸脱氢酶(A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不同群体及其杂交后代的LDH、EST和ADH的同工酶可分别稳定地表达出2、3和3条条带,这三种酶表达酶带及表达量差异不显著。MDH同工酶表达2条稳定酶带,在亲本和杂交后代间表达量差异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红鳍东方鲀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对2龄野生红鳍东方鲀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鳃6种组织中的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葡萄糖脱氢酶(GLCDH),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酯酶(EST)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6种同工酶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在除肝脏外的5种组织中活性很强,GLCDH只在肝脏中表达,鳃组织中的GLCDH和肌肉组织中的EST表达活性都很弱。6种同工酶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其中ME和PGM有两个基因位点编码,EST有5个基因位点编码。本试验还检测到Ldh-1、Est-1、Est-2、Est-3和Est-4共5个基因位点具有多态现象(P0·99),多态位点比例为41·67%,在12个基因位点共观察到17个等位基因表达,平均每个位点表达的等位基因数为1·417个。同时在红鳍东方鲀眼组织中发现,AB3型和B4型LDH间有一条酶带弱表达。  相似文献   

16.
罗非鱼“粤闽1号”是用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奥利亚罗非鱼(O. aureus)培育的全雄罗非鱼新品种。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和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方法,对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及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进行研究。同工酶电泳结果显示,酯酶(E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酶谱具有组织和群体特异性。肌肉和脾脏中的EST表达量极低,而肝脏中的EST表达量较高,LDH在3种组织中均有较高表达,但酶谱存在差异。在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中,共检测到10条EST酶带和5条LDH酶带,多态性位点比例(P)为12.50%~71.43%,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417~0.6143,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2347~0.9072。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分析结果显示,mtDNA D-loop区的碱基组成无显著差异,均呈现出A+T碱基偏向性(63.39%)。在罗非鱼“粤闽1号”及其繁育群体中,共发现20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为0~0.0519,奥尼罗非鱼雌鱼(WY1)、尼罗罗非鱼雌鱼(XX)、尼罗罗非鱼雄鱼(XY)和罗非鱼“粤闽1号”(XY2)群体的Pi值(0.0440~0.0519)明显高于超雄尼罗罗非鱼(YY1)、超雄奥尼罗非鱼(YY2)和奥利亚罗非鱼雌鱼(WZ)群体的Pi值(0~0.0009)。各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15~0.9963,XY2与WY1群体之间、XX与XY群体之间以及WZ和YY2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不显著(FST<0.05, P>0.05)。XY2群体与尼罗罗非鱼群体(XX群体和XY群体)和奥利亚罗非鱼群体(WZ群体)之间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0639和0.0695。在NJ系统进化树中,XX、XY、YY1和XY2群体聚为一支,WY1、WZ和YY2群体聚为另一支。本研究揭示了罗非鱼“粤闽1号”的生化和分子遗传特征,为其种质鉴定、繁育群体的构建和优良性状的稳定遗传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罗氏沼虾缅甸野生群体和浙江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采用形态学方法、同工酶电泳技术和DNA分析方法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DeMan)缅甸野生群体(BNP种群)和浙江省养殖群体(ZCP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群在外形、体色、生长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对罗氏沼虾11种酶的25个基因位点进行分析,得出BNP种群和ZCP种群的同工酶分析所得出的多态位点比例及平均杂合度分别为12%和:16%,0.0431和0.0501。根据同工酶的基因频率计算得两种群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963,遗传距离为0.0037;22个经筛选的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139个RAPD位点,BNP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和遗传多态度(Ho)分别为33.81%和0.0940,高于ZCP种群的30.22%和0.0780,两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Hpop)为0.0860,90%以上的遗传变异是在群体内检测到的。根据RAPD扩增的基因频率得出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1206。无论是同工酶电泳结果还是RAPD分析结果,都表明罗氏沼虾缅甸野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高于浙江养殖群体,说明人工养殖会导致罗氏沼虾遗传多样性的下降。结果还表明,罗氏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欠丰富,因此需要对罗氏沼虾群体实行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运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合酶的特异性染色方法对美国虹鳟5种组织(眼睛、心脏、肾脏、肝脏和肌肉)的乳酸脱氢酶(LDH)、酯酶(EST)、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过氧化物酶(POD)、谷氨酸脱氢酶(GDH)、α-淀粉酶(α-AMY)和苹果酸脱氢酶(MDH)7种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7种酶的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表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美国虹鳟LDH、EST、G-6-PDH、POD、GDH和MDH存在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而α-AMY则无明显组织差异。EST由8个基因位点编码;LDH酶带多于典型的5条酶带;MDH具有线粒体型(m-MDH)和上清液型(s-MDH)两种类型;共记录了24个基因座位,其中5个为多态座位,多态座位比例为20.8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4167,表明美国虹鳟的遗传多样性居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银鲳(Pampus argenteus)脾脏、肝脏、肌肉、心脏、肾脏等5种组织中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脱氢酶(GDH)、乙醇脱氢酶(ADH)等4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并对各种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4种同工酶在银鲳5种组织中的分布均存在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与各组织的生理机能密切相关。银鲳4种同工酶共记录出61条酶带,其中EST被检测出的酶带数量最多也较复杂,ADH同工酶酶带数量最少,只有6条酶带被检测到,LDH和GDH分别检测到16条和9条酶带;组织特异性主要表现在位点表达和酶活性强弱不同这两个方面,GDH1和ADH2只在肝脏中表达。  相似文献   

20.
达里诺尔湖和岗更湖瓦氏雅罗鱼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雅罗鱼是一种耐盐碱性很强的鱼类,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比较研究了淡水水域(岗更湖)和盐碱水水域(达里诺尔湖)中瓦氏雅罗鱼的同工酶,旨在明确瓦氏雅罗鱼在盐碱水域和淡水水域中同工酶的不同,为瓦氏雅罗鱼的耐盐碱机理做基础研究,同时也为瓦氏雅罗鱼在内陆水域的引种与放流提供科学的指导依据。通过比较研究达里诺尔湖和岗根湖的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骨骼肌、肝脏、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差异,得出结果:两湖中瓦氏雅罗鱼的同工酶表达具有差异性,其中EST图谱的差异最大,LDH、POD的图谱也存在差异性,而MDH图谱差异不显著。试验表明,两湖中瓦氏雅罗鱼的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存在差异性,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