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南京林业大学原名南京林学院,座落在紫金山麓、玄武湖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直属的重点高等林业院校,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南京大学森林系与金陵大学森林系组建而成,1955年9月又将原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农学院三所学校的森林系合并而成的华中农学院森林系调整到南京林学院,成为专业设置和  相似文献   

2.
由台湾文化大学森林系教授、原中央大学森林系校友胡大维为团长的台湾林业联合考察访问团一行17人于7月3日到南京林业大学进行友好访问。南京林大校、系两级领导以及有关老教授(原中央大学森林系校  相似文献   

3.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的前身是新中国首任林业部部长、杰出的林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梁希先生于1933年在原中央大学森林系创建的森林化学室。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原中央大学森林系与金陵大学森林系合并成立南京林学院(现南京林业大学),其森林化学室也随之迁入我校,成为我校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学科的前身。  相似文献   

4.
天山中东部林区东起哈密西至乌苏,森林资源分布在九个县十四个施业区.林区总面积六十二万多公顷,多系保水保土施业区,利用区面积不足总面积的十分之一.森林绝大部分成窄带状和群状分布在天山北坡各沟系的阴坡上.除哈密、巴里坤施业区有少量落叶松外,其余均以云杉为主要林分,混交有桦、山杨等少量阔叶树.这些森林起到了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发展等重要作用.由于该林区森林分布与农牧业生产区交织一起,周围的  相似文献   

5.
长白山森林立地条件及落叶松的更新本报告系造林室编写,内容简介如下:1.根据长白山的森林景观(地质、地貌、土类、主要树种的分布)划分四个立地类型区。2.以土壤质地、水份条件及主要森林植物群落为标准,分为三个立地型群和十六个立地  相似文献   

6.
乔启宇,男,1937年9月生,江苏太仓县人,中共党员,教授,机械设计与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动力机械系,同年分配到北京林学院森林工业系任教,曾于1962-1964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理工大学)进修2年.1990年被聘为教授,1996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担任过汽车拖拉机教研室副主任、森林工业系副主任、主任、森林工业学院院长、中国消防学会与中国林学会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  相似文献   

7.
试论森林旅游的持续发展李毅惠晓萍(甘肃农业大学林学系兰州730070)(甘肃省林业厅三北局兰州730030)邸利(甘肃农业大学林学系兰州730070)1我国林业的发展状况与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今天,我们对传统林业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认识到森林是森林生物系统...  相似文献   

8.
(一)辽宁省森林病虫区系调查筹备会议于1984年5月7~9日在沈阳召开。就这次调查有关重大问题进行商讨。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林土研究所、沈阳农学院林学系、辽宁省林校、省直有关林业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以及省森防站部分同志稻十二个市地森防站站长,共计30余人。会议通过了《辽宁省森林病虫区系调查计划》、《辽宁省森林昆虫区系调查实施方  相似文献   

9.
抚顺龙岗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抚顺地区新宾县境内,保护区位于辽宁、吉林两省交界龙岗山脉北坡.区内森林茂密,有原始林561.6hm2,全区平均森林覆被率69.0%;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呈物种多样性,是辽宁省动、植物分布较典型地区.区域内有木本植物32科153种,草本植物60科242种,野生动物53科176种,其中国家和省重点保护动物40余种.保护区区系组成上隶属古北界东北区系.经过多年调查、研究,野生动物种类分布与森林植被类型、气候、人为活动的密切关系及该区域具有保护、科研、开发、利用的野生动物.提出加强保护和科学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林分密度管理图(又称控制图)系根据林分密度效应法编制而成的一种森林经营图.它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最大密度线、等疏密线、自然稀疏线组成.林分密度管理图主要用来控制林分各生长阶段的立木密度,以达到森林经营的最高经济收益,具有准确、直观、便于使用等优点.随着森林经营集约度的提高,林分密度管理图将逐渐成为确定森林经营类型、定量间伐、资源清查、生长预测和造林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星 《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64-64,11
台湾省林务局最近所进行的人工林疏伐作业及推广全面造林,不断地引发议论,以至出现了偏差报道,认为森林是不该有任何的砍伐作业,包括使森林更健康、更有效地发挥各种功能的疏伐作业.为此,台湾省林业试验所集水区经营系一研究人员将美国俄勒冈林业局(ODF)森林作业方式的成功案例及经营原则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海南省森林昆虫的基本概况,分析了森林昆虫区系的性质、组成和特点,并对森林昆虫猖獗危害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森林群落垂直层次划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的群落,不同森林群落类型的垂直结构不同.森林群落的垂直结构系森林高度上的层次性,即构成群落的植物个体在垂直空间上的配置方式.这种林冠层的垂直层次,不但能增加森林的自然美感,同时对于群落的很多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的进行都有重要的意义.例如,森林的枝叶分层分布,有利于林冠截留更多降水,促进植物对水分和无机养分的吸收利用等.再如,森林的分层为森林动物提供不同的生境.研究表明,森林中的鸟类和昆虫等,其种类多少与群落的垂直层次的复杂性有关,而和树木组成成分的关系相对要弱一些,一般森林的垂直层次越多,动物种类越多.同时,垂直分层还在森林群落内部形成了光、温度等生态因子的异质性分布,从而影响下层灌木、草本及附生苔藓等生物的生长,对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因此,对于森林垂直结构的定量描述和变化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密云水库集水区森林景观生态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遥感影像和地形图件为基础,结合二类调查资料和GPS实地布点,借助于ARC View和Fragstats软件,从不同尺度将集水区森林景观进行了分类归并,包括2个森林景观类、3个森林景观系、6个森林景观组、5个森林景观型和9个森林景观亚型。其中,生态型森林景观系是研究区域内的森林景观主体,森林景观多为幼龄林和疏林,针阔混交林的比重相对较低。各种森林景观类型景观斑块面积较破碎、形状较规则,受人类活动干扰普遍较为严重,宜以培育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功能为主要目标,加强森林抚育,发展多种模式的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15.
1984—1987年在全省进行森林昆虫区系调查期间,采集昆虫标本26万多号,生活史标本560套,已鉴定出2590多种,其中有3个新种,20多个国内新记录和170多个省内新记录种。在调查过程中,对全省森林昆虫地理和森林昆虫区系进行了区划研究。  相似文献   

16.
《森林防火》2008,(3):J0001-J0001
《森林防火》系国家林业局面向全国森林防火系统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季刊,由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期刊编辑部编辑出版发行。《森林防火》自1983年8月创刊以来,一直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全国各级森林防火系统的领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周立江等同志“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称号,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今年41岁的周立江系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防护林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他1979年从四川省林校毕业分配到该院长期从事森林资源、植物分类与群落、森林立地与造林方面的调查设计研究工作.他工作艰苦,勤奋好学,硕果累累.先后两次被破格晋升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主研人员之一,先后出版了《四川省植物志》第二卷、《四川省森林》、《中国森林》、《中国森林立地类型》等  相似文献   

18.
黄竞芳,男,汉族,1928年7月出生,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人,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森林昆虫学家.1949年考入中山大学农学院病虫害系,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转入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虫害系,1953年毕业于该院植物保护系.同年,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昆虫学家蒲蛰龙教授攻读研究生,1955年10月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事森林保护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  相似文献   

19.
森林病理学科带头人──记吉林省森林病理专家王永民森林病理学专家王永民系吉林省林科院研究员,1936年7月生于河北省平泉县。1960年东北林业大学毕业后选录列林业部森林病理进修班深造3年。结业后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病理研究室从事林病研究工作,197...  相似文献   

20.
张志翔,白族,1960年4月生于云南省大理市.1982年毕业于北京林学院林业系林业专业,获农学学士,同年留校任教;1987年考入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从事森林植物方向的研究,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94-1999年,在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生物系攻读博士学位,1999年获植物系统与进化方向的理学博士学位.1982-1987年任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系树木学教研组助教,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9年回国晋升为副教授,2001年被聘为教授,2004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讲授本科生的"森林植物学"、"树木学"、"生物观测"和"认知实习";为研究生开设"植物形态与系统学"、"植物生殖生态学"、"进化生物学"和"森林生物识别与鉴赏"等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