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春制秋用种因生产和配发需要 ,对已过入库时间的滞育卵进行特定技术处理 ,以促使孵化的试验及应用报道时常可见。一般做法是对推迟20天内入库的种冷藏55~60天后出库浸酸 ,或者采用浸酸冷藏再浸酸的方法。前者冷藏时间要求长 ,往往与生产计划抵触 ;而后者也要求较长冷藏时间 ,其中第一次浸酸处理不在正式浸酸时期 ,而盐酸比重要求独特 ,操作不便。后有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二段高温孵化法的报道 ,其操作简单 ,效果明显。该方法是 :滞育卵入库冷藏 ,10天后即可出库进行常规浸酸 ,种晾干后入库冷藏 ,次日再出库 ,用38~4…  相似文献   

2.
<正>4蚕种人工孵化技术要点为打破春制越年种进入滞育状态,以解决当年夏秋用种需要,在产卵后适当时间给予蚕种物理或化学刺激,并结合冷藏低温处理打破卵的滞育状态,恢复发育机能,直至正常孵化,这就是人工孵化。人工孵化法种类很多,目前生产上推广使用的是盐酸孵化,依处理时期不同可分为即时浸酸、冷藏浸酸、随时冷藏浸酸孵化等,前两种用得较多。4.1即时浸酸4.1.1加温即时浸酸  相似文献   

3.
<正> 多年来,我省春制秋用蚕种多采用冷藏浸酸方式,即产卵后用温度25℃(77°F)保护50小时,卵色呈赤豆色时人库5℃(41°F)冷藏38天~40天以后浸酸,蚕种孵化齐一。若要缩短冷藏时间提前出库使用,则必须在卵色呈淡赤豆色时入库作短期冷藏。但此技  相似文献   

4.
在25℃保护时间短、尚未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用一般即时浸酸方法处理,即可使2天孵化率达到90%以上。但保护时间长、完全进入滞育的蚕卵,低浸酸强度下,滞育解除率少,且有一部分已解除滞育卵蚁蚕不能破壳孵化而死亡;高浸酸强度下,一部分已解除滞育的胚胎不能发育到成熟就死亡;加上来自不同母蛾的蚕卵对盐酸的敏感性不尽相同;因此,用一般的浸酸方法处理,难以达到实用孵化的目的。本研究通过特殊浸酸方法,可使在25℃下保护15天和10天、5℃低温冷藏0至50天不等的滞育卵的2天孵化率接近或达到90%。  相似文献   

5.
关于冷藏浸酸种缩短冷藏期限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春制秋用蚕种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来实现计划饲育的目的,需在5℃中冷藏40日以上才能使蚕种解除滞育,达到孵化的目的。为缩短冷藏期限而又要孵化齐一,国内外很多人在这方面做过试验研究。西村(1977)的研究认为,浸酸前将蚕卵接触一定时间的高温,  相似文献   

6.
冬季收蚁的滞育蚕卵孵化法实验徐厚镕(安徽农业大学轻工学院蚕桑系230036)春制滞育蚕种,需要在夏秋季使用时,生产上一般采用冷藏浸酸法,即:滞育卵从母蛾产下后在,25℃温度中保护3天左右,卵色变为赤豆色,入库冷藏。根据生产需要,可用卵色深浅不同、冷藏...  相似文献   

7.
1.以春月×宝钟(正反交)的冷藏浸酸卵作试验。浸酸后在25℃保护6~120小时后移入15℃8小时之后置5℃和2.5℃再冷藏,20~70日出库催青进行孵化调查。 2.在冷藏日数20日和30日中,不管哪一种再冷藏温度和时期的试验区孵化都是良好的。可是在40日以上由于冷藏时期、50日以上由于再冷藏温度能看到孵化率差,在冷藏时期中浸酸后冷藏48~60小时、冷藏温度2.5℃的区孵化增加。 3.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再冷藏最适当的时期是从浸酸后6小时至48小时。30日以上的长期再冷藏时的适当温度是2.5℃。 4.当冷藏浸酸卵再冷藏之际,必须留意防止白死卵的发生。可是从本试验结果来看,如果经过适当的中间温度后再低温冷藏,就不管冷藏时期如何也能防止白死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研究,探索出了越年种有效保存时间和两段不同的低温冷藏法。即:第一段用抑制发育的1℃低温,保存滞育期的滞育卵;第二段在用种前的一段时间,用促进解除滞育的5℃低温冷藏,促进蚕卵解除滞育后即可出库使用。1992年涪陵地区蚕种冷库用这种两段冷藏新法保存越年毛种23,868张,到1993年秋季,实用于农村大面积生产的散卵15,217盒,结果表明与当年春季生产的冷藏浸酸秋用种无明显差异,同样可以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9.
周卫阳 《江苏蚕业》2006,28(2):19-21
<正>春制蚕种冷藏浸酸主要供应秋用蚕种,实际生产中冷藏浸酸蚕种容易出现孵化不良、死卵多等问题,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确保秋用蚕种质量,是蚕种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蚕种冷藏浸酸的生物学原理分析冷藏浸酸蚕种在产卵后25℃左右保护约2d后开始冷藏,冷藏过程中蚕卵的滞育进程虽然迟缓下来,但不停止,至少在冷藏开始后20-30d内蚕卵没  相似文献   

10.
以家蚕两广二号秋制原种滞育卵为研究对象开展滞育卵不同冷藏时间的浸酸技术研究。试验设计入库前保护30 d后,在2.5~5.0℃的内库分别冷藏10 d、20 d、30 d、40 d、50 d、60 d、70 d、80 d、90 d后出库浸酸,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在3~28 min时间范围内,每个冷藏分20个不同浸酸时间处理,调查催青经过和实用孵化率。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表现出冷藏时间过短,蚕种实用孵化率偏低、成绩不稳定。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在适浸范围内,蚕种发育趋于整齐,孵化、催青经过逐步缩短,实用孵化率提高。同一冷藏时间内,浸酸刺激过量导致蚕种发育变慢,实用孵化率呈现下降的趋势。冷藏10~20 d,中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着浸酸时间增加而增加,日系原种实用孵化率随浸酸时间增加无明显变化。生产上如要提前出库用种,中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50 d以上,日系原种建议冷藏时间70 d以上。浸酸标准为盐酸比重1.094,液温47.8℃。中系原种的浸酸时间分别为:冷藏50 d,浸酸时间13~14 min;冷藏6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7~8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6~7 min。日系原种的浸酸时间为:冷藏70 d,浸酸时间9~10 min;冷藏80 d,浸酸时间8~9 min;冷藏90 d,浸酸时间7~8 min。  相似文献   

11.
将产下后48h的家蚕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进行低温(5℃)冷藏处理30d以上,滞育卵孵化率显著上升,而即时浸酸卵孵化率显著下降。为了探讨低温处理对滞育卵和即时浸酸卵的孵化产生不同影响的分子机制,测定了冷藏期间2种卵中的H2O2含量、过氧化氢酶(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CAT活性变化。结果表明:2种卵在冷藏期间随着卵中的H2O2含量显著增加,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也上调;虽然冷藏后的10~70d,2种卵中的H2O2含量、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CAT活性都显著上升,但滞育卵的H2O2含量仍显著高于即时浸酸卵,而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CAT活性则显著低于即时浸酸卵。即时浸酸卵在冷藏过程中H2O2含量显著增加,可能造成了对胚胎的氧化伤害,从而降低其孵化率。然而,滞育卵在冷藏过程中的CAT基因mRNA转录水平及CAT活性相对较低,H2O2相对较高,胚胎却未受到氧化伤害,推测低温处理可能诱导了滞育卵中其它抗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省秋用蚕种历年来都采用冷藏浸酸种,但由于气候条件的关系,往往春季制种迟,而早秋用种早,因此早秋用种冷藏时间短,造成孵化不齐。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提高蚕茧产量,常用多丝量春用品种作夏秋用种,由于春用品种解除滞育较难,需经40—50天低温冷藏,才能达到  相似文献   

13.
家蚕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卵滞育后入库冷藏,若还未解除滞育前,难以中途出库应用于生产,使蚕种利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我们进行了家蚕滞育卵冷藏随时孵化法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二段高温人工孵化法可使滞育卵入库冷藏后10—60天随时出库利用,其实用孵化率均达90%以上,对幼虫的体质和茧质不但无不良影响,而且有提高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用即时浸酸种冷藏的办法来调节孵化日期,一直都在生产上沿用,但冷藏时间一般在20天以内,按规定冷藏期限超过20天的蚕种不能发放,这样就容易造成蚕种浪费或蚕种供应受到限制,对生产很不利。那么这种实用期限能否再延长呢?在日本有即时浸酸后冷藏卵用氯化钠水溶液浸渍和给冷藏卵补充水分办法延长冷藏期的试验报导。在我国也有即时浸酸种(春制种)浸酸后入库冷藏(3~4℃),能延长冷藏抑制有效期限的研究报导。延长即时浸酸后冷藏抑制的期限  相似文献   

15.
春制秋用种长期冷藏(90日以上)后进行不同时间的浸酸试验,调查蚕种的孵化率。结果表明:浸酸时间在常规浸酸时间(华系6分钟,日系6.5分钟)范围之内,其孵化率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表明在浸酸之前,长期低温冷藏的蚕种,其滞育性逐步被解除,浸酸时间可适当缩短。  相似文献   

16.
<正> 滞育卵冷藏浸酸法,也叫黑种冷藏浸酸法。是对已超过冷藏浸酸法施行适期的蚕种采取应急措施。在生产中有一定的实用性。滞育卵浸酸后,冷藏时间多长能完全解除滞育,达到一定孵化率?我场就这个问题进行了试验。采用浸酸后冷藏再浸  相似文献   

17.
为充分利用蚕种场的早秋桑叶又兼顾中秋蚕适时收蚁,一般对早秋饲养的苏12原种,出库要求早,但这时春制苏12原种冷藏只有20日左右,从1982年早秋苏12原种只冷藏20~25日,浸酸后发生大量的白、黑死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3年蚕种公司委托我库用苏12原种即时浸酸后以不同的胚子入库冷藏,观察在冷藏和催青过程中所发生的死卵及孵化情况,来探讨即时浸酸后冷藏,抑制的最长时间,以保证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在蚕种生产实践中,由于发生计划变化或有毒蚕种淘汰等原因,造成秋用种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利用滞育卵冷藏浸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滞育卵冷藏浸酸由于滞育日数的不同、冷藏时间的长短等原因,往往造成蚕种孵化不齐。目前,生产上蚕种滞育日数不到20天,冷藏日数超过55天,按常规浸  相似文献   

19.
家蚕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的蚕卵出库催青,当蚕卵进入转青期,对转青卵冷藏抑制,二个杂交原种的冷藏抑制有效期限有差别,浸酸前滞育卵冷藏经过时间137天时,57限·芙蓉转青卵冷藏抑制1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4%以上,782·湘晖转青卵冷藏抑制2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1%以上。滞育卵冷藏时间的长短对其转青卵冷藏抑制的耐受力也有影响,滞育卵冷藏时间延长,其转青卵对冷藏抑制的耐受力就会减弱。  相似文献   

20.
青志勇 《四川蚕业》2010,38(1):40-40
<正>即时浸酸蚕种是指蚕蛾产卵后在正常温度(24~25℃)保护下,经20个小时左右,给越年蚕卵以盐酸浸渍处理,使其停止滞育的过程,从而使越年蚕卵继续发育至孵化。在生产中,采用此法主要是为调节夏季用种的供应。但由于运输关系,各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用种计划,自行进行蚕种即浸,然后入库作短期冷藏、以备出库,然即浸蚕种由于各种因素,易造成蚕卵孵化不齐,给生产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