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2018年以全省规模奶牛场为研究对象,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策略,开展奶牛结核病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空间和群间分布分析。全年共对152个监测场点的12417头活牛进行牛型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显示:全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场群阳性率为8.55%,个体阳性率为1.36%;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最高,达8.91%,豫南地区无阳性活牛检出,其他地区个体阳性率介于0.05%~0.21%之间;存栏量≤100头的规模奶牛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存栏量>2000头的规模奶牛场无阳性检出。结果表明,河南省规模奶牛场存在一定程度的牛结核病感染,豫西地区奶牛场和小规模奶牛场流行情况尤为严重,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净化措施。本研究掌握了河南省奶牛结核病的流行情况和分布特点,对于河南省奶牛结核病净化以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本研究对2020年河南省未免疫牛群布病监测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统计。对来自459场次的17 207份牛血清样品进行了布病抗体检测,检出布病感染抗体阳性场群8个,阳性样品19份,平均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1%和1.74%。结果表明:存栏量小于500头养殖场户的布病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08%和1.86%;存栏量介于500~3 000头奶牛场的个体阳性率和场群阳性率分别为0.16%和1.83%;存栏量大于3 000头的大规模奶牛场无布病阳性样品检出。8个阳性场群在河南省不同区域均有分布,其中豫中地区4个,豫东、豫西、豫南和豫北地区各1个。调查结果说明河南省奶牛布病感染情况具有一定的群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应依据不同地区和场群的流行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奶牛结核病在陕西省某县的流行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对该地区存栏量3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进行测定,估算其个体和群体阳性率,并绘制阳性场空间分布图。目标场是陕西省某县奶牛存栏量≥30头的奶牛场(共20个)。选择两阶段抽样策略:第一阶段,选择所有的20个奶牛场;第二阶段,计算选定奶牛场抽样量并随机选择抽样个体。抽样量采用估计流行率方法,通过Win Episcope 2.0软件计算,设定置信水平(CL)、预期流行率(P)和可接受误差(E)分别为95%、3%和2%。试验方法(PPD皮试)及阳性结果的判定标准参照《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GB/T 18645—2002)执行。[结果]该县规模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为1.7%,群体阳性率为60%。因检测方法特异性偏低,无法得到真实流行率。[结论]通过PPD皮试方法测得陕西省某县规模化奶牛场个体阳性率为1.7%,牛群阳性率为60%。阳性场空间分布相对聚集,均沿公路和河流分布。调查结果提示,在今后的牛结核病检测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诊断试验的特异性,并持续做好奶牛结核病的监测和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南省规模牛场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4种疫病的流行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全省未免疫以上4种疫病的规模牛场开展了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湖南省规模牛场的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的场阳性率分别为51.35%、74.32%、13.64%、22.73%,个体阳性率分别为23.54%、45.45%、3.11%、4.67%。全省14个市州规模牛场均检出牛病毒性腹泻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原抗体阳性,4个市州检出牛分枝杆菌抗体阳性,7个市州检出副结核分枝杆菌抗体阳性;不同规模牛场4种疫病的抗体阳性率存在一定差异,大规模场偏高;多重感染占比为45.45%。结果表明:牛病毒性腹泻和牛传染性鼻气管炎在湖南省规模牛场流行较为普遍、严重,部分地区还存在牛结核病、牛副结核病流行,而在大规模牛场4种疫病流行更为严重,各规模牛场4种疫病病原的多重感染情况也较为普遍。因此,湖南省规模牛场4种疫病防控形势严峻,需加强防控。本调查为湖南省此类疫病防控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对河南省17个省辖市、3个直管县(市)的89个存栏量500头以上的规模奶牛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检测。在被监测奶牛场随机抽检,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阳性样品进行试管凝集试验复核。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48.31%和7.01%。其中,布病免疫场场群阳性率为94.28%,个体阳性率为16.63%;非免疫场场群阳性率为18.52%,个体阳性率为2.54%。笔者按区域统计分析了奶牛布鲁氏菌病的发生现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奶牛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牛疱疹病毒1型(BHV-1)的感染情况,课题组于2015年2~8月,对河南省5个地区的12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分层随机抽样,共采集了440头牛的鼻腔和/或阴道拭子样品,采用qPCR方法进行BHV-1的病原学检测。结果:共检测出阳性奶牛68头,总体阳性率为15.45%;场阳性率为100%,其中阳性率最高场达到了68.00%,最低场为6.67%;5个地区的阳性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豫东(10.00%)、郑州地区(10.78%)、豫北(12.04%)、豫西(20.00%)、豫南(35.82%);不同年龄段奶牛的阳性率不同,犊牛、后备青年牛、1胎、2胎、3胎、4胎以上牛分别是3.57%、6.67%、23.53%、26.22%、14.55%、28.57%;患病牛阳性率为28.13%,明显高于外观健康牛的13.23%。结果表明,2015年河南省调查的5个地区普遍有BHV-1感染,其中豫西、豫南地区的阳性率较高,明显高于豫东、豫中和豫北地区;随着奶牛年龄和胎次的增加,阳性率整体呈上升趋势;BHV-1感染与奶牛的临床健康状况密切相关,其中患有乳房炎牛群的阳性率最高。本试验首次利用qPCR对河南省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BHV-1病原学调查,直接揭示了牛群中BHV-1的感染情况,分析了BHV-1感染与奶牛的年龄、机体健康状况、牛场地理环境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调查部分省份牛结核病(bTB)的流行情况,我们在山东等14个省份34个历史上疫情较重的县共129个场户采集牛全血2 201份,采用CO2培养箱或蜡罐方法进行bTBγ-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个体阳性率为6.4%,群阳性率为42.6%。饲养模式对bTB感染影响的统计显示较大规模场的个体阳性率(6.9%)和群阳性率(60%)均高于散养户(分别为5.7%和35.6%)。而牦牛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个牛群的禽型PPD阳性统计结果显示牛型PPD阳性率越高,则禽型PPD阳性牛在牛型PPD阳性牛中的所占比率越低。在所有阳性牛群中,阳性率≥10%的牛群所占比例高达81.8%(45/55),bTB感染呈现出一个"群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河南省未免疫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2018年以河南省未免疫布鲁氏菌病疫苗的羊群为研究对象,开展羊群布鲁氏菌病血清学普查,共对1 830个场群的59 462份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空间、群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抗体平均场群阳性率为3.93%,个体阳性率为1.24%;豫西地区场群流行率和个体流行率均最高,分别为12.31%和6.43%,豫东地区最低,分别为0.55%和0.04%;散养户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7.53%和2.17%,而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中未检出阳性。结果表明:豫西地区以及散养户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全面免疫的防控措施,降低该地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豫东、豫南地区和种羊场等流行率较低的地区和场点,可采取检测、扑杀等措施,逐步实现净化目标;羊屠宰场和交易市场虽然无阳性检出,但应继续加强监测,防止病菌交叉传播。通过本次河南省未免疫羊群普查,基本掌握了全省未免疫羊群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从而为全省羊群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年来,杭州市对奶牛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加强检疫、建立奶牛户口管理制度和建立奶牛结核病隔离饲养场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奶牛“二病”的发生,加快了牛群健康化步伐。现全市存栏奶牛14000多头,检出结核病阳性牛110头,阳性率为1%;检出布氏杆菌阳性牛15头,阳性率为1.5%,达到了牛群健康化标准。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的流行情况,对河南省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郑州市5个地区24个奶牛小区的538头奶牛随机采血,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奶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血清抗体,结果显示24个奶牛小区均有抗体阳性牛,场阳性率为100%,其中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抗体阳性率最高的牛场阳性率为84%,阳性率最低的牛场阳性率为26.67%。538头奶牛有319头为IBRV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9.29%,表明该病在河南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11.
充分了解本地奶牛结核病流行病学,预防人畜共患病,采用牛型结核分支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1996~2006年对武威市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1年间共检奶牛17 049头,检出阳性牛255头,平均阳性率为1.49%。该期间武威市奶牛结核病在古浪县、天祝县、民勤县和凉州区均有发生。从奶牛结核病的流行趋势分析,11年间奶牛结核病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黑龙江省规模化牧场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现状,本研究于2018-2019年在该省不同地区9个规模化牛场共采集血样15 035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副结核抗体。结果显示,9个牛场均检出血清阳性牛,副结核阳性场感染率100%,2018年样品平均阳性率4.74%,2019年样品平均阳性率4.3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于2003-2010年在浙江省瑞安市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连续8年累计对12245头(次)奶牛进行结核病感染情况的调查,期间共检出阳性奶牛893头,年均阳性率为7.29%。通过每年对阳性奶牛采取严格的处置和净化措施,使该市奶牛结核病的阳性率从2003年的14.99%(176/1174)逐年降低至2010年的1.40%(21/1496),年递减率为25.65%,流行趋势呈明显下降。同时,将2007-2010年间4个年度不同饲养规模奶牛场(户)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奶牛结核病阳性率以开放式小规模奶牛场(存栏≤20头、场均10.3头)最高,平均7.28%(104/1429),但随着饲养规模的适度增加,阳性率有呈现出稳定下降的趋势,并以较大规模奶牛场(存栏>150头、场均169头)最低,平均2.25%(19/845),两者相差2.24倍。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流行趋势,逐步控制包括人在内的结核病的发病率,促进奶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本文采用"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方法对乌鲁木齐县9个乡镇的奶牛进行了结核病监测。在被检的1052头奶牛中检出结核阳性牛5头,阳性率为0.47%。不同品种、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牛易感程度不同,且不同地区、不同环境及不同的饲养方式对牛结核病感染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四川省主要养牛地区腹泻牛群中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感染情况,采集眉山、南充、达州、巴中、雅安、甘孜等6个市州53个场户的牛腹泻粪便样品共387份,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BCoV检测。结果显示:53个场点中,检出阳性场点11个,群体阳性检出率为20.8%;387份样品中,检出阳性样品65份,个体阳性检出率为16.8%。从群间分布看,规模场群体阳性检出率(72.7%)与个体阳性检出率(21.4%)均高于散养户(7.1%和3.1%),差异均极显著(P 0.01);牦牛个体阳性检出率为28.8%,高于黄牛(14.1%)和奶牛(1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 0.01和P 0.05。结果表明,BCoV在四川省已形成一定的污染面,是造成牛腹泻的重要病原之一,需要加强对其流行的综合防控。  相似文献   

16.
2012年5-10月在全省42个县(市、场)进行了牛、羊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全省累计监测牛、羊419056头(只),检出阳性牛、羊3751头(只),平均阳性率为0.90%。其中:监测奶牛123834头,检出阳性338头,平均阳性率为0.27%;监测其它牛119184头,检出阳性牛2187头,平均阳性率为1.83%。监测羊176038只,检出阳性牛1226只,平均阳性率为0.70%。为了解青海省牛羊布病感染流行情况,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在全省范围内,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福建省牛病毒性腹泻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福建省9个地区的6个非免疫牛场和15个散养户采集的共计216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规模场检出阳性血清147份,平均阳性率为92.5%,其中有3个规模场的血清阳性率高达100%;从散养户中检出阳性血清7份,平均阳性率为12.3%.另外,奶牛血清阳性率为88.8%,肉牛/黄牛血清阳性率为29.8%.调查表明,福建省规模牛场感染牛病毒性腹泻病毒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上海崇明地区奶牛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7年4~5月随机在该地区6个规模化奶牛场采集血样15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奶牛副结核病血清抗体。结果显示,有4个奶牛场检出血清阳性牛,阳性率从15%~25%不等,场感染阳性率为66.7%,样品血清平均阳性率为13.33%。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贵阳市2018~2020年奶牛结核病感染情况,以指导全市奶牛结核病防控工作,作者采用牛分枝结核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对来自全市7个奶牛场的28781头奶牛开展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为0.066%(19/28781),奶牛场的群体阳性率为19.05%(4/21);2018年的阳...  相似文献   

20.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所有的易感动物中奶牛的易感性最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型结核杆菌都可以引起奶牛发病。随着奶牛养殖业的不断扩大 ,对奶牛结核病的检疫也更加重要。笔者近期对双城市2个奶牛场进行了结核病的检疫 ,现报告如下 :奶牛场1:奶牛存栏16头 ,犊牛9头 ,检出结核病阳性牛2头 ,可疑感染牛3头 ,其中包括1头犊牛 ,其余为健康牛。奶牛场2 :奶牛存栏数30头 ,犊牛12头 ,检出结核病阳性牛4头 ,可疑感染牛4头 ,其中包括2头犊牛 ,其余为健康牛。1检疫的方法和步骤1.1材料准备游标卡尺、注射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