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花椒树做果园围障的经验山花椒树在辽宁省风城和岫岩等县多有分布,属小乔木,较耐脊薄土壤和病虫为害,其果可做食用调料,其种仁也可榨制食用油。大连市甘井子区中沟村果园队,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的帮助下,在果园周围栽植山花椒做为围障,不仅起到了护园作用,而且...  相似文献   

2.
围山转的规划建园技术蔡云(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果蚕局066500)围山转是在土层较厚,坡度25°以下的荒山坡地上,沿等高线开挖的环山水平沟,栽植果树间种粮油作物,是开发利用山坡地的水土保持工程。1等高线的测定在围山转施工过程中,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忻州市果业生产发展较快.截止2008年果园面积已达5万hm^2.但总产量仅16694万k,总产值27380.7万元,平均每667m^2(亩)的产值仅300余元,果园效益低下。经过对全市果园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该地区果园效益低下主要是由于果园地下管理不当所造成。现将该地区果园地下管理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围山转”是我省近年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并经实践验证而创造出的一种利用荒山发展果树生产的新方式。所谓“围山转”,就是从山脚到山顶,环山开挖一道道宽2米,深1 米的水平沟,水平沟外“撅嘴”,里存水,外修20—30厘米高的坝沿,沿外栽植紫穗槐,沟内栽植果树,树下间作粮食、油料作物,实行乔灌草结合,水电路配套.所以围山转是开发利用荒山,加快山区农村经济建设的一条新路。不仅改善了生态结构,而且显示了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围山转”是山区发展果树的新模式:“围山转”模式的出现,使多年不能绿化的荒山得到了绿化,未能栽果树的山坡栽上了果树。1985年以来,仅迁西、迁安两县挖  相似文献   

5.
李伟 《现代园艺》1997,(3):37-38
我县果业发展很快,果树面积已达7千多公顷,产量15218吨。为了总结推广和完善我县果业生产责任制,我们对一些有代表性的果园责任制进行调查分析。一、我县果园生产责任制形式1.户办适度规模果园调查根龙镇井洲村的5户,是1984年栽的温柑,户办园较大的1.1公顷,小的0.3公顷,据果农介绍,果园的经济收入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产量稳定30~38t/hm2,纯收入22500元/hm2以上。由于农户自愿经营,能量力而行,规模适度,外界干扰小,果园管理好,见效快。这种形式值得巩固和推广。不易之处,果园较分散,产品商品化程度不高。2.…  相似文献   

6.
龙泉市90%的果园建在山地上,为树立样板,提高建园质量,促进果业发展,在龙泉市兰巨乡开发连片面积为107hm^2的标准化山地示范果园。主要介绍其基地开发、建设及幼龄橘园树培育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7.
围山转间栽紫穗槐桑树技术1栽植形式以围山转水平沟外沿距果树1.5~2m处,栽植一行桑或紫穗槐,株距40~50cm。2栽植时间春秋两季均可栽植,但以春栽为好,即4月上旬,因为这时土壤已经解冻,栽后土壤温度逐渐升高,有利于缓苗,所以成活率比较高。3栽植方...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山西省临汾市以落实全省“双增工程”为目标,加快发展步伐,全市上下以标准果园创建为重点,着力扩大果园规模,以提高示范果园管理为中心,大力开展技术培训。目前果园修剪工作已基本结束.果园新增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9.
在苹果生产中,质量不高已成为苹果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在影响苹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为因素也就是生产管理操作不当成为主要因素之一。1 修剪不当,留枝太多苹果留枝量与品质关系密切,目前生产中的弊端普遍是留枝太多,导致果园郁闭,树冠内膛及下部受光不足,果实着色差,质量降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前几年密植果园的兴起及为了促进早结果,普遍提倡轻剪所致。克服留枝太多,促进果实着色已是苹果生产中的首要任务之一。1-1 间伐 对于定植过密、树冠已严重交接的密植园应采用隔行或隔株间伐的方法,以降低整体园…  相似文献   

10.
果园发展循环经济利民惠民,被许多果农接受并利用,已成为果业增效、果农增收又一新的途径。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循环生产发展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再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果园通过种草,果渣喂猪、牛等畜生,将其粪便制成沼气、沼肥,沼气用来做饭照明,沼肥作为化肥、农药上树肥园,果园使用沼肥实现增效增收,如此形成果园种草、草喂猪、猪粪制沼、沼肥育树的“果-猪-沼-果”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1修"围山转"针对山区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和栗园绝大多数分布在山地,土壤冲刷严重的特点,挖"围山转"。它适用于45°以下的山坡。先在坡地上按水平距离4m,测出一行行等高线,再沿等高线挖沟,沟深1m、宽1~2m,将  相似文献   

12.
在水果生产实践中,家庭果园的确立和生产管理,与规模化、集约化果品基地的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区别,笔者在较为长期的生产实践、指导家庭果园生产管理过程中,有了一些初浅的认识,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祥林  夏军 《河北果树》1999,(3):27-27,29
为解决板栗低产、大小年结果的问题,以达到丰产稳产的目的,必须依据板栗生物学特性,进行科学的管理。1修建旱作工程针对燕山栗区年降雨量分布不均和栗园绝大多数分布在丘陵山地、土壤冲刷严重的特点,挖围山转这一旱作工程,是非常必要的,它适用于坡度在45°以下的...  相似文献   

14.
当前苹果生产中冠过大、枝过多、角过小、势不均等现象极为普遍,由此造成了果园光照不良、果品质量差、大小年现象明显、病虫害严重、田间操作管理不便、生产成本增加和效益下滑等现象。因此,改造不规范树形,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已成为苹果生产中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技术已成为发达国家开发成功的一项现代化、标准化的果园土壤管理技术,在我国,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于1988年,将果园生草纳入绿色食品果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技术正引发新一轮的农业革命。果园生产数字化是当前推动我国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传统果园生产管理耗时耗力、成本高、效率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是实现果园智能化管理和规模化生产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新时期下,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果园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果园栽培与管理数字化技术体系,不仅是突破产业发展困境的关键,也是果业从粗放式发展模式向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的必然途径。基于此,首先分析了我国果园数字化建设大背景和技术支持,然后详细分析了果园生产数字化平台建设发展现状、案例分析、建设内容等,最后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刘发旺果园优质苹果生产经验总结周吉生,杨延群(河南省卢氏县官道口乡科技培训中心472211)(河南省卢氏县科委472200)豫西卢氏县官道口乡位于崤山南坡,在河南农业大学、农科院、九三学社苹果课题组的指导下,近几年发展优质苹果园近3万亩,已成为豫西山...  相似文献   

18.
植保环节是种植业产生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重要来源,水果是我国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果园植保高投入的特点使之成为制约种植业绿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水果生产以小农户为主,果园用药普遍存在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对其用药的管控难以有效实现。基于对主产区300余个苹果种植户的调查访问,首先回顾了我国苹果生产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分析了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农户常规栽培管理是造成果园环境污染和水果质量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的观点;其次从社会需要、农户需求、农户意愿3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小农户苹果生产的植保托管需要,指出了构建果园植保托管体系的必要性;最后从我国水果产业绿色发展的视角,针对政府、服务者、农户3个行为主体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果农之友》2005,(6):46-46
果园经营过程中,为美化、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品种、降低市场风险,在果同周围栽树木和在园内混植不同品种的现象时有发生。但若栽植不当,将会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给果树生产造成较大损失。现将几种不适宜在果园围栽和混植的(果)树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郭永良 《果农之友》2009,(10):29-29
宝鸡渭北塬区是苹果栽培的优生区.目前已发展苹果4.67万公顷.苹果生产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但近年来有些果农盲目追求产量,果园管理粗放,导致苹果树腐烂病发生,并呈上升蔓延趋势,逐年加重。据在宝鸡地区调查,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病株率在10%左右,单株病疤1-4块。中等管理水平的果园病株率在18%~30%,单株病疤4~7块。管理差的果园病株率在40%以上,枝干病疤数多,树冠残缺不全。如果不重视防治或防治措施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