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克年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17):36-36,38
鸡的神经症状在病鸡中能经常见到,有的疾病原发性,有的是继发性的,有的是随着病情恶化而出现的,也有的是某种疾病其中一个类型出现的神经症状。根据实践证明,鸡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多因无特效抢救药或无治疗经济价值而终将死亡或淘汰。现就病鸡出现神经症状的致病因素、神经表现类型、神经症状的特点,以及防制等问题作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2.
T-2毒素是由镰刀菌产生的毒性最强的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动物饲料和贮存的谷物中。T-2毒素理化性质稳定,难以从污染的饲料和谷物中去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不可避免的食品污染物,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神经系统是T-2毒素攻击的靶系统之一,T-2毒素可通过破坏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诱导氧化应激,造成脑细胞氧化损伤和凋亡。论文系统地总结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分析了T-2毒素神经毒性的分子机制及未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点和发展趋势,旨在为揭示T-2毒素神经毒性机制提供理论基础,为发掘缓解T-2毒素神经毒性靶标药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家蚕残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家蚕毒性较低,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对家蚕安全间隔期是:750倍稀释液为8天,1500~3000倍稀释液为5天。  相似文献   

4.
黏杆菌素神经毒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回顾了黏菌素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主要症状、作用机制、神经毒性反应的危险因素以及神经毒性的预防与治疗,为期为神经毒性研究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5.
“喘咳停”系辽宁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研制的用于防治鸡各种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中草药复方制剂。临床治疗剂量按饲料1.5% 的比例添加给药,连续用药3~4 d 即可达到治愈目的。本药在鸡的毒性试验中, 设饲料中含药物 2% , 4% ,10% ,20% 4 个剂量组,给药量最高达临床治疗剂量的10 余倍(即饲料中占20% 的药物),连续给药7 d,停药观察3 d,然后全 部剖杀。结果,在给药及停药观察期间,各组试验鸡全部存活,临床未见到异常变化,鸡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差异,剖检及组织学均未见病理性改变,说明该药无毒,临床应用安全,且通过剖检和胸腺、法氏囊的称重发现该药对机体的免疫器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些高温烹饪的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acylamide,AA)。AA主要侵害动物和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而引起神经系统病变。AA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是很清楚,但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轴突退变、浦肯野细胞(Purkinie)损伤、离子作用、蛋白结合、细胞凋亡、氧化损伤等这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通过家蚕残毒饲养试验结果表明:24%吡蚜酮.乐果合剂对家蚕毒性较低,在桑叶上分解较完全,没有中毒症状的蚕继续添食试验桑叶,未出现微量积累性中毒现象,对家蚕无迟发性效应或迟发性效应较弱,宜于在桑园中推广使用。对家蚕安全间隔期是:750倍稀释液为8天,1500~3000倍稀释液为5天。  相似文献   

8.
氟中毒能够引起神经系统的损伤,针对氟的神经毒性作用,从各个方面阐述氟对脑组织的影响,包括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脂质过氧化、自由基、DNA损伤等。高氟可以降低人及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引起儿童智商低下,指出研究氟神经毒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鸡呈神经症状的传染性疾病王柏青(江西省新建县908信箱9分箱商品鸡场330125)鸡在患某种传染病至一定阶段后,神经系统被细菌、病毒等侵害,以致中枢失去控制,出现一些神经紊乱的症状,诸如歪头,扭颈,转圈,后仰,倒地,行动失调,两翅拍击,共济失调以及抽...  相似文献   

10.
孙克年 《水禽世界》2007,(11):33-34
神经症状在鸡病中经常见到,这些神经症状有的是疾病原发性,有的是继发性的;有的是随着病情恶化而出现的;也有的是疾病当中的某一神经症状。根据实践证明,鸡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多因无特效抢  相似文献   

11.
T-2毒素是最具毒性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农产品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饮食摄入是人类接触T-2毒素最常见的途径。T-2毒素暴露导致许多病理状况,如神经紊乱、心血管改变、免疫抑制和皮肤炎症。然而,T-2毒素导致的神经毒性尚不清楚,为了更全面地把握T-2毒素的神经毒性研究现状,本文对T-2毒素诱导神经毒性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乙酰胆碱酯酶在硝基苯致小鼠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硝基苯中毒所致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规律,本试验用不同剂量的硝基苯对小鼠进行灌胃染毒,1次/d,共30 d,采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小鼠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肝乙酰胆碱含量,并在试验期间记录小鼠的临床表现。结果表明:染毒期间小鼠表现为行动迟缓、反应迟钝、抽搐及情绪异常如兴奋、敏感、不停跳跃等症状,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时间的延长,中毒症状越明显;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表现为明显的抑制作用,肝乙酰胆碱含量增加。结论:硝基苯具有神经毒性,能够抑制肝和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且表现为明显的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3.
锌是存在于动物和人类中枢神经系统(CNS)第二丰富的微量元素,是维持脑功能所必需的调控因子,因此在动物饲料和人类食物中必不可少。然而,锌也是一种潜在有毒金属,其平衡失调与神经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过量的锌会诱导神经元氧化应激、线粒体损伤和炎症反应,最终通过凋亡和自噬诱发神经元死亡。本文对锌的神经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锌稳态失调引起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有机磷中毒反跳是指急性有机磷中毒症状缓解后和迟发性神经症状发生前,急救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中毒征象缓解或基本控制后,再次出现中毒症状。有机磷中毒是家畜内科急症抢救的主要病种之一,反跳是其常见并发症,也是死亡的第二高峰期。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实践中 ,常常可见到鸡出现歪头、扭颈、转圈、后仰、倒地、行动失调、两翅拍击、共济失调以及抽搐等神经症状。鸡一旦出现神经症状后 ,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措施 ,会导致生产性能的丧失 ,甚至造成死亡。造成鸡出现神经症状的原因有病毒病、细菌病、真菌病、原虫病、中毒病、营养代谢病1 病毒病新城疫 :任何季节、任何日龄鸡均可感染该病 ,并导致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度接触传染性 ,常呈败血症经过 ,其特征为呼吸困难、严重下痢、粘膜和浆膜出血 ,病程稍长者可出现神经症状 ,产蛋鸡群感染可引起明显的产蛋下降。慢性…  相似文献   

16.
鸡出现神经症状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病毒侵害引起,有细菌感染引起,有维生素缺乏引起,也有钙磷代谢障碍及药物中毒等原因所致。 病毒侵害引起神经症状的疾病主要有三个:一是马立克病的典型神经症状,表现为颈部两侧迷走神经肿瘤引起的头颈歪斜,臂神经丛肿瘤引起的单侧或双侧翅翼下垂及坐骨神经肿瘤引起的单腿或双腿麻痹侧卧或一前一后状。二是由新城疫引起的神经症状,常发生在新城疫病后期及强毒感染早期,病鸡表现为转头、震颤、陈发性角弓反张等,刦检结果不仅有典型新城疫的内脏病变还表现为小脑水肿、一部分鸡脑充血、少部分鸡小脑萎缩。三是鸡脑脊髓炎感染引起的母雏鸡瘫痪。除流行病学调查有大批鸡同时发病,追溯母鸡有产蛋下降病史可基本判断此疾病外,剖检病鸡无任何实质性意义。 细菌感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我镇某养鸡户饲养三黄鸡5000只,13日龄时,鸡群有少数鸡出现歪头、跛行等神经症状。该养鸡户自认为是维生素B.缺乏症,就在饲料中添加了维生素B.片。4天后,鸡群约15%的三黄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神经症状,死亡率为4%。养鸡户在雏鸡18日龄时,来我处就诊。  相似文献   

18.
蛋鸡嗜神经型新城疫的诊治樊杰(甘肃兰州军区后勤部试验农场730617)张德龄(甘肃兽医技术推广总站诊断室730046)鸡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对养禽业危害很大。鸡新城疫一般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有时出现神经症状。但...  相似文献   

19.
鸡神经症状疾病在兽医临床上多见,主要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鸡瘟等。这些疾病的鉴别,在兽医临床上最容易混淆。1.鸡传染性脑脊髓炎:各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但3周龄内的雏鸡最易感。病雏嗜睡,运动失调,翅膀拖地,或坐于跖骨上,震颤,抽搐,肝变性,脾肿大。2鸡马立克氏病:内脏型马立克氏病可使鸡的外周神经被破坏,腿发生麻痹或不全麻痹。虹膜受侵害,浑浊。皮肤、肌肉有肿瘤。法氏囊多出现美钢。外风神经肿大增粗。瘤细胞中主要是成熟和未成熟的淋巴细胞,T细胞多。3.鸡新城疫:吹囊积液,下痢,翅腿麻痹,…  相似文献   

20.
引起鸡神经症状的疾病较为常见,其中由病毒引起的有: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鸡传染性脑脊髓炎;由饲料营养不平衡引起的有:VE缺乏症、VB1缺乏症、VB2缺乏症等;寄生虫引起的有:小肠球虫病。一、鸡新城疫(一)病原: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二)发病情况: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两季较多,特别是7~9月份最多。2、幼雏和中雏易感性最强。(三)症状:1、急性型运动失调、腿翅麻痹、拉绿色稀便。2、慢性型以神经症状为主,间歇性反复发作。受到刺激后头突然向后或歪向一侧或全身抽搐,恢复后貌似健康。(四)剖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