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生 《种子科技》2003,21(3):177-178
近年来,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但在生产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部分棉田出现早衰,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针对导致抗虫棉早衰因素的研究分析,应采取若干防治对策。1导致棉田早衰的若干因素1.1传统施肥造成养分失衡抗虫棉增产潜力大,需肥多,其中钾肥尤为重要。钾不但能延长叶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生理性红叶茎枯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转基因抗虫棉氮、磷、钾的需求量为3:1:4.5,而大多数农民的传统施氮、磷、钾肥的投入比例为3:0.5:1.8,致使土壤养分失调,不利于抗虫棉的生长发育,易形成早衰。1.2土壤耕…  相似文献   

2.
孙友庆  张忠明 《中国农学通报》2002,18(6):101-101,124
棉花害虫是棉花种植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近几年来,棉铃虫危害呈上升趋势,而且日趋严重,危害范围越来越广,部分棉区因棉铃虫危害造成严重减产,有的棉田甚至绝收.在棉铃虫大发生地区种植抗虫棉能省工省时,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农民增产增收.种植抗虫棉已在全国各地广泛推广应用,受到棉农欢迎,已成为广大棉农的共识.但是抗虫棉整个生长季节生长良好,在田间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仍有棉铃虫危害,而且有的棉株上棉铃虫和其他害虫还十分严重.现就大田抗虫棉不抗虫的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转基因抗虫棉抗虫的时空性问题,棉花不同生育期、植株部位、不同害虫世代抗虫性的变化,抗虫棉对棉田害虫和天敌种群结构的影响,害虫对抗虫棉毒蛋白的抗性,抗虫棉抗性基因的漂移以及抗虫棉子产品的生物安全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降低转基因抗虫棉潜在生态风险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棉花是滨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良的抗虫性,但其抗病性均较差,特别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种植抗虫棉是综合防治棉铃虫的新途径山西省运城地区种子站郭秦生我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棉业王国”,棉花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棉铃虫连年暴发,猖獗危害,棉农治虫苦不堪言,导致棉田面积减少,棉花总产下降。目前,...  相似文献   

6.
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转Bt基因抗虫棉对非靶标害虫、天敌和经济昆虫的影响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使得一些对Bt蛋白不敏感的次要植食性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明显增加或呈加重趋势,但没有证据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田其它害虫的发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外源Bt基因导入棉花后,引起的棉花重要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以及棉花叶片形态结构的改变可能会直接影响棉花害虫种群的数量,且转Bt基因棉田更有利于其它植食性昆虫的发生和危害。害虫种群数量和Bt蛋白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天敌的数量。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对家蚕和蜜蜂等经济昆虫无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棉花是滨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3.3万hm2左右,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量种植,棉田的病虫害发生了一些变化,抗虫棉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优良的抗虫性,但其抗病性均较差,特别是在棉花生长的中后期,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1病害的种类根据调查,在本市棉田中后期发生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褐斑病、轮纹病、角斑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等,为害比较重的有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棉铃疫病、棉铃炭疽病、棉铃红腐病。2主要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及发病规律2.1棉花枯…  相似文献   

8.
昌吉地区滴灌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昌吉地区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部分棉田早衰现象有加重趋势,导致棉花植株矮小,蕾、铃脱落严重,铃重减轻、纤维品质下降。据调查,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35%左右,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25%以上,减产幅度在20%-35%之间。现针对该区近年来棉花种植情况,探索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宝红  丰嵘 《作物学报》1998,24(2):248-256
本文在介绍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评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使用价值,指出了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持久性,时空性,安全性等问题,从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培育多种类型的抗虫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选用特异启动子或理经因素调控外源基因高效表达,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广谱性抗虫棉花和采用农业技术措施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延长转基因抗虫棉的使用寿命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和持久性的几种策略,从而为转基因抗  相似文献   

10.
<正>4月上中旬以来,我国棉花先后进入了播种育苗时期,棉花害虫也将陆续入侵棉田。近几年来,广大棉区基本普及了转基因杂交抗虫棉或者常规抗虫棉,随之,棉花的害虫群体结构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变化。过去为害比较严重的棉铃虫、红铃虫已转为次要害虫,棉盲蝽、棉粉虱、甜菜夜蛾在很多地方已上升成为主要害虫。提起这三类害虫,植棉农民常大吐苦水。一、棉盲蝽。棉盲蝽种类很多,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同时在山东省棉花生产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棉田早衰制约了棉花产量的提高。本文对抗虫棉早衰因素进行研究分析,提出防止对策。1导致早衰的若干因素1.1传统施肥,造成养分失衡抗虫棉增产潜力大、需肥量大,其中钾肥需求量尤为重要。钾不但能延长叶龄,同时也能有效防止生理性红叶茎枯的发生,减轻棉叶早落、增强后发潜力、减轻枯叶病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转基因抗虫棉氮、磷、钾的需求量为3∶1∶4.5,而大多农民在传统施肥过程中,氮、磷、钾肥投入比例3∶0.5∶1.8,造成重施氮…  相似文献   

12.
棉铃虫曾是棉花生产上的头号杀手,但随着综合防治技术的大面积推广与抗虫棉的广泛种植,棉铃虫的危害受到一定的控制。而棉花其他害虫却有上升趋势、尤其是棉盲蝽发生上升迅速,广大棉农一定要提高警惕。江苏棉田盲蝽象发生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13.
邓州市棉田绿盲蝽的发生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绿盲蝽属半翅目盲蝽科,以成、若虫危害棉株顶芽、旁心和嫩叶,造成叶片破烂,幼蕾受害后变黑脱落。20世纪80~90年代为我市棉田次要害虫,1997年和2003年先后大面积推广种植BT抗虫棉和杂交棉以来,棉田防治用药次数少,使该虫逐年加重发生,已成为棉田主要害虫,笔者通过定田调查,大面积普查等方法对绿盲蝽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发生变化规律及发生现状,旨在为防治绿盲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虫害是影响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防治棉花虫害最有效的措施是种植抗虫棉花新品种。美国利用生物技术合成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虫基因&并导入棉花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因其抗虫性能够稳定遗传,进而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使美国成为第一个拥有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我国谢道昕、郭三堆等将Bt和Bt+CpTI(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杀虫基因导入棉花并成功应用于棉花育种,陆续培育出一批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使我国成为第二个自主成功研制转基因抗虫棉的国家,我国抗虫育种研究己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5.
《种业导刊》2014,(4):33-33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制转基因抗虫棉,1996年首次获得抗虫棉基因的发明专利,2002年由位于安阳的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我国唯一一所国家级棉花研究机构),成功培养出国产转基因抗虫棉。截至目前,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已培育转基因棉品种300多个。  相似文献   

16.
江苏沿海棉区东临黄海,西接里下河,是江苏省的重点棉区,常年植棉20万hm^2左右,约占全省棉花面积的55%,其中95%以上为育苗移栽,在品种上90%以上是杂交抗虫棉。在棉花春播时,不论种子质量多好,每年都会有一部分棉田发生出苗不齐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棉花的正常生产,而且出苗不齐的因素复杂,纠纷不断,若解释处理不力,则群情难抑,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为此我们通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对本区域棉花出苗不齐的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盐渍土抗虫棉施用氮(N)、磷(P)、钾(K)肥的效应及其营养生理机制,指导滨海盐渍土抗虫棉合理施肥,在黄河三角洲盐渍土低、中、高盐棉田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鲁棉研28,研究N、P、K肥配合施用对其养分吸收利用、Na+吸收积累、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肥配合,尤其是N、P、K肥配合施用显著增加了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吸收量,减少了Na+吸收积累量。低、中、高盐田棉花的N、P、K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氮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0、1.95和2.07kg皮棉kg-1N,磷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87、8.35和8.71kg皮棉kg-1P,钾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分别为0.26、2.89和3.77kg皮棉kg-1K。N、P、K肥配合施用还维持了较高的棉株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低、中、高盐田棉花的生物产量和皮棉产量也均以N、P、K配施的处理较高,皮棉产量分别增产2.53%、28.67%和30.47%。中、高盐棉田的施肥效应明显好于低盐棉田。表明根据盐碱程度分类合理施肥是减轻盐渍土营养障碍、改善棉花营养、提高养分农学利用效率和棉花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记者在河北省永年县采访了解到,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60"试种示范表现出抗逆性好、成铃性强的特点。该县与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合作,实行棉田套种绿豆、西瓜、甜瓜等获得成功,探索出了一条棉花高产高效的路子。9月3日,中棉所与永年县科技局组织技术人员调查显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转基因抗虫棉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存信 《种子》2002,(1):62-63
本文论述了由于棉花害虫为害严重必须进行防治,而化学防治失控必须开辟新途径,利用棉花自身抗虫性是最佳选择,转基因抗虫棉已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还分析总结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现状,并针对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转基因抗虫棉育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中棉所70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的优质双价转基因抗虫棉,为了探求其在鲁西南棉区的推广价值,进一步提高全县棉田的植棉效益,金乡县农业局2009年引进了中棉所70,经过2年的试种示范表现为:苗期长势较弱,整个生育期生长较稳健。株型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