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42省道苏鲁交界至赣榆青口段改扩建工程跨越江苏省划定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江苏省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水土流失易发区,根据不同区域的地貌和土壤类型,在分析该工程不同区域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对各防治分区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工程和植被防护措施。在不同防治分区选择相应的树草种进行配置,达到了防治水土流失、美化道路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以金安桥水电站工程为例,根据施工扰动区域的水土流失程度、特点和水土保持措施,将该工程区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划分为5个防治区域进行防治,即永久建筑物防治区、弃渣场防治区、施工公路防治区、施工设施防治区和石料场防治区。根据各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实施的水土流失防护措施,对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工程建设区扰动土地治理率由37.66%提高到96.09%,水土流失治理度提高到94.86%,土壤流失控制比由3.94降低到0.85,拦渣率为99.99%,植被恢复系数32.34%,林草覆盖度为22.13%。尽管植被恢复系数和林草覆盖度尚未达到要求,但是这些结果足以说明开发建设项目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的危害程度,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工程建设区周围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瑞安阁巷围涂工程及采石场周边区域水土保持现状的调查分析,根据本地区的地形、地质、土壤、植被和工程建设的特点,对工程防治责任范围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危害进行预测、分析,并采取切实可行的工程和植物等防治措施,使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区内原有的水土流失得到基本治理,减少了泥沙流入周边河网,保障了工程安全,改善了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广西融水县杆洞输变电工程为例,探讨了输变电工程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设计。在分析工程及项目区概况的基础上,根据防治责任范围内各功能区的施工特点、扰动情况和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类型等进行二级分区,进而划分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计算了新增土壤流失量,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开发项目地点位于城市市区,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明确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方向。结合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我国北方土石山区线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以鲁中地区山东天然气管网淄博支线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为实例,分析了该输气管道工程引发水土流失的环节,预测了建设期间输气管道工程的水土流失状况,并根据综合预测结果、区域水土流失特点及输气管道施工特点等明确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制定了不同防治分区的防治措施,为输气管道类线性建设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五道河子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水土流失情况的研究,合理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及防治分区,针对水土流失区域及特点进行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8.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地点位于城市市区,是城市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特点、水土流失危害及工程建设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及重点时段,明确水土流失的防治方向。结合主体工程设计的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进行全面防护,以形成完整、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等特定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方法]通过对特定区域的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流失防治对策,结合有关水土保持法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拟定水土保持的分类管理要求。[结果]提出了特定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要求。主要包括: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和水土保持工程等级,严格控制地表扰动范围,最大限度减轻对区域水土流失影响等。[结论]不同区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该执行特定的防治标准等级、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等级和水土保持措施综合配置及相应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0.
正仁露天煤矿位于偏关县城西1 km处,为资源整合改扩建项目。露天煤矿剥离地表层堆积的外排土场,由于结构松散,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对外排土场选址、库容及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针对实际采取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进行治理,基本达到了一级防治标准,综合治理效益显著。其排放工艺和防治措施布局,可为类似生产建设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公路建设过程往往更容易引起剧烈水土流失。通过对甘孜州出州通道泸(定)汉(源)路沈宜段公路建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和研究,泸汉路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共计311.63 hm2,因工程项目建设引起的新增水土流失预测总量为13.46万t,水土流失防治重点时段为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为路基工程和弃渣场,根据计算结果,对水土流失防治重点区域路基工程和弃渣场提出了具体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典型设计。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随着江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航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江西抚州、瑞金等地的机场建设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加快推进中。从工程占地、土石方数量、新增水土流失量、施工工期及水土保持投资等方面对江西境内的5个机场项目进行分析,探讨了机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和防治措施布局,旨在为该类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库工程的建设将导致工程所在地的土壤侵蚀模数增大,水土流失量也相应增加。对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进行准确预测,可为后续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提供依据,确保防治措施发挥良好的防治效果,达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的目的。以长益庙水库工程为例,分析探讨了水库工程的水土流失预测及防治措施设计。  相似文献   

14.
河口至平台公路属典型的山区线型工程,沿线91%路段属山岭重丘区,路基挖填、桥梁架设、隧道开挖以及便道修筑等,不可避免地深层扰动地表、破坏植被。此外,工程建设产生大量弃渣和异地取土,造成新的挖损地貌。若无完善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势必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笔者针对河口至平台公路的建设情况与区域特点,探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征及防治措施,以期为广东省同类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梨温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梨温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工程水土保持的监测范围、内容、方法和结果,并对该工程项目区环境状况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实施情况、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情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等进行了监测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开发建设工程通过实施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可有效减少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明显降低水土流失危害,较好地保护和改善工程沿线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剥离表土多,施工占地面积大,对其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实施,是防治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该建设项目水保方案应与工程建设阶段相吻合,在工程实施、验收、运行等阶段均应开展相应的水保工作。水保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编制的目的与意义、编制依据、工程施工简况、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水保措施布设的重点区域,须通过多因素比较才能确定。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是库区的滑坡、塌岸。  相似文献   

17.
在榆林—济南输气管道工程陕晋段建设中,建设单位坚持"三同时"制度,并采取控制工程扰动范围、加强临时防护措施、注重工程治理措施等手段,较好地预防和控制了工程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工程建设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总结,以期为其他项目人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山区风电场工程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结合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验收技术评估工作实践,对黑龙江省山区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防治分区、措施布设进行了分析、探讨。风电场工程建设周期短、扰动强度差异显著、植被破坏点多面广、植被恢复难度大,具有点线面侵蚀并存、风蚀与水蚀共存的水土流失特点;运输道路区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区域,是防治和监测的重点部位。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分为风电机组区、运输道路区、输电线路区、升压站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并有针对性地布设了水土保持措施。  相似文献   

19.
风电场通常位于高海拔山地区,水土流失风险高、危害大,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十分重要。以江西省吉安市华润峡江玉峡风电场工程为例,从扰动面积、水土流失、挖填方量等方面分析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动态特征,探讨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建设和防治重点。结果显示:风电场风电机组区和道路工程区是新增扰动面积和水土流失量的主要区域,也是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措施应在施工期第1年布设完毕,这样才能起到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单台风机挖填方量、造成的水土流失均小于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表明其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挡土埂和挂网喷播植草是两种有效的边坡防护措施,可为同地区其他风电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热带雨林区大部分小流域自然状态保存较好,但随着林地垦殖指数增高和景区的开发,破坏了热带雨林的原始状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以海南省赤田水库水源保护区呀诺达小流域为例,在分析热带雨林景区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探讨了其重点防治措施,即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雨林、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为原则,通过植被恢复、封育保护、沟道治理、生态护坡等四项近自然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实现对热带雨林景区的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