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木薯新品种介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长期致力于木薯的杂交育种工作,从数千个杂交组合和数万个单株中选育出了一批优良品系。经过无性系统评选,育成了华南5号等木薯新品种,并通过边区试、边审定品种、边增殖扩繁、边生产试种和示范推广的方法,为我国提供了高产优质的系列木薯新品种,改善了我国木薯品种单一退化的状况。其中,2004年,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和“华南7号”。2002年,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获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华南6号”获海南省…  相似文献   

2.
《中国热带农业》2005,(2):31-33
1.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 该成果是在农业部948项目“木薯新品种的引进与繁育”及“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木薯遗传选育种”资助下取得的,获2002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华南124、8002、8013、5号)均是我院农牧研究所(现为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杂交育种工作而不断育成的,这些品种无论在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方面均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序号获奖成果名称获奖等级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农学院土壤地理实验室建设2001年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研究生立体交叉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应用2001年海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3热研4号王草推广及利用2001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二等奖4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育成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热研6号珊状臂形草选育和利用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海南山栏稻种质评价与遗传改良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7热研10号柱花草选育及利用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热研8号坚尼草选育及推广应用2001年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9香蕉褐缘灰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主推的木薯品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华南5号木薯华南5号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于1990年用木薯ZM8625×SC8013的F1无性系后代,经过株系比较、品系比较、品种比较以及区试和生试等系统评选而育成的高产优良新品种。于2000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木薯新品种华南8号在琼中县的应用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省琼中县2007~2008年的木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以及2008~2011年的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华南8号的鲜薯产量、鲜薯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优于新近推广品种华南5号(CK2),而华南5号又优于传统老品种华南205(CK1),华南8号广受农民和企业的欢迎。目前,华南8号已占琼中县木薯收获总面积的15.4%。  相似文献   

6.
桂农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而成的广适型超级稻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海南省品种审定;2005~2006年连续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7.
木薯新品种华南7号及华南8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南7号木薯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选育而成。2004年12月经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育成品种。  相似文献   

8.
豫玉24号,原名安玉8号,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3年用自选系安246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1998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9年在河南省科技成果交易会上荣获金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第四批主要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超级稻桂农占在海南多地试种成功,平均亩产量可达到650公斤。目前桂农占已列入海南省高产水稻新品种,明年将大面积推广。桂农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超级稻育种研究室选育的广适型超级稻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海南省品种审定.2005~2007年连续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抗虫棉鲁棉研28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棉研28号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培育的常规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通过山东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被农业部确定为黄河流域科技入户主导推广品种并获得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11.
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最新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半冬性、矮秆小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国审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核心品种. 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进行优质品种评比,郑麦366综合品质评价居我国新选育强筋小麦品种首位.2007年12月,在由农业部主办的"2007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上,郑麦366综合品质指标在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进入现场鉴评阶段,获得优质强筋面包类品种第2名,面条类品种第5名.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广东农业科学》2006,(9):46-46
桂农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培育而成的广适型超级稻新品种。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和海南省品种审定。2005~2006年连续遴选为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并作为广东省实施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的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13.
豫玉24号,原名安玉8号,是由河南省安阳市农科所1993年用自选系安246作母本,自选系昌7-2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1998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999年在河南省科技成果交易会上荣获金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部、农业部第四批主要农作物后补助新品种二等奖,是目前河南省乃至黄淮海地区大面积推广的玉米主栽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农民日报讯据悉,湖北省农科院培育的牧草新品种"鄂牧5号"红三叶近日被农业部作为今年主导品种推广。该品种于去年8月通过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我国登记的首个红三叶育成品种。"鄂牧5号"红三叶由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张鹤山、刘洋等科研人员,以野生  相似文献   

15.
皖粉1号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所育成的杂交一代番茄新品种.1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1年获农业部品种后补助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琼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从1994年起,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的支持下,采用"参与式"和"科技入户"等方法,推广木薯新品种华南5号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 平豆2号是平顶山农科院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早熟多抗的大豆新品种,2007年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得河南省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奖。该品种有株高适中、分枝多、结荚性强、粒小、色鲜、品质优、农艺性状优良、增产潜力大等突出优点.广泛适应各种气候土壤条件种植。为探讨平豆2号的高产潜力,树立栽培样板和加快品种推广、成果转化。特设本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8.
5朝牧1号是朝阳市畜牧科研所用碱谷和稗子杂交选育而成的稗子新品种。已通过国家牧草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农业部批准定名.授权朝阳市畜牧科研所为原种提供单位。朝牧1号稗子穗像谷子.粒似稗子.抗旱耐盐碱性强.有“谷稗”“稗谷”“碱稗”之称.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简称中油所)是隶属农业部的唯一综合性、多学科专门从事油料作物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全所设有品种资源、遗传育种、油菜功能基因组与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与转基因安全评价、农业质量标准与食品安全、栽培生理、营养施肥、植物保护、油料产品加工与营养学、能源与工业用油料研究等10个专业、11个研究室。建所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210余项,其中获国家发明奖、科技进步奖1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0余项,是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优秀项目依托单位。自2001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启动以来,中油所共承担…  相似文献   

20.
鄂玉十号1999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6月通过国家初审,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品种,同年获国家农作物新品种二等奖,成为湖北省唯一获奖的玉米品种。该品种在湖北房县经三年试验、二年示范、一年大面积推广,不仅创造了单产903.25kg/667m^2的湖北省玉米高产新记录,而且还取得了大面积平衡增产,并掌握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