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倪禄 《中国麻业》1981,(3):47-48
亚麻是生育期短、需水较多的作物,在无灌溉的条件下,掌握适期播种是提高亚麻产质量的有效措施。1965年前我省亚麻产区多在4月上、中旬种完小麦就种亚麻,由于播种过早,在快速生长期易遭“掐脖旱”,麻茎长不起来,原茎产量低,平均亩产徘徊在200斤左右。为了探讨我省亚麻适宜播种期,尽快地提高亚麻产质量,我们从1963年开始进行亚麻播种期的试验研究,经三年大面积生产调查和对比试验,于1965年提出我省亚麻适宜的播种期为4月下旬到5月上旬,1966年在生产上推广结果;单产由1965年183斤提高到245斤,增产33.9%,对我省亚麻生产有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省亚麻发展较快。由五十年代50万亩发展到1980年138万亩,平均单产由205斤提高到250斤左右。从历史资料看,我省亚麻原茎产量低,单产上升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干旱的影响。为了尽快地提高亚麻原茎产量,除采用优良品种,整地保墒,譬适时播种等措施外,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灌水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亚麻高产栽培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麻产量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良种是亚麻高产优质的内因;精细整地给亚麻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改进播种方法、合理密植,能提高单株生产力;适期播种,能使原茎、纤维双高产;增施磷钾肥是提高产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省亚麻发展较快。由五十年代50万亩发展到1980年138万亩,平均单产由205斤提高到250斤左右。从历史资料看,我省亚麻原茎产量低,单产上升慢。其主要原因是受干旱的影响。为了尽快地提高亚麻原茎产量,除采用优良品种,整地保墒,适时播种等措施外,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实行科学灌水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亚麻产量的形成是由我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效果。良种是亚麻高产优质的内因;精细整地给亚麻出苗创造良好的条件;改进播种方法、合理密植,能提高单株生产力适期播种,能使原茎、纤维双高产;增施磷钾 提高产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种衣剂对纤维亚麻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麻田保苗不足已成为限制亚麻生产的瓶颈问题,究其原因除因播种质量外,苗期的立枯病、炭疽病和萎蔫病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因素.针对此问题,开展了亚麻种衣剂的试验研究和筛选工作,试验利用东北农业大学提供的种衣剂1、2、3号与福美霜进行比较,通过苗期调查和收获后测定原茎产量和品质,初步证明所用的亚麻种衣剂对亚麻种苗安全,具有提高苗期抗病力,增加收获株数的效应,并能够增加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同时对改善亚麻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彩凤 《中国麻业》2002,24(4):26-28
目前麻田保苗不足已成为限制亚麻生产的瓶颈问题,究其原因除因播种质量外,苗期的立枯病、炭疽病和萎蔫病是造成缺苗的主要因素。针对此问题,开展了亚麻种衣剂的试验研究和筛选工作,试验利用东北农业大学提供的种衣剂1、2、3号与福美霜进行比较,通过苗期调查和收获后测定原茎产量和品质,初步证明所用的亚麻种衣剂对亚麻种苗安全,具有提高苗期抗病力,增加收获株数的效应,并能够增加原茎产量和纤维产量,同时对改善亚麻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亚麻纤维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亚麻纤维产量是由茎粗、工艺长度、株重、植株木质部重与韧皮重比值(以下简称植株比值)等因素构成。统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纤维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亚麻植株比值〉茎粗〉株重〉工艺长度。选用高麻率品种,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在单位面积内使亚麻个体与群体的均衡发展,防止倒伏,控制茎粗,降低植株比值,是提高亚麻纤维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湖南春季亚麻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湖南沅江进行了春季亚麻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亚3号”品种冬末春初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播种量90kg/ha,原茎产量1926.0-1983.0kg/ha,长麻率23.53-26.39%,纤维强力15.36-23.65kg,与黑龙江省亚麻持平或稍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亚麻茎上纤维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明  李彩凤 《中国麻作》1999,21(2):24-26
不同基因型亚麻不同茎段出麻率及纤维含量的变化规律相似,均呈抛物线状,可用Y=A+BX-CX^2表示。高纤亚麻品种不同茎段的出经与纤维含量的均高于低纤品种,其抛物线方程常数项A和一次项系数B均高于低纤品种。茎中下部的纤维贡献超过60%,表明亚麻茎中下部的纤维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11.
为使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L.)酶脱胶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掌握富含果胶酶复合物与螯合剂相互关系的研究数据。本研究对不同来源的亚麻茎样品进行了加速酶液吸收的实验,测定了处理后的纤维得率,这些样品包括:北达科他州油用亚麻茎(1998年);南卡罗莱纳州‘Natasja’纤用亚麻茎(1993年),麻地晾干‘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棚内荫干的‘Ariane’纤用亚麻茎(1999年)和加拿大油用亚麻茎(1997年)。麻茎经80牛顿的压力碾压后,发生机械破裂,酶脱胶后的纤维得率最高。因此机械碾压可作为进一步测试酶吸收的预处理方式。麻茎在约310kPa压力或真空压力为88kPa的条件下处理对酶的吸收显著增强。增压比真空处理效果明显。因收获打捆导致破裂程度低的麻茎受应力改变的影响比破裂程度高的麻茎大,压力对已碾麻茎的酶吸收增加甚微。机械碾压使麻茎对酶的吸收最强,纤维得率明显提高。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常压是酶液渗透到已碾麻茎的适宜条件.不需要采用特别的措施加速酶脱胶。  相似文献   

12.
在湖南沅江进行了春季亚麻引种栽培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亚3号”品种冬末春初播种,5月上、中旬收获,播种量90kg/ha,原茎产量1926.0-4983.0kg/ha,长麻率23.53—26.39%,纤维强力15.36—23.65kg,与黑龙江省亚麻持平或稍优,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亚麻纤维产量是由茎粗、工艺长度、株重、植株木质部重与韧皮重比值(以下简称植株比值)等因素构成。统计分析表明,各因素对纤维产量的贡献大小为亚麻植株比值>茎粗>株重>工艺长度。选用高麻率品种,采用有效的栽培措施,在单位面积内使亚麻个体与群体均衡发展,防止倒伏,控制茎粗,降低植株比值,是提高亚麻纤维产量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施高宝对纤维亚麻产质量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将一种新型的生长调节物质施高宝应用于亚麻,研究其对亚麻产、质量的影响,并对其机理进行探讨。喷施施高宝提高了亚麻的原茎及种子产量,并改善了亚麻纤维的品质。施用施高宝使各生长期亚麻植株中过氧化物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我省种植亚麻,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目前,播种面积七十五万多亩,产纤维两万多吨,提供给国家的纺织原料和出口纤维数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为加速实现四化,我省的亚麻生产将有一个大发展。如何使亚麻生产现代化,其主要内容之一,要求播种作业机械化,按我省各地农业机械化进展现状,在两三年内,普遍  相似文献   

16.
孙家曾 《中国麻作》1979,(2):39-39,26
长纤维品种“托姆斯克-10”系采用复交方法经多次单株选择育成。但是在何种培育条件下,以及怎样长久地保持其经济有价值的长纤维特性亦属重要。为此,全苏亚麻科学研究所和乌克兰耕作科学研,究所进行了长纤维的变异和诱发变异性的研究。试验证明,在商品播种地上,通常是在下面叶子脱落、茎色微黄、大量蒴果还是绿色时就收获,虽纤维产量高、  相似文献   

17.
亚麻属于亚麻科、亚麻属、栽培亚麻种,是亚温带喜冷凉长日照、直根系作物。按其经济特征,可把有栽培价值的亚麻划分为纤用亚麻、油用亚麻和油纤兼用亚麻三大类型。纤用亚麻从原茎到种子都可以加工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施冬季农业开发,发展秋播亚麻产业,  相似文献   

18.
密度,肥料对亚麻纤维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种植亚麻主要是为获得高产优势纤维,农产品交售的原茎只是中间产物,课题组将小逡大面积示范相结合提出了在现有的生产水下下适于创亚麻纤维优质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且在兰西红星乡推广得到重演。为调动农民种麻的积极性,目前收购原茎靠目测感观为主的质检方法亟待改进,以质论优质优价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研究出云南省宾川县亚麻种植的适宜播期为9月25日至10月25日,最适播期为10月5日至15日,在最适播期播种的亚麻经济性状好,原茎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何裕昌 《中国麻作》1982,(1):41-43,46
多年来,我省亚麻育种科学工作者,采用杂交育种和人工诱变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出一批纤维用亚麻良种,这些优良品种对我省纤维用亚麻生产的发展,提高单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