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鳗鱼细菌性肠炎病为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目前在福建养殖发达地区屡见不鲜,严重困扰广大养殖业者,其症状为:鳗鱼肠壁微充血或严重充血,内含黄色浓状液,肝脏变异肿大,呈脂肪肝状,摄食不振且投饵量迅速减少,通常可见排泄物呈灰白色。针对鳗鱼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当前鳗农的对策是通常采用饲料内加入一定量的氯经素、氟吸酸或大蒜素等,然而往往发现在治疗之初有三定的效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效果每况愈下,且严重损害肝脏,抗药性急剧增加,肠炎反复发生,我们认为一味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无疑是十分有害的,应…  相似文献   

2.
一、肠炎病 1.病原 肠型点状产气单孢菌 2.流行情况 目前是我国饲养鱼类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流行季节为5—6月和8—9月。 3.症状 病鱼行动缓慢,无食欲,头部发黑,腹部膨大,并出现红斑,肛门红肿外突,用手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部开鱼腹,可见腹腔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轻者仅前肠或后肠出现红色,严重时则全肠出现紫  相似文献   

3.
中水专栏     
细菌性肠炎病的诊断与防治细菌性肠炎病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各养殖对象如鳗鱼、虾、蟹、大黄鱼、甲鱼、石斑鱼、牙鲆、蛙类及普通淡水鱼均会发生肠炎,特别是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更是屡见不鲜,且不易彻底治愈,复发率高,严重困扰广大养殖者。为了解决广大养殖业者的困难,本公司结合该病的特点,开发出一种治疗细菌性肠炎病的新型产品———肠病宁,并将该病的一些防治方法和肠病宁的使用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业者参考。病原及症状:肠炎病的病原主要是由肠型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外表观察通常可见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4.
病症:病馒最初表现为食欲不振,在水面离群独游或停靠池壁及饵料台不动,有的头部向上无力地“竖游”。病馒臀鳍、胸鳍、背鳍充血发红,腹部或体侧皮肤充血,肛门红肿;严重时在腹部等部位可见出血斑块。有时头部、躯干。尾部皮肤会出现局部坏死,从而感染水霉病。   将病馒解剖后观察,肠壁局部或全肠充血,失去弹性,肠内没有食物,有黄色或乳白色带血的粘液状物,其中含有坏死脱落的肠上皮细胞和血细胞。肝脏淤血呈暗红色,肝细胞脂肪变性。肾脏肿大,肾小球和肾小管都有明显病变。   经鉴定,该病的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此种病原…  相似文献   

5.
《内陆水产》2001,26(6):30-30
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是鱼类细菌性疾病,也称暴发病、出血病。1 病原目前经初步鉴定,病原体共分3个类型:(1)鲁克氏耶尔森氏菌;(2)气单胞菌;(3)河孤菌。其中气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2 症状患病早期,从外观观察,病鱼的口腔、腹部、鳃部、眼眶、鳍及鱼体两则呈充血症状。剖开腹部,肠道内尚见少量食物。随着病情的发展,上述体表充血现象加剧,出血症状明显。此外常伴有眼眶周围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大红肿等症状。腹部明显可见内脏器官(如肝、脾、肾等)肿大受到损害,腹腔内积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肠道充血,充气且贫血症状,有时呈…  相似文献   

6.
病名:淡水鱼类细菌性肠炎病 病原:豚鼠气单胞菌 病症:病鱼离群,游动缓慢,鱼体发黑,食欲减退至完全不吃食。剖开肠管,可见肠壁局部充血、发炎,肠腔充血,发炎,肠腔内没有食物,肠内黏液较多,严重时全呈红色,肠壁弹性较差,肠内有大量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鳗业的发展及其养殖技术、方式的不断变化更新,鳗鱼患病的类型及起因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例如在鳗鱼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肠炎病。以往提到肠炎病,大家无非就认为是细菌性病菌感染引起的,在治疗方面也无非是口服抗生素或其他类型的抗菌素。但近几年来,许多养鳗场普遍反应以往的经验及防治方法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部分养鳗场反而越发严重。针对以上的情况,本人在走访及诊治多家养鳗场的基础上,将肠炎病的发病起因及防治措施作出如下总结,以供同行交流探讨。肠炎病作为鳗鱼养殖过程的常见病、多发病,一般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  相似文献   

8.
鳗鱼细菌性败血症是96年发现的一种新的鳗鱼疾病,二年以来在鳗鱼养殖密集区极为流行,其主要症状为:鳗鱼鳃盖膜水肿,鳃丝充血,下胯发炎呈红色,躯干部及围部皮肤出血点呈连片状,内部解剖可见腹水,肝肾肿大且变异,援食率下降,传染速度极快,呈暴发性,主要感染对象为幼鳗,其感染率在30-40%以上,目前已成为影响鳗鱼养殖成功率的主要因素,针对当前险峻的病况,我们在98年及99年在广西及福建地区进行了防治尝试且已取得良好疗效,现将二种治疗方法分别向大家作一介绍,我们希望能对当前鳗场根治鳗鱼细菌性败血症有所帮助,详况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细菌性肠炎 1、外观现状 发病后鳗鱼食欲明显下降,严重时绝食.病鳗活力差,部分鳗离群独游,池水面可见粪便漂浮.鳗鱼腹部略肿,肛门凸出发红,肛门有黄色脓汁样物流出,气味恶臭.  相似文献   

10.
虽然鳗鱼养殖技术日趋成熟,但鳗鱼肠炎病的发生却时时困扰着广大养殖户。若防治不当则危害极大。 人工全价配合饲料具高蛋白、高脂肪,又有极好的适口性。鳗鱼因贪食往往摄食过饱,肠胃负荷过大,导致胀气、消化不良,遇到诸如温度骤降、异常惊动或用药等环境变化,或者因长期摄入饲料中粘合剂过多,极易引起肠胃炎。 引起鳗鱼肠炎病的原因很多,一般有机体本身、细菌性及真菌性三种: 当鳗鱼肠炎病发生时,首要的是判断何种肠炎,然后对症下药。许多养殖户在尚未弄清病症前即草率的滥用抗生素如氯霉素等,殊不如,抗生素对鱼的肝脾伤害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