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许多观赏鱼,特别是热带鱼多生活于适温的鱼缸中,觅食量与活动量较小,受外界气候、饲养条件变化的干扰少,致使抗病能力较差,患病率较高,一直成为观赏鱼爱好者们最为棘手的事。因此,对观赏鱼鱼病的防治。应本着“预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以便控制鱼病的发生和流行,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爱德华氏菌属细菌对水产养殖鱼类特别是鲇形目鱼类危害日益凸显。被认为是鱼类的一类重要病原。其中迟缓爱德华氏菌还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对人类健康也造成威胁。因此,积极开展关于鱼类爱德华氏菌病的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和诊断治疗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已对爱德华氏菌开展了大量研究,但其治病机理仍没有彻底理清,  相似文献   

3.
朱清旭 《科学养鱼》2007,(11):76-76
一、爱德华氏菌病1.症状:爱德华氏菌病分肾脏型和肝脏型2种。肾脏型症状为肛门红肿突出,以肛门为中心的肾脏部位膨胀、肿大,皮肤软化,肌肉坏死溃烂,挤压腹部有腥臭的脓血状液体流出,肾脏有化脓性症。肝脏型表现为前腹部肿大,皮肤软化,周围充血或出血,肌肉坏死,有时穿孔露出肝脏,肝脏有化脓性炎症。有时这2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4.
鱼乐 《海鲜世界》2004,(1):34-35
一、水草生态缸的鱼缸高度不宜超过60cm,以方便人体操作及灯光照明为宜;鱼缸宽度宜在30-45cm,以能摆放多组灯具及加强造景之景深为佳。  相似文献   

5.
邓强 《海鲜世界》2003,(6):14-18
养鱼先养水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究竟怎么样养水才好。自来水中含有大量的氯气及漂白份等化学物质,你可能会发现,刚灌入鱼缸的自来水,会有很多气泡和一股味道,这是因为水在水厂经过加压和化学处理。因此灌入鱼缸的水质必须先经过自己的处理,方能让鱼使用,这就是家庭养鱼中所谓的“养  相似文献   

6.
为了建立一套用于实验室及室外现场检测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 Et)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以迟钝爱德华菌的毒力基因fimA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环介导恒温扩增,并对其特异性、灵敏性和临床检测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迟钝爱德华菌阳性样本反应呈现为荧光绿色,阴性样本不变色。该LAMP方法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3℃;特异性试验表明仅迟钝爱德华菌样本发生反应,而杀鲑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温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均不发生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该LAMP方法可检出浓度为2.16×10-5mg/L的迟钝爱德华菌的核酸。  相似文献   

7.
鮰爱德华菌为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曾被称为爱德华氏菌"GA7752"群,有研究也将其称为鮰爱德华氏菌或鮰爱德华菌,是多种鱼致病的主要病原菌,1976年,在美国斑点叉尾鮰中首次发现,可引起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和黄颡鱼"红头病"等。鮰爱德华菌病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大面积暴发,流行水温24~28℃,主要感染鮰科鱼类。为更好地防治该病,笔者开展了消毒剂对鮰爱德华菌的杀菌实验,筛选出较好杀菌效果的消毒剂,以期为鮰爱德华菌的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鮰爱德华氏细菌引起的肠败血症(ESC,又称爱德华氏病)是影响斑点叉尾鮰养殖最大的疾病。为快速和准确的诊断该疾病,本研究以NCBI公布的妇爱德华氏细菌eip基因(GeneBank登录号为AF037441)为模板序列,设计种特异性诊断引物,成功建立了用于斑点又尾鮰肠败血症病原菌的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直接从发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脾和肾组织中检测到妇爱德华氏菌,检测的最低量为21个细菌;同时,该诊断方法与Ⅰ型荧光假单胞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鳗弧菌、温和气单胞菌、肠型点状产气单胞菌、拄状黄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孤菌、豚鼠气单胞菌及海豚链球菌等常见水产病原菌无交又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证明。本研究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斑点叉尾鮰肠败血症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9.
日本鳗鲡败血腹水病病原研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2000年3月中旬,自福建仙游某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养殖场患败血腹水症的发病日本鳗鲡的肝脏及腹水处分离到四株细菌,经鉴定其中一株为迟钝爱德华氏菌(dwardsiella tarda),一株温和气单胞菌(Aeromomas sobria)和两株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溶血试验,小鼠攻毒试验显示,上述四株细菌都有较强制 毒力,综合分析,上述菌株可能是引发这次日本幼鳗败血腹水病之病原菌。  相似文献   

10.
正(鱼回)爱德华菌为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爱德华菌属,曾被称为爱德华氏菌"GA7752"群,有研究也将其称为(鱼回)爱德华氏菌或(鱼回)爱德华菌,是多种鱼致病的主要病原菌,1976年,在美国斑点叉尾中首次发现,可引起斑点叉尾肠道败血症和黄颡鱼"红头病"等。(鱼回)爱德华菌病从鱼苗到成鱼均可大面积暴发,流行水温24~28℃,主要感染(鱼回)科鱼类。为更好地防治该病,笔者开展了消毒剂对(鱼回)爱德华菌的杀菌实验,筛选出较好杀菌效果的消毒剂,以期为(鱼回)爱德华菌的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做两个试验:1.在以玻璃制成的三只长方形鱼缸中,分别放入数十只稚鳖、幼蟹和数尾小鲫。过十几分钟后,发现它们分别都在各自鱼缸的角顶部聚集。2.将稚鳖、幼蟹和小鲫取出分别放入以玻璃制成的三只圆形(或椭圆形)鱼缸中,同样过十几分钟后,发现它们基本上是分散在鱼缸中活动。在鱼池中也有这种现象。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即可出现鱼类向池塘锐直角顶部聚集的现象:1.池塘中鱼类养殖的密度达到一定程度时;2.养殖达到一定时期时;3.养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如天气、水质、饵料等条件的较大变化)。这种现象在渔业生产中有利有…  相似文献   

12.
用2倍稀释法测定了新药“康达富”对鳗鲡弧菌、鳗鲡福建爱德华氏菌的杀灭作用,结果表明,该药对鳗鲡弧菌、鳗鲡福建爱德华氏菌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04mg/ml和0.0004m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0.008mg/ml和0.0008mg/ml。采用琼脂扩散纸片法,检测了“康达富”商品药的原药A和原药B对鳗鲡福建爱德华氏菌的联合杀灭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原药的杀灭效果呈显著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黄颡鱼鲇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头顶溃疡症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内脏组织中分离出致病力强的菌株JZ086,对该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及16S rDNA序列鉴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黄颡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1.7×105CFU。Biolog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鲇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16S rD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鲇爱德华氏菌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中与鲇爱德华氏菌(AB050826)自然聚为一支,二者遗传距离约为0.002。鉴定结果确认JZ086为鲇爱德华氏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所测试的15种药物都敏感,其中对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等尤其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对斑点鲖的免疫效果,实验以天然高分子聚合物海藻酸钠和鲖爱德华菌灭活疫苗为材料,制备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组、鲖爱德华菌灭活疫苗组、空微球组和对照组,以拌料口服方式进行免疫,通过检测血清中溶菌酶活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补体替代途径(ACH50)活性等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抗体效价以及相对免疫保护率评价疫苗免疫效果,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口服疫苗对斑点鲖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能够较长时间增强斑点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血清凝集效价于第5周达到峰值,为1∶16,免疫后第7周仍可检测到特异性抗体;口服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的斑点鲖获得的抗鲖爱德华菌相对免疫保护率为60.7%,远高于灭活疫苗组(14.3%)及空微球组(10.7%);荧光定量分析结果显示,攻毒后48 h相比攻毒前各免疫基因表达量均有上调,鲖爱德华菌微球疫苗对受免鱼肾脏、脾脏中免疫基因的表达影响尤为明显。结果表明,鲖爱德华菌口服微球疫苗能增强斑点鲖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鲖爱德华菌病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同一办公室的卢先生喜爱动物,养了一缸的热带鱼。水族箱并不大,所以养的都是小型热带鱼。虽然体形不大,但是小巧玲珑,活泼可爱,个个艳丽华服,俏美游姿,人一近鱼缸,立马鱼贯而来,围成一团,展翅舒尾,欢欣歌舞,所以人见人爱,个个见了夸奖不已。静坐鱼缸前,用眼睛和心境与鱼儿交流,则心气恬静,有一种人生自我乐趣的体味。  相似文献   

16.
日本以盛产“东珠”闻名天下,今天居然在鱼缸中养起珍珠,并获得成功。这是55岁的上原铁道先生的创造。上原铁造先生认为在家里养珍珠可以防止自然界养殖的危机,这危机包括风吹雨打、台风灾害,以及冬季水温改变又欠妥善照顾而对珍珠造成的损害等。在家养珍珠水温有23℃左右最适宜。上原还介绍,这样养殖的珍珠蚌,生命力特强,同鱼缸内的鱼即使死亡,珍珠蚌依然存活。养这样的珍珠,比单一养观赏鱼类更有情趣。仔细观察珍珠蚌喜欢昼伏夜出,夜里爱在沙堆里潜行,通过吸水吐水珍珠蚌就向过滤泵一样,可在一天之内将鱼缸的200升吸吐一遍。…  相似文献   

17.
硫醚沙星     
《科学养鱼》2007,(11):60-60
国家水产药物评委、著名鱼病专家陈昌福教授的实验结果表明,硫醚沙星对引发鱼体水霉病的真菌有独到的杀灭作用,同时对嗜水气单胞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柱状嗜纤维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大量使用结果证明硫醚沙星有如下药用功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神奇鱼缸由上海长风海洋世界开发,中部开槽水不漫出,鱼儿能游来抢食人手中的食物。该鱼缸高1米、宽2.5米,正面靠下位置开了4个水槽。小鱼儿可在3个水槽中悠然地游进游出,人可直接将手从槽口伸人抚摸水里的鱼。在鱼缸水面高出水槽里水面50公分左右的情况下,水不会从槽口流出。鱼缸上部是真空的,外面还加装压差传感器,能根据压力差,自动调节两个地方的压力差,使之平衡,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缸中鱼儿主要是血鹦鹉,又称发财鱼,人的接触对它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相似文献   

19.
张鸿鹄  袁娜  傅超英  贺洁  罗华明  鲍佳伟  钱冬 《水产学报》2019,43(12):2554-2566
2017年4月,浙江台州某海水养殖公司跑道式养殖池黑棘鲷大量发病,病鱼活力下降、食欲减退、体表溃疡,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肿大且有不同程度的白色结节,同时伴随大量腹水。用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从典型结节病濒死黑棘鲷器官分离到革兰阴性短杆菌。分离病原菌AS15对健康黑棘鲷的致病力结果显示,AS15腹腔注射可使健康黑棘鲷发病死亡,死亡黑棘鲷可出现自然发病症状,在(24±1)°C的条件下,(25±2) g黑棘鲷的半数致死浓度(LD_(50))为6.5×10~4 CFU/尾。经API 20E鉴定,分离菌株AS15生理生化特性与类杀鱼爱德华氏菌LADL05-105和迟缓爱德华氏菌典型菌ATCC15947相似度为86.2%,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的相似度为82.8%;AS15的16S rDNA与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同源性达99%,gyrB与类杀鱼爱德华氏菌LADL05-105和杀鱼爱德华氏菌ETT883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8%;16S rDNA进化树显示,AS15与ETT883、LADL05-105聚为一簇,gyrB进化树与LADL05-105、NCIM2056聚为一簇;采用4种爱德华氏菌属种特异性引物对AS15进行PCR分析,结果显示,AS15可扩增出类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种特异性片段,不能扩增出迟缓爱德华氏菌、鲇鱼爱德华氏菌、杀鱼爱德华氏菌的种特异性片段,表明AS15属类杀鱼爱德华氏菌成员。分析了AS15的菌毛基因、sodB等毒力基因,发现AS15具有fimA、fimB、fimC、fimD等4种菌毛基因和sodB、citC、esrB、mukF、katB等毒力基因。本实验首次从黑棘鲷上检出致病性类杀鱼爱德华氏菌,该菌对黑棘鲷的发病机制和毒力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许洁华 《内陆水产》1995,(11):24-24
鳗鱼爱德华氏赤鳍病的防治鳗鱼爱德华氏赤鳍病,又称肝肾病、溃疡病或臌胀病,是危害较大的常见细菌性鳗病。尤其在温室里培育鳗苗时,因绝大部分养鳗场以丝蚯蚓为开口驯养饵料,发病比较普遍,危害十分严重.鳗鱼养殖的关键在于提高鳗苗培育成活率,即在温室里对爱德华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