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车轮虫病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它的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2.流行与危害全国各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水质混浊且有机质多的池塘较易发生,适宜繁殖温度20~28℃,4~7月份较流行。鳗…  相似文献   

2.
1.1症状车轮虫寄生部位因鱼体大小而异,一般在苗种阶段时寄生在体表,规格大时则大多寄生在鳃上。镜检患病鱼体表和鳃便可确诊。鱼体少量寄生时不显症状,严重侵染皮肤、鳍、鳃时,车轮虫用其“齿轮环”磨损香鱼体表皮细胞和鳃丝、鳍条的上皮细胞,刺激鱼体产生大量粘液,病鱼不摄食,成群沿塘边狂游,在水中跳跃,严重感染时能够使鳃丝和体表上皮细胞破坏、脱落,导致细菌侵入,造成鱼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3.
鳃是鱼类重要的呼吸器官,由鳃弓、鳃耙和鳃丝组成.鳃丝组织分布许多毛细血管,水中溶氧通过鳃丝表皮细胞渗透进入血液达到气体交换.鲢鳙等滤食性鱼类通过鳃耙将水体浮游生物过滤进入食道而摄食.同时鳃具有调节体内渗透压作用,可以将过量氨氮等机体代谢产物经鳃器官排泄到体外,如果鳃组织发生病变,将直接破坏呼吸功能,威胁鱼类的生存.所以,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及时预防和治疗鳃病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笔者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将鱼类烂鳃病的分类及应对措施介绍如下,供水产同仁参考. 1 寄生性烂鳃 1.1 流行季节 流行时间为每年4-9月. 1.2 主要症状 病鱼鱼体发黑,尾柄灰白,鳃盖张开难以闭合,鳃丝发白并参差不齐,鳃片表面黏液增多,鳃片腐烂,镜检可见大量寄生虫如:中华鳋、锚头鳋、指环虫、三代虫、车轮虫、孢子虫等. 1.3 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纤毛类原虫病是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此病病原主要有车轮虫、斜管虫、杯体虫等。这类寄生性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为每年3~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常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及出现体色变黑等症状。此类病轻的影响吃饲、生长;重的则引起烂鳃致死;目前尤其在鳗、鳜等鱼类中发生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治疗此类鱼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孔雀石绿等。但由于多年来…  相似文献   

5.
鳜鱼养殖的常见疾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鱼终生都是以活鱼虾为食 ,因此常见鱼类的各种病害都有可能在鳜鱼身上发现。人工养殖鳜鱼的疾病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真菌、藻类等生物致病因子和环境恶化等非生物致病因子所引起的病害。鳜鱼病害的防治与其它养殖鱼类一样 ,主要是以防为主 ,而相对于其它鱼类而言 ,鳜鱼是发病率较高的一个品种 ,且发病的死亡率很高。1 车轮虫病病状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鳃丝、鳍条和体表上 ,破坏鳃组织 ,使鳃丝失血肿胀 ,数量多时 ,鱼体烦躁不安 ,影响食欲 ,粘液增多 ,游泳失去平衡。时间长了易并发感染细菌病。此病鳜鱼终生都会发生 ,尤以苗种培育阶…  相似文献   

6.
《水产科技》1978,(2):9-9
车轮虫病、是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通常有“大车轮虫”和“小车轮虫”两种,“大车轮虫”,据我场检查到的有显著车轮虫和东方车轮虫,主要是侵袭幼鱼的皮肤。小车轮虫,有卵形车轮虫和眉溪小车轮虫,主要是寄生在鳃瓣上,破坏鳃丝,车轮虫寄生后,鱼体消瘦,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关于冬季车轮虫的流行情况,查阅有关鱼病资料,  相似文献   

7.
杨翠平 《内陆水产》2003,28(9):31-32
1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败血病症状主要症状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亦轻度充血,鳃丝苍白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体表各部位充血症状加剧,眼球突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解剖病鱼,可见鳃灰白,有时紫色,严重时鳃丝末端腐烂。腹腔内有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肠壁充血,肠管内无食物。发病规律该病流行季节4~11月份,流行呈暴发性,来势猛,流行范围广。主要危害鲫、团头鲂、鲢、鳙、鲤、草鱼、青鱼等鱼类。发病鱼为1龄以上鱼种和2龄鱼。死亡率为20%~80%。防治方法(1)用生石灰彻底消塘消毒,池底淤泥过深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南海北部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幼鱼和成鱼鳃的显微组织结构、鳃表面超微结构和鳃小片内部超微结构特点。结果表明, 黄鳍金枪鱼鳃丝顶端弯曲, 鳃弓、 鳃丝和鳃耙表面具有不同类型的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研究显示黄鳍金枪鱼的鳃具有高的片层密度、独特的斜向血流模式以及鳃的融合特性, 幼鱼和成鱼鳃结构之间存在显著不同。鳃小片内部超微结构研究显示鳃扁平上皮细胞覆盖于鳃丝和鳃小片表面, 顶端存在微绒毛或微脊结构, 相对幼鱼, 成鱼具有高的细胞质密度; 离子细胞主要分布于鳃小片以及鳃小片基部, 幼鱼离子细胞顶端开口为微绒毛, 成鱼为小坑状。本研究阐明了黄鳍金枪鱼幼鱼和成鱼鳃的组织结构, 丰富了黄鳍金枪鱼鳃的基础生物学资料, 为研究高速游泳鱼类鳃的形态特征与其高速游泳习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鳋病是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原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月至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卜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等症状。  相似文献   

10.
1 车轮虫病1.1 病 因 由原虫类的多种车轮虫寄生于加州鲈体表及鳃部感染引起。1.2 症状 病鱼体黑而瘦,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群游于池边。大量寄生时,鳃组织分泌大量粘液,鳃丝发白腐烂,严重时池边慢游最后死亡。1.3 危害及流行情况 4~5月份最为流行。对鱼苗、鱼种危害较大。该病传播速度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且易继发感染。1.4 防治方法 1)生石灰彻底清塘,杀灭病原体;2)注意放养密度和保持水质清新;3)苗种入池前用3%食盐水浸洗3~5分钟;4)全池泼洒0.7 g/m3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  相似文献   

11.
寄生虫对大黄鱼养殖造成的危害极大,因其种类繁多、发病不分季节、寄生鱼体的部位又很广泛,而使人们防不胜防,以下介绍几种寄生虫病及其防治方法,供养殖业者参考与借鉴。一、指环虫病1.病原体:为指环虫。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大黄鱼鱼种和成鱼,四季均可发生,寄生于鱼体的鳃内。3.主要症状: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重度感染时由于指环虫以其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并在鳃上不断蠕动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妨碍鱼体呼吸并产生贫血现象。鲜活病鱼的鳃片在低倍镜下可观察到正在伸缩活动的虫体,若一个视野内虫体达…  相似文献   

12.
近两个月来,我县由于气温回升较往年快、高,造成鱼病提前发生,根据诊治的17例病例,主要是由指环虫、车轮虫、小瓜虫、隐鞭虫、中华鳋、锚头鳋、水霉等病原引起的鳃病及并发病,常造成刚放养不久的鱼种大批死亡,给业者带来重大损失。下面笔者针对这一情况及在诊治17例病例的基础上,进行诊治技术经验总结,供同行参考。一、症状患病鱼体消瘦,头大背尖,体色变黑,游动缓慢,或逆时或顺时方向打转;鳃丝粘液增多,颜色变淡呈淡红色,少数鱼类鳃丝末端红肿,或粘附有污物。解剖检查,除少数鱼类肝、胆有病变外,大多各脏器基本正常,仅肠…  相似文献   

13.
<正>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者管理方面的不当,春季很容易成为鱼类寄生虫病高发的季节。寄生虫对鱼体伤害很大,而且对渔业产量的影响极大,所以我们必须非常重视这类疾病。春季鱼类寄生虫病中尤其以车轮虫病、斜管虫病、小瓜虫病、黏孢子虫病最为常见。一、车轮虫病病症:由多种车轮虫和小车轮虫寄生在鱼的体表和鳃组织而引起。病鱼表现为鱼体发黑,离群独游,病鱼鳍、头部表现出一层白翳。鱼苗患病时,成群围绕池边狂游,嘴闭合困难,呈"跑马"症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水面鱼病暴发频繁,其中寄生虫病和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率最高,而后者多由寄生虫咬伤鱼体所致。寄生虫病7~10月为流行高峰,50万~500万米3的水库湖泊均有发病,发生水域广,流行时间长,危害严重。治疗大水面鱼病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水面大、费用高。综合多年治疗经验,现结合实例谈谈几种危害严重的大水面寄生虫病的症状和防治方法。一、症状及流行情况1.中华鳋病:病鱼呼吸困难,焦躁不安,鳃上粘液增多,鳃丝末端发白。中华鳋雌虫用大钩钩在鱼的鳃上,大量寄生时,鳃上像长了许多白色小蛆,故又名鳃蛆病。大中…  相似文献   

15.
鳋病是池塘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该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等症状。故在江、浙带渔农常称此现象叫“弄水病”。此病轻的影响吃饲长;重的则引起烂鳃等并发病,死亡率较高。防治中华鳋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敌百虫、菊酯类等。但由于多年来一直沿用这些药已…  相似文献   

16.
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养鱼》2002,(9):61-61
鱼类发病与气候、水温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在夏秋之交(8~9月份),此时水温适宜,鱼类摄食旺盛,生长快速,因该季节昼夜温差较大,鱼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弱,致病微生物极易繁殖,是鱼、蟹等养殖动物疾病流行的主要季节,必须十分注意疾病的防治工作。一、细菌性烂鳃病【病原体】柱状屈桡杆菌,菌体细长,大小为0.5微米×4~48微米。主要危害青鱼、草鱼。【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病鱼游动缓慢,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鱼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鳃上粘…  相似文献   

18.
寄生虫对大黄鱼养殖造成的危害极大 ,因其种类多、不分季节、寄生的部位又很广泛 ,使人们防不胜防。现主要介绍几种 ,供养殖业者参考、借鉴。一、指环虫病1 .病原体  指环虫。2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大黄鱼的鱼种和成鱼 ,四季均可发生 ,寄生于鱼鳃内。3 .主要症状  轻度感染时症状不明显 ,当大量寄生时 ,由于指环虫以其钩及边缘小钩钩住寄生的鳃组织 ,并在鳃上不断蠕动 ,因而破坏鳃丝的表皮细胞 ,刺激鳃丝细胞分泌过多的粘液 ,妨碍鱼的呼吸并使鱼体贫血。在低倍镜下 ,可以观察到鲜活病鱼鳃片上正在伸缩活动的虫体。若一个视野虫体达 5…  相似文献   

19.
速效抑天鱼类寄生鳋病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鳋病是池养鱼类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主要病原有大中华鳋、鲢中华鳋、日本新鳋及长刺新鳋等。该类寄生虫的流行地区广,遍及全国各地,流行盛期每年4至11月。鱼类感染此病时因破坏鳃瓣等表皮组织,腐蚀鳃尖,刺激鳃丝,使鱼类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特别在清晨池水缺氧情况下表现更趋严重,它们狂游于水表层,其尾鳍往往露出水面打转、兜圈等症状。故在江、浙一带渔农常把此现象叫“弄水病”。此病轻的影响吃饲、成长;重的则引起烂鳃等并发病,死亡率较高。防治鳋病的药物较多,主要有硫酸铜、硫酸亚铁、敌百虫、灭虫精等。但由于多年来一…  相似文献   

20.
一、鳜鱼养殖病害及防治1郾纤毛虫病(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病)病因是由车轮虫、斜管虫、舌杯虫等寄生虫引起。具体症状表现为病鱼浮头靠近池岸,游动缓慢,口张开,体表呈灰白色,鳃丝呈灰白色、粘液多,并发烂鳃病,病重时鱼体失去平衡,上下浮动,最后导致死亡。此病在鱼种阶段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